关于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的评语,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面推荐阅读: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教学评价要求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模式
一、生活感知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让幼儿直接深入社会生活,扩大眼界,丰富感性经验,帮助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幼儿理解相关的社会行为规范,实践有关的社会行为。
2.程序和策略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
参观散步出发之前,教师要以简短的谈话启发幼儿活动的愿望,要告知幼儿参观游览、散步的地点、内容和注意事项。
第二环节:实地观察。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村子里或小街上散步,观察人们的社会生活,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看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和交往。
在参观活动中,教师带幼儿到达参观地点后要重新整队,让幼儿有一个整齐、精神的面貌,再次提出有关的参观要求。
引导幼儿有礼貌地向接待者问好;向幼儿提出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参观,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主要内容上。
可先参观该单位的全貌,再有所侧重地分别观察。
教师和接待人员可作简单的介绍。
要组织好这一环节,教师还应注意:(1)参观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参观的内容和具体目标的要求,与参观单位联系,有必要时应指导接待人员写好讲话稿等等。
(2)参观过程中,要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看看、想想;还要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所见的人和事;允许幼儿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地给予解答或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与寻找问题的答案。
(3)参观时间不宜太长,防止幼儿过度疲劳,产生厌倦情绪。
第三环节:参与实践。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向幼儿提出行为要求,指导行为方法,组织幼儿操作练习,帮助幼儿把所获得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幼儿得到更真实的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参观邮局的工作流程后,教师组织幼儿“集体寄信”,让幼儿亲自购买邮票并将邮票贴在参观前准备好的信封上面,将信投到邮筒里。
这些实际操作,让幼儿真正获得寄信的初步知识,锻炼了寄信能力。
第四环节:谈话小结。
参观、游览回园后,幼儿对参观内容的印象还比较深,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幼儿进行一次谈话。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整理、加深幼儿对物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待周围人们和事物的正确态度。
组织这一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有:(1)谈话时,教师可以图片、谜语或生动语言等引起幼儿回忆参观的人和事,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参观的内容和感受最深的、最喜欢的事和物。
(2)教师要对这次参观、游览活动作一个小结和评价。
(3)提供有关材料,以供幼儿开展有关的游戏时用。
3.教学范例及评析
参观邮局(中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邮局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幼儿了解寄信的过程。
2.初步培养幼儿热爱、尊敬邮递员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联系好参观的地点并确定参观路线。
2.准备好报纸、杂志、信等实物。
3.幼儿每人画好一张画作为信。
4.幼儿看操作材料“参观邮局”。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谈话,引发幼儿对邮局的兴趣。
(1)出示报纸、杂志、信等实物,启发幼儿思考:这是什么
是谁送来的
邮递员的工作单位在哪儿
(2)提出参观的要求。
要求幼儿参观时保持安静,仔细看邮局里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带领幼儿参观邮局。
(1)到邮局前引导幼儿观察邮局建筑物的颜色,提醒幼儿要安静地进去,小声地与工作人员打招呼。
(2)带领幼儿依次参观盖邮戳及分拣信件、卖邮票、买杂志、寄包裹、汇款的场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顾客在这里做些什么,邮局的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
(3)组织幼儿讨论邮局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幼儿知道邮局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许多方便。
3.集体寄信。
(1)每一个小朋友手里的信要寄掉,该怎么办呢
请一个幼儿做顾客去买邮票,帮助幼儿认识邮票:邮票是什么样子的呢
它有什么作用
告诉幼儿寄信必须贴邮票,邮票贴了就表示已付寄信费,邮票有多种面值。
(2)幼儿动手操作,练习寄信。
告诉幼儿信封上写的是幼儿园的地址,所以信是寄给幼儿园的。
教师示范将邮票贴在信封的右上角,再请一名幼儿将信投到邮筒里。
4.参观结束,组织幼儿返园后讨论,增强幼儿对邮递员的尊敬之情。
教师:邮局里有那么多信件、报刊、杂志都需要邮递员来送,他们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都坚持送信、送报,他们很辛苦,他们的工作也很重要。
注:此范例选自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社会》中班.虞永平主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3版第87页。
评 析
利用现实生活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是本活动的最大特色。
让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在身临其境中获得关于邮局的感性经验。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观察、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
例如,鼓励幼儿主动地向大人打招呼,主动地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做一做,这既培养了幼儿大胆与成人交往的能力,又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得到了提高,激发起对邮局工作人员劳动的尊敬之情。
这样的活动,将给幼儿留下深刻、美好的回忆。
二、情感陶冶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幼儿联想,诱发新的情绪体验,使幼儿与现实中、情境表演中或作品中的人物心心相映、情情相通,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作出反应,从而使幼儿在遇到类似的真实情境时,更容易产生移情,作出亲社会行为。
