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描写优美句子,描写山和水的优美句子推荐阅读:
1. 描写富春江山的句子
从高处往下看,一眼目睹的就是那美丽底富春江。早晨,富春江上有着一层薄薄的雾,雾里若隐若现的出现了一点点水波在飘荡。中午,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金灿灿的,在水中时有时无,一高一低的,水波一弯,出现了一个笑脸,它面对着我,朝着我笑,笑着笑着,在一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笑脸慢慢的飘走,之后,越飘越远,最终不见了。晚上,太阳公公下山了,留下了一片彩霞在天边,彩霞印在水中,水面一下子变红了,小孩子的脸上变的金灿灿的,可爱极了。这一切都是这样的美丽,可爱,富春江钲是变幻莫测。
完整:清晨,走出门,便与饱含栀子花的微风撞个满怀。
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我大踏步向前走去,去游富春江。
抬头望天,云淡,清风几许。
低头看水,我乘着的小船在江面上随波游荡,顺势而下。江面上的浪花,时不时腾跃而起,跳入我的船中,拍打我的船边。浪花又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总想跃出江妈妈的怀抱,到外界游玩。
我向它握手,它围绕我的小船跳舞欢唱。我俯下身去,听它与小鱼低语。透过江面看鱼,就如同透过一层玻璃看鱼。
在看对岸的树,就如飞车般飞快地向反方向飞驰着。
渐渐地,就要到下游了。富春江中游至下游相距100多里,我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到了。
到了下游,水势渐渐缓慢下来。我把船靠在岸边,想到岸上走走。
哇,好高的山呀!我不自觉地心生一惊。只见那些山直至云峰,遥不可及。我走进山中,好绿的树!这些树混合为了一体,形成了绿的海洋,走进了这片海,在山外的暑意全无。还没走一会儿,我便感觉有些累。我靠在树旁,向山脚望去。
不禁心头一震。这座山的山腰到山脚简直是与地面垂直的呀!怎么会有这么怪、这么险的山啊!
我闭上双眼,与这片树的海融为一体。我感觉我的双腿化为了树根,向地面古直伸下去,吸取着养分。我在伸枝,我在发芽,我完完全全成了一棵树。
几只美丽的鸟儿停歇在我的枝桠上。站立身子,清清喉咙,演奏它们准备已久的大合唱,唱出它们心中的欢乐。“滴滴答答”的泉水也为它们伴奏,谱写出了一曲美妙和谐的大自然之歌。蝉儿们听见了,也欢呼起来。猿儿们也听见了,它们跳起了舞。显得不亦乐乎。
慢慢地,我睁开眼,猛然发现天居然黑了,可又定睛细看,隔着树隙,我看见了挂在天边缓缓下落的红日,红日把它周围的云彩也染红了。
可能它也累了。天色不早了。我走出了这片“海”,和它挥手告别。
我乘着小船,泛在富春江上,和那江水一起唱起快乐的歌.
2. 描写富春江的句子
早发杭州泛富春江寄陆三十一公佐 权德舆 候晓起徒驭,春江多好风。
白波连青云,荡漾晨光中。 四望浩无际,沉忧将此同。
未离奔走途,但恐成悲翁。 俯见触饵鳞,仰目凌霄鸿。
缨尘日已厚,心累何时空。 区区此人世,所向皆樊笼。
唯应杯中物,醒醉为穷通。 故人悬圃姿,琼树纷青葱。
终当此山去,共结兰桂丛。 秋日富春江行 罗隐 远岸平如剪,澄江静似铺。
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冷叠群山阔,清涵万象殊。
严陵亦高见,归卧是良图。 泛富春江 陆游 双橹摇江叠鼓催,伯符故国喜重来。
秋山断处望渔浦,晓日升时离钓台。 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
还家正及鸡豚社,剩伴邻翁笑口开。
3. 描写富春江的句子
位于杭州市西南郊的富阳,素称“春江第一城”,著名景点有:鹳山“春江第一楼”、新沙岛农家乐、碧云洞、龙门瀑布、三国孙权故里、元代画家黄公望隐居地等。大源镇附近还有国内独一无二的“经纬线科学公园”。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桐庐一段的富春江两岸洞奇石美,山清水秀,古今中外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3000余首盛赞桐庐的佳作。宋朝诗人范仲淹赞桐庐为“潇洒桐庐”。目前,桐庐已形成了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五大旅游景区,有瑶琳仙境的溶洞奇观,有“天下独绝”的天目溪漂流,有红灯笼乡村家园的乡村公园风情,有中药鼻祖圣地桐君山,还有国家森林公园大奇山,既可寻胜访古,纵情山水,又可体验乡。
4. 描写富春的诗句
“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
唐代诗人皎然笔下的富春江,其神其韵就在一个“春”字。春天的韵致总是把山水整合的美轮美奂,灵秀扑面。所以这个季节的富春江与其它季节相比,是别有一番引人入胜的魅力的。
李白当年游览富春江时赋诗云:“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孟浩然亦赋诗感叹:“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层青迭翠千万重,一峰一格羞雷同,篷窗坐眺快眼饱,故乡无此青芙蓉。或如兔鹘起落势,或如鸾鹤回翔容,槎丫或似踞猛虎,蜿蜒或若游神龙。忽堂忽奥忽高圹,如壁如堵如长墉,老苍滴成悲翠绿,旧赭流作珊瑚红。
5. 描写富春江句子:秋光今月······
②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③古人云:“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清美。”上游七里泷, 水如染,山如削, 峰紧紧流窄,鸢飞鱼跃,称“富春江小三峡”。
自严子陵钓台至窄溪,江流宽阔,两岸绿树烟花,小桥流水,山庄错落,更兼有严子陵钓台、大奇山、白云源、桐君山、天子岗等名胜古迹点缀其间,宛如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④富春江景色四季宜人,无论是“日出江花红胜火,零星来江水绿如蓝”的艳春、“两岸绿树凝滴翠”、“翠色随人欲上船”的夏景,或是“一江流碧玉、两岸点红霜”的秋色,都有一番醉人的魅力。
