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文献综述的范文 第1篇
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论文题目:
古典吉他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实践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拟达到的目的: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吉他被誉为同钢琴、小提琴并列的世界三大乐器之一。被认为是吉他艺术的最高形式。古典吉他细腻而多变的音色,丰富的和声,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能诠释自如。近年来,不少国内外的吉他演奏家都为古典吉他改编过中国民族音乐,其中不少作品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享誉国内外,不仅为古典吉他的曲目风格拓宽了方向,也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顺应这种形式,需要总结古典吉他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实践,并探索其中的规律,为将更多的中国民族音乐改编为古典吉他曲和创作带有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古典吉他曲提供参考。
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1、中国民族音乐的形态。
2、中国民族音乐的种类和特点。
(二)古典吉他的特点。
1、古典吉他的音色,和声等特点。
2、古典吉他的演奏技巧特点。
3、古典吉他不同民族曲目风格的列举。
(三)分析古典吉他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实践。
1、列举古典吉他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乐曲。
2、分别对乐曲改编前后的各种特点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剖析古典吉他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可行性和特点。
3、依据分析探讨古典吉他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实践规律。
拟达到的目的:通过总结古典吉他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实践,并探索其中的规律,为将更多的中国民族音乐改编为古典吉他曲和创作带有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古典吉他曲提供参考。进而促进古典吉他曲目风格的发展,并通过古典吉他演奏的中国民族音乐促进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
研究方法、研究步骤:
方法:
音乐表演文献综述的范文 第2篇
靳薇弘[1](2021)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邓建栋二胡演奏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邓建栋是我国当代着名二胡演奏家,当今二胡届的杰出人物。1985年,邓建栋获得江苏省首届青少年二胡比赛第二名的成绩,同时他的处女作《姑苏春晓》获得了新作品创作奖,后一直活跃在国内外音乐舞台。他的演奏曲目涵盖二十世纪以来众多经典二胡名曲。如今,邓建栋不仅是当代音乐舞台上活跃的二胡演奏家,更是以演奏融传统与现代,集学院与民间为一体而着称。对于这样一位在二胡演奏艺术发展具有深厚造诣的艺术家而言,对他的演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运用洛秦教授的“音乐人事”理论及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演奏作品和参与相关音乐互动等田野作业形式,整理邓建栋音乐历程的线索,进而寻找其音乐演奏风格变迁的原因。第一部分主要梳理邓建栋早年的求学之路到如今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的艺术历程。第二部分主要从邓建栋二胡演奏风格特点及成因两方面,结合谱例来探究其二胡演奏具体风格特点。第三部分主要探究邓建栋演奏艺术观念及对于“正”字的演奏追求。最后分析邓建栋在二胡演奏与教学中“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并提出笔者的思考和见解。
赵国强[2](2021)在《探析形成二胡艺术风格流派的重要因素 ——以蒋派、秦派、南派二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二胡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拉弦乐器,它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近代二胡自刘天华先生创作的第一首二胡独奏曲《病中吟》问世以来,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雨交替。在百年二胡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二胡流派,其中以蒋派、秦派、南派二胡最为着名,最具影响。二胡流派是无数二胡艺术家在多年实践中研究出来的优秀成果,它的形成推动了近代二胡的发展,丰富和拓宽了二胡的艺术表现力。本文着重对蒋派、秦派、南派二胡的艺术特征进行对比研究,从其形成原因、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和风格特点等多个角度出发,归纳三大二胡流派的共同特性,总结出形成二胡流派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因素。
