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正文

工作坊网络研修实施方案评语,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实施方案

工作坊网络研修实施方案评语,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通过学习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与学习共同体,有什么收获及建议

个人研修计划上传操作方法 根据华师大培训计划,培训第一阶段要根据研修主题,制定并上传个人研修计划,10月7日前需完成。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一、找到“工作坊活动”,点击“去参加”二、进入后找到“组建家园,结伴同行”,点击“参与”三、进入后点击“个人研修计划”,把研修计划复制在“”栏里,再点击“提交”就OK了。

“个人研修计划”可参考别人的内容,具体在其他老师的“回帖”里找到,可根据自身情况稍作修改

参考一:学员学习计划任务一:学习共同体建设 9月25日—10月7日 1、研读工程及标准精神,深入了解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整体安排与要求2、创建学习共同体,制定研修计划3、登录平台,体验网络研修平台功能网络研修:1、登录注册,进入个人空间,体验网络研修平台功能与环境2、破冰热身,开展自我介绍3、创设学习群组,建立学习共同体4、完成培训前调查问卷5、阅读“致学员的一封信”和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整体安排与要求6、制定并上传个人学习方案校本研修:1、制定研修方案任务二:综合课程学习、能力测评与选课指导 10月8日—10月22日 必修(每一主题下选择一门课程)网络研修:1、完成综合课程的学习2、完成课程后标准化测试题3、参与BBS“主题研讨”,发表研修日志4、围绕信息技术对创新教学的作用等话题,学员参与工作坊话题讨论5、参与在线文字答疑及视频答疑活动6、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7、进行自主选课校本研修:1、集体备课、分组研讨。

结合所学的综合课程内容,选择某一领域、单元主题或某一课,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备课研讨,形成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研读信息技术引发教与学的变革信息化教学设计流程与方法教育信息技术现状与发展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任务三:学习专题课程内容 10月23日—11月10日 基于能力测评结果、课程套餐推荐以及教师的个人人情况选择合适的专题课程组合优化教学下的多媒体基础教学优化教学下的多媒体进阶教学优化教学下的交互式基础教学优化教学下的交互式进阶教学优化教学下的网络与移动环境基础教学优化教学下的网络与移动环境进阶教学信息技术变革学习基础教学信息技术变革学习进阶教学任务四:学习“技术支持”课程从技术支持类课程中选择合适的通用软件或学科软件进行学习网络研修:1、完成自主选学的专题课程学习2、参与BBS“主题研讨”3、发表研修日志4、完成考核作业: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5、从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优化、讲授优化和评价优化三个角度或者从其他视角对大家提交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开展研讨,参与工作坊话题讨论6、参与在线文字答疑及视频答疑活动校本研修:1、主题式说课活动2、课堂现场教学3、主题式评课活动4、课例研究与教学反思任务五:线下研修与实践测评 11月10日—11月30日 开展线下研修与实践测评 1、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活动,提交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以及所有相关的数字化资源2、完成一次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课堂教学,并提交课堂实录资源包,包括:原教学设计、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学生作业、点评任务六:研修成果展示与交流 12月1日—12月25日 研修成果展示、交流与分享 1、课例分享、交流活动(1)研磨的课程线下录像成课,制作成微课例上传至平台(2)以个人或学校学科工作坊为单位提交(3)线上同伴互评、专家课例点评2、研修成果上传、分享与交流3、工作坊研讨4、完成培训后调查问卷和训后测评5、撰写培训反思与总结 参考二: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学习:9月25日—10月7日 1、登录注册,进入个人空间,体验网络研修平台功能与环境2、破冰热身,开展自我介绍3、创设学习群组,建立学习共同体4、完成培训前调查问卷5、阅读“致学员的一封信”和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整体安排与要求6、制定并上传个人学习方案校本研修。

10月8日—10月22日 必修1、集体备课、分组研讨。

结合所学的综合课程内容,选择某一领域、单元主题或某一课,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备课研讨,形成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研读信息技术引发教与学的变革信息化教学设计流程与方法教育信息技术现状与发展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0月23日—11月10日1、完成自主选学的专题课程学习2、参与BBS“主题研讨”3、发表研修日志4、完成考核作业: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5、从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优化、讲授优化和评价优化三个角度或者从其他视角对大家提交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开展研讨,参与工作坊话题讨论6、参与在线文字答疑及视频答疑活动校本研修:1、主题式说课活动2、课堂现场教学3、主题式评课活动4、课例研究与教学反思11月10日—11月30日 原教学设计、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学生作业、点评12月1日—12月25日(1)研磨的课程线下录像成课,制作成微课例上传至平台(2)以个人或学校学科工作坊为单位提交(3)线上同伴互评、专家课例点评2、研修成果上传、分享与交流3、工作坊研讨4、完成培训后调查问卷和训后测评5、撰写培训反思与总结

2015国培工作坊主题研修活动反思

1、熟读项目方案及考核要求;创建个人空间,加入研修团队,体验网络研修,熟悉平台操作;运用SWOT自我诊断方法,进行需求分析,制订本项目研修计划。

2、围绕“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中的教学重难点”的主题,提升有效备课的理念,掌握有效备课的方法与策略。

3围绕“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中的教学重难点”主题,掌握专业的听评课的方法与策略。

