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283优游网的评语

283优游网的评语推荐阅读:

《路边苦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路边苦李》它告诉我们: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认真分析,认真思考,那么就不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蒙蔽。

王戎就是因为善于思考,判断出路边无人摘的李子一定是苦的,所以他才没有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受骗上当”。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

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扩展资料《路边苦李》的故事:

相传,王戎小时候,就聪明过人。

一天,他同村里的孩子跑到村外去玩。

秋天时,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孩子们的心情也格外地好。

大家边走边说笑、追赶,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离村子很远的地方了。

一个孩子说:“我现在又累又渴,秋天果子多,若能碰到野果子就好了。

经这孩子一提醒,大家都感到累了、渴了、饿了。

于是,他们放慢了脚步,将目光集中在道路两旁的各种树上。

只有王戎一个人发愁地说:“这里不可能会有好吃的果子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不过,孩子们哪里会理会王戎的话呢,他们还是不停地向前走着。

忽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原来,他们发现前面不远的路边,长着一棵李子树,树上长满了鲜润的李子,诱人极了。

孩子等不及便跑到李子树下,几个动作快的,甚至眨眼之间就象灵巧的猴子一样,爬上去了。

只有王戎,在后面慢慢地走着,来到李子树前,也只是站在那里,晃着大脑袋看着,既不捡掉在地上的李子,也不爬上树上摘。

“上来嘛,你傻站着干什么嘛

孩子们在树上兴奋地招呼他。

王戎摇摇头说:“我不要,这树上结的果子不好吃,也许全是苦的呢。

这时,树上和地上的孩子都拿出最大最红的李子尝了尝,哇

大家全都不约而同地吐了出来。

“真的,真的太苦了

王戎,你吃过吗

你怎么知道这些李子是苦的呢

孩子们连声问道。

王戎不慌不忙地说:“你们想想看啊,这棵李子树就长在路旁,每天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

如果树上结的李子不是苦的,那不是早就该被人摘光了吗

孩子们听了王戎的话,信服地点点头,沮丧地扔掉了手中的李子。

世说新语中十个人物形象分析

十个,还要具体,你以为这是什么地方

给你提供以下内容参考。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

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对此王晓毅先生在《竹林七贤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一文中,通过检索佛教经典《大正藏》的相关译名,认为“竹林”系东晋士人附会佛教经典的观点值得商榷。

韩格平先生在《竹林七贤名义考辨》(《文学遗产》,2003年第2期)一文中也认为,“竹林七贤”的命名与僧徒解经的格义是完全不同的事物,“格义”之说不足为信③卫绍生在《竹林七贤若干问题考辨》(《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竹林”应该在七贤的中心人物嵇康的寓居地山阳县。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他们一直受人们敬重。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

《晋书·嵇康传》:嵇康居山阳,“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说他们“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

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

琅邪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

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

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

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

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

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

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

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在八王之乱中,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氏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阮籍佯狂避世。

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竹林七贤之名的由来,学界存在争议。

东晋孙盛《魏氏春秋》文云:“(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市东),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一般认为“竹林七贤”之名与“集于竹林之下”的竹林之游有关。

传统说法认为“竹林”位于嵇康在山阳的寓所附近。

嵇康与其好友山涛、阮籍以及竹林七贤中的其他四位常在其间畅饮聚会,因而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

这种说法见于《晋书·嵇康传》及《世说新语·任诞》竹林七贤条。

陈寅恪认为,“竹林七贤”的活动地方实际上并没有产“竹林”,竹林七贤是先有“七贤”而后有“竹林”,七贤出自《论语》中“作者七人”的事数,有标榜之义。

“竹林”之辞,源于西晋末年,佛教僧徒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乃托天竺“竹林精舍”(Vlenuvena)之名,加于七贤之上,成“竹林七贤”。

王晓毅不认同陈寅恪的观点,从汉晋时期佛经中“竹林”这一译名的出现频率质疑了陈提出的“托天竺竹林精舍”一说,并结合史料实地考察发现魏晋时期黄河流域确实种植有“竹林”,之后又从时间和地点上论证了竹林七贤聚会的可能性,从而认为传统说法对于“竹林七贤”一名由来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

嵇康(223-262)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

字叔夜。

谯国至(今安徽宿州市西南)人。

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任过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著有《养生论》。

与阮籍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魏氏春秋》:“(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 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他的朋友山涛(巨源),后来投靠司马氏 当了吏部尚书,曾劝他出去做官,他遂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加以拒绝。

因“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集团,遭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

嵇康在政治思想上“托好老庄”,排斥“六经”,强调名教与自然的对立,主张决破礼法束缚。

他的哲学思想基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他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明胆论》),肯定万物都是禀受元气而产生的。

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

嵇康自幼聪明好学,才思敏捷。

其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与山巨源绝交书》、《难自然好学论》等为其代表作。

诗长于四言,风度清峻;《幽愤诗》、《赠秀才入军》较有名。

所撰《声无哀乐论》,认为同一音乐可以引起不同的感情,断言音乐本身无哀乐可言,而其目的则在于否定当时统治者推行的礼乐教化思想。

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并曾作《琴赋》,对琴的奏法和表现力,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述。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

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

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

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

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

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也不得不应酬敷衍。

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

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

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阮籍作品今存赋 6篇、散文较完整的9篇、诗90余首。

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

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82首。

阮籍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3卷。

原集已佚。

不过他的作品散失的并不多,以诗歌为例,《晋书·阮籍传》说他“作《咏怀诗》八十余篇”,看来全部流传了下来。

明代曾出现多种辑本,张溥辑《阮步兵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整理出版了《阮籍集》。

