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经典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的全新升级版。该书出版七年来,在读者中引起持久的震荡,好评如潮。在本书中,作者作了全新的修订,并新增六万字内容,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作者用最温暖有力的文字贴着当下读者的心,凭借十年行业经验,带领为家庭关系所困的万千读者一起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第(1)篇2019.5.4 70-23本,9h25分,五颗星推荐。
因为在各大公众平台频频看见“武志红”这个名字,遂找到他的这本书仔细看了9个多小时,开头就被这句话吸引:“我们,真的还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外部的秩序固然不够健全,但家庭里面的黑暗,有过之而无不及。”。看完肃然起敬,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他对中国这种复杂、传统、畸形的家庭关系分析的格外明了。
原来,一个人身上所存在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回溯到儿童时期的家庭教育上,所有看似荒诞的叛逆、杀人放火、自杀和弑父弑母的根源问题都在父母身上牵引出来的,就像书中所说: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源自对真相的扭曲。
而我们作为围观者,往往习惯于站在自己的坐标体系去做出一番评价,却忘了感知对方的感受。明明是父母的错、却批判那个伤害父母的的孩子,尽管他是一个成年人。那个给女儿下跪请求她戒掉网瘾的妈妈,不过是利用
自我牺牲来勒索孩子的服从。
给对方制造愧疚感,是中国家庭常见的一种策略。而且这个孩子每天上网也就2个小时而已。
“任何看似荒诞的事情背后,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觉得它荒诞,那很可能是因为你不理解它。”最近网络上引起热议的吴谢宇弑母案,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都无比的好奇这样一个完美天才为何会杀了自己的母亲,说他双重人格也好、说他精神分裂也好,所有的猜疑都不过是猜疑,真正知道答案的只有他自己。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行为一定和他童年的亲子关系有问题,没有人知道这些年来他和母亲的关系是怎样的,究竟是过分的爱为束缚还是严苛的教育为牢笼。真相都藏在了他的内心。
现代的临床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假若一个人没有什么理由地残忍虐待甚至杀害其他人,那么可以基本推断,这个人曾被残忍虐待过。从书中可以确定,中国的亲子关系绝大多数都是有问题的,看似他们最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好。
最可怕的两种关系是溺爱和忽视。溺爱的伤害有多大,武老师说“溺爱是陷阱,实际上,溺爱的父母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却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仿佛不可指责。”
正是因为“爱”这么高尚的词,让我们对给予爱的一方不敢心生怒意,但是到了一点年纪,到离开了母亲进入社会,他就会感知这种溺爱的后果有多严重,这个时候,情感上的恨意就会超越理性的感恩。
被溺爱的孩子,挫折商很低,经不起外面的一点点磨难,他们依赖父母无私的给予,但一旦脱离父母,他们就是成年的巨婴,并且会将这种伸手可得的依赖情感带到其他的人际关系中,以自我为中心,自己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
同时,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0 ,我上大一的时候,学校有个南方来的孩子因为生活不能自理、不会用公共区洗澡仪、吃不惯食堂的饭菜而退学。这种结果往往还算良性的,更为重要的后果是孩子的性情和脾气会变得暴躁、焦虑,长大了反而会折磨父母,因为他潜意识里知道是父母让他变成这样的。
“真爱是不存在“过度”这一说的。如果是真爱,那么父母不管给孩子多少,孩子都不会出问题,相反,真爱越多,孩子的成长就越健康。”
“忽视”一个孩子通常出现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往往是一个家庭生了好几个女孩,最好才得到一个男孩,于是,女孩的存在就变成了一个错误,他们不被父母尊重、不被理解和感受,父母所有的爱都给了男孩。女孩想用成绩得到父母的关注,所以成绩就会变成女孩唯一的安全岛。
等到长大后,女孩要无条件的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贡献的一切都被父母转手给了男孩。
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造成女孩严重的心理疾病,让她变成一个愚孝的人,变成一个无私奉献的迎合者。
悲哀啊,是真的悲哀,要有多大的运气,才能成长在一个健康良性的家庭。而做为父母,不经过考试、不经过孩子的允许就把他们生下来,是多可怕。
生而为人,真的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你有没有能力抚养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不要仅仅为了好玩、为了传宗接代、为了完成自己未达成的愿望而去生孩子。
孩子不是工具、不是你的附属品,他亲密,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
金句分享:
“我们之所以会在恋爱中重复童年的错误,是因为我们无意识中想得到治疗,”荣伟玲说,“只是,如果病得又重又缺乏改变的动机,我们就不是好的病人,再优秀的心理医生对此也无能为力。”
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
荣伟玲说:“好的父母是天赐的运气,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心理基础。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五岁前就已基本塑造成型。不止人格,我们的情感基础也常是童年形成的。如
所谓的缘分,在心理学看来,可以归纳为一个等式:缘分=恋上“爸爸”或爱上“妈妈”。阿莲和岳东的故事验证了这一点。
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最后构成了一个现象场,它就像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坐标体系。
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同一件事情,因为坐标体系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家里主要处理的是感觉,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
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家之所以温暖,主要就是因为家里的成员“婆婆妈妈”,能理解并体贴彼此那些琐细的感受。
利益是根本。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是根绳,你用得好的话,就可以把所有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绝大多数婆媳关系的核心不是婆媳关系,而正是那个被夹在中间的儿子和丈夫。这个夹在中间的人,总想着要么妻子对老人家敬一些,要么婆婆对媳妇疼一些,问题就解决了。但他却很少想,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他自己的身上。要想很好地处理婆媳关系,这个人必须承担起责任来,努力去协调这个三角关系。
最爱的,我们都必然最难割舍。所以,势必要割舍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
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在小说《人间失格》中写道:“别人寥寥数语的责备,对我如晴天霹雳。”
“我们是镜子,也是镜中的容颜。”波斯诗人鲁米如是说。他的意思是,我这面镜子照见了你,那一刻,我也是你。太多哲学家重复过这样的观点: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同情心有两种。一种是对弱者的可怜,但内心同时有一种我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是共情,即,我深深地碰触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其实,所有的孩子一开始都是“成为自己的人”,但抚养者们非得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塑造自己的孩子,于是孩子的意志就被压制了,最终在不同程度上丢失了自己。
国内知名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写了《爱和自由》一书,大致的观点是,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时说:
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音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则称,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因为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亲子关系如此,师生关系、情侣关系等亲密关系也莫不如此。
心理学家则称,自然分娩的疼痛是母子之爱的一种高峰。如果没有经历这个疼痛,妈妈的生命知觉会产生断裂,她会恍惚觉得,孩子像是医生创造出来的。
“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痛苦而拒绝自然分娩,就像不能因为痛苦而拒绝分离一样。”荣伟玲说。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