4、对重难点解决情况进行教学效果检测,提交重难点教学效果检测方法及结果分析。

5、根据示范课例反思自身教学。

6、完善资源包,集体打磨精品

2015年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实践与研修方式与内容

教师厅〔2015〕2号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http:\/\/ sxzxwxyz2015.e.px.teacher.com.cn\/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

为进一步推动教师培训综合改革,提升培训质量,现就做好201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实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明确工作重点,做好整体设计

2015年起,“国培计划”主要面向乡村教师,采取顶岗置换、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短期集中、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有效方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

各省要按照“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分批遴选项目县,分步扎实推进项目实施工作。

各省要组织力量深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和乡村中小学幼儿园一线,采取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座谈与访谈等方式进行全面细致专项调研,重点把握本地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状况、乡村教师培训工作开展情况、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水平、乡村教师学习方式和乡村教师发展路径等。

通过专项调研,明确乡村教师培训工作的薄弱环节,找准乡村教师发展短板,摸清乡村教师培训需求,明确2015年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幼儿园教师培训的覆盖范围、培训规模、重点任务、推进步骤、管理举措和保障措施等,做好项目整体设计。

二、优化项目设置,精心研制规划方案

“示范性项目”以培训团队打造、骨干教师高端研修、紧缺领域教师培训为重点,创新培训模式,加强优质资源建设。

“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主要针对乡村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需求,实施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送教下乡培训、教师网络研修、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乡村校园长培训等五类项目。

要加强紧缺领域和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开展书法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足球师资培训。

各省要根据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分培训对象,细化项目设置,精心研制项目规划方案。

明确各子项目的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实施要求等内容,规范指导院校(机构)及区县的项目申报、实施和考核评价等工作。

三、择优遴选培训机构,提升培训实效

为确保项目落地,由高等学校、具备资质的公办民办教师培训机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协同申报国培项目。

高等学校须整合校内培训资源,建立与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的合作机制。

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应实现与教师培训机构、教研和电教等部门的整合。

改革完善项目招投标机制,将周期招标与年度报审相结合,对绩效考评优良的单位实行2-3年周期招标制,同时实施年度末位淘汰,调整比例原则上不少于20%。

培训任务承担院校(机构)要科学诊断教师培训需求,分类、分科、分层设计递进式培训课程,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开展主题鲜明的培训。

将师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应用作为培训必修内容。

有效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切实推行集中面授、网络研修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促进教师学用结合。

四、加强监管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国家完善国培机构资质标准,采取大数据评估、学员网络匿名评估、专家抽查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各地项目实施过程及成效进行监管评估。

各地要依据相关标准,细化培训方案与培训课程评审,严把入口关。

依托现有资源,建立项目实施过程监管与绩效评估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监控培训过程,有效开展培训绩效评估。

建立培训绩效公开制度,将评估结果作为项目县和培训机构遴选及调整的重要依据。

要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配置“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经费。

加强经费使用监管,完善项目预决算,严格经费报销,确保专款专用。

培训食宿安排要厉行勤俭节约,要切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严禁使用培训经费安排与培训无关的参观考察活动。

各地要落实工作经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于本通知印发后30天内在教育部网站教师工作司网页发布招投标通知。

相关省(区、市)应在60天内完成“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规划方案研制、培训院校(机构)及项目县遴选工作,按相关要求报送教育部、财政部评审。

对经核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培训组织管理不力、参训学员满意度低、培训经费使用不当等类似问题的省份,中央财政将核减该省份当年“国培计划”专项经费。

附件:1.“国培计划(2015)”—示范性项目

2.“国培计划(2015)”—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2015年4月7日

附件1

“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

2015年“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以培训团队打造、骨干教师高端研修、紧缺领域教师培训为重点,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大力推行混合式培训,着重推进跨年度递进式培训,加强优质资源开发建设,积极探索教师常态化培训机制。

一、推进综合改革

设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端研修和优秀青年教师成长助力两个项目,分别面向2000名特级教师和2000名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青年教师,采取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诊断测评、行动研究、总结提升和成果推广等阶段,进行跨年度递进式培训,帮助优秀教师提炼教学经验,塑造教学风格,凝练教育思想,生成标志性成果,提升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培训本地骨干教师的能力,为各地培养一批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和培训专家。

二、注重紧缺领域骨干教师培训

对500名法治教育、3000名体育美育、1900名特殊教育、2000名学前教育、1000名班主任和1300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紧缺领域的骨干教师,采取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项培训,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能力,示范引领各地加强紧缺领域教师队伍建设。

三、创新网络研修

在各省遴选项目县,建设示范性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分级组建培训者团队,推动专家指导校本研修,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对80000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专项培训。

在各地建立示范性教师工作坊,将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培养400名教师工作坊主持人,引领40000名地市和区县骨干教师教研员进行工作坊研修,打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四、加强培训团队建设

主要面向7000名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的专职培训者、担任兼职培训者的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采取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能力提升专项培训。

专职培训者培训重在提升培训需求诊断能力、方案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师工作坊主持能力和绩效评估能力等。

兼职培训者培训重在提升培训课程开发能力、活动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师工作坊主持能力等。

通过专项培训,为各地建立省级教师培训团队奠定坚实基础。

五、开展骨干校园长培训

主要面向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中小学骨干校长、幼儿园骨干园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等,采取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项培训,帮助校长更新办学理念,提高治校能力,为各地培养一批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带头人。

附件2

“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

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按年度分批遴选项目县,主要面向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进行2-3年的周期性培训,持续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