注本有近人黄节的《阮步兵咏怀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

山涛(205—283年),字巨源。

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

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山涛是竹林七贤中最年长的一位。

他之加入竹林名士,是以其风神气度。

同为竹林七贤的王戎对他的评论是:“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也就是说,他给人一种质素深广的印象。

而大器度,正是其时名士之一种风度。

虽然山涛与嵇康、阮籍情意甚笃,但是志趣其实并不相同,这从他举嵇康自代以至引出嵇康与之绝交一事,即可说明。

他走的是另一条入仕的道路。

山涛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他谨慎小心地接近权力。

在曹氏与司马氏权力争夺的关键时刻,山涛看出事变在即,“遂隐身不交世务”。

这之前他做的是曹爽的官,而曹爽将败,故隐退避嫌。

但当大局已定,司马氏掌权的局面已经形成时,他便出来。

山涛与司马氏是很近的姻亲,靠着这层关系,他去见司马师。

司马师知道他的用意与抱负,便对他说:“吕望欲仕邪

于是,“命司隶举秀才,除郎中,转骠骑将军王昶从事郎中。

久之,拜赵相,迁尚书吏部郎。

开始做的当然都是小官,到了任尚书吏部郎的时候,山涛的仕途便一帆风顺了。

嵇康曾有《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文,后人因此对山涛颇多鄙夷。

虽然山涛并不像嵇康那样是非分明,刚直峻急,但也只是行不违俗而已。

譬如他也饮酒,但有一定限度,至八斗而止,与其他人的狂饮至于大醉不同。

山涛生活俭约,为时论所崇仰。

他在嵇康被杀后二十年,荐举嵇康的儿子嵇绍为秘书丞,他告诉嵇绍说:“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

可见他二十年未忘旧友。

至于他投靠司马氏,似也无可非议。

因为士人求知的目的是“经世致用”,他们想必也有所谓的“实现自身价值”的问题。

但他们拥有的纯知识的地盘却是如此之少,除了天文、历法以外,其他的科学技术几乎都是“医卜星相”、“百工”的贱业。

法律、经济和管理也大多是吏胥的专利,琴棋书画之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业余爱好,他们所能做的也就只有读书与做官了。

在皇权垄断一切的社会,仅有一技之长以至鸡鸣狗盗者自不必言,就是有经纬天下之术的盖世英才,舍“货与帝王家”之外也少有一展身手的。

向秀,字子期,(约227年-272年),魏晋间文学家。

竹林七贤之一。

字子期。

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

生卒年不详。

少颖慧。

与嵇康等友善。

向秀本隐居不出,景元四年(263)嵇康被害后,在司马氏的高压下,他不得不应征到洛阳。

后任散骑侍郎,又转黄门散骑常侍。

向秀好老庄之学。

当时《庄子》一书虽颇流传,但旧注“莫能究其旨统”,向秀作《庄子隐解》,解释玄理,影响甚大,对玄学的盛行起了推动作用。

但向秀未注完《秋水》、《至乐》。

稍后,郭象在《庄子隐解》的基础上补完《秋水》、《至乐》注释,又加发挥,成为今日所见的《庄子注》。

刘伶,字伯伦,(约221年-300年),沛国(今安徽宿县)人。

竹林七贤之一。

魏末,曾为建威参军。

晋武帝泰始初,召对策问,强调无为而治,遂被黜免。

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

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

一次有客来访,他衣服。

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

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

唯着《酒德颂》一篇。

王戎(234─305),字浚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

幼颖悟,神采秀彻。

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

他是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

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

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

惠帝时,官至司徒。

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

性极贪吝,田园遍及诸州,聚敛无已,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

戎家有好李,常卖之,但恐别人得种,故常钻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讥讽。

阮咸,字仲容,“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之侄,叔侄二人时人并称为“大小阮”。

他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

山涛认为他“贞索寡欲,深识清浊,万物不能移。

若在官人之职 必绝于时”(见《晋书》本传),但晋武帝认为他耽酒浮虚而不为所用。

他与阮籍一样放达任诞,狂浪不羁。

他曾与姑母家鲜卑婢女私下要好,母亲死时,按礼姑姑要还家,但阮咸要求把婢女留下,这在当时是不为礼教所容的。

后来婢女走了,阮咸借驴骑上追赶,终于把婢女追回来了,并生了一个儿子叫阮孚,为世所讥。

他不随便交朋友,只和亲友知交弦歌酣饮。

有一次,他的亲友在一起喝酒,他也来参加,不用酒杯,而是用大盆盛酒,喝得醉醺醺的。

当时有一大群猪走来饮酒,阮咸就和猪一起喝酒。

他一面饮酒,一面鼓琴,真是不亦乐乎。

于是“与豕同饮”就传为笑话。

阮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为当时著名的音乐家。

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

他曾与荀勖讨论音律,荀勖自认为远不及阮咸,便极为嫉恨。

阮咸也因此被贬为始平太守。

阮咸还有着作《律议》传世,见《世说新语·术解》。

炼丹术的分类

古早的炼丹术有两种。

一种是炼丹药,人吃了会益寿延年,甚至会长生不老,羽化升仙。

炼丹药的是道士,很多朝代的皇帝都相信,请炼丹的道士入宫炼丹。

还有一种是炼丹头,这种丹头会将汞,就是水银,变做白银。

炼丹头的就不是道士了,出家人求道不求财,会去炼丹药?去炼丹头。

炼丹头的是俗家人,叫做丹客。

炼丹术在隋代分化为外丹(服药)、内丹(练功)两种,外丹术在唐宋时代继续得到发展,虽然从它的本来目的来说是全然失败的,但是炼丹实践使人们得以接触到种种自然现象,因而提高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经验性知识,例如唐末出现的火药就是炼丹实践的产物。

