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到6岁幼儿发展指南评语,幼儿认知发展的评语推荐阅读:
如何在评语中应用和体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幼儿发展评价提供了导向性的指引与科学的行动支持.它有助于全面观察、评价幼儿的整体发展,获得幼儿发展的完整图像;有助于系统观察、评价幼儿的动态发展,追踪了解幼儿的发展进步;有助于重点观察、评价幼儿有意义的发展,获得幼儿发展的独特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应努力以《指南》为引领,从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独特性等方面提高幼儿发展评价的适宜性与有效性,以更有力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87条教育建议有哪些?
1、健康
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2、语言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有利于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通过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过早识字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3、社会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建立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潜移默化影响。
4、科学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
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5、艺术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
幼儿稚嫩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成人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如何运用《3-6岁儿童发展指南》评价小班美术活动教学
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必须在了解幼儿的能力水平、心理特征、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让美术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
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干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这对我们开展美术活动的评价启发颇深。
一、以赞赏鼓励为原则
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摘自《指南》
在评价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赞赏鼓励为主,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是毕加索”,其实,在每个孩子的眼里,自己的作品都是成功的。
我们唯有把赞赏的感觉传达给幼儿,幼儿才能表现得更自信、更积极。
教师要充分地表达自己对幼儿创作的赞赏和理解,紧紧扣住幼儿的兴趣和情感体验,使分享交流产生真正的共鸣,也更有趣有效。
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幼儿的兴趣和体验提出问题,“穿针引线”地引导幼儿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并适时地进行“画龙点晴”的归纳提升,使分享交流“锦上添花”。
二、让评价贯穿在活动中
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
摘自《指南》
幼儿的记忆以短时记忆为主,因此,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评价必不可少。
当孩子在创作过程中有出彩的地方,教师的评价可以进一步增强孩子的自信,同时也开阔其他幼儿的思维。
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摘自《指南》
当孩子在创作过程中遭遇困难,陷入瓶颈无法突破时,教师就需要及时助推一把。
老师及时的点拨可以让孩子“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能够及时解决孩子们共性的问题。
不过,这时的评价要掌握好个别评价(在某个孩子耳边轻声提醒或鼓励)或是集体评价(集中大家的注意力,给大家以启发)的度,否则容易产生“毛毛虫效应”,导致其他孩子的盲从。
三、注重幼儿的自主评价
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
摘自《指南》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
活动的真正主人是幼儿。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发展中的人,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观察的眼光,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是最有发言权的。
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自主表达的愿望,把评价作品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参与评价,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分享的目的。
孩子们共处在一个集体中,相互之间更加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更容易进行情感沟通,更能读懂同伴美术作品的内涵。
因此,同伴是值得挖掘的教育资源。
在美术评价中,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孩子对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的积极性,让同伴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四、有效策略列举
1.贴一贴
结合小班小朋友“泛灵”的特点,在小班美术活动“云朵棉花糖”的评价环节,教师设置的情节是:感谢小朋友的帮忙,请小动物们来分享制作好的棉花糖(粘贴各种小动物的图片)。
最后的这一分享环节使这个活动的故事情境更加完整,在邀请小动物们的过程中,小朋友们更好地感受到了用心制作棉花糖的成就感。
2.说一说
大班阶段,幼儿美术创作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想象力丰富,有比较强烈的自主表达的愿望。
因此选择一些情节丰富、角色鲜明的故事引导幼儿来进行美术活动,能够在顺应幼儿成长的基础上,综合发展孩子的美术能力、语言能力、想象能力。
《三个和尚》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老故事,由于故事情节生动,角色鲜明,深受幼儿喜欢。
以这个故事为基点开展的美术活动“三个和尚新编”充分激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的作品精彩纷呈,各具创意。
依据这次活动的特点,在活动的评价环节,我们采用引导幼儿大胆讲述画面故事的方法,给孩子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猜一猜
“佩泽提诺”是一个以创意拼搭为主的大班美术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活动的欣赏评价环节,教师引入了“猜一猜”的游戏形式:“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帮小佩和伙伴变出了什么,指到谁的画,我们先猜一猜,再请他来告诉大家。
“猜一猜”的形式凝聚了幼儿的注意力,既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又充分紧扣了这次活动的目标:“表现不同外形特征的物体”,猜的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与思辨力,使评价不局限于单调的“评”。
4.想一想
在中班美术活动“青花蛋”中,孩子们初步感知了青花的主要用色特点,并且尝试运用线条、图形大胆地在鸭蛋上表现青花的韵味。
在活动评价中我们进一步延伸—出示白色盘子,启发幼儿:“下周我们一起来用蓝色的笔画青花盘,回家可以想想,除了线条、图形,你还能在盘子上画什么呢?评价留给幼儿的应该是意犹未尽的再想象、再创造的无限创意空间,因此,评价既是“小结”,更是“展望”,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出发,因此,在评价之后作水到渠成的延伸,能够激发幼儿内心的无限想象和无穷的创造潜力。
《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美术活动的评价环节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幼儿自己的意愿,用心感受每件作品的独特表达方式,让每个幼儿心里那一颗美的种子得到滋养!