一、项目设置

实施置换脱产研修,建立乡村教师培训团队;实施送教下乡培训和教师网络研修,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形成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实施短期集中培训,支持村小和教学点教师、乡村幼儿园教师和乡村校园长培训。

(一)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

遴选培训成绩突出的高等学校、网络研修绩效居前的国培远程培训机构、能发挥示范作用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校本研修特色明显的中小学幼儿园协同承担,组织高年级师范生顶岗支教,置换出拟承担送教下乡和网络研修培训任务的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教研员,进行为期4-6个月的脱产研修,各地可跨年度分段实施。

培训主要包括院校(机构)集中研修、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幼儿园“影子教师”跟岗实践、返岗培训实践和总结提升等四个环节,跟岗实践时间不少于1/3。

须建立工作坊,将网络研修贯穿始终。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统筹设计课程,合理配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系统整合网络研修课程,坚持教研类课程与培训类课程并重,培训类课程须涵盖送教下乡培训、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的实施方法与技能。

通过研修,全面提升骨干教师教研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打造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县级教师培训团队。

(二)送教下乡培训

省级统筹,项目县组织,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乡镇片区研修中心协同承担,以本地教师培训团队为主体,整合全省(区、市)专家资源,分学科组建送培团队,开展送教下乡培训。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项目县建立完善的送教下乡培训模式,将送教下乡与校本研修指导并重,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按年度分阶段实施主题式培训,应包括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阶段,切实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原则上同一乡镇同一学科每年送培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天。

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要将送培课程及生成性成果进行再加工,形成培训资源包,支持乡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

(三)教师网络研修

遴选具备“国培计划”远程培训资质的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专业机构承担网络研修任务,组织实现网络研修任务承担机构与项目县对接,每县对接1家机构,支持双方协同开展2-3年周期性培训,建立县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形成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

项目县要建立网络研修任务承担机构与本地教师发展中心、中小学校的协同机制,有效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开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和教师工作坊研修

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安排网络研修经费50%左右。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重在遴选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

教师工作坊研修重在依托本地培训团队,分学科(领域)建立骨干引领全员的教师常态化学习机制。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

依托网络研修社区,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对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每年开展不少于120学时的专项培训,第一年应进行不少于50学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网络研修任务承担机构要为每个学员开通“个人空间”,为每个培训者成立“教师工作坊”,建立“学校社区”,形成“区域社区”。

项目县要建立县级和校级培训团队。

网络研修任务承担机构要与县、校密切合作,系统设计培训课程,坚持整体规划与突出特色相结合,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分类设计培训者培训、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课程,有机整合线上与线下研修课程,预设丰富适用的优质课程,加工汇聚生成性课程,建立本地课程资源库,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工作坊研修

依托教师工作坊,采取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诊断测评、实践反思、总结提升和成果推广等阶段,进行跨年度递进式培训,建立教师常态化学习机制。

统筹设计两级培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工作坊研修方式,重点遴选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项目县专职培训者和教研员进行专项培训,培养成为工作坊主持人并不断提升其培训能力。

集中面授每年不少于15天(分2-3次进行),网络研修每年不少于60学时。

项目县依托工作坊主持人,利用县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分学科(领域)组建教师工作坊,遴选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乡村教师进行工作坊研修,不断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每坊学员原则上不少于50人,集中面授时间每年不少于4天(分2次进行),网络研修每年不少于80学时。

(四)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

分批组织本省(区、市)教学点教师到一线或东部中心城市高水平院校,村小教师到本省(区、市)省会(首府)或东部中心城市高水平院校,进行为期10天左右的集中培训,针对教育教学突出问题,采取专题讲座、案例研讨与名校观摩等方式,帮助教师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提升能力。

组织“特岗教师”到城市优质中小学校进行为期15天的跟岗实践研修,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乡村学校足球教师培训。

遴选高等学校和城市优质幼儿园,采取集中研修和跟岗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面向乡村新建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园转岗教师,开展为期15天左右的专项培训,其中,跟岗实践不少于10天。

通过培训,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五)乡村校园长培训

...

对开展好幼儿教师培训的意见有那些

1.健全优质资源准入机制

一方面,一手抓培训课程建设,一手规范教师培训机构的准人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管理与评价机制,做好课程的遴选、培训、奖励与创新工作。

2.完善教师教育管理功能

实现教师身份的统一认证,加强市区、区县之间的平台对接,以及与第三方平台的数据交互,初步实现异构教师培训系统间的数据交换。

用大数据分析服务探索分析教师培训行为和能力提升轨迹,提升教师培训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3.建设在线学习平台

建立融学习、考核、展示、反馈、管理等的系统化教师学习平台。

逐步提供针对每位学员的个性化课程推送、资源共享、学习计划制定、学习情况跟踪等服务。

逐步做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提高学习的便捷性、针对性与有效性。

基于规范化的各项内涵发展

4.研制教师教育系列标准

研制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及开发指南,指导各级各类主体的课程开发建设。

完善培训学分的管理办法,探索教师培训选学制度。

制定教师教育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办法、社会第三方教师培训资源和课程的准入资质条件。

5.启动教师培训精品课程建设

建设一批具有针对性、引领性、前沿性且能够满足教师需求的精品课程。

通过协同与创新逐步探索示范性精品课程的孵化模式与培育机制。

6.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功能建设

通过院长联席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市区间的联动机制,并与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社会各类优质机构等形成战略 协作联盟,以此加强教师培训机构的功能建设。