《外科十三方考》

《外科十三方考》一书为张觉人先生辑校。

本书为一部外科著作,同时也是丹道医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外科十三方”约起自明代,但此十三方多为铃医不传之秘,师传徒受,各有隐藏,世人甚至历代诸多医家都不能窥其全貌。

张觉人先生历数十余年,广为搜求诸方,将所搜集的各种抄本,结合自己长期临床经验辑成《外科十三方考》一书。

本书内容翔实,将十三方的药味组成、丹药配置方法、功用主治、用药禁忌等丹家不传之秘及家藏和所搜求的相关文献资料均一一披露。

本书所载各方对于今天临床仍然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同时对于我们学习中医外科及了解丹道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炼丹术与丹药》

本书组成分上、下篇及附篇三部分。

上篇总论:包括有中国炼丹术的发生与发展、中国古代炼丹家的目的、古代炼丹场合的内容一斑、古代文献中最早见的丹药记载、中国古代炼丹术的文献试探、中国炼丹术的术语、临炉前的准备工作等八个章节,把中国炼丹术的发生、发展情况和主要内容作了扼要介绍。

下篇各论:分别叙述了氯化汞、硫化汞、三个独特内型中的典型丹药,同时叙述了升丹、降丹、烧丹,对丹四个类型中的丹药方剂140余个,把师传、友授及各有关文献中比较实际而有意义的丹药方剂分门别类地归纳起来,并在每一类型丹药方后附以简表以资参考。

附篇“编后琐言”:把以前各章未谈到或已谈见详而又必须提出再谈的一些琐碎问题均在这一篇中逐条做出交代,使读者阅读之后可以体会到丹药的制法和运用。

本书所载丹药制备等内容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而其中丹药方剂对于今天临床仍然具有较高实用价值,本书对于我们学习中医外科及了解丹道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丹药本草》

《丹药本草》是我国著名的丹道医家张觉人先生整理编订的一部丹药学专著。

是专门记载炼丹药物的读物。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载有崔昉的《外丹本草》一书,可惜书早已亡佚,无从知道其内容,但顾名思义知道它是偏重外丹方面的本草类书。

本书则外丹、医药并重,故名《丹药本草》,内容为:元素、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硫酸盐、炭酸盐、硅酸盐、砷化物、其他化合物,及非金属类等十个项目,包括无机药60种,把能够炼制丹药的无机药物尽量收入,每一药物又分异名,来源,性味、成分、功能、主治等六个小节。

读者可以通过系统地阅读,以了解有关炼丹药物的知识。

《红蓼山馆医集》

张觉人先生历数十余年,广为拜师学艺,搜求诸方,将所搜集的各种抄本,并将所得应用于自己的临床实践,不断辑有所成。

本书所录为先生生前发表在杂志期刊的临床治验及用药心得等也有未曾发表的多部遗稿。

《红蓼山馆医集》一书内容丰富翔实,为丹医及中医外科临床的一部重要之专著。

《参同契》约成书于公元126~144年间。

作者魏伯阳自述作书的目的乃“希时平安”和“可以长存”。

也就是说是介绍健康长寿的道理和方法。

全书内容有三:其一,歌叙大意;其二,引内养性;其三,配以服食。

作者认为易理是纲,若用于“御政”则有“行之不繁”的妙处;如果用于指导“养性”,则有“可以长存”的威力;若用于指导“金液还丹”的冶炼和服食,则“三道合一”,就能够“安稳长生”。

作为养生之道的理论阐述,《参同契》无疑是杰出的、有见地的,后世交口称赞誉之为“万古丹经王”实不为过,因为这本著作确实透露了炼丹的原理和方法。

但是,这“丹”究竟说的是“外”丹还是“内”丹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了千古疑案,因此有必要略作讨论,以正视听。

其实,在公元974年五代的彭晓注《参同契》之前,古人对参同契的认识,根本不存在“内”、“外”丹的说法分歧。

所谓“丹”极明确指的是道家人士经过冶炼所得的珍稀、纯净之化学物质,认为这种化学物质有神秘的“益寿延年”的作用,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外丹”。

《参同契》的作者所介绍的炼丹的方法、所披露的炼丹的“火候”都指的是“外”丹,然而,自从彭晓注《契》后千余年来,此书一直都被误解,其中误解最深的是《金丹刀圭》章第十七。

为便于分析,特将全章原文(陈致虚注本)重录于下:“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金计有十五,水数亦如之。

临炉定铢两,五分水有余,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

其三遂不入,火(朱熹本作“水”)二与之俱。

三物相含受,变化状若神。

下有太阳气,伏蒸须臾间。

先液而后凝,号曰黄舆焉。

岁月将欲讫,毁性伤寿年,形体如灰土,状若明窗尘。

捣治并合之,持入赤色门。

固塞其际会,务令致完坚。

炎火张于下,昼夜声正勤,始文使可修,终竟武乃陈。

候视加谨慎,审察调寒温。

周旋十二节,节尽更须亲。

气索命将绝,体死亡魄魂。

色转更为紫,赫然成还丹。

粉提以一丸,刀圭最为神”。

这是一段公元10世纪以后屡被指认为“内丹”法“火候”的典型文字。

经我们四十余年(自1965年开始)研究结果表明这其实是地地道道的化学冶炼学也就是“外丹”成功实验的记录。

这是一篇如何炼冶朱砂的杰出的论文,这里不仅有原料配方的记录(金十五)、硫磺五分(水五分);有冶炼过程,原料消耗情况的正确判断:水银在冶炼过程没有损失(金重如本初),而硫磺参加化学反应的只有两分,其他三分没有参加反应(其三遂不入,火二与之俱),而且有冶炼过程化学反应现象的观察。