2.程序和策略
情感陶冶教学模式包括情感激发、情绪追忆、情感换位和实际行动四个环节。
情感激发也叫认知提示,指通过成人的言语提示,组织幼儿通过讨论、绘画、唱歌、游戏、表演等形式,帮助幼儿辨别各种不同的情感及其面部表情,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中的想法、观点和情感,促进幼儿辨别他人情感、设想他人观点及进入他人角色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和社会理解水平的提高,为产生移情奠定认知基础。
情绪追忆是运用言语提示唤醒幼儿在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体验,引起他们对情绪体验产生的情境、原因和事件的联想,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社会情境之间的联系。
情感换位是提供一系列由近及远的社会情境,让幼儿分析讨论和扮演角色,从而使幼儿转换角色去体验某种情绪、情感状态,并促进其角色转换能力的发展。
通过情绪追忆和情感换位,幼儿得以把过去的情绪、情感体验迁移到相应的社会情境之中,使自己置身于其中,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验或设想他人正在体验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移情。
实际行动是组织幼儿将自己移情的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老师进行交流,再由幼儿或教师小结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关心话语或将采取的一些行为方式。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是指挥,幼儿是主体。
教师指挥幼儿操练,要注意操练的实效性,力求形式多样。
①应用性操练:教师根据活动前的预想提供幼儿抒发感情、作出积极行为的情境,让幼儿实际做一遍。
例如在“关心生病的小朋友”活动中,请幼儿按意愿选择“关心病人”的方式,参加相应的小组活动。
②表演性练习:表演性练习包括事例分析和行为练习,即先举出假设的各种典型的社会情境或事例,或通过欣赏、表演儿歌等,让幼儿分析出在该种情形下怎样做才能给别人带来欢乐,并根据幼儿的提议,让大家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从中体验不同的情感。
教师应鼓励幼儿用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练习,使所学新知逐步深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大班社会活动“他为什么哭”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教师让幼儿扮演“哭的人”与“关心者”,幼儿在表演中抒发了关心他人的情感,体验关心他人的行为。
3.教学范例及评析
关心生病的小朋友(大班)
活动目标
体验生病的小朋友的情绪、情感,学习用各种方式关心、帮助生病的同伴。
活动准备
录音机、空白磁带、信笺、笔、制作礼品的材料等。
活动过程
1.引出情境。
(1)用“点名”的方法让幼儿意识到某个小朋友缺席。
(2)请幼儿猜测小朋友缺席的原因。
(3)此时,事先安排好的一位教师来班告知小朋友因病请假一周的消息。
2.启发提问。
(1)你生病时是怎么样的
心里会感到怎么样
会想些什么
为什么
(2)现在小朋友生病在家,他心里会怎么样
(3)人在生病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3.分组讨论:怎样帮助生病的小朋友
4.请幼儿按意愿选择“关心病人”的方式,参加相应的小组活动。
(1)幼儿口述,教师代笔,共同给病人写一封问候信,送上大家的祝福。
(2)把自己想与病人说的话录音,通过录音带把问候和快乐传递给病人。
(3)为病人制作一些有趣的小礼品,祝他早日康复。
5.教师把写好的信读给幼儿听,并让幼儿听录音、看礼品,对孩子们的每一种“关心”予以表扬和鼓励。
6.活动结束,推举一名幼儿代表随有关教师把信、录音带、小礼品转送给生病的小朋友。
注:此范例选自《幼儿教育》(浙江)1996年1月第23页·刘风琴“关心生病的小朋友”
评 析
该活动改变了品德教育流于说教的方式,巧妙地运用移情训练法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事件设身处地地体会生病的同伴的心情,为生病的同伴着想。
活动一开始,教师以点名方式让幼儿知道某个同伴因生病没能到幼儿园参加活动,并用提问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生病的经历或想像生病时的心情及想做的事,促使幼儿实现情感换位,即转换角色去体验特定的社会情感和事件并产生移情;做到急生病小朋友之所急,想生病小朋友之所想,在理解生病同伴心情的基础上,纷纷表示愿意通过写信、送礼品、说安慰话等具体行动来关心生病的同伴。
最后,教师运用巩固深化的方法,让幼儿把想法付诸实践,强化行为练习,使幼儿正确对待情景中他人的情绪反应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三、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了解人际关系及不同角色身份,学习以适当的行为方式进行沟通,从而掌握互助、合作等友好交往技能,发展语言交流能力和想像力,使幼儿实践和尝试自己解决社交问题的办法。
2.程序和策略
(1)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应力求真实、生动、有人有景,可以用电化教具配合,也可以用画板或口技代替。
场景布置及道具应尽量简单,化装只要突出人物身份的主要特点,能使幼儿看懂就行。
如需幼儿扮演角色,应先物色人选,组织排练。
活动开始时,教师要用语言向幼儿介绍场景(什么地方)、角色和主演者,以引起幼儿观看表演的兴趣,并向幼儿交代任务,提醒他们仔细观看表演者的表情、动作,记住表演内容,以便在观看后讨论。
(2)表 演
为了使全体幼儿都看清楚表演内容,表演者要面向全体幼儿,表演速度适中;可以完整表演,也可以分段表演。
(3)讨论明理
观看表演后,教师应围绕活动目标有重点地提问,引导幼儿讨论评价表演中人物的言行,激发某种情感,提出今后行为的选择建议,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
讨论时,教师要尊重幼儿,让他们畅所欲言,提出不同看法。
通过幼儿自己的活动,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
讨论的基本形式主要是小组合作形式,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甚至展开争论。
在应得出一致意见的问题上力求取得一致,在允许有不同意见的问题上一定不要强求一致。
要鼓励幼儿谈出带有个人情感的理解,鼓励创新。
(4)学习表演幼儿有模仿和表演的兴趣,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组织全班幼儿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从而巩固在活动中获得的行为规范。
有时可让部分幼儿参与表演,其他幼儿再次观看,这要依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环境来定。
幼儿通过表演,进一步判断道德行为,在亲身参加表演中更好地掌握道德行为要求。
3.教学范例及评析
小记者(大班)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2.培养幼儿与人交往时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培养幼儿乐意了解和关心自己能理解的社会新闻。
活动准备
1.事先排练“记者采访”的情景表演。
2.与全班幼儿人数配套的玩具小话筒、各种社会角色服饰。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初步了解记者职业及采访的基本过程,懂得与人交往时要主动并采用礼貌用语。
(1)向幼儿提出观看要求。
(2)幼儿观看情景表演“记者采访”。
(3)教师围绕表演内容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怎样做好一名记者。
2.引发幼儿学习当小记者的兴趣,并乐意向别人了解自己所关心的社会新闻。