7.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内涵建设

市区共建共育,每10所学校中至少有1所市或区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完善机制,优化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管理机制、加强校校间的信息交流、运用信息化手段跨越时空进行经验分享和成果辐射。

立体化、满足需求的培训体系

8.构建分级分层分类分科的教师培训体系

根据教师的特点与需求,建立分级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增强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支持、提升、优化功能。

完善学分管理,原则上市区校占比依次为:10%-20%、30%-40%和40%-50%。

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市区、校占比依次为:17%和83%。

9.完善各级各类教师发展平台

建立职初期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见习教师教学实践大比武,成长期的骨干教师团队发展计划、国外访学进修计划、爱岗敬业教学技能竞赛,成熟

期的研修一体网络课程建设和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高端教师的“讲台上的名师”、“卓越校长领航计划”的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市级展示平台,完善和健全在职教

师岗位成长的制度和机制。

10.完善农村教师培训机制

以学校联合体为单位,送教上门,提升乡村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县做好农村教师培训的线上工作坊的建设;市级机构展“中青年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等为重点的农村教师专项培训。

11.加强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

市级机构组织并开展提升教师培训者组织实施培训的能力和水平的专项培训,并试行教师培训线上工作坊制度,培养一批教师培训网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同时,区县建立兼职培训者规范管理工作制度,遴选高水平专家与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

12.探索教师自主选学研修机制

优化以教师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方式

13.形成研修一体教师培训机制。

全面推进教材教法研修一体网络课程建设,建设不少于200门涵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师培训课程。

建立一区县领衔、各区县参与、市与区县合作的课程开发机制,探索建设其他领域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

14.加强网络研修社区建设

充分发挥区县自主性,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区县现有网络平台及资源。

同时,在市级机构的统筹下,加强区县间的研讨与交流,逐步打通各区县间的平台,最终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15.健全和完善校本研修机制

各区县加强加强对学校校本研修的管理与指导。

市区协同,加强交流、多提供展示平台,促进成果的产出与辐射。

学校要立足学校和教师面对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供研究能力,形成教师的教学实践、教育研究和学习进修三者有机结合的模式。

16.构建信息技术学用结合培训体系

全面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形成培训、测评、应用、研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鑫淼数据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十一月(22)日—(25)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公司组织的培训班。

这次培训培训课目设置,贴近办公室工作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师资强,授课的各位专家学者都是各自领域的权威,所讲解的内容都是他们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视野开阔、思维新颖,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管理严,山东师范大学和省公司对培训工作高度重视,管理正规、要求严格,保证了培训效果。

作为基层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全程热情认真的投入学习,较好的完成了培训任务,感觉收益良多,收获颇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3623133丰。

通过学习,我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思想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干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也更加坚定,现就本次学习培训浅谈几点体会。

(一)丰富了知识,找到了差距在培训期间,培训内容涵盖了公文写作、劳动关系政策、对外礼仪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进一步丰富了理论知识,增强了自己在有关知识上的储备;另一方面,深切地体会到自己在有关理论、有关知识上的欠缺,还存在很大差距。

尤其是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渊博的知识、精深的理论功底和犀利的社会洞察力更使自己在看到差距的同时,认识到了理论学习对一名年轻工作人员成长的重要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次赴山东师范大学学习,尽管时间很短,收获却很大,切实不虚此行。

看了受震动,听着受触动,虽然我们存在差距,但差距就是潜力,就是我们

如何让教师研修活动更加适合每一个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一、现状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研修作为一种能充分利用校内的一切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本校一批普通教师向学者型教师、教育专家型教师转化的有效教师培训方式。

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校本研修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

然而,当前校本研修工作的现状又是如何的呢

校本研修真正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吗?为此,我们对我校教师作了一次专题调查,在问卷和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对我校校本研修活动的现状形成了如下的认识:

1.多数教师欢迎集体研修活动,欢迎有专家指导,但还是认为随时交流比常规教研活动更有效。

我们对教师所认为的“有效教研活动”的形式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2%的教师认为集体研讨更有效,96.6%的教师认为“有专家指导的研讨更有效”。

我们又对全校不同教龄教师的问卷结果作差别的显著性分析,发现差别并不明显,也就是说不同教龄的教师对上述结论均有很高的认同度。

然而,对于当前的常规集体教研活动,老师们的满意程度似乎并不理想(见图1):有27.6%的教师认为“很有收获”,39.7%的老师认为较有收获,25.9%的老师认为“略有收获”,有6.8%的教师认为“令人失望”。

与此同时,全体教师一致认为,目前“同事之间的随时交流”要比“教研组的常规活动”更有效。

图1你参加集体教研活动的满意程度

老师们为什么会对集体教研活动既欢迎又觉得不满意呢

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问题又在哪里呢

2.“缺乏主题性和针对性”是当前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突出问题。

为了试图测评出教师心目中什么是“当前校本教研活动中的突出问题”,我们事先对教师进行了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归纳出了五方面的选择支:a、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b、活动针对性差,c、听课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d、活动缺乏主题性,e理论学习离教学实践差距较远。

要求教师选择认为突出的两个被选选项。

结果如下:(图2)

说明:

a、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b、活动针对性差;c、听课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d、活动缺乏主题性;e、理论学习离教学实践差距较远。

图2 当前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突出问题

统计结果显示:缺乏主题性和针对性是教师心目当中校本教研的突出问题。

在与一位教师交流访谈过程中,他就尖锐地指出:“学校的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各走各的路,研究归研究、活动归活动、培训归培训,缺乏有效地整合。

