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岸势参差不齐的句子 精选110句
1. 《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3. 《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 清洌:清凉
5. 斗折蛇行:(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6.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8. 本文作者是炼句高手,仅第二段中对鱼儿的描写就足见其功底,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作者描写巧妙在何处。
9.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0. 大自然的千变万化、钟灵毓秀昭示着人生的丰富内涵,自古文人墨客多吟咏山水来传情达意。柳宗元借游览小石潭抒发自己凄苦孤寂的心境,请联系《岳阳楼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中的一篇,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11. 文中对潭中鱼的描写,栩栩如生,动静结合,字面上写鱼,实则写潭水的清澈。
12. 侧面烘托水清澈的句子:皆若空游无所依
13. 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4. 《小石潭记》中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5.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16. 明:明灭可见 ( ) 庭下如积水空明( )
17. 表现作者感受的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8. 邃:深
19. 本文成功的运用侧面描写,历来为世人称道,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这一方法的?
20.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21. 动静结合写谭中鱼的句子: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2.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23. 写小潭浮流的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4. 段落归纳
25. 第四段写潭上景物和自己感悟,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反映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
26. 伐:伐竹取道 ( ) 齐师伐我( )
27. 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28. 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29. 翻译下列句子
30. 《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尔远逝,往来翕忽。
31.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32. 第二段进一步写潭水的清澈,作者在写水的清澈时,其写法有什么特点?
33. 活。这样一汪潭水,清澈见底,直视无碍,群鱼嬉戏其中,自然不是一潭死水,她有清幽幽的源头。“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弯曲的溪流,给人以若隐若现的感觉,这种曲线也许是一种忧郁的象征;而“不可知其源”使源头给人以神秘之感。
34. 文章写“犬牙差互”的岸势和“不可知其源”的小溪有什么作用?
35.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36.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7. 可百许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约。许,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38.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9. 解释加点字。
40.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邃,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41.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2. 请对:“佁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翁忽”进行赏析?(本文作者是炼句高手,仅第二段中对鱼儿的描写就足见其功底,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描写巧妙在何处?)
43. 寂寥:寂静寥落。
44. 《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45. 本文按 顺序写:发现小石潭、 、 、潭中的气氛。
46. 在第一段,作者重点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
47. 作者开始“闻水声”到“伐竹取道”才“下见小潭”,这说明小石潭在怎样一个环境中?从中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趣?
48. 此文是作者被贬永州时所作,文中何处能体现一个被贬之人的心境?
49. 偏。小石潭位于什么地方?文中并未说明,但从“行”“隔”“闻”“伐”“取”等动词,可见小石潭掩藏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偏远之处,这是一个世外桃源,一块净土,一块佛地。这也是作者对小石潭“一见倾心”的原因之一。
50. 第二段从对鱼的描写中可见潭水的什么特点?请写出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51.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52. 小石潭的景色幽静,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个个优美的镜头闪现在我们的眼前。加入你是政府官员,你将如何去开发这一资源?
53.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与游人一同欢乐。
54. 作者在《永州八记》中,写到自己在西山之巅观赏自然景物时曾有“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的愿望,你认为作者在游览小石潭时是否也有这种流连忘返的体验?
55. 俶尔远逝:忽然。
56. 有人说《小石潭记》“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57. 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58. 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59. 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60. 明灭可见 明灭:或现或隐
61. 佁然不动:呆呆的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
62. 比较阅读
63. 填空。
64. 下见小潭 见通现,出现
65.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66. 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 然不动;
67. 课文围绕小石潭记写了哪些内容?
68. 作者描写潭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9.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散文八大家之一,本文是《永州人记》中的一篇。
70. 《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71. 小石潭水为什么会清澈到空明清澈的地步?文章是怎样表现水的清澈的?
72. 写小潭岸势的句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3. 一词多义。
74. 描写潭上多姿的树蔓的语句: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75. 《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6.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7.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78. 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79. 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我们怎样理解?
80.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81. 词类活用。
82. 小石潭的特点是
83. 作者写景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来写的,第三段是从哪个角度写景的?写的是怎样的景物?
84. 文章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对此该如何理解。)
85. 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凭借也没有。
86.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7. 文章开篇写“心乐之”后面心情又“悄怆”,一乐一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是否矛盾?为什么?)(请你写出对作者心情由乐转忧的理解?)
88. 第一段中描写小石潭的构造比较奇特有什么作用?
89.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代文学家 ,因为他生于河东,又称 。
90. 判断句式。
91.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92.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3. 描写小石潭岸边景色的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94. 第四段的景物描写采用了 的写法,“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 氛围,表现了作者 的心情。
95. 贬官永州,弃置10年,这是作者人生的一大转折,而这一转折却造就了他辉煌的文学成就和成熟的哲学思想。他的永州奇闻也为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由此你又哪些感悟?请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96. 清。“下见小潭,水尤清洌”,表现了小石潭之清洌;“如鸣佩环”,表现了小石潭之清静;“隔篁竹”“伐竹取道”,表现了小石潭之清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表现了小石潭之清澈;“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表现小石潭之冷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小石潭之凄清。
97. 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98.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儿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99. 问答题。
100.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
101. 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02. 《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3. 其岸势犬牙差互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104. 蛇:永州之野产异蛇( )斗折蛇行( )
105.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06. 文章第三段写小石潭源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107. 石。因为“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所以称之为小“石”潭。这么小的石潭,石头却“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可谓千姿百态,形状各异。正可谓“小景大世界,水清如心静”。也正因为是小“石”潭,所以作者“闻水声”才会“如鸣佩环,心乐之”,作者感到的不再是尘世的喧嚣与浮躁,这里有久违的天籁之音。
108.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曵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09. 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10. 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冷清清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616/188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