(1)教师提出“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想采访哪方面的新闻”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请个别幼儿学做小记者进行采访。
(3)师生共同评价幼儿的采访表现。
3.开展“小记者团”实践活动,提高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1)幼儿分组扮演小记者及各种社会角色进行采访活动。
老师巡视,鼓励每个幼儿都参与活动。
(2)全体幼儿扮演小记者,对现场听课老师进行采访。
4.小结活动情况。
活动延伸
1.在角中让幼儿玩“小小记者”游戏。
2.在语言区开展“新闻发布会”活动。
注:此范例选自汕头儿童福利会第三幼儿园大二班2000年11月22日公开课,由陈若瑾
怎么写幼儿园对教育工作意见和建议
1、加强家园沟通,提升家园联系。
(1)坚持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工作,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况。
(2)严格执行教师上门家访制度,各班上门家访率需达到20%,要求对新生必须进行上门家访,让孩子提前熟悉教师、增强对幼儿园的情感,同时对有特殊表现的幼儿,教师也应及时上门家访,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孩子行为异常的隐藏原因,有的放矢的进行个别教育。
(3)丰富家园联系途径,《家园联系册》内容翔实具体。
(4)根据家长要求不定期的举办家长学校培训,传授正确的育儿知识。
2、加强管理力度,提升保教质量。
(1)班上教师要密切配合,重视幼儿护理工作,确保幼儿在园健康。
(2)重视教师的师德修养,改进自身的教育方法,重视与孩子交流的言语,创设宽松的教育氛围。
(3)加强师资培训,继续实行师徒结对及随班听课制度,定期下班指导,听课重点是活动重难点的突破。
(4)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再学习,充分利用饭前饭后、离园前等时间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知识,提高孩子掌握程度。
每周五上传下周详细的学习内容到幼儿园网站,每月末下发一次纸质的学习内容,方便家长在家进行复习与巩固。
(4)丰富教学内容,增加社会性知识,多组织外出参观活动,扩宽幼儿眼界。
(5)继续加强各项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3、加强后勤保障,提升服务质量。
(1)每周五上传下周的食谱公布在幼儿园网上,方便家长查询。
(2)严格落实消毒制度,坚持每天放学后的灭蚊工作。
(3)向学校申请,改进幼儿园设施设备。
加强幼儿生活、学习用品的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4)加强幼儿园网站管理,及时更新信息,丰富网站内容。
幼儿园课堂教学实习评语怎么写
一、听课记录的基本要点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1、教学实录包括:
(1)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2)教学过程。
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4)学生活动情况;(5)教学效果。
教学实录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一种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种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记下来;三种是记实。
2、教学评点
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
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3)课堂结构设计;(4)教学方法的选择;(5)教学手段的运用;(6)教学基本功;(7)教学思想;(8)其他。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二种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
待课后与执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而不做评点。
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
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大的。
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进入听课现场,记录听课重点
(略)
三、课堂听课评价
课堂听课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结构、学生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等几方面阐明这节课的得失,既要有观点,又要有依据,要体现这节课的“质”,为了突出重点,一般不作面面俱到的评价,而是选择比较有意义的、有典型性的方面作点评。
评价还要从建议的角度,指出可供选择的改进做法。
范文
一、发散思维,引出课题
例题:将-4,+3,+4,-3分成两组。
1·将-4、-3分在一组,将+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
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
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
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
二、比较概括,提炼定义
一般地,一个数由两部分构成,即符号和刚才提到的“符号后面的数”,考虑这两个方面,大家也就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分法。
两个方面都不相同是一种分法,把“符号”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的是已经学过的一组正数和一组负数,把“符号后面的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了-4与+4、+3与-3这样成对的数,那么它们又应该叫什么数呢
这就是见天我们这节课需要你学习的内容:相反数。
为什么叫相反数而不叫别的数呢
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所以叫相反数。
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一个数前面添上不同的符号后得到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师:请你举例说明。
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数。
课本上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它的都相同,包含了“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言外之意是“符号不同”,与课本上的说法是一致的。
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在数学学习中,对此我们应该多加注意。
需要说明的是,课本用“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好处是使相反数的概念更精炼,同时也避免了使用“符号后面的数”这一说法容易引起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将看到。
师:“互”就是“相互”的意思,如+4是-4的相反数,也可以说-4是+4的相反数,即+4与-4互为相反数。
请大家一起把“+3与-3互为相反数”的意思说具体一点。
课本上特别指出(板书):0的相反数是0。
口答练习:说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7,-0.5,0,6,+1.5
三、数形结合,深入讨论
例 请在数轴上标出表示+4的相反数的点.