冶炼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三物相含受…状若明窗尘。

水银同硫磺在加热的情况下,变化神速:开始硫磺浮于水银面(阴在上,阳在下。

因受热(114.5℃)而变成液体,再继续升温至160~170℃,熔融的硫磺就会变成暗棕色且粘滞,200℃时粘度达最高点近乎凝结(先液而后凝)。

这是硫磺有异于其他物质的明显特征。

这就是第一阶段的“半成品”:黄舆(“号曰黄舆焉”)。

冶炼时间充分(“岁日将欲讫”),反应完全(毁性伤寿年)之时,得到的是“形体如灰土、状若明窗尘”的很难看的东西:灰黑如尘土,这是水银同硫磺在一般条件下冶炼得到的产物。

我们的实验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其化学成份为黑色HgS并夹杂些多硫化汞HgSx(也是黑色),间或也有少许的未氧化的硫磺,因此,状若“灰土”。

然后将这些成品作为丹料捣碎混匀(“捣治并合之”)装炉进入第二阶段的冶炼(“持入赤色门…节尽更须亲):入炉(“持入红色门”)后,将炉盖严严密密地封死(固塞其际会、务令致完坚)。

为什么要将盖封严呢

因为不封严则在冶炼过程中空气中的氧进入炉内,在高温下同丹料作用,氧化成另外的有毒化学物质而成不了“紫色还丹”了。

那么第一阶段的冶炼为什么不须封严呢

原来炼丹家魏伯阳已经严密地计算过,十五分水银只须要不到五分的硫磺(五分水有余)就能形成“紫色还丹”(按现代化学的精密计算,“还丹”中的水银同硫黄的比例为15:2.4)。

多余的部份同空气中氧结合、燃烧(其三逐不入)一方面提高了冶炼温度,一方面保护了水银不被氧化(“金重如本初”)。

炉盖封固之后,就开始加热,日夜不停,开始时逐渐升温(文火),最后高温冶炼(武火)(“始文使可修、终竟武乃陈”)。

不断地观察、长期保持冶炼温度(386℃),直到反应完成,于是黑色HgS完全转换为同分异构的紫红色、玲珑剔透的“丹”。

“气索命将绝,体死亡魄魂”,这里的“命”和“体”指的是作为原料的黑色HgS,黑色HgS的“体死”和”“命绝”意味着紫色HgS(还丹)的新生和性质(魄魂)的根本变化。

整个还丹的过程可用以下化学方程概括:(化学公式略)

黑色硫化汞的化学成份与紫红色的“还丹”完全相同,但结构却大不相同,前者属“正方”晶系而后者属“六方”晶系。

性质也大不相同:前者有毒,后者无毒。

一般情况下由硫磺和水银只能化合成黑色硫化汞也就是“状若明窗尘”那种,由黑色HgS转化成为红色HgS要在高温、密闭的条件下才能缓慢进行(温养)。

这一化学反应只是在本世纪初才由化学家摸清其规律,而在我国却于公元2世纪由《参同契》已非常详尽地披露,这是中国古代化学家的光荣。

《参同契》的作者魏伯阳不仅知道炼还丹的整个定性规律,而且定量关系也了解得很准确。

Hg的原子量为200.59,S的原子量为32.07,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应为15:2.4,魏伯阳确定二者的比的是15:5,但他明确表示,硫黄的比例大了一些(“金计有十五”,“五分水有余”。

实际上,这五分之中,只有两分是起反应的(“火二与之俱”),而其他三分并不参加反应(“其三逐不入”)。

因此实际的比例大约是15:2,同理论值相当吻合。

这在当时是个惊人准确的定量认识。

《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作为古代中国冶金化学最伟大的著作,还有许多重要的内容值得探讨,我们将在适当的时间加以展开。

我们之所以在本文对《参同契》加以发明和详解,是因为,这是自公元974年彭晓首注此书1000多年以来一直被误解最深的部份。

人们一直误认为书中所言是借炼丹以喻“内丹”火候。

以致“炼丹”一词衍变为气功学的专用术语,而对于炼丹一说真正的化学冶金内涵反而不清楚了。

这一点今天如果仍不披历清楚,那么既损害了《周易参同契》在科学技术史上的光辉地位,歪曲了公元2世纪中国科学家在化学方面的伟大发明,同时也妨碍了中华丹学的发展。

因为,千年来,许多有才华的丹道研究家为这种根据不足的猜测所桎梏。

总要将自己在气功养生学方面的研究成就往魏伯阳介绍的“金丹”冶炼法上凑,把内丹修炼方面发现的内在规律往《契》文所介绍的“火候”上靠。

而由于《参同契》所叙的炼丹参数包括火候都是真实炼丹实验的记录,并非彭晓所猜测的类比,所以都很具体,而且很“定量”,因此很难“凑”上。

于是,不少练功家在对《参同契》众赞的同时也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以为没有掌握到解开真正“火候”的钥匙。

甚至连一代张紫阳在其所著的《悟真篇》也说:“契论(《参同契》)、经歌(指《道德经》)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

又说“任君聪慧过颜闵,不知火候莫强猜”。

把参同契的“火候”推到不可知的境界。

问题出在那里呢

第一,问题出在不了解作者撰写《参同契》的意图。

或者不愿意相信作者自述撰写《契》文的意图。

其实魏伯阳在其下篇说得很清楚,这本书叙述的是三个方面内容:“大易情性,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由一,俱出径路”。

其一,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本规律都不仅仅是定性的而且可以定量(各如其度)。

整本《参同契》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来阐明客观规律的量化问题(包括阴阳,五行、干支、八卦、纳甲);其二,黄老哲学是汉初最风行的哲学体系,以这种哲学为指导用于国家管理(“御政”)则可“国无害道”(《契》文第五);如果用于养生则能“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初正则终修,干立末可持”(《契》文第六),找到养生的根本。