简述3~6岁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并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3岁以后,幼儿开始出现自我评价。
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
幼儿初期判断自己是不是“好孩子”的标准是家长或教师的看法。
到幼儿晚期,出现独立评价,对成人的评价持有批判态度。
(2)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心理品质的评价。
幼儿初期儿童只能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如,问幼儿“为什么说你是好孩子”,4岁儿童回答“我不抢玩具”。
而6岁的孩子则会说一些抽象的、内在的品质,如“我听话、我对小朋友好”等。
(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幼儿初期儿童往往只根据局部对自己进行评价,如“我会唱歌”“我会弹琴”。
幼儿晚期儿童则会说“我会唱歌,也会弹琴,但是我画画不太好”。
(4)从带有主观情绪评价到相对客观评价。
幼儿初期儿童认为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到幼儿晚期才开始有相对客观的评价。
幼儿园教师对5-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
教师在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进行评价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的精神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促进幼儿发展,必须首先借助观察、评价等手段了解幼儿。
为了向北京市幼儿园教师提供一套儿童发展评价的工具,我们在“八五”期间进行了专题研究(北京市教育“八五”规划课题)。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认识到,要使发展评价为促进幼儿发展服务,绝非一套高质量的评价方案所能解决的,它既与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有关,也与幼儿园的运行机制具有密切联系。
当前,幼儿园开展幼儿发展评价工作,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评价要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来源于:冯洁育婴工作室
1.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儿童发展评价能否取得促进幼儿发展的实效,取决于教师的评价观,其核心是对评价目的的认识。
教育评价理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
早期教育评价注重评价的鉴定功能,其目的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现代教育评价则强调评价评价的诊断和改进功能,即通过评价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创设“适合儿童的教育”。
近年来,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中“通过评价创设适宜每个儿童的教育”的观念,从理论上开始得到人们的认同,但在实践中,并未能完全落实到教师的评价行为上,有的教师仍然热衷于根据评价结果给儿童“排队”,“贴标签”,区分“好孩子”、“差孩子”;有的甚至还不负责任地告诉家长,“×是弱智”。
将评价重点放在“鉴定儿童”上,教师往往难以正确认识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很容易对当前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孩子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对他们的教育。
因此,当前幼儿园开展评价工作,首先要转变教师评价观,引导教师把评价的重点放在了解儿童、研究儿童上。
2.充分利用评价结果儿童发展评价能否取得促进儿童发展实致的另一关键因素是对评价结果的利用。
有些教师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对全班每个孩子都进行了评价,获得了大量的评价数据。
但由于不知如何运用这些结果,因此反映,评价的实际效用并不大。
这是当前幼儿园儿童发展评价中存在的较普遍的现象。
这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幼儿园使用的评价体系或测量工具与其教育目标体系不吻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儿童发展评价研究仍处起步阶段,对于如何运用评价结果指导教育过程的探索还很不深入。
儿童发展评价如果不能被运用到实际教育过程中,只是为评价而评价,只是获得了一些“死”数据,就变得毫无意义。
解决这一问题,可主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采用经过科学程序编制、实践检验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相适应、指标结构涵盖幼儿发展要素的指标体系;第二,要指导教师提高分析、处理和运用评价结果的意识和能力。