0 4
从数轴上看,相反数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表示每一对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相反数的概念中“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着其它的相同,就是“符号后面的数相同”,在数轴上就是距离相等。
掌握了老师提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关于相反数,我们是从“符号”和“符号后面的数”两个方面去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特点既包含在相反数的概念中,又体现在数轴上,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将有助于以后的数学学习。
到现在为止,关于零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众: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的相反数还是零;零不能作除数。
练习及解答(略)
附(部分板书)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零的相反数还是零。
符号 相反 相反 分居原点两侧
到原点距离相等
怎样评价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1、教学活动目标的设置符不符合该年龄段的幼儿,例如他们的年龄、心智发展程度、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
2、教学活动的过程有没有围绕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行,是否偏离主题或者与主题表达无关。
3、活动过程中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有无与教师互动,并与教师配合主题完成相关的活动(如画画、唱歌、游戏等)。
4、是否完成了教学活动目标,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幼儿教师评语应该怎么写
1、评语写给谁
大多数人都以为,评语是写给家长的。
而我们认为,评语既要面向幼儿家长,更要面向幼儿。
评语评价的是幼儿,我们要通过评语让家长了解幼儿各个方面的情况,同时,也要借助家长之口,让作为听众的幼儿了解到老师对他的肯定和期望。
很多情况下,家长都很重视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评语,会读给孩子听,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并激发孩子努力做到更好。
既然评语是给幼儿家长读和给孩子听的,那我们的评语就要作两方面的考虑。
1)让家长乐意接受
家长是幼儿评语的主要读者,我们评语中所用的文字就必须考虑家长能否理解、接受,并且能否让家长产生共鸣、引起重视。
常见的遵守规则、爱学习等评价式语言虽说言简意赅,但这对于多数幼儿来说都是用之不错、品之无味,毫无个性可言,家长也不能从中清晰地认识到孩子的表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评语应展示孩子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事例,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具体表现,同时也可结合孩子的情况巧妙地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具体的操作性建议。
这样的评语才有可能吸引家长的注意力,帮助家长认识了解孩子,与教师达成共识,并在产生共鸣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
2)让孩子理解喜爱
孩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水平有限,所以,评语中所用到的语言要尽量浅显易懂,要充满感彩。
看你跳起舞来多像美丽的小孔雀,你的笑脸像太阳,照得老师和小朋友心里亮堂堂的,你是我们的小小智多星,无论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你类似的语言,能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和喜爱。
我们常说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所以,在评语中如果对孩子要提出期望和要求,语言一定要委婉,把握分寸,既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又不能伤害他们稚嫩的自尊心。
比如,当老师提问的时候,如果能看到你高高举起的小手,老师该多高兴啊
要是你能让小椅子陪你一起安静听讲,那你的本领可就大了
简而言之,对于评语的语言方面有以下几个要求:一是描绘的事例具体又有典型性,二是言词简洁又充满感情,三是评价中肯而又带着信任和激励性,四是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因人而异。
1)自由发展中的小宠儿
上课时东东总是不举手就抢着插话,老师多次提醒也没用;游戏时东东看到旁边表演区里出现了可爱的动物手偶,他马上把厨师帽一丢,就跑去抢小朋友手里的手偶,说自己的故事讲得最棒了,还要教其他小朋友表演 像东东这样的孩子,聪明活泼、反应灵敏,十分好动而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他语言表达能力强,乐于主动与人交往,喜欢表现自己,但往往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把规则抛于脑后,因此经常给别人带来麻烦。
这一类孩子是家庭中的宠儿,父母特别是祖辈给予他们过多的宠爱,他们的想法和要求永远是第一位的,因此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规则意识较差,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
我们希望孩子能保持积极表现的一面,但同时也希望通过家园配合教育孩子养成一定的规则意识,并学会心中有他人。
因此,我们给东东的评语是这样的:在学习中你的反应总是邢么敏捷,常常带给我们惊喜;在游戏中,你兴趣广泛,如果你仔细听其他小朋友的想法,能让你的游戏更有趣。
2)宅式培育下的含羞草
蒙蒙喜欢美术活动,不论什么时候他都会选择绘画、剪纸、捏泥,而且一拿到材料就独自一人坐在小椅子上投入地画啊剪啊。
不过他的作品真的很不错,常常能引来一些小朋友的围观,大家羡慕地纷纷请教他怎么画、怎么做,可这时候的蒙蒙却总是不知所措地不断交替着抬眼看看小朋友和自己的作品,两只小手紧张地搓着。
老师鼓励蒙蒙大胆地把自己的做法告诉大家,可蒙蒙却轻声地支支吾吾,同伴们谁都听不清他说些什么。
这样的孩子大多出现在中小班,有一定特长,兴趣指向明显,并且在这一方面得到了同伴的认可。
但是,他们往往又兴趣单一,除了自己所喜爱的活动,在其他活动中都显得不太积极,而且不善于与他人交流,不够大方和自信。
作为教师,我们为孩子有擅长之处而高兴;同时,也为他们的缺点心存担忧。
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致使许多年轻父母都忙于工作,很少带孩子外出,再加上有些祖辈过度保护和圈养的方法,使孩子在免受他人欺负的同时也失去了与同伴交流交往的机会,常此以往,这些孩子将会以个人兴趣作为盾牌,在更多的时间里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他的社会性发展极为不利。
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醒家长关注这个问题,通过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3)赏识教育下的小能人
像成成这样聪明能干但又骄傲自负输不起的孩子多出现在大班。
他们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但在别人需要同情帮助的时候,他们又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他们的时候,却又会心生妒嫉,发脾气。
如今不少父母都很重视赏识教育,给孩子创设了许多学习的机会,使孩子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得强于同龄人,他们听到最多的就是父母的赞扬:你真棒
我们的宝贝就是最聪明的
长此以往,这样的孩子已习惯于成功,对未来的胜利充满渴望而且不允许自己失败,甚至对别人的成功无法接受。
这样的孩子缺少正确的交往方法,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在同伴之间,在能力较弱的群体中,他成为了领袖,但在与能力相当的同伴相处时,往往会因为只顾自己的想法、无法实现合作而使得同伴们对他敬而远之。
总之,这样的孩子虽然能力很强,但是心理发展不够完善,这对于正处于个性形成关键期的幼儿来说,是值得引起老9币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
因此,我们给成成的评语是这样的:威威,你真是个聪明能干的小男子汉,无论什么事你都能自己拿主意,在游戏的时候你盘经常能旗得陛利。
老师萁为你感到骄傲,老师推荐你和妈妈一起读一读《龟兔癀跑》的故事,然后你可以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再续编故事,想像一下,当兔;发现自己鞴了,接下集叉会发生什么事惰-?你知道吗,其实我们身边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优点,你知道爸爸妈妈有什么厉害的本领鸣7你能发现咱们班每个人最厉害的本领是什么做个小调查告诉老师吧,老师也很好奇哦。