不仅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还给教师增加了沉重的工作负担。

看来,现在的学校教研组尚未成为群众性、合作研究的共同体,校本研修与教师的发展需求脱离,这一切与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3.“问题意识差,交流合作少”,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有待进一步改变。

当问起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的问题时,一位市级名优教师说了这样一段话:公开课研讨活动是较为主要的教研活动形式,但相当一部分活动研讨的力度不够,没有开展实质性的讨论,教师点评只是泛泛空谈,空洞乏理,更多的教师是由于教师没有深入的思考,无法触摸问题的本质。

还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水平还未达到一定的高度,不敢发表自己真实的观点,将自己游离于活动之外,造成教研活动依然以骨干教师为主,其他教师偶尔参与的现状。

这样的研修活动自然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

因此,怎样激发教师的内在需求,提高教师参与研修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解决教师缺乏公开自我、倾听回应、驳斥争论的习惯和能力,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和解决。

面对传统研修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冲突,面对学校发展对高层次教师的迫切需要,面对不同层次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需求,我们提出一种教师能够主动参与进行的,能促进教师按不同目标自主成长的校本培训新模式—分层校本研修

在这一新模式中,我们期望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在培训中的被动地位,突出每一位教师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为教师提供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构建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让教师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与研究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将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整合在一起,以实现教师潜能的开发。

从而加强以校为本的人才资源开发,为推进科研兴校,深入实施课程改革提供优质的教育人才资源。

二、分层校本研修策略:

1.分层策略—以人为本,满足需求,动态变化。

事实证明,不同的教师,在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教学个性、专业发展需求等方面一定存在着较大差异。

即使是同一位老师,在不同的成长时期,他的教学技能、教学风格、发展需求也一定会存在着很大区别。

因此,找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起点,对教师群体合理分层,组建不同的研修团队是实施分层校本研修的前提和关键。

因此,我们采用了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学校的全体教师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把教学技能、发展需求接近的教师组成研修团队。

当然,团队的组建要根据教师专业水平,成长需求的不断变化而随时调整,是动态变化的。

虽然分层的办法非常灵活多样,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进行,但是

从校本的角度,我们仍然牢牢把握了这样的主线来实施分层:

(一)按年龄分为新教师、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

(1)新教师:指教龄在1-3年,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

第一学年见习期教师要求尽快进入教师角色,基本适应教育教学岗位;第二学年要求能熟知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能较熟练运用一些基本的教法学法;第三学年要求能初步学会教学

研究的方法,并能较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教育教学。

(2)青年教师:指教龄在5—20年的教师,将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使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合作、共享、创新等,成为教师主动追求的目标和行为方式。

(3)中老年教师:指工作20年以上的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一方面鼓励他们挖掘、总结自己优秀、宝贵的经验,作为学校的资源,为青年教师起示范、榜样作用;另一方面引导他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通过研修,引导中老年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之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改革意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良好的合作、指导、示范和辐射能力。

(二)按教学技能分为新手型教师、经验型教师、骨干型教师、名优型教师。

(1)新手型教师:指具有的知识大多来源于间接的书本知识,对这些陈述性知识的把握是抽象的,缺乏具体实例的支撑。

教学技能水平相对比较低的教师,通过研修,基本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和班级管理水平,在各校同类教师中名列前茅。

(2)经验型教师:指教学经验相对丰富,教学技能运用较熟练,但仍无法超越教材的教师,通过研修,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在教研与反思的过程中专业素养不断获得提升,争取成为校级名优教师。

(3)骨干型教师:指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处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由于教学理论上的深度欠缺,出现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高原期”的教师,通过研修,使教师在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使其尽快成长成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力量。

争取成为海宁市级以上名优教师,并且尽力提高名优教师的档次。

(4)名优型教师:指不仅能对自身的教育经验、教学策略进行反思,而且教学风格鲜明,具有教学个性的教师。

通过研修,让他不断总结和推广教育教学经验,争取获得更高层次的职称与称号,成为专家型教师。

(三)按研修团队分为课题组、教研组、年级组。

(1)课题组:研修活动立足教学教育实际,从日常问题出发,提炼出研究课题。

团队的研修应突出实效性、科学性与前瞻性。

在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下,课题组成员都能掌握研究的方法与手段,了解一般研究的流程,并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的针对关心的问题展开研究,养成良好的研究意识与能力。

(2)教研组:研修活动的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改实验,发现、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提高教师素质,为教育转轨引路“导航”。

从总体上讲,要立足本学科、面向教材、面向教改、面向学生,突出针对性和时代性。

(3)年级组:研修活动以德育教育、班主任工作的落实为抓手,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

通过制定分层标准,确定研修重点,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寻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现状,明确了团队和个人今后的工作和发展方向,同时也自然而然地组建了不同的研修团队,为分层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分层研修策略—团队合作,全方影响,务求实效。

理想状态下的分层研修活动,应该是:学校多层次的研修团队得到构建,全体教师主动参与因人而异的团队研修活动。

研修活动突出“以校为本”、“教师即研究者”、“提高修养”的理念,研修团队凝聚力强,教师乐于开展“自己教学中的问题”研究,自我反思、团队合作意识强,并能充分调动与整合学校的一切教育资源,开展研修活动。