运用某一评价体系对本班每位幼儿进行观察和评价后,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分析本班儿童发展整体水平,为制证班级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只有班级教育目标符合儿童发展基本规律和一般年龄特点,适应本班幼儿总体发展水平,教育过程才能充分发挥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评价,全面把握本班幼儿发展的整体状况,如在每一具体发展领域及其指标上,全班幼儿存在几种发展水平
做到心中有数,在制订教育计划时头脑中具体的儿童。
分析每个幼儿发展的个别特点,为因人施教提供依据。
儿童发展评价的目的是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教育,即根据每个幼儿发展水平、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人独特性,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等。
这要求教师通过观察、情景观测等手段获得儿童发展的丰富信息后,对照评价标准,确定每个儿童在各个发展领域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存在明显问题的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个另指导计划,以便在教育进程中,加强对不同幼儿的指导。
分析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为改善幼儿园和家庭教育提供依据。
儿童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改善教育过程,因此,评价者不仅要了解儿童发展的现状,还要深入到儿童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在检查和反思自身工作的同时,分析家庭及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引导家长通过日常生活观察、评价幼儿,搜集评价信息;不仅要以评价为依据,改善幼儿园的教育过程,还要及时向家长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家长认识自身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自觉改善家庭教育。
幼儿发展评价应有利于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的提高
如何组织、实施幼儿发展评价工作,如何对教师的评价工作进行再评价,不仅关系到评价工作的质量,而且对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方向、幼儿园保教质量与效益的全面提高都具有重要影响。
当前幼儿园评价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1.评价应与幼儿园日常工作相结合
近几年,有的幼儿园实施儿童发展评价时主要是在学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
由于评价内容、评价对象较多。
需要半个月或更长的时候才能完成本班的评价工作,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使幼儿、教师精疲立竭,而且由于接近学期末,评价结果也无法及时反馈,为改善教育过程服务,因此评价工作的效益较低。
以幼儿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幼儿发展评价工作,应以日常观察为搜集评价信息的主要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通过与幼儿交谈、游戏,可搜集到大量真实的幼儿发展信息,评价本身应该也完全可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
这要求教师具有明确的观察意识及捕捉、分析幼儿发展信息的能力,熟悉所运用的评价体系并事先做好观察记录准备,如准备好根据评价指标设计的观察记录表(应尽可能全面地列出所要观察的发展领域的具体指标及行为特征,以便及时,准确地记录等。
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也是搜集评价信息的重要途径,都可以成为观察的特定情景。
情景观察是幼儿发展评价中十分重要的搜集评价信息的方法,是指有意识地安排某种活动,引发幼儿行为,从而进行观察与记录。
幼儿教师具有运用此种方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可在教育活动的组织中,随时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进行观察,如在美工活动中观察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状况及操作工具、材料的能力。
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与在测验情景中的行为相比更具真实性。
放弃这种大量的情景观察机会,专门组织个别测查,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而且也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因为幼儿在一次测验中的行为,并不一定能代表其典型行为。
强调评价应与日常教育工作结合,并不排斥在某一教育阶段结束后集中进行总结性评价,否则难以全面把握一个幼儿经过一个教育后的进步及尚存在的不足,但总结性评价应以日常形成性评价为依据。