评语中饱含着教师对孩子深深的爱和深入的了解,它能以短短百十个字描绘出孩子的个性特点,同时也给孩子带来自信和激励,还能让家长了解老师眼中孩子的优缺点,明确以后家园共育中需要着重注意的方向,以及可操作的办法。
成功有效的评语,将是家园共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桥梁,将使家园共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有哪些基本原则
一、评价原则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是一种比较微观、比较真体的评价,与教师联系更密切,对教师影响更直接。
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直接参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这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不足,讨论改进的办法,不断提高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评价的深人性和全面性,避免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对立现象。
1.客观性原则。
实施教育活动评价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的情感色彩。
2.全面性原则。
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评价
3.参照性原则。
参照性原则是指制定的评价标准要有依据
二、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幼儿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设计和组织实施行为的评价。
1.对幼儿语言学习行为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①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②这些任务是由具体活动目标直接转化而来的。
③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立见解情况。
④幼儿在活动中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表现。
2.对语育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评价主要涉及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和形式、教学辅导材料的利用以及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①目标的达成程度。
②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适合程度。
③活动内部要素的协调程度。
④效果分析。
留住幼儿园,给教育局的评语
怎样选择幼儿园 为宝宝选择幼儿园时,父母首先应掌握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情况,最好进行实地考察,从而对幼儿园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评价。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向园长进行 询问办园宗旨、工作目标,制度建设等问题。
在交谈过程中,掌握幼儿园的整体发展方向,并从中了解园长的管理水平。
如果园长信心百倍、思路清晰、充满创造力、富有追求,想必幼儿园也不错了。
即使这里收费低廉,目前硬件条件一般,也值得考虑。
二、与保教老师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体会对方的敬业精神、责任心、个人修养、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同时观察对方的精神面貌。
还可以提出诸如“您认为幼教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进一步考核老师的素质。
三、参观环境设施,了解课程设置 观察周边环境以及内部设施,尤其是厨和卫生间,能够直观地反映卫生状况。
向老师了解课程设置情况,平时做哪些游戏,每天在户外的活动时间有多长,如何进行保健工作,这些都对宝宝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四、需要父母做哪些工作幼儿园与父母的代表着对宝宝的重视程度。
如果幼儿园定期举办父母学校、亲子课堂,制定手册与父母保持沟通,说明幼儿园是真正关心下一代的。
五、观察宝宝的反应 如果可能,带宝宝到幼儿园看看,让他和老师接触一下,观察宝宝的反应如何。
只有宝宝喜欢老师了才会喜欢上幼儿园。
如果你有意将宝宝送到这里,请一定查看该幼儿园是否有“示范幼儿园”或“合格幼儿园”的牌照。
如果是私立幼儿园,请仔细了解这里的卫生、安全状况,是否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批。
六、选择合适的幼儿园 从理论上讲,幼儿园硬件条件好,宝宝接触到的东西就多,这当然是好事。
除此以外,还要考虑以下2点:1.是否适合宝宝 3岁左右是宝宝安全依恋发展的关键期,此时如果能天天与妈妈见面,有助于建立安全感。
因此,建议父母尽量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选择全日制幼儿园。
如果宝宝情绪发展正常,喜欢与人交往,也有自理的愿望,也可以尝试寄宿制幼儿园。
2.是否适合父母 离家远、收费昂贵的幼儿园,不仅会使父母感到辛苦,还易造成经济紧张。
幼儿园只是宝宝教育的起步阶段,今后他还要上小学、中学、大学,经费开支将不是小数目。
所以,选择幼儿园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这样的幼儿园不能去:(1)不能为宝宝提供充足的游戏空间;(2)以追求赢利为主要目的;(3)对宝宝要求严苛;(4)管理不规范。
七、入园前的心理准备 首先,每天为宝宝读几篇文章,让他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这也是与宝宝交流的好方法,入园后他会适应老师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旦宝宝正式入园了,每天把他送到幼儿园门口后立即说再见。
不要表现出不离开,更不要一听到宝宝的哭声立即转身回来。
时间一长,宝宝掌握了留住父母的方法,就更难使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幼儿园的生活,多与老师谈话,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表现。
实验发现,这会促使宝宝在幼儿园表现良好。
怎样为孩子选择幼儿园 一位家长告知幼儿园的园长,下半年要给4岁的儿子转学,理由是不满意幼儿园不教写字。
那位家长说,自己有很多朋友,大家平时经常聚会,朋友的孩子同自己的孩子都差不多大,但是朋友孩子好像懂得很多知识,能写出好多复杂的字,而自己的孩子却什么都不会,只知道玩。
她说她很着急,也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幼儿教师如何正确评价幼儿
摘要 评价是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幼儿发展的。
掌握好正确的评价方法,可以有效鼓励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勇气,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是幼儿发展的催化剂。
关键词 评价幼儿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 评价,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幼儿发展的。
幼儿发展本身具有复杂性,在不同情景,不同情绪状态,不同的环境下,幼儿的行为往往有较大不同。
客观上需要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幼儿的发展状况。
《纲要》指出“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是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方法进行评价。
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
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
这段话说明了正确评价幼儿的方式方法。
一、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 静态评价是按照评价标准对幼儿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进行判断,考察的是幼儿在某一时间或阶段内发展的现实状况。
动态评价是对幼儿发展,变化状态的分析与判断,重在考察幼儿当前的发展较之过去的进步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潜力和趋势。