面对这样的愿景,我们开展了大量积极的尝试,期望接近或达到理想的效果。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遵循“跳一跳,摘桃子”这样的原则,我们为不同层次的教师和团队确定了不同的研修重点,明确了不同的研修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需要的研修活动。

(1)不同年龄教师的研修策略—带、帮、导

新教师研修—带教制。

对于教龄在1-3年的新教师,针对他们具备的知识大多来源于书本,对知识的把握相对抽象,缺乏具体实例支撑,教学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的特点。

学校为他们做好师徒结对工作,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两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学科教学方面,重点从新教师对“新课标”、“教学常规”的研读、教案的撰写、作业的批改、试卷的编制、听课、开课等几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

期末,认真撰写拜师学习体会,师傅给与评定,评定结果列入新教师业务成长档案。

要求导师,在徒弟每听完一节示范课后,必须对其进行针对性地分析,重点分析示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技能运用情况,然后模仿上课,让他们的教学技能在观摩、反思与实践中获得提升。

同时,学校教导处每年举行新教师教学比武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逼着他们迅速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尽快向胜任型教师发展。

青年教师研修—帮教制。

对于工作在5-20年的青年教师,针对这些教师教学经验相对丰富,教学技能运用比较熟练,但却无法超越教材的实际情况。

学校全面实施帮教制,主要是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群体力量,在组内对青年骨干教师加以培养、指导,做到“五个一起”:一起分析教材,一起把握教材难点、重点,一起设计教案,一起听课评课,在教育教学的业务能力上带领他们一起上。

同时不断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写出自己的教学体会,深入剖析各种策略的实施要求,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让他们在教研与反思的过程中获得提升,同时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校内说课比赛、校外教学交流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让他们在一次次的磨课、交流、反思中提高自己。

中老年教师研修—导学制。

对于老年教师,针对他们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但对教学新理念、新事物吸收相对较慢的实际。

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积极引导他们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献计献策,自觉向青年教师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上要求尽量跟上青年教师的步伐,做到不掉队。

学校经常性地开展中老年教师的座谈会,开展教学“常青树”评比活动。

用中老年教师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来引导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2)不同教学技能教师的研修策略—带、帮、导、思

按照不同教学技能水平,我们把教师群体分成:新手型教师、经验型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

对于不同层次教师团队的建设,我们分别落实一名行政领导负责,按照学校《管理办法》和校本研修年度方案的要求,定期组织开展研修活动。

新手型、经验型教师的研修活动与不同年龄层次教师的研修活动相融合,分别采用带教制和帮教制的策略展开。

同时要求他们制订好个人五年成才计划,具体分解到每一年实施,学校督促他们每一阶段的完成情况,促使他们尽快向骨干、名优型教师发展。

骨干教师研修—导师带教。

对骨干型教师,要求他们打造品牌,并以“公平选优,以才取人”的原则选拔其中的佼佼者,实行导师带教制,指定教研员和学校师德优良、教学业务过硬、教科研能力较强的名教师,全方位地对青年骨干教师悉心指导培养,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

同时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建立名优教师工作

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设计方案

一、活动背景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从遥远的太空看,蔚蓝色的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神秘…古往今来,她沥尽沧桑,孕育了万物,养育了无数的儿女。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她的表面布满了广袤的平原、巍峨的群山,茂密的森林,蔚蓝的海洋,奔腾的河流;她的内部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各种矿藏。

但是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类只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使得环境逐渐恶化,资源越来越少,地球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地球母亲的现状已经不容乐观,甚至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大问题。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地球爱护环境,做地球村合格的公民。

二、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以《我们的地球》为活动课题,联系人类生产、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对地球母亲及其现状的认识和了解。

采用查资料、小探究、小调查等活动形式,掌握一些有关地球的知识,了解地球的现状,做到怎样保护好地球母亲。

1、到学校图书室或微机室查阅有关地球的知识,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确定出活动主题。

2、分组探索研究“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人类生存”

把探究过程和成果展示出来。

3、通过调查访问、观察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地球的现状,怎样保护好地球母亲。

4、展示“我们的地球”活动成果。

总结与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三、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关注并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访问时要掌握交谈技巧,有礼貌地倾听被访者谈话并注意做好记录。

2、过程与方法:在班级主要以小组活动为主,在家庭或社会访问以本人、小组为单位。

通过查阅法、研究法、调查访问法、实践法等开展各项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有关地球知识的了解和地球现状的认识,让学生懂得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保护地球,爱护环境。

做地球村合格的小公民。

四、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地球知识。

2、进行调查、访问和实地考察,了解地球的现状,增强关心地球、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难点:1、查阅、摘抄有关地球的资料后,进行归类汇集整理。