也就是说,进行总结性评价之前,将日常工作中搜集、积累的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对于判断依据不足的方面,实施专门的测查或观察。
这样,既能保证评价信息的真实、客观,又能减轻教师在期末时的负担,不至于影响正常教育活动。
2.评价应能调动教师改进工作的积极性儿童发展评价的最重要目的是帮助教师了解幼儿,为改进教育过程提供依据。
幼儿教师是评价的实施者,是评价结果的运用者,教师对此项工作的态度,决定着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因此,必须调动教师进行评价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在毫无精神负担的情况下进行此项工作,并从实践中亲身感受到评价对改进工作、提高自身素质的益处。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幼儿园的管理工作要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保障教师评价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解儿童上。
如果在管理上,任意将评价功能扩大化,则可能使儿童发展评价工作偏离正确方向。
目前在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中,已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将儿童发展水平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指标,于是有些教师为了显示自己的工作成效,有的在学期初给儿童较低评价,学期末给较高评价;还有的接其他教师班时,给予幼儿较低的评价,一段时间后,再给予高评价。
简单地将儿童发展水平与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挂钩,并不符合教育和儿童发展的规律。
教师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儿童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无论幼儿发展较好还是较差,都不能完全说明教师工作质量较高或较低;教育因素作用到幼儿身上,转化为可以观察或测量到的行为,成为幼儿基本素质的一部分,也并非短时间内可实现的,因此,将教师工作与幼儿发展水平作为对教师进行奖惩的依据,不仅可能致使评价失实,还可能误导教师利用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训练幼儿,以求获得明显的短期效益,如此以来,儿童发展评价就完全失去了其自身的意义。
在幼儿园的管理中,将儿童发展评价工作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中,应注意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以下内容为重点:第一,能否认真、科学地开展评价工作,获得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第二,能否充分利用评价结果,改善教育过程;第三,能否及时向幼儿家长反馈评价信息,与家长共同分析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对策。
如何运用学习故事观察和评价3-6岁儿童
“成为一个教师最难和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如何准确地评价个体儿童,以及运用评价的结果来进行课程的计划和教学。
在实践中,教师都有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来了解儿童的经验。
李娟等人发现,教师在观察与了解幼儿数学能力发展时往往存在困惑,如“不知道看什么”“看不出孩子处于什么发展水平”。
所以,教师仅仅能观察到儿童的行为表现是不够的,还要能够解读所观察到的行为。
学习故事有助于教师解读儿童的数学学习行为,提高理解儿童的数学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在运用学习故事这种评价方法时,儿童可以参与评价的过程,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成为教和学的中心,从而使后续的学习路径变得更为清晰。
学习故事鼓励教师思考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如果给他们时间、机会,他们还能做些什么。
学习故事关注行为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能让教师在多种情景下看到儿童和他们的学习。
这种评价不是把儿童和其他儿童进行比较,也不是把儿童行为和某种标准进行比较。
它能给教师提供有关自己所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的反馈信息,为教师的专业性反思、确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提供机会。
另外,学习故事能帮助教师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具有关联性和情境性的事件,与儿童的家庭、社区以及更为宽泛的生活经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幼儿园教育评价只包括对幼儿发展情况和教师工作情况的评价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对幼儿评价的启示1.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评价。