在进行幼儿发展评价时一定要使二者相互结合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在一次有关蜗牛的教育活动结束后,老师进行活动小结评价:“小朋友今天讲得真好,通过活动我们知道了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活动时大家都能大胆发言,希望小朋友们下次继续努力。
这种评价方式是对所有参与小朋友总的评价,是一种静态的评价,它只是评价了幼儿的表现幼儿活动的结果,提出下一次的希望,缺少对幼儿活动细节的评价,给幼儿的感觉是空洞的,对教育活动的内部印象不深,而且只是获得了知识,没有培养幼儿动手、思维、学习的兴趣,在教育活动中,应将对幼儿的评价作适当的调整不仅对幼儿的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还应使评价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活动过程,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使之成为动态评价,通过评价给予幼儿支持和援助。
二、在教学活动中应当避免一味的“正面”评价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实施,赏识教育和激励性评价得到强化,批评成份相对匮乏。
活动中出现了教师表扬过多,以至于忽视了教学评价与幼儿全面发展相结合,促使评价丢失了针对性影响到幼儿受挫力的培养。
负面评价对幼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味地运用表扬,不批评、不惩罚这种教育是残缺的。
批评能促进幼儿认识自我,提高耐挫能力。
我们经常见到这种现象,某幼儿因得不到小红花,回家哭闹不止。
因为受到老师的批评,而不去幼儿园。
常此以往,幼儿会形成自私、任性、蛮横等性格。
对幼儿人格的形成是不利的,当幼儿发生不良行为时,教师运用批评能使幼儿不良行为得到抑制,控制不良行为产生的后果,从而约束幼儿的言行,遵守一定的规则。
例如:在区域活动中如果幼儿出现不懂规则,破坏正常活动的开展时,教师适时适当的批评,制止幼儿不当的行为,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告诉我教育批评孩子首先要在批评之前要搞清事实,让孩子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
孩子好心办坏事也是常有的事,这时候处理问题就不能单纯地看结果,假如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应该给予肯定,给孩子继续尝试的信心。
其次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都有一定的自尊,如果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没有搞清楚原因就批评他,使他很难面对小朋友,让他没有了自尊,所以他接受不了。
再次:艺术地批评。
俗话说:“忠言逆耳”,人们总是不肯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孩子也是如此。
所以批评艺术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正确的负面评价有助于幼儿发现、改正自身缺点,培养正确的社会认识。
三、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慎用横向评价 我们知道,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虽然遵循一般的共同规律性,但是又各不相同,都有自己本身鲜明的特点,存在个别差异。
如果我们无视幼儿的个性差异,单凭对认知结果的评价,就给幼儿贴上标签,进行优劣之分,看一个孩子的发展,显然是很不科学的。
在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赞许等实际情况,而往往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
例如有的教师在幼儿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常常给予批评,挖苦。
在幼儿回答错了的时候向全班小朋友说:“大家说×说的对吗?导致全班幼儿大声否定。
这样做不仅会伤害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严重时还会造成幼儿的心理障碍。
而且在幼儿面前要慎用横向比较。
同一年龄班的幼儿的发展水平并不平衡,所以教师要从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出发,为他们设计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
在数学活动排序中,要求能力弱的幼儿只要能完成两个变量的排序,能力一般的幼儿能按照变量特征的标记完成两个变量的排序。
能力强的幼儿需要完成三个变量的排序。
对于这三个层次的幼儿,评价的标准不同,但只要他们的目标完成了。
幼儿在不同层次的操作过程中获得了有效发展,都应该给予积极有效的奖励策略,以期激发幼儿的自信心。
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九种智力各具特色。
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
幼儿园里并不存在笨孩子,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我们老师要乐于对幼儿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采用多元化的标准,善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幼儿,寻找和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幼儿的潜能。
四、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逐步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 当幼儿出现错误行为时,老师要帮助幼儿寻找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要让幼儿知道下次发生同样的问题应如何解决,而不只是让幼儿知道不应该做什么。
教师要有选择地忽略那些对集体影响不大的个别行为,给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机会。
当两个幼儿发生争执的时候,教师不要立即介入,因为许多问题可以由幼儿自己解决。
幼儿也需要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机会越多,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就越强。
幼儿在试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是在自己的思维水平上进行交流的,其交流的内容被相互理解。
对待发生较平凡的有典型意义的错误行为,教师可通过设计情景,组织幼儿讨论的方式,使幼儿明白应该怎么做。
例如在区域活动时,两个宝宝为了一件玩具抢了起来,此时我并没有出面干涉,在讲评时,我把刚才看到的一幕告诉了全班小朋友,并组织幼儿讨论:一样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幼儿反应积极,都举起了小手,我决定通过开展活动,让幼儿想出更好的办法,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伤害别人。
在我的启发下,幼儿提出:可两人一起玩,轮流着交换玩,最后确定玩者。
我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这些经验运用于实践。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苗苗想玩蒙蒙手里的小汽车,就用自己的书去交换。
两人商量后,同意了交换,看着满心欢喜的两张小脸,我忽然觉得教育不就是培养一种生活智慧吗?当我们的孩子运用智慧轻松自如地面对生活时,他们肯定会更快乐、更自信。
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这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评价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形成对行为规范的正确认识,并有情感驱动而表现出正确的行为。
教是为了不教,真正的道德是自律的道德。
逐渐培养幼儿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教师处理幼儿错误行为以及冲突时必须体现的教育目标。
五、调动肢体语言辅助评价的方法教师要善于调动肢体语言辅助评价。
肢体语言就是通过身体的动作与接触而进行的感情交流。
和孩子谈话最好蹲着,让他能平视你。
当他说话不着边际时,你都微笑着等他说完再发表见解,可以伴些手势和面部表情,让他觉得自己像大人一样被尊重。
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这些亲热温暖的举动,能给幼儿身心带来愉悦和幸福。
教师灿烂的笑容是开在孩子心中永不凋谢的鲜花。
总之,掌握好正确的评价方法,可以有效鼓励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勇气,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幼儿发展的催化剂。
评价有法,但无定法,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评价才能屡评屡新,越评越精。
幼儿才会在评价的舞台上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幼儿园得教育,教学,管理有何建议