因为黄老哲学从汉初到作者生活的东汉末年已风行260~70年的历史,同炼丹术相比大家比较熟悉,所以说“较而可御。

其三,相形之下对“服食”特别是“炼丹”是否真有其事颇多怀疑。

因此作者要力证“炉火之事,真有所据”。

说的是化学冶炼“金液还丹”的技术并非不着边际的无稽之谈,而是有根据的事实。

无论是“天”的变化(大易情性)、“人”的变化(“黄老用究”)还是“地”的变化(“炉火之事”或者说“物理”)道理都是相通的,都是可以量化的(三道由一,俱出径路)。

由此可见,作者的目的乃在于披露“炉火之事”的奥秘。

因为他认为“大易性情”是三圣(伏牺、文王、孔子)早就研究过的,众所周知的定论。

而修炼方面的成果(“黄老用究”)也比较容易掌握(“较而可御”),因此,虽有“炼已立基”的文字以述养生;“明辩正邪”的篇章以阐正道,但本书作者所最关注的内容却是向世人宣布当时争议最多、付出代价最大的“炉火之事”的研究成果。

春秋以来,特别是有汉以来,养生界普遍认为:想要长寿必须炼养结合,养即养生,在《参同契》作者看来问题不大(“黄老用究,较而可御”)。

炼即炼丹,古人认为通过冶炼能得到一种“万物宝”的“还丹”,“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能够返老还童,“发白皆变黑,齿落生旧所”,极为神灵。

术士们是这样推论的:食用像胡麻(巨胜)这样的食物尚且可以延年,那么,服用经过千锻百炼的“金丹”当然就...

竹林七贤的资料(古文翻译)

竹林七贤

中国三国魏7位名士的合称,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

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集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

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

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

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

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

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

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

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至八王乱起,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

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嵇康(224—263)

三国时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叔夜。

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

与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称嵇中散。

崇尚自然、养生之道,著有《养生论》,倡「越名教而任自然」。

与王戎、刘伶、向秀、山涛、阮咸、阮籍等人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

后因与山涛志趣不同,山涛将去官,举以自代,遂作书与涛绝交;又因与钟会有隙,被谮于大将军司马昭,年四十遭杀害。

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

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

阮籍(210-263)

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

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

陈留尉氏(河南开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

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

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

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

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

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

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山涛(205—283)

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

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

早孤,家贫。

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

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

年四十,始为郡主簿。

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

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

司马昭以钟会作乱于蜀,将西征,任涛为行军司马,镇邺。

昭进爵晋公,涛主张以司马炎为太子。

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

出为冀州刺史,甄拔隐屈,搜访贤才三十余人。

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

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

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

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

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

向秀(约227-272)

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

魏晋竹林七贤之一。

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曾注『庄子』,“发明奇趣,振起玄风”,《秋水》、《至乐》二篇,注释未完而卒。

后郭象“述而广之”,别为一书。

向注早佚,现存《庄子注》,可视为向、郭二人之共同著作。

他主张“名教”与“自然”统一,合儒、道为一。

认为万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即是“逍遥”,但“君臣上下”亦皆出于“天理自然”,故不能因要求“逍遥”而违反“名教”。

擅诗赋。

其哀悼嵇康、吕安的《思旧赋》,情辞沉痛,有名世。

刘伶

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

竹林七贤」之一。

魏末,曾为建威参军。

晋武帝泰始初,召对策问,强调无为而治,遂被黜免。

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

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

一次有客来访,他衣服。

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

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

唯著〈酒德颂〉一篇。

阮咸

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

“竹林七贤”之一。

阮籍之侄,与籍并称为“大小阮”。

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

为人旷放,不拘礼法。

善弹琵琶。

王戎(234—305)

字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

幼颖悟,神采秀彻。

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

他是「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

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

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

惠帝时,官至司徒。

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

性极贪吝,田园遍及诸州,聚敛无已,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

戎家有好李,常卖之,但恐别人得种,故常钻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讥讽。

葛仙翁是什么神仙

葛仙翁

葛仙翁为东晋道教著名炼丹家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窖)人。

生于晋武帝太康(280-283年)四年(283年),羽化于晋哀帝兴宁(363-366年)元年(363年),世行八十一年。

葛洪从小好学,家境贫寒,自己耕作庄稼,并砍柴养家糊口,交换笔墨纸砚。

晚上他挑灯夜读,诵念,以儒学知名。

其性格内向,不善言辩,不好

荣利,不喜交游。

然其寻书问友,则不畏千里。

尤好神仙导养之法,十六岁便师从祖父之徒郑隐,学习炼丹秘术。

但自于俗情未了,所得不多,仅在丹学。

晋成帝咸和(326-335年)元年(326

年)在司徒王那里补为州主簿,后选为散骑常恃,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以年老欲炼丹为由。

四十多岁时,葛洪辞别家人,隐修于临安(今浙江杭州)宝石山,宝石山风光旖旎,盛产红色碧丹,为静心修炼的绝佳场所,葛洪便在此修筑茅庐,潜心修道,后来人们便以其姓改称宝石山为葛岭。