即便是“诸山皓然”、“寒江独钓”的冬天,也有耐人寻味的底蕴 . ⑤唐朝韦庄称富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⑥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⑦遥望当年,元代画坛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隐居富春,费时数年绘制了一幅“富春山居图”。 ①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南朝梁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1) 吴均 风烟俱(2)净(3),天山共色(4)。
从流飘荡(5),任意东西(6)。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7),奇山异水,天下独绝(8)。
水皆(9)缥碧(10),千丈见底。游鱼细石(11),直视无碍(12)。
急湍(13)甚箭(14),猛浪若(15)奔(16)。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17),负势竞上(18),互相轩邈(19),争高直指(20),千百成峰(21)。
泉水激(22)石,泠泠作响(23);好鸟相鸣(24),嘤嘤成韵(25)。蝉则千转不穷(26),猿则百叫无绝(27)。
鸢飞戾天(28)者,望峰息心(29);经纶世务者(30),窥谷忘反(31)。横柯上蔽(32),在昼犹昏(33);疏条交映(34),有时见日(35)。
(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本文为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旅所见的信。
一作《与朱元思书》。吴均(469—520),字叔庠。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书:信函 (2)俱:全,都。 (3)净:消散,散尽。
(4)共色:同样的颜色。共,相同。
(5)从流飘荡:(小船)随着江流漂浮荡漾。从,顺,随。
(6) 任意东西: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7)自富阳至桐庐: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杭州境内,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中游。(注: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
原文可能是作者笔误。)至:到。
许:表约数。 (8)独:独特。
绝:到了极点。 (9)皆:全,都。
(10)缥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绿色。
(11)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2)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13)急湍:湍急的水流。 (14)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5)若:好像。 (16)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马。
(17)寒树:耐寒常绿的树。 (18)负势竞上:凭借(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竞:争着。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19)轩邈(miǎo):比高远。
轩,高。邈,远。
这里作动词用。 (20)直指:笔直地向上。
指:向。 (21)千百成峰:形成无数的山峰。
(22)激:冲击。 (23)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
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4)好鸟相鸣:好,多;相鸣,互相和鸣。
(25)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韵,和谐的声音。 (26)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转,通“啭”,鸟婉转地叫。
(27)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
(28)鸢(yuān)飞戾(lì)天:意思是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
鸢,古书上说是鸱(chī)一类的鸟。也有人说是一种凶猛的鸟,形状与鹰略同。
戾,至。 (29)望峰息心: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30)经纶世务者:处理政务的人。
经纶,筹划、治理。 (31)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反:通“返”,返回。窥:看 。
(32)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33)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昼:白天。犹:好像。
(34)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
交:相互。 (35)日:太阳,阳光。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26/162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