2、调查访问和实地考察并写出调查报告。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1-2周。

第二阶段:根据活动主题,实施开展活动。

3-6周。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总结评价

7-8周

六、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对地球母亲你了解多少

1、指导学生观看“神六”拍摄的地球照片。

2、出示地球仪,提出有关地球的问题。

1、让学生站在太空的角度,体会地球外表。

2、围绕“地球”的话题,提出有关地球的问题。

确定主题,制定计划。

1、根据有关地球的问题,找出感兴趣的方面,确定活动主题。

2、主题选定后,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

3、指导学生组成活动小组。

1、与同学交流有关地球的知识依据感兴趣的问题定出自己的活动主题。

2、根据主题,作一个活动计划。

3、与同一活动主题的同学结成一组,选出组长。

第二阶段:根据活动主题,实施开展活动

第二阶段:根据活动主题,实施开展活动

活动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查资料,探寻地球的秘密。

根据本组制定的活动主题查阅资料,小组可分一下工,分别查阅摘抄,最后汇集在一起,在小组内或小组间相互交流。

1、在小组开展查阅资料的活动,在本组内或小组间交流。

解决提出的问题。

2、把查到的资料进行记录和整理。

分组探究“地球为什么适合人类生存

指导学生分组做实验:1、假如没有太阳,地球会怎样

2、假如地球离太阳太近或太远,又会怎样

地球与太阳之间是什么关系

1、分组做实验。

2、得出实验结果,解释“地球为什么适合人类生存”的问题。

调查、考察地球的现状。

1、学生自己或分组进行调查访问爷爷奶奶等前辈,对家乡环境的变化有哪些看法。

2、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实地考察所在社区和环境污染情况。

1、指导学生作调查访问的方法和技巧。

做好记录。

2、组织学生考察前,向学生提出纪律、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把实地看到的情况用文字写出来或以其它形式记下来。

1、准备好一个调查访问的提纲,掌握方法、技巧,做好记录。

2、带好记录本或照相机,把实地情况写下来、画下来、照下来。

3、写一个调查报告。

做地球村的合格小公民

通过调查、实地考察:地球母亲的现状不容乐观。

同学们怎样才能做地球村的合格小公民呢

1、“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等等。

2、以少先队小队为单位,到所在社区拾捡白色垃圾,宣传爱护环境。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总结评价

活动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举办“我们的地球”研究成果展。

把个人或小组“我们的地球”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

准备好研究成果参加展示。

举办“只有一个地球”主题演讲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班级演讲比赛。

最后评出优秀演讲者。

提出演讲比赛的要求、规则。

选出代表小组的演讲人,参加班级“只有一个地球”演讲比赛。

自我总结评价本次活动情况

1、你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怎么样

把你的收获、优势、不足和进步进行评价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

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小组间相互学习交流。

教师工作坊的线下研修方式有哪些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用课文来教

(学)

语文”

如何让每个

孩子的语文素养都能够得到发展

在现行语文课程背景下,

文教学陈旧落后的课程形态和教学方法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发

展和进步,学生苦,教师累,至今未见改观。

尽管语文教师都

认同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来教

(学)

语文”

但是不可否认,

“教

课文”却是当下语文课堂中的一种常态。

目标:

希望通过“小学语文教学科学化探索”专题研修,努力探索

语文教学科学化,

让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能到更新的境界。

果我们做的好,能够像徐志摩先生这样,满载一船星辉,在星

辉斑斓处放歌。

如何做一个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教师的学习心得

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

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教师学习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一: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

“当我听了李元昌老师的《科学理念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宋胜杰老师的《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我的教育思考》,孙立权老师的《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漫

谈》的报告后,心中不由地涌起了这句话。

短短2天的骨干教师培训结束了,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收获颇丰、感想颇深。

在贯彻新《纲要》精神的过程中,李元

昌老师带来的艺术教育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两位市优秀教师的精彩演讲,让我感受了新课改精指导下角色的转变;孙力全老师讲的,《新课程背景下基础

教育漫谈》更是让我感受到新课改清新的气息。

由此,我又一次在观念上、理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想,新课改的精神就像阳光一样,普照到了与之相关的每一

人。

下面我就从两点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以前在学校时,我们学习了各科教法,并且老师还告诉我们:在你们以后的工作中,应当理论结合实践,才能把所学的教法运用于实践当中。

但当上班后,似乎

觉得学习的教法基本运用不上。

于是我找出各科教法书,通透的看了一遍,想温故而知新。

温故后的头脑中也是理论一套套,可上出的课还是不能让自己满意,真是

苦恼极了。

新课改后自己突然觉得,观念、理念一下子变了,新《纲要》既充分肯定了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挑战。

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

通过学习使我明白,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并且能够学好,成为优秀的儿童和未来社会的成员。

正象名师孙力全老师所说“老师的能耐是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

爱学习了。

所以,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什么是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呢?我觉得就是《纲要》指出的: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教师为主导,而学生是主体。

这就凸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教师角色的转变。

1、困惑中的引导者

学生学习生活中,经常会有困惑,面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像以前一样干脆的告诉他答案,还是引导他走出困惑,找到光明,体验努力的快乐?不容置疑当然是

后者。

在老师的引导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答案,而且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但体验到过程的快乐,而且从中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2、探索中的支持者

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或是提供材料,或是精神上鼓励学生,都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支持。

3、学习过程的合作者

孩子有无数的好奇心,但他们的能力确是有限的,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探索学习,老师这个主导者要起作用。

我想,在孩子探索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孩子的能

力有所不同,对于孩子能力所达不到的,就应该帮助他,一起合作,共同完成。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难发现,其实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记得宋

胜杰主任在课上说过“平庸的教师在说教,好的教师在解惑,更好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

我们老师应不时适地的对学生进行解惑,示范,启迪,教育。

二、转变教师角色

学生的学习也是从以要我学,到现在我要学,这种巨大变化,在孩子们身上凸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例如我把要学的词编入故事,孩子们听了好听的故事,很开心,还边表演,边学习了里面的词,这样情境表演的学习方法,

让孩子们一学生词就会高兴的不得了,因为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这都原于教师角色的改变,很好的把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