在多彩光谱方案中,有一项评价方案是专门评价儿童的活动风格的,他是利用《活动风格检测表》让评价者通过观察记录儿童在活动室中的活动风格,从而对幼儿进行评价。
这些活动风格有:容易参加活动的、自信的、专注的、坚持的、健谈的、对材料的好奇等等共18种。
活动风格是评价者从幼儿操作过程维度对幼儿做出的评价,不是简简单单的结果化的评价,对于幼儿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意义。
在我国现行的幼儿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急于求得结果,往往着重强调幼儿在某一方面的成果,比如会背一首唐诗、会画一只小燕子等,而忽视了幼儿在取得该项成果时所运用到的学习品质。
其实,对学习品质的评价,也是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学习品质是指能反映儿童自己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倾向、态度、习惯、风格等”。
它不是单纯地指明幼儿要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幼儿通过哪种方式和途径使自己获得该项知识或技能。
在刚刚出台的《中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将学习品质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可见学习品质对于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的评价主要是以幼儿更好地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因此对幼儿的评价必须具有前瞻性、长远性。
不能盲目地只看到幼儿现阶段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体会到学习品质对于幼儿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
因此,在评价幼儿时,教师应该将幼儿学习品质的评估渗透在各个领域的评估中,同时注重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评估,让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在儿童成长中看得见。
2.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以智力强项带动智力弱项。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同样也存在着智力弱项。
人的发展不是统一而整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多元智能所倡导学生评价是差异性的评价,尤其在年龄较小的幼儿身上,教师必须尊重幼儿发展的规律,允许并包容幼儿在各个方面发展的水平,不要急于给幼儿贴上“智力标签”。
首先,教师有义务去耐心地了解和评价每一位幼儿,教师要辨识出儿童的智力强项和智力弱项,这样才能进一步去引导幼儿改进,以帮助他全面发展。
其次,教师要及时地赞扬和肯定幼儿的智力强项。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心理发展不成熟,更需要得到的教师的赞扬和奖励,也许教师一个肯定、一个微笑就能带给幼儿无限的快乐。
最后,教师要搭建桥梁,帮助幼儿智力强项带动智力弱项全面发展。
在观察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时候,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幼儿经常在建构区活动,对各项材料都十分熟悉,搭建的模型也十分成功,可是却不愿去其他区角活动。
这时,就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比如让其去美工区将自己搭建好的材料画下来,或者去娃娃家将自己的作品进行拍卖等等。
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可以让幼儿将自己的成功的经验迁移到其他领域,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通过开展区角活动,让评价在真实情境中进行。
在多彩光谱方案中,加德纳和其他学者研究了“光谱教室”评价,他们认为有效监控学生工作的评价不能存在于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将评价建立在“真实世界活动的基础上”,旨在“通过情境化评价激发智力”。
他们在光谱教室中放入充足的材料和玩具,让儿童在活动中靠近评价。
这对于幼儿评价也具有启示性的意义,在幼儿园中,可以深入开展区角活动,让评价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
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布置若干个相对封闭的区域,比如:益智区、建构区、图书区、美工区、娃娃家等等,在这些区角中投放充足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其中操作材料,自由活动。
教师可以在旁边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和语言,以便对其进行评价。
情境化评价的主旨是要淡化评价和课程,使之融合在一起,既在学中评,也在评中学,将评价贯穿在整个学习中间,而不是附加的一部分。
总之,深入广泛地开展区角活动,将评价和教学、课程融合在一起,全面真实地反映幼儿的情况。
4.为幼儿建立规范完善的档案袋,让评价“看得见”。