对幼儿园管理的建议
目前,在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中,幼儿园内部的管理受到空前的重视:“园本课程”的开发,幼儿教师专业化,孩子在园中的生活、学习状况的改善等等。
而家长作为幼儿教师的最好合作者之一,有效地参与到幼儿园管理中却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家长的合作成为目前幼儿园管理中的一项“未充分利用资源”。
一、家长与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存在的矛盾
经常会听到家长对幼儿园管理和教学的各种不满,幼儿教师对比常常感到头痛。
请听下面两位幼儿教师的“倾诉”:
有时候,面对家长提出的尖锐批评,我只能不停地为自己辩护。
我总是感觉到有人在对我的工作指手画脚,告诉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于是,我感到很沮丧,甚至恼怒。
(一位中班幼儿教师)
对于家长的不满,我会忍不住生气和心烦。
但我只能保持镇静,尽力给家长解释,来缓和气氛。
(一位大班幼儿教师)
众所周知,良好的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有助于孩子在家里和幼儿园中更好地生活、学习,能使幼儿教师在实践中得到情感上的支持。
然而很多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正如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威拉德?沃纳所指出的“从理想的观点出发,家长和幼儿教师在以下两方面享有共同点:都希望事情朝着最有利于孩子的方向发展;但事实上,他们却生活在不信任和敌意的环境中。
都希望孩子好,但却是不同的‘好’,所以由此引发的冲突不可避免。
二、家长与教师矛盾的症结所在
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关心他们自己的孩子,而教师必须考虑班里所有的孩子。
家长出于对自己孩子的过分关心,常常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而且总是坚持认为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与孩子朝夕相处,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自己孩子的问题上,他们最有发言权。
一位家长坚持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艺术潜力,要求教师应“因势”多加“利导”,多给予孩子课堂表现的机会。
而教师却认为,所有的孩子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艺术潜力,应该尽量公平地给予每一个孩子机会。
一位家长抱怨,在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冲突时,教师偏袒另一个孩子。
一位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由于与同班的孩子在游戏中不能很好合作,而遭到教师的批评,是压抑了自己孩子的个性。
一位不懂现代教育方法的家长要求,教师应采用他建议的教育方法,原因是,他觉得他的孩子在家表现很好,在幼儿园里却相对较差,他认为是教师的教育方法“有问题”。
一位对孩子抱有很高期望的家长背着孩子所在班级的教师,向园里另外的教师寻求育儿指导。
教师对上述家长的做法感到十分反感和心烦。
教师认为自己在幼儿教育方面受过专门训练,取得幼教专业学位,并具有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者,更懂得儿童的心理,采取的教育方法更为有效。
而且有一些教师从事幼教工作已多年,在工作中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他们觉得在幼儿园儿童的教育中,家长应该给予他们尊重与支持。
一位幼儿教师说:“你想想:如果是你,干一件工作已经很久了,却有一个不从事这个工作的人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你会怎么想?他有什么资格来指导你,你能听他的吗?教师会认为:
在孩子间发生冲突时,家长常常会出于感情的原因,倾向于为自己的孩子找理由。
幼儿园里,儿童在集体中应该学会更好地与其他小朋友友好合作,而不是一味地任性。
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的教育应考虑到所有孩子的进步,而不是偏向某一个。
对于自己班上的孩子的问题,家长应该和自己协商,而不该越过自己去请教别的其他的教师。
三、家长与教师矛盾的解决途径—让家长有效地参与幼儿园管理
(一)幼儿园管理对家长开放
家长对于幼儿园管理的误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对幼儿园整体规划的不了解。
由于缺乏对幼儿园管理的整体性眼光,他们总是从自己孩子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只注重自己孩子的感受。
对此,幼儿园应实行各级管理体制公开化、透明化,让所有的家长了解从幼儿园全体孩子的角度出发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措施及具体规划。
并请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整体规划提出建议,而不是仅仅建议教师如何对待他自己的孩子。
让家长站在幼儿园管理者的角度考虑每一个孩子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他自己孩子的利益。
(二)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促进幼儿园现代化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
教师应利用儿童入园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利用家长接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337386537送孩子的机会主动出示孩子每天的活动记录,有哪些突出表现;与家长一起为儿童制定共同的学习任务;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家表现,个性倾向等等。
任何一种方式都有不可能是万能的,而当采取多种多样方式进行沟通,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会见效。
重要的是要让家长产生信任和理解,家长和教师彼此都能从对方那里学习有关儿童教育的经验和知识。
(三)大众传媒的宣传
家长常常基于他自己孩提时代的经历来批评今天的幼儿园管理。
他们不了解最新幼儿教育管理趋势、先进的管理方法。
大众传媒在这一方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视里的少儿节目多以儿童娱乐为主,对于普及幼儿教育的新方法宣传不够,应通过介绍国内外一些先进幼儿园管理的实际事例来做一些普及宣传,让家长了解当今幼儿管理的最新趋势,以使家长对幼儿园管理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
幼儿园的现代化管理离不开家长的有效参与。
为了让家长理解和支持幼儿教师的工作,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应对家长敞开大门:让每一位家长有效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四)抓家园合作,促幼儿和-谐发展
当前,幼儿园与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正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幼儿园也正在实践着家长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
因此,我们积极开展了家园合作教育活动。
1、幼儿学习成果展览。
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孩子的进步。
举办幼儿学习成果展览的目的就在于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让家长对幼儿园放心,并给他们以教育的信心和方法。
进行幼儿成果展览时,我们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进步,既有音乐、舞蹈、绘画,也有识字、计算、英语,还有良好品德的展现。
我们要让家长从孩子的表现中,不仅看到孩子的进步,更从中学习到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
2、接送交谈。
在日常接送孩子过程中,教师与家长主要交谈一些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以及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困难,还有成功的经验。
3、家园联系册。
每月一次的家园联系册,成为家园固定的一种联系方式。
它能较全面地记录孩子在园在家的生活卫生习惯、动作发展情况、学习能力、语言发展、行为习惯等。
4、参与管理活动。
我园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请家长委员会的同志们向幼儿园反馈家长的意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决策和监督。