他在岭上一边修炼,一边采药为民治病,并修通山道,方便民众,人们都尊之为葛仙翁。

后来人们在岭上修建祠堂来祀奉他,即今天的葛岭抱朴道院。

葛洪晚年听说交趾出丹砂,于是求为勾漏令,携子侄行至广卅,停留于罗浮山中,炼丹采药,优游闹养,著书立说,开创了岭南道教圣地。

后人在他结庐修炼的地方修建了著名道观冲虚古观。

葛洪在全国不少地方留有活动的遗迹,如他到过长江三峡,在古夷陵(现在宜昌市)的长江边的一个叫磨基山的山上炼丹,现在他炼丹的山别名还叫:葛道山。

现在那个山在宜昌城区,已经建立成为一个风景区了。

葛洪羽化以后,民间还流传着他施法除妖的故事。

相传一天,葛洪见民间百姓受灾,于是头戴星冠,身披鹤氅,手执佛尘,足踏云履,肩背宝葫芦,阵临人间。

于当时阴风飒飒,黑雾迷漫,鬼哭狼嚎,地荒山秃,民不聊生,怨气冲天的浙江宁波灵峰山修筑了一个草庐,名曰“演法堂”,接济水患蝗灾的百姓。

不久灵峰山便山情水秀,松柏青青,奇花吐芳,异草飘香,百姓亦逢凶化吉,生括日趋祥和。

这下可气恼了为非作歹的四个妖怪—太丘居士赤练蛇精、网岙山人乌鸦精、算山头陀苍蝇精、长脚皇姑蝗虫精。

他们相约来到葛洪的演法堂,假装听经,立即被葛洪识破,四妖连拔出武器冲向葛洪,葛洪不慌不忙,手挥拂尘,四妖武器尽落,慌忙逃出演法堂。

太丘居士现出原形,张开血盆大口,扑向葛洪,葛洪将拂尘抛向空中,口中念念有词,拂尘连变成五条金龙,团团围住蛇精,一会便将蛇精击毕。

网岙山人见状,亦现出原形,口吐烈焰,向葛洪袭来,葛洪急忙打开宝葫芦,一道金光便将乌鸦精吸了进去,顷刻化为血水。

算山头陀和长脚蝗姑见势不妙,逃之天天。

第二天,葛洪便去远山采药,因路途遥远未归。

晚上二妖返目,在山上大肆作恶,使瘟疫再次流行。

第三天,葛洪回来后见状,赶紧取出法水,遍洒山坡,一会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瘟疫顿除。

晚上二妖又来探视情况,见山清水秀,吃惊之余又上恼怒,遂化为成千上万蝇蝗,团团围住演法堂,葛洪遂将饭粒抛向空中,口念咒语,米粒即到变成成千上万只蜜蜂,端起枪刺,冲向蝇蝗,一会便将所有蝇妖、蝗妖全部蛟死。

据《晋书·葛》、《抱朴子·自叙》记载,葛洪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抱朴子内外篇》、《金匮药方》、《神仙传》、《西京杂记》等。

然其最具影响的当数《抱朴子内外篇》了,《内篇》二十卷,主讲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耶祛灾的仙道学说;《外篇》五十卷,主讲人间得失,世事臧否的理国治世之方。

最值得一提的是,葛洪在书中提出了“神仙实有,仙学可得”的仙道理论,进一步坚定了世人学道修仙的信心。

关于竹林作家的资料

著有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苦楝树》、《呜咽的澜沧江》、《女巫》、《挚爱在人间》、《天堂里再相会》,儿童长篇小说《夜明珠》、《晨露》、《流血的太阳》、《脆弱的蓝色》,中短篇小说集《地狱与天堂》、《蜕》、《蛇枕头花》、《街头SKETCH》(台湾版)、《天堂里再相会》、《年年岁岁花相似》、《心花》,散文集《蓝色勿忘我》、《阁楼上的天空》、《老水牛的眼镜》,作品集《竹林文集》(5卷)、《蛇枕头花及江南故事》译有英文版本等。

[2]

编辑本段获奖情况

《老水牛的眼镜》获全国第二届少儿文学三等奖,《挚爱在人间》获全国八五期间优秀长篇小说奖、第二届特区文学奖,散文《我是一头骆驼》获全国第八届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梦之魂》获首届韩愈杯散文大赛一等奖及1995年中国改革潮报告文学征文优秀作品奖、《中华赤子胡秋原》获第七届《上海文学》优秀作品奖,《夜明珠》获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1982年优秀作品二等奖。

编辑本段部分作品介绍

《生活的路》、《挚爱在人间》

生活的路

生活的路封面

《生活的路》是文革后第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

作品描写的是“四人帮”横行时期,知识青年在生活道路上的斗争和探索,着重描写女知青娟娟满怀热情和理想,却遭受迫害、含冤而死的悲惨经历,令人叹息;同时也塑造了立志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青年梁子的形象,不失质朴。

[3]

挚爱在人间

执爱在人间封面

《挚爱在人间》讲述的是被海峡分隔数十年的一对父女从相逢、相别再到永诀的故事。

小说以纪传体的形式和意识流的手法,在父女重逢的雨中、路上和家里,巧妙地穿插了他们各自的人生苦难、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

故事是真实的。

在特定的历史年代,这样的故事也许很普通、普遍,然而叙述者刻骨铭心的心理体验,将苦难的女儿没有爱、渴望爱、拥有爱到失去爱的人生经历,尤其是没有爱的悲哀,刻画得惊心动魄。

“挚爱”是双向的,既有女儿对父亲的依恋,也有父亲对女儿的深爱;“挚爱”又是多层次的,爱亲情,更爱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

父亲在海峡的那一边,几十年来对女儿、对母亲的牵肠挂肚,全部包含在对故土的深爱之中;“挚爱”的体现方式还是多样的,女儿对父亲的爱是无比的依恋,在重逢时却如此坚强,没有任何抱怨;父亲对女儿的爱是深沉的,却表现得严厉而琐碎。

爱的反面是没有爱。

在女儿林男成长过程中,她所遇到的艰难、险恶和虚伪的人生情境,多次将她推向异常危险的人生边缘。

然而,正是没有爱的悲哀,才衬托出了人间有爱的无比珍贵,正是人间仍旧有爱,才让她一次次度过难关,坚实地成长。

本书曾起名为《娟娟啊娟娟》,后改名为《生活的路》。

[4]

竹林七贤的最后的结局怎样

竹林七贤 中国三国魏7位名士的合称,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

包括: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集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