多元智能理论非常强调“看的见”理念,认为评价必须要“看的见”。
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让别人在自己搜集整理出来的证据面前信服自己的判断。
档案袋评价在幼儿评价中十分受用,它十分强调儿童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留下各种档案,比如一张绘画作品、一份观察记录、一个家长访谈表等等。
不仅内容丰富,针对性强,而且还可以清晰地让家长看得见。
但是,现存的幼儿档案袋多是形式重于内容的,教师为幼儿制作档案袋主要是向家长展示幼儿的成果,并且应付园所或上层领导的检查。
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对幼儿进行评价,而且还增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对于幼儿的评价,教师和家长要形成一个完善的观念,档案袋材料的搜集并非都要教师来填写和组织,家长,幼儿都可以参与进来,同时,教师和家长要经常及时翻阅幼儿的档案袋,及时对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以促进幼儿更全面更完善地发展。
虽然,国内外对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尤其是在对幼儿评价方面,它对我们的启示是深远的,教师和家长应该时常反思自己在幼儿评价过程中的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情况,将幼儿评价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应从哪些方面对社会教育活动中的儿童学习进行评价答案
1、科学有效地评价幼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幼儿园教育适宜性和有效性的前提。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明确将评价幼儿作为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指出幼儿园教师应能“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并“有效运用评价结果,指导下一步教育活动的开展”。
2、幼儿园教育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评价方面下功夫,科学地评价幼儿。
科学评价幼儿应做到有理有据,有理即评价要有合理的依据,有据即评价要有可靠的证据。
缺少依据或证据的评价都是主观武断的。
因此,要提升教师评价幼儿的能力,教师需要从确立评价标准和收集评价证据两方面进行努力。
确立评价标准。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是我国历时7年研究制定的国家对3至6岁幼儿身心发展结构及水平的合理期待,有助于解决教师在评价幼儿时因缺少合理依据而导致的各种问题,提升教师科学评价幼儿的能力。
《指南》为教师提供了评价幼儿身心发展情况的维度框架。
幼儿的发展是由多方面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教师在评价幼儿时,必须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结构及其组成,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 体形象,知道从哪些方面评价幼儿。
这样可以避免评价内容狭隘、评价标准的价值导向存在偏差以及评价过程存在主观偏见等问题。
《指南》还为教师提供了评价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参考依据。
《指南》不是按照年龄班(小班、中班、大班)而是按照具体年龄来描述幼儿身心发展不同水平的典型表现,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它提示教师在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时,要以幼儿实际年龄为依据,而不能以所在班级为依据,因为即使同在一个年龄班的幼儿,年龄相差最大可达近12个月,因此教师不可将他们进行横向比较,而要以《指南》为依据,公正客观地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
收集评价证据。
当评价标准确定后,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能反映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水平的证据。
档案袋评价、真实性评价等,这些方法注重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自然收集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观察、谈话和作品分析等都是教师收集评价证据的重要方法。
5-6岁小朋友在家行为表现总评价表怎么写
3~6岁幼儿生活卫生:
3-6岁正好是读幼儿园的时候(按照幼儿园的标准生活卫生分小班中班大班三个阶段):
小班(分月培养项目):
认识毛巾学会洗手、学会擦手学会洗脸、学会擦脸九月份要求认识自己的水杯学会干净进餐不吃手指喝水时不洒水安静入睡听信号迅速起床会穿开口毛衣会穿裤子十月份会搓肥皂会提鞋子正确拿水杯会脱裤子、会脱袜子会漱口会解衣扣、学会脱上衣十一月份拿放玩具要轻把衣服叠放整齐会戴帽子知道不光脚踩地会擦油正确使用餐具会搬椅子,会摆椅子饭后主动擦嘴饭后主动漱口十二月份。