付煜[3](2021)在《二胡练习曲发展与建设历程研究》文中认为二胡作为中国弓弦乐器的代表,其前身始于唐代“奚琴”,在千余年的历史中,一直处于民间流传状态,直到20世纪初期,在民主科学和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下,一代国乐先驱周少梅、刘天华等人开启了现代二胡艺术建设进程,在近百年的探索中使二胡艺术逐渐走上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道路。二胡练习曲建设也随之经历了衍生、探索、发展、繁荣等不同阶段。本文旨在通过对一个多世纪以来二胡练习曲发展轨迹进行理论性梳理,探寻不同时期二胡练习曲编写的内容、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继而探究其发展规律,力图为二胡学科建设提供一点启示。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二胡练习曲的发展轨迹。本章通过对周少梅、刘天华、陈振铎、储师竹、张韶、王国潼、刘长福、赵寒阳等不同时期代表人物对二胡练习曲编写特点的梳理,探究不同时期二胡演奏技法的发展及其规律,从而对各时期二胡练习曲进行学术性总结。第二章,二胡练习曲分类阐述。本章通过对各二胡教材中练习曲进行分类研究,探究二胡练习曲编写特点,继而对二胡演奏技法进行学术性和实践性阐述。第三章,《二胡系统进阶练习曲集》实践研究。本章通过对该“曲集”的深入研读,揭示“曲集”进阶式编排规律和特点,并以全方位、多视角探究其规律、特点和优势。第四章,对二胡练习曲建设的思考。本章旨通过对上述章节深入研讨的基础上,对二胡练习曲编创提出如下思考,一是对二胡练习曲编创的民族性、传统性、时代性提出思考;二是对二胡练习曲编创的专业性和普及性提出思考;三是对二胡练习曲编创的理论性建设提出思考。
段言[4](2020)在《近四十年二胡演奏相关美学问题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学界对二胡艺术领域的长期关注,与二胡演奏相关的文论可谓是浩瀚广博。以现有资料为线索,不难发现的是,日益自觉的美学意识促使学者从美学视角对二胡演奏艺术所进行的初步研寻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故以20世纪80年代为时间节点,对其后至今近四十年与二胡演奏美学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分别从人物、乐曲、流派与地域特色、演奏技法、美学传统的承接五个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希望能为二胡演奏美学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吴蕾[5](2020)在《浅谈蒋风之及“蒋派”二胡艺术》文中提出二胡作为一件民族乐器,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但二十世纪是近代二胡发展最重要的一百年。其间出现了大量的二胡名家,蒋风之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所创立的^v^蒋派^v^是二胡艺术的一个重要学派,以其风格细腻典雅、善于演奏传统曲目而着称,在二胡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本文即对蒋风之先生及其二胡艺术进行了一些探讨。
王晓南[6](2019)在《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胡的音乐文化身份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身份,其在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都存在明显差异。古代是依附于传统音乐乐种、地方音乐风格而存在;近代刘天华等开始了走向舞台音乐表演形式的文化身份塑造,这其中也包含着借用西方音乐表演形式保留自己音乐文化风格的探索;从新中国建立开始的现代中国二胡音乐,以刘文金为代表的音乐家也同样借用西方音乐的独奏形式,将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本土化,并融入二胡音乐传统风格,形成了50、60年代二胡音乐风格的民族文化认同;改革开放后,二胡音乐随着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以及工业文明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浸染,二胡演奏交响化、二胡作品协奏曲的形式促成了大型民族乐队协奏的二胡音乐风格;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二胡艺术发展更加注重借鉴西方音乐艺术的优长,出现移植西方高难度乐曲、小提琴化演奏大为流行的特征,同时也出现了二胡演奏的声腔化、流行音乐化以及与歌手合作、与西洋交响乐团合作、与爵士乐队合作、与原生态土着音乐人合作、与外国作曲家特别创作合作等多样舞台表演形式。近10余年来,二胡演奏曲目和表演形式的丰富变化和大胆尝试,都在试图以新观念、新形式将二胡音乐进行更广泛的推广。