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

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

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

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

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

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

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 晋惠帝两朝﹐至八王乱起﹐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

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嵇康(224—263)三国时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叔夜。

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

与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称嵇中散。

崇尚自然、养生之道,著有《养生论》,倡「越名教而任自然」。

与王戎、刘伶、向秀、山涛、阮咸、阮籍等人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

后因与山涛志趣不同,山涛将去官,举以自代,遂作书与涛绝交;又因与钟会有隙,被谮于大将军司马昭,年四十遭杀害。

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

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

阮籍(210-263)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

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

陈留尉氏(河南开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

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

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

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

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

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

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山涛(205—283)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

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

早孤,家贫。

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

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

年四十,始为郡主簿。

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

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

司马昭以钟会作乱于蜀,将西征,任涛为行军司马,镇邺。

昭进爵晋公,涛主张以司马炎为太子。

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

出为冀州刺史,甄拔隐屈,搜访贤才三十余人。

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

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

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

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

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

向秀(约227-272)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

魏晋竹林七贤之一。

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曾注『庄子』,“发明奇趣,振起玄风”,《秋水》、《至乐》二篇,注释未完而卒。

后郭象“述而广之”,别为一书。

向注早佚,现存《庄子注》,可视为向、郭二人之共同著作。

他主张“名教”与“自然”统一,合儒、道为一。

认为万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即是“逍遥”,但“君臣上下”亦皆出于“天理自然”,故不能因要求“逍遥”而违反“名教”。

擅诗赋。

其哀悼嵇康、吕安的《思旧赋》,情辞沉痛,有名世。

刘伶 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

竹林七贤」之一,擅长喝酒和品酒。

魏末,曾为建威参军。

晋武帝泰始初,召对策问,强调无为而治,遂被黜免。

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

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

一次有客来访,他衣服。

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

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

唯著〈酒德颂〉一篇。

阮咸 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

“竹林七贤”之一。

阮籍之侄,与籍并称为“大小阮”。

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

为人旷放,不拘礼法。

善弹琵琶。

王戎(234—305)字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

幼颖悟,神采秀彻。

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

他是「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

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

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

惠帝时,官至司徒。

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

性极贪吝,田园遍及诸州,聚敛无已,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

戎家有好李,常卖之,但恐别人得种,故常钻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讥讽。

姓氏山的来源

一、寻根溯祖

1、出自烈(一作列)山氏之后,相传,炎帝为上古时姜姓部族的首领,是少典娶有蟜氏女而生,原居于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

炎帝出生于烈山,故号烈山氏。

他的后代有的就用\"山\"作为姓氏。

据《风俗通》载。

2、周代有山务之官,掌管山林,后代以官为氏。

周代掌管山林开发管理的官员叫山师,也有称山虞的。

有人世袭山师,子孙便姓山,称为山氏。

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

3、出自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楚国有个叫叔山冉,他的后代以他名字中的“叔山”的山字为姓。

世代相传。

4、古代有复姓吐难氏,北魏时改为山氏。

据《魏书.官氏志》载。

5、中的山姓,早期见于元朝官员山僧(晋宁路总管),其先祖为康里人,显然是人关后才使用的山姓。

现今山姓主要分布在河南、宁夏。

二、得姓始祖

烈山,叔山冉

山氏的姓源久远。

至少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且来源不一。

根据《风俗通》上记载说,山氏是古代烈山氏的后人代,望族出于河内,此支山姓奉烈山氏为山姓得姓始祖。

又春秋时楚国有个叫叔山冉,他的后代以他名字中的“山”为姓,世代相传,叔山冉的后代也有以“冉”为姓的,所以叔山姓与冉姓,有同一个始祖。

此支山姓恭叔山冉为得姓始祖。

三、迁徙分布

山东省

朝城山氏

“朝城山氏”,自宋朝中叶自河南迁居山东朝城(今山东省莘县董杜庄镇山堂),奉元朝大德三年(1300年)状元山琮为始祖。

族谱记载“吾山氏为古烈山氏之后,一云周有山务之官,掌山林以官为氏。

然迄商周以至汉魏历二千五百余年祖宗名字俱无所考。

及传至晋始有吾涛祖、简祖、遐祖相继名诸简册。

涛祖时称“竹林七贤”之一,里居河南。

厥后阅一千二百余年而之宋有行章祖、说祖、忄宗祖、褥环祖相继见于列传,而里居世系亦漠然不可考。

又历七百余年而之元,吾琮祖自河内卜居鲁西朝城。

二世大青祖因镇守汶阳复由朝城分居于汶上,今之嘉祥县山家营一支即后裔也。

再历一百二十年,廼(建字走之)至明朝时琮祖已传六世,镇祖卜居于齐东黄县,由是西系尊琮祖为始祖,而东系尊镇祖为始祖,各有族谱可据”。

(黄县即龙口市)

“吾族冀州一支亦是吏部巨源公之苗裔也。

在明朝永乐年间有讳云者字忠毅,征交趾佩征南将军印,用兵如神,晋封侯爵。

至今有十余家或相往来。

然家谱无存,尚未详悉世系焉(嘉祥山氏族谱)。

临邑县有山姓者十余家,在商河临邑交界居住书香传家。

(原载黄县家乘朱笔眉批)

苏州虎丘附近有山家坞住山姓者不少。

奉天省新民县有山家窝铺世居山姓五百余户

于光绪三十年间,山福全同父贸易行走河南省泌阳县境,名山赵岗。

在同仁堂药铺与山道魁相会,又与山庄的山道学常有来往,该庄百余户字纲相同就是四支山震祖一支。

(以上载于嘉祥《山氏族谱》)