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孩子快乐的学习,不强迫孩子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不但主动快乐的学习了知识,而且按照《纲要》的精神,努力

创造一个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的环境,儿童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

展。

新课改让老师改变了意识,变化了角色,在充分肯定孩子的同时,因材施教的对每个孩子进行教育,适当的引导支持,共同达到目的。

这次聆听专家和优秀老师的讲课,让我真切感受到,新课改已深入到每个人心中,树立与专业化要求一致的教师形象。

无形中真的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个引导

者的角色怎样才能更好的把困惑中的学生正确引导好,教师的高级素质发展是必须引导的基础,要做一个引导者是一定要有思想的;这个支持者要怎样的理论支持和

良好的心态,才能让学生接受你的支持;这个合作者的角色怎样能让学生真正觉得,你和他是同一高度的朋友,并相信你们能合作成功。

我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想:应该正如现在所提倡的,做有文化的教师。

多读书、多思考、多反思,要做有思想的老师,我们一直也说《纲要》的贯彻是坚持先进的理念,坚持核心的价值,就是代表先进文化。

且我们平时也常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要有一桶水,我想这应该也是从教学工具向“知识工作者”转变的动力吧。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二:

7月14日—18日,在暑假刚刚开始的日子里,我们聚集在美丽的东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的校园里,满怀着期望与渴盼,欣喜与兴奋来参加20xx年长春

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

五天来,虽然每天我都早出晚归,每天一去一回要在路上行走四个小时,极其辛苦,但一想到五天来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报告,

回想五天来我的巨大收获,我的那一点辛苦与疲惫又算得了什么呢?五天来,分别听取了周国韬、万有礼、迟学为、赵德成、白智才、付宜红、毕仲元、曹新富、徐

文智等专家学者的不同风格的精彩报告,收获很大。

可以说,每一天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受益匪浅、感

想颇深。

他们的讲座为我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学习教师叙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以及如何评课。

所有这些都针对目前教育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教师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新课程新理念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理论性的指导,使我深受启发。

“问渠

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这次培训中,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了升华,我的教学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同时也逐渐体会到了为人师者的真正

价值所在。

下面是我这几天来学习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希望能和大家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一、增强修养,提高技能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努力做到师德高尚、师能全面、教艺精湛、教技突出。

这将成为每一位教师毕生的追求。

那么怎样才能具有高尚的师德呢?长春教育学院的万有礼老师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

1.终生学习,陶冶情操

2.身体力行,注重修养

3.人格魅力,实至名归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师德与职业技能都很重要。

本次培训班的学习中,我们分别学习了新课程下如何评课,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策略。

还有新课程下的教

评价

所有这些都为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给予了指导和引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相信我会将老师的理论付诸实践,在这些专家的指导下,我相信我会有更大的进

步,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细心积累,厚积薄发

周国韬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教师叙事报告的写作方法,给我的启示最大。

正向他所说的那样,我们的一线教师正应该在“且思且行”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以前每当我校的教科研室布置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材料时,我都会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其根本原因就是平时不注重挖掘和积累教学实践中的资源、小故事、小事件以及这些带给自己的思考。

这次听了周国韬老师的讲解,真是如同在我混沌的心屋中开启了一扇小窗,使我看到了指引我向前的方向。

平时要在教学实践中多观察、多发现、多积累、多思考,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有事可写,有感可言。

三、聆听专家教诲,感受职业幸福

教师职业意味着对儿童生命世界的引领和人类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尽管我们目前的教师职业活动还很难达到这一高度,但至少我们内心中应该怀有一份敬意,

不至于使教师职业堕落为纯然谋生的职业,这意味着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和心灵性。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职业幸福感”。

无论是当迟学为老师提到

“形成和谐的教研组内文化”时,还是曹新富老师在讲“新课程下地理教

师如何给自己定位”时,我都深切的体会到了“职业幸福感”对一位老师来说,多么重要。

其实,幸福是一个过程,精彩的总会精彩,而且会在不经意间显现,就看

你有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有没有敏感的心灵。

珍惜这种过程,感悟学生的成长未尝不是快乐的事。

不管压力多大,我们都可以快乐而优雅地追求幸福。

就看你有没

有一颗平常心。

就看你是否愿意走近学生的心灵,和他们做真心的朋友。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科知识方面的前瞻性。

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我自身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我将用终身学习来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三:

我有幸成为县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分学科培训、有学员间的互动

交流,专家进行讲座。

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

在此

之前,我也曾出去培训过几次,但每次都是以听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所看到的都是经过了层层包装的课堂实况。

这次听了他们各具特色的前沿讲座,虽然我不能做

到照单全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

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

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更新观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这就要

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

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

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

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

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

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

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

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

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

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二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

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

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

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

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

教师网络学习平台要求学习多少课时

以推动中小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为目标,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整合设计,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的方式,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完成不少于36学时的网络课程学习。

推动学习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引导全体参训教师每学年至少上好一节研究课,参加逐级晒课和赛课活动。

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探索建立以工作坊为纽带、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常态化研修指导机制,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完善“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1.必修课程(18学时)。

(1)国家级“优课”课例学习专题(4学时),各学段、各学科教师深入学习2节国家级“优课”课例及专家点评。

(2)学科课例点评专题(12学时),研修平台为每位教师随机推送4个市级“优课”课例,开展省级观评课活动。

(3)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2学时)。

2.选修课程(不少于18学时)。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24/158506.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