从表面上看,这些二胡音乐十分丰富多彩,但从本质上观察近百年二胡艺术发展,则伴随二胡音乐繁荣发展的是一种内在的危机,即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方向到底在哪里一直困扰着中国二胡艺术的实践——这是一种音乐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随着中国大国崛起、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我们对自我音乐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已逐渐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面对传统音乐传承的危机、传统音乐风格流派的断裂等重大问题,中国二胡音乐如何做出回应?百年二胡艺术发展留给中国音乐界的思考太多。本论文从全球多元文化视野的角度切入,通过对百年二胡音乐变迁和音乐文化风格变迁的考察,思考二胡音乐传统的主体性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重建中国二胡音乐教育与音乐风格流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辛宇[7](2018)在《蒋(风之)派二胡与程(砚秋)派唱腔的音乐风格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蒋风之先生是20世纪二胡史上杰出的演奏家、教育家,他在二胡演奏及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使他成为二胡艺术发展史上继刘天华先生后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同时,蒋先生以其典雅、细腻的演奏风格、声韵化的演奏技法创作以及他包容、严谨的教育思想,在多年的演奏与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影响深远的“蒋派”二胡演奏艺术。然而,在二胡界,多有二胡“蒋(风之)派”与京剧“程(砚秋)派”唱腔风格相似之说,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两个流派的追溯、概述,以比较研究为切入点,以访谈为依据,从而展开关于“音乐风格”的探讨。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从乐人到乐风,以流派的形成和音乐风格特点为重点对蒋风之及其二胡演奏技巧、风格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第二章,从乐人到乐风,以代表作品和表演风格特征为重点对程砚秋先生及其艺术特征进行论述;第三章,从“意韵”和“情韵”两个角度出发对蒋(风之)派与程(砚秋)派艺术风格进行比较,以此来探寻姊妹艺术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蒋风之先生的演奏风格来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深刻理解、对时代和民族文化的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的独特把握,而程(砚秋)派在拖腔、情感和意境等方面所展现出的独特艺术魅力,亦是对时代以及民族文化的心理及审美情趣的艺术显现。通过对已有文献、音乐、访谈的分析,可发现二者确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对前辈们在艺术理念、教学实践的分析与总结,对今后二胡艺术演奏与实践的多样性具有可知可鉴的价值意义。
甘曼宁[8](2018)在《苏南地区二胡演奏家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南地区是指江苏省以南地区,又称“环太湖”区域。二胡作为一件中国传统的独奏器乐,其发展脉络与时代影响与近代中国历史同步。二胡这件乐器的发展繁荣都与苏南这个地域的人与事紧密相关,以至于近些年学术界提出了二胡艺术的“苏南现象”这一提法。而这种文化现象是贯穿整个近代二胡发展史,所以研究苏南地区二胡演奏家这个群体是不容忽视的。笔者将立足于音乐学研究的方法,即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等方法来详细阐释苏南地区二胡演奏家群体的各个方面。本文用五章内容对这个群体进行探究:第一章以二胡这件近代崛起的民族器乐为切入点,以苏南这个区域为大背景,将苏南地区孕育的二胡演奏家置于苏南文化的背景下。从音乐文化现象入手,通过对以往资料历史典籍的发掘整理和当下文化思潮走向的把控,运用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演奏家之间的交往、人口的分布与苏南地区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之间的联系。其次对群体的构成、特征着手,对这些生长工作在苏南的二胡演奏家的生平进行了整理总结,就这个群体的群体特征进行了详尽的阐释。第二章从亲缘、地缘、血缘三个方面对群体传承的脉络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对近现代苏南二胡演奏家的师承关系进行了谱系梳理,对群体传承的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还原这个群体完整的风貌。第一、二章对整个苏南二胡演奏家群体的脉系和社会环境进行了梳理总结,是第三、四章群体性创作、演奏的基础。第三章从这些二胡演奏家的音乐创作入手,音乐创作不仅包括二胡作品的创作还包括其他音乐形式的创作以及音乐教材的编写。苏南二胡演奏家的群体性创作是苏南地区艺术文化发展的缩影,这一章节以时间为维度,对这一群体创作的风格、题材、体裁进行了详尽的归纳分析,旨在对整个苏南二胡演奏家群体的创作思维有较为全面的认知。