山东聊城市莘县董杜庄乡山堂(古称朝城)、山东济宁市嘉详县马村镇山营(近万人)、山东龙口诸由观镇唐格庄村、山东郓城县李集乡山家庄(约500人)

(以上四支本系同源,于宋中叶由河南迁到山东朝城即今山东莘县一带.尊元朝大德三年状元山琮为始祖,山琮字秀石,据朝城山氏族谱记载,其父辈兄弟七人、山琮兄弟六人、有五个儿子.子侄辈当时有文爵者八人、武将九人,甚为显赫.但经过元末明初的战火,家道中落。

行辈字纲为:\"作福君长显,相传本好松,登朝培元化,建统永承宗\",其中\"作\"字为第二十世。

山琮长子山大青为嘉详山家营始祖,琮祖五世孙山政迁于郓城县,其子孙形成今日之山家庄(即今天的郓城县李集乡山庄村),后来山政的长兄山行的后代有一支也来山家庄居住。

琮祖六世孙山镇迁山东省龙口县诸由观镇唐格庄村,是为龙口山氏始祖)

山东临沂、山东日照、青岛市的胶南市泊里镇有山家村.商河及广饶等地

河南省

确山、武陟、新野、洛阳、武陟、偃师

四川省

邛莱市火井镇山家营村(人口约有八九百人)、山家村;广元县苍溪约1000-2000人(明末清初由河南咯阳迁入 字派分为:龙应秀玉 思有毓资 凤中万清 永生华之 至今已经有21代)

成都等地(山姓在四川的很多地方还有分布:四川名山县、天全县、泸定县、眉山市、都江堰市、温江区等地),四川南部县伏虎区柳驿乡灯台嘴村,又大约500人(字排是:龙应秀芝,载林朝锺,现华云仁,永正文峰,至今有21代)。

青海省

根据家谱记载,山姓在明朝初期从南京竹丝巷迁入,现分布在湟中县、贵德县、西宁市、大通县、平安县、格尔木市、兴海县、共和县、海北州等地,根据户籍人口统计,2007年9月份为止青海省的山姓人口为3900多人,其中湟中县分布最广,人口最多,青海其他地区的山姓人大多从湟中县分散出去的,也有分散到新疆自治区的。

青海湟中县又有三个山姓分布区,分别为公牙、王关和海地沟。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据朝城山氏家谱记载,后世有很多子嗣迁居东北三省如抚顺、哈尔滨、吉林省等地)

上海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有本书叫做《上海姓氏寻根》,记录1997年上海社科院一项研究中提到山氏在上海姓氏中排283位吧,约1600余人。

天津

江苏

南京、无锡、盐城

浙江

杭州、温州

云南

昆明、文山

陕西

西安、咸阳、户县、宝鸡

四、郡望堂号

【堂号】\"浑璞堂\":晋时山涛,竹林七贤之一。

曾在赵国任丞相,入晋后为吏部尚书。

他在朝中清廉俭约,刚正无私,选拔人才都是当时俊杰。

他曾经谏议\"州郡的武备不能减\",皇帝称为\"天下名言。

王戎称赞他是\"浑金(浑好似全的意思,浑金是赤金)璞玉(没有经过雕琢的玉)。

【郡望】河南郡:汉高帝时置郡。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

相当今河南省武陟一带。

五、历史名人

魏晋

山涛(205—283)

字巨源,晋代吏部尚书。

为\"竹林七贤\"之一。

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据河南省武陟县大虹桥乡网站资料,大虹桥乡是山涛出生地,不知详否)人。

早孤,家贫。

虽居荣贵,却贞慎俭约,俸禄薪水,散于邻里,时人谓为\"璞玉浑金。

武帝时任尚书之职,凡甄拔人物,各有题目,称\"山公启事。

山涛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

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

年四十,始为郡主簿。

早前,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

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

司马昭以锺会作乱于蜀,将西征,任涛为行军司马,镇邺。

昭进爵晋公,涛主张以司马炎为太子。

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

出为冀州刺史,甄拔隐屈,搜访贤才三十余人。

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

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

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

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

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

山氏名人,惟山涛最为有名,名望、地位、学术和事迹莫出其右者。

据<世说新语>载,山涛祖本父曜,山涛之父山曜(宛句令)的姑姑山氏夫人为魏粟邑令张先生张汪之妻。

山氏夫人的姑娘张春华为司马懿的正室夫人,后尊为晋宣穆皇后,是司马师、司马昭的亲生母亲。

山涛五子:山该、山淳、山允、山谟、山简。

山简之子为山遐,遐字彦林,为余姚令。

山简(公元253—312年)

字季伦。

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乃著名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之子。

简因镇守襄阳时饮酒优游而闻名于古今。

简初仕为太子舍人,历侍中尚书,领吏部,有建言。

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出为镇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今两湖两广一带)诸军事,镇襄阳。

当时王威不振,四方动乱,天下分崩。

简在镇不理政务,终日饮酒游乐,大醉而归。

当时有儿歌一首:“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

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离。

举鞭问葛强,何如并州(今属山西)儿?年60卒。

竹林七贤是哪七个,都叫什么名字?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

竹林七贤最悲惨

1、竹林七贤中成就最高的是阮籍,最悲惨的也是他。

竹林七贤,是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间(240-249)的七位有名文士,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

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竹林七贤中成就最高的是阮籍、最长寿的是山涛(205—283)、作品流传最广的是嵇康。

2、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他们一直受人们敬重。

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因此被杀;山涛、王戎等则是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成为司马氏政权的心腹。

七人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

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

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

阮籍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

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氏,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嵇康被害后托付子女于山涛,山涛亦不负旧友。

王戎自幼聪慧,功名心较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至八王之乱,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但在当时年代不失为明哲保身的无奈之举。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最后各散东西、分崩离析。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23/15690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