会按顺序穿衣服基本不挑食饭前主动洗手能分清左右脚干净进餐会从下往上扣衣扣学习和巩固正确的刷牙方法学会正确卷衣袖,然后盥洗三月份盥洗时不把衣服弄湿会正确使用餐具会在老师指导下做值日工作咽完最后一口再离开座位会按顺序脱衣服四月份会把衣服叠放整齐要求上课时坐姿基本正确会把鞋脱放整齐会用手绢用完放回原处玩完玩具会收在玩具框内五月份知道不随地扔果皮、纸屑等盥洗时不能把水甩在地上巩固已学会的铺被子教幼儿正确翻被子知道不把小玩具放到口、鼻、耳内六月份学习正确叠毛巾被的方法学洗手绢学洗袜子。
中班(分月培养):
会冲水洗手会正确使用餐具会自己倒水九月份会摆餐具听信号迅速起床喝水时不洒水会按顺序脱衣服能保持手清洁会穿套头毛衣会脱毛衣会用手绢十月份会按顺序穿衣将餐桌摆放整齐拿放餐具要轻坐姿基本正确会戴帽子、会翻衣领会梳短发能卷好衣袖再盥洗十一月份饭后主动漱口饭后主动擦嘴不光脚踩地知道睡前洗脚、洗会擦桌子、会擦椅子不带小玩具上床知道为什么漱口十二月份会独立进餐、会干净进餐把鞋子脱放整齐便后主动洗手会搬椅子、会摆椅子知道不把玩具放进口、鼻、耳内知道洗完手在池内甩手会正确使用手巾擦手和脸三月会按要求收放餐具刷牙后按要求放回原处摆整齐会自己翻被叠被四月会自己擦会做美工活动值日能分清左右脚学习系鞋带,学会自己挤牙膏刷牙要求幼儿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会正确套枕套学会卷袖子洗胳膊五月知道把衣服叠放整齐学会便后自己冲便池知道保持仪表、不跪地、不坐地学会叠毛巾被会正确洗脖子六月会洗手绢和袜子要求值日生学会管理自然角知道不能在厕所内玩在能人带领下学会擦床、擦玩具柜。
大班(分月培养):
会提鞋子能分清左右脚会正确使用餐具九月份不吃手指、不抠鼻子将餐具摆放整齐饭后主动擦嘴饭后主动漱口会摆餐具会洗胳膊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十月份知道怎么样保护牙齿坐姿基本正确基本不挑食。
会叠被子、会整理床铺会卷衣袖会用手绢把鞋子脱放整齐会干净进餐不弄脏衣服咽完最后一口离开座位十一月份会独立进餐能保持手清洁会翻衣领知道怎么样刷牙知道简单交通规则知道大便后怎样冲便池会擦玩具柜、会擦床不带玩具上床十二月份安静入睡不蒙头饭前便后主动洗手会卷衣袖认识钟表认识日历会穿套头毛衣、套头伸袖拉平会系鞋带、会解鞋带三月份学会梳短发会按顺序脱衣服并叠放整齐能卷好衣袖再盥洗会将盥洗衣用具摆放整齐要求会对着镜子整理服装盥洗后把水甩在水池里四月份学会自己洗脚、洗学会使用文具和书包学习使用小墩布擦地学会整理自己的床并学会扫床让幼儿知道怎样洗头和洗澡知道大便后将便纸扔进纸篓里五月份知道大便后怎样冲便池学会扫地学会整理自己的文具及书包学会自己剪指甲学会洗完澡后自己擦身六月份学会刷凉鞋学会自己盛汤学会自己盛饭。
总结归纳幼儿在园在家两方面环境中普遍适用的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六个一般方法:
1、游戏法:创设一定情境,并在情境中进行模仿性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边玩边学的快乐,在边玩边学中掌握生活卫生方面的技能。
例如托小班幼儿户外活动前排队时,教师引导幼儿说:做小火车出去游玩了,×快上车了,好火车开动了。
这样,幼儿会又快又好的排好队,虽教师户外参加体育活动。
2、讲解示范法:运用故事、诗歌等便于幼儿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生活卫生习惯,让幼儿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后在具体示范正确方法,增加幼儿执行常规的自觉性。
例如幼儿午睡脱衣服时,教师引导幼儿说:“拉下小拉链,两手开小门。
左手帮右手,拉拉小衣袖。
后面拉一只,前面拉一只。
宝宝本领大,衣服脱好了
3、榜样示范法:树立榜样可以为幼儿找到一个模拟范例,如同伴、教师和家长、文学作品形象、环境(陈设布置、图片)等,可以使幼儿主动效仿,建立自信心。
4、督促检查法:教师和家长及时地给予幼儿行为上的提示、评价和鼓励,引导幼儿按常规要求去做,使幼儿通过认识、意志努力,最终成为自觉的习惯。
例如幼儿记录表、奖励小红花等。
5、巩固定型法:针对某一项技能,在教师和家长提供的环境里通过专门教育活动、个别指导等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复强化训练,逐步形成习惯。
例如掌握六部洗手的正确方法,先家园统一认识,以图片、儿歌的形式交给幼儿,然后反复强化,形成习惯
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自我评价产生于幼儿早期,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幼儿获得成人对自己与他人的评价,从这些评价中获得肯定或否定的情绪体验,进而模仿成人对自我进行评价。
幼儿自我评价是从轻信、依赖成人的评价发展到能对自己进行评价,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转化,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优缺点的评价。
扩展资料:幼儿的自我评价,大显停留在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上。
但也表现出从外部行为向内心品质转化的倾向。
幼儿自我评价从带有主观情绪性到初步客观,从比较笼统到比较细致。
自我评价的发展首先是依从性的评价,然后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进行评价,进而发展为对多方面进行评价。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自我评价发展
百度百科-幼儿自我意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26/161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