第四章从苏南二胡演奏家的演奏技巧展开,本文研究对象是二胡演奏家,具体来说就是这些二胡演奏家的生平以及他们的音乐创作、演奏和教学。笔者力图将近现代二胡演奏技术创新与音乐作品创新、二胡教育理念创新三者相结合,展现二胡演奏技巧的革新以及演奏思维的创新,呈现出苏南地区二胡艺术发展创新的多个方面。第三、四章对群体性的创作、演奏进行了划分归纳,由文化现象引入再到音乐风格的阐释,由表及里,是第五章展开的理论依据。第五章就苏南二胡作品中的“润腔”特色,对苏南二胡作品的音乐风格进行了归纳分析。对“润腔”这种中国传统的音乐创作手法在苏南二胡作品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度描述,对影响苏南二胡作品中的“润腔”的因素进行了归纳整理。从音乐创作和音乐演奏两方面展开,对苏南的音乐风格有了更全面深入的探究。通过五章的论述,将会对这一地域二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经验有一定的认知。笔者希望以二胡这件乐器为个案研究,从而对整个传统器乐的传承有着实践引导的作用。
张扬波[9](2017)在《陈振铎《二胡演奏法》研究》文中认为陈振铎(1904—1999)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颇具影响的二胡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在音乐的艺术天地中,他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复兴、革新与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应有的名份。而他于1951年出版的《二胡演奏法》,凝聚着他数十年于二胡演奏、创作、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该书自面世以来,多次再版,产生较大影响。借此,体现着他在二胡技术与二胡教材发展方面的学理思考,也彰显他对二胡艺术学理认识的示范之义。本文围绕陈振铎从事二胡艺术的学艺经历、社会背景以及改革二胡所需要的文化环境,其二胡理论经典之本《二胡演奏法》的相关内容、技术要义,以及该书对二胡艺术教育的价值等命题展开研究。第一章,诠释陈振铎作为二胡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的三个不同身份,不同身份下的二胡实践贡献,以及研究《二胡演奏法》的意义。第二章,对《二胡演奏法》进行文本分析,剖析其技术要点和艺术价值。第三章,比较学视域下研究,以《二胡演奏法》为蓝本,透过同门学人的二胡成就,透视陈振铎等人对刘天华二胡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马骥远[10](2016)在《现当代二胡教学观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二胡艺术起于唐代兴起于20世纪初期,并慢慢的从民间伴奏、合奏乐器中逐步发展成为一件独奏乐器,成为我国弓弦乐器的代表。这期间,有民间艺人为代表的华彦钧、^v^明对二胡演奏艺术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实践、更有刘天华、周少梅等为代表的音乐文人对二胡艺术的转型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实现了二胡教学理论形成的历史性突破。新中国成立后,二胡艺术的发展达到方兴未艾,二胡演奏与教学研究更加完善和日趋成熟。本文着重从分析20世纪二胡音乐家的教学思想和理论入手,理清二胡音乐教学观形成的发展脉络,剖析不同时期的二胡教学的发展,研究各时段二胡音乐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对二胡教学发展的主要贡献以及在音乐史中的地位。本文将在前人对二胡音乐艺术研究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20世纪二胡音乐教育家的教学观进行深入探讨。全文共分四章。第一部分是二胡教学观的初步形成,也就是建国前二胡音乐的发展对二胡教学形成的影响;第二部分是二胡教学观的蓬勃发展,建国初期二胡教育的初步形成以及当时的教育家们的二胡教学观的形成;第三部分是二胡教学观的成熟期,五彩缤纷的作品的涌出以及上海之春二胡比赛一部分二胡演奏家的脱颖而出;最后一部分是二胡教学观的创新繁荣,新时代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的涌现对前人二胡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音乐表演文献综述的范文 第3篇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音乐表演文献综述的范文 第4篇