撰写家庭教育经验文章,有力地促进了家园合作。
5、开展亲职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以家长会和家长园地为主要形式,以宣传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如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与爱子观;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和原则;帮助家长学习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亲职教育活动,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和进行指导,有效地提高了家长素质和家教质量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的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认真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进一步调动幼儿园自主开发课程和管理课程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和优化课程体系;逐步提高我区幼儿园的课程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使我区幼儿园课程建设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特色化。
二、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原则
(一)课程开发的目标
1.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通过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教育教学资源,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充分发展潜能、表现个性、培养能力提供支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研究意识,提升课程执行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迈进。
3.促进幼儿园特色发展。
通过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教师和幼儿一起认识、接纳、赏识幼儿园的独特性,并在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动态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幼儿园的独特性,丰富课程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开发的原则
1.整合性原则。
园本课程开发要系统地使物质、环境、人力资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促成园本课程目标的达成。
2.适宜性原则。
园本课程开发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展示教师风格,增进幼儿学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3.实效性原则。
园本课程开发应针对不同课程目标,有重点地选择对幼儿终身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课程资源,使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扎实有效。
4.发展性原则。
园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
园本课程应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幼儿园的发展而变化,不断改进、更新和完善。
三、课程开发的途径和内容
(一)课程开发的途径
1.课程调试。
课程调试是以课程标准和活动教材为基础,从目标、内容、组织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改编、补充和拓展,引进新的元素,使课程更适合当下的教育,满足幼儿个性发展的需求。
2.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是以幼儿的现实经验、兴趣和心理发展为核心,进行儿童本位的课程整合,促进幼儿的经验生长和人格发展。
3.课程创新。
课程创新是基于幼儿课程需求和可能的资源评估,结合幼儿园特色,创新课程体系,开发个性化的园本课程,满足幼儿、教师和幼儿园发展。
(二)课程开发的内容
1.领域类课程内容。
领域类园本课程是将课程内容按照其自身的性质和内在逻辑划分为若干个学科或领域,并以此为单位组织课程活动。
(1)健康领域。
课程目标是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内容包括身心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体育活动、自理与自我保护等。
(2)语言领域。
课程目标是提高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
内容包括语言交往、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和早期阅读等。
(3)社会领域。
课程目标是增强自信,培养幼儿乐群、友好的态度和行为。
内容包括幼儿的自我感、人际交往态度与策略、社会情感与品德等。
(4)科学领域。
课程目标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内容包括主动探索与发现生物、材料、自然、天气和工具等。
(5)艺术领域。
课程目标是丰富幼儿情感,培养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内容包括音乐、舞蹈、美术和手工活动等。
2.主题活动类课程内容。
主题活动类园本课程是围绕某一主题和相关事件选取课程资源,内容不拘泥于某一领域,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
(1)经验型活动。
基于幼儿生活经验,尊重兴趣,发展个性,促进幼儿学习愉悦性的内容。
课程重视经验对幼儿的教育价值,以幼儿经验为中心开展活动。
(2)探究型活动。
基于幼儿心理发展,引导幼儿从生活世界发现和探究问题,促进认知发展的内容。
课程重视幼儿主动的操作活动,并运用经验性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文化型活动。
基于幼儿所在环境,反映多元文化,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课程重视文化的丰富性和时代性,通过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师生互动、家园互动和社区联动,让幼儿逐步获得经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四、课程开发的阶段
(一)建立组织。
幼儿园要成立园本课程工作组,确定参与人员及工作规程,进行园本课程开发准备。
(二)分析现状。
进行现状分析和需求评估。
把握办园理念,了解课程资源,分析发展需要,明确园本课程类型和内容。
(三)拟定目标。
根据现状分析的结果,拟定课程目标,并接受幼儿园园本课程工作组的审议。
(四)编制方案。
根据课程目标,引导课程开发者进行方案编制,确定工具与方法,选择课程内容和组织方式。
方案可包括背景、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
(五)审定课程。
园本课程工作组根据课程总体目标,对《园本课程方案》内容、评价、资源等进行审定。
(六)上报备案。
幼儿园要将审定通过的《园本课程开发方案》上报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未经备案的园本课程不得在幼儿园中实施。
五、课程的实施和评价
(一)课程的实施
1.制订计划。
各幼儿园要在每学年初制订园本课程实施计划,在课程内容、课时安排、人员配备、场地分配、组织形式等方面统筹安排。
2.纳入活动表。
按《浙江省保教指南》要求,不同等级幼儿园园本课程数量要进行量化标准制定。
在保证教学时间总量的前提下,幼儿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安排教师。
鼓励教师根据特长开展相应的园本课程教学,教学任务应计入教师工作量。
可以聘请园外专家或相关人士作为兼职教师。
4.落实场地。
根据需要对幼儿园各种场地(包括活动室、专用教室、室外活动场地等)进行统筹安排。
若需使用园外...
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什么为主
一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二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
三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四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五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21/15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