1990年:1、论文:《论广播剧音乐的审美特征》《声屏世界》1990第3期1993年:1、论文:《谈乐器发声时的音乐特征》《交响》1993第3期1994年:1、论文:《论江南丝竹的声部润饰与织体》《音乐艺术》1994第3期2、论文:《丝柔竹脆,情深意切》《人民音乐》1994第4期1995年:1、论文:《论民乐器的改革》《交响》 1995第2期2、论文:《再谈民乐的创作与配器》《江西师大学报》1995增刊3、论文:《也谈音乐的美》《江西师大学报》1995年增刊4、论文:《谈视唱练耳的教学》《儿童音乐》1995第4期1996年:1、论文:《忆我的导师——胡登跳》《人民音乐》1996第1期2、论文:《教盲童弹钢琴的乐趣》《钢琴艺术》 1996第2期4、论文《谈现代音乐表现手法的广泛性与直叙性》《交响》1996第4期1997年:1、论文:《略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1997第1期2、论文:《论传统音乐中的审美品格特征》《人民音乐》1997第12期3、论文:《试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v^出版社》1997版4、论文:《论二胡的揉弦》《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第1期5、论文:《论歌唱时的审美境界》《黄钟》1997增刊1998年:1、论文:《对现代民族管弦乐创作的回顾与展望》《98’高师作曲理论研讨会》2、论文:《钢琴演奏史》(译文)《音乐探索》1998第2期1999年:1、论文:《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观探析》载《新余高专学报》1999年第4期 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国家教育部主管杂志)2000 年第2期转摘2000年:1、论文:《赣中花钗锣鼓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 第3期2、论文:《传统民族乐曲中的旋律发展手法探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3、论文:《论德彪西管弦乐语言特征》《乐府新声》2000年第2期4、论文:《中国音乐学科理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人民音乐》2000年第1期,该文被《音乐、舞蹈》(人民大学复印刊物)2000 年第2期全文转摘5、论文:《“自性危机”论不符合中国音乐的事实》《新余高专学报》2000年第3期6、论文:《试析黑格尔论艺术想象》《艺术学院学院学报》2000年 第2期7、论文:《从赣南的地域环境看客家山歌的特色》《音乐探索》2000年第4期8、2000年被聘为《中国音乐大百科全书》部分条目的撰稿人2001年:1、论文:《龙虎山道教音乐历史文化透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 第3期2、论文:《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 第3期3、论文:《音乐美的本质—兼评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新余高专学报》2001年第1期2002年:1、论文:《道教音乐美学思想和审美品格探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 第2期2、论文:《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历史与展望》《音乐探索》2002年 第2期3、论文:《对最后一个间奏曲和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乐府新声》2002 第1期4、论文:《音乐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与选题原则》《交响》2002 第3期5、论文:《中国道教科仪音乐研究在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作中的意义》2002年12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2003年:1、 论文:《音韵悠悠 筝魂长留》载《人民音乐》2003年第4期、载《音乐周报》2003年1月10日2、 论文:《系统建设民族器乐(欣赏)资料的新构想》2003年11月《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1、论文:《龙虎山天师道科仪音乐之渊源与流变》《中国音乐》2004 第3期2、论文:《赣东北吹打乐社—“串堂班”研究》《中国音乐》2004第2期2005年:1、论文:《弋阳腔学术研讨会综述》《人民音乐》2005 第3期2、论文:《赣东北串堂音乐研究》《中国音乐》2005第2期3、论文:《弦索乐配器研究》《音乐艺术》2005第3期2006年:1、论文:《孟戏剧本“长城记”音乐形态研究》《中国音乐》2006年第3期2、作品集:《傅利民音乐作品选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版2007年:1、论文:《道教科仪音乐的宗教功能》《中国音乐》2007年第1期2、论文:《赣中南窑头打八仙音乐考察与研究》《音乐研究》2007年第1期 1、论著:《美学与美育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版)2、论著:《音乐美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3、论著:《斋醮科仪 天师神韵》(四川巴蜀出版社2003年版)4、论著:《乐种学讲义》(中国音乐学院油印教材2003年)5、论著:《音乐论文写作》(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6、论著:《民族器乐配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7、论著:《傅利民音乐作品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8、论著:《中国道教音乐文化》(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9、论著:《江西苏区音乐文化研究》(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 1990年:1、作品:《江西师范大学校歌》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1991年:1、作品:歌曲《送电工人上井冈》《心声》歌刊1991第4期2、作品:童声合唱《蒲公英的欢笑》《心声》歌刊1992第2期1992年:1、作品:二胡与扬琴《春遥》1992、5、8上海东方电台播出1993年:1、作品:民族管弦乐《赤壁随想》上海东方电台播出1994年:1、作品:丝弦五重奏《深秋的田园》 .9上海东方电台播出1995年:1、作品:二胡与扬琴《春遥》1995、10、29江西电台专题音乐2、作品:歌曲《永远响亮的金唢呐》播出于江西电台、电视台3、作品:歌曲《山里老表乐呵呵》1995分别播出于江西电台、电视台,发表于水力电力出版社的《歌曲集》;获省创作一等奖4、作品:歌曲《小屋的蜡烛》1995 播出于江西电台5、作品:钢琴独奏《欢乐的童年》—播出于江西、北京国际广播电台1996年:1、作品《万泉河印象》[扬琴独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6、7播出)2、作品《第Ⅱ号》[丝弦五重奏]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1996、11播出)3、作品:歌曲《中国·母亲》《心声歌刊》1996第6期 获江西省广播征歌一等奖4、作品:歌曲《点燃希望的灯》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获江西省新歌评选一等奖5、作品:歌曲《红绿兰的故事说不完》江西有线电视台;获江西省歌曲评选“十佳歌曲”奖1997年:1、作品:歌曲《永远响亮的是那金唢呐》1997《声乐演唱与伴奏》;《音乐周报》1998年5月8日版(总739号)2、作品:歌曲《采桑子》1997《声乐演唱与伴奏》3、作品:歌曲《永远响亮的金唢呐》1997《声乐演唱与伴奏》4、作品:歌曲《归帆》江西人民广播电台5、作品:歌曲《献给你一束万年青》江西人民广播电台6、作品:笛子独奏《兰花花》上海东方广播电台7、作品:丝弦五重奏《深秋的田园》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年播出8、作品:歌曲《这里是中国的土地》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播9、作品:歌曲《回归颂》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1998年:1、作品:《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二胡独奏曲](入选《全国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选》第三套第二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2、作品:二胡与扬琴《春遥》上海电台播出3、作品:歌曲《中国、母亲》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4、作品:歌曲《红绿蓝的故事》1998 年10月获江西有线电视台歌曲创作评选“十佳歌曲奖”1999年:2、作品:二胡独奏《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载《全国(业余)二胡考级第三套作品集》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版2001年:1、 作品:歌曲《难忘岁月如歌》2001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播出,并刊于《心声歌刊》2001第3期。2004年:1、作品:歌曲《飞吧 白鸽》。2006年:1、作品集:《傅利民音乐作品选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版
音乐表演文献综述的范文 第5篇
音乐表演因其美妙的旋律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也因此给所有的受众带来深刻的印象.但是自从我国将艺术市场进行商业化运作之后,部分音乐作品或者音乐表演呈现出过度追求商业化利益的特点,忽视了对音乐内涵的研究.使做到音乐市场虽然呈现出一浪高过一浪的“局部热点”或者“流行风”,但是在很快一段时间之后就对这些音乐作品失去了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音乐作品没有任何的内涵,而市场的追捧也是因为炒作而出现的,相比之一些十年代,甚至是五六十年代的音乐作品还被一代一代的传唱比起来,这些作品缺少的“灵性”太多了.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虽然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但是其整整影响了几代新中国儿女,而且这种影响力仍旧在持续下去,而有些流行歌曲在热过一阵之后,人们可能很快就将其忘记了.
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艺术界,特别是音乐界专家学者对其进行深度的分析和反思,音乐表演需要市场的认可和支持固然是没错的,但是音乐表演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它需要用其深层次的内涵来影响观众对音乐的认识.如果一味的将这种音乐表演过度商业化炒作,那么仅仅能在一个十分有限的发展空间中让音乐表演做到到延续,根本谈不上拓展和延伸,这样很快就会让音乐表演市场呈现后劲不足的局面,最终让音乐界甚至是艺术界失去动力.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522/177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