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第七天(2018版)读后感500字 1000字 (6)篇

第七天(2018版)

作者:余华

第七天(2018版)在线阅读地址

第七天(2018版)读后感500字 1000字  第(1)篇


8.22日在火车站候车加乘车用了3个多小时的时间看完了,期间看到第四天的时候,心情特别压抑,很难受,又不知道怎么和朋友说,直到看完这本小说,书中反映的社会现实,都是这这些年在社会上上演的,我并不陌生。余华用特别平静的语调,客观的写下杨飞生前死后的事情,无论是描写环境还是陈述事实,都让读者我倍感无力。情节中给我带来的思考,这些天萦绕心头,很想写一篇读后感,也构思了很久,把自己的思绪与现实联系,又安慰自己,要对未来的美好足够相信。越想的多,越是写不好,写不深,还会有刻意之嫌,还觉得二十出头的自己现在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小说的深刻涵义的。现在作罢,不写了,也不纠结了。现实要面对,对生活也要憧憬。

下面是我看的一篇读后感。

 余华是我颇为喜欢的一个作家,他的创作风格很独特,既有鲁迅似的深邃辛辣,又有钱钟书似的幽默。最早接触到他的作品是高中时看根据他的小说《活着》改编的电视剧《福贵》,后来上大学第一次买小说,就买了一本他的小说集,集中收入了他的代表作《十八岁出门旅行》《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小说。


  距离他创作出长篇小说《兄弟》后的七年,他精心酝酿出了《第七天》这部在“在绝望的荒唐中反升华,在死亡的永恒中得永生”震撼人心的小说。有人说:余华把七年的光阴浓缩为七天来度过,未免也太短暂了!但我个人觉得独具匠心的艺术家总能在短时间的表演中给读者和观众带来一生的思考和触动。


  今天下午我大块朵颐的读完了《第七天》,觉得它与之前的作品风格迥然不同,以至于有些评论者认为它很荒唐,并认为它 是余华出道以来最差小说。“更有”毒舌“称此为小说中的《富春山居图》 。别人怎么想,我不管,我个人理解是余华创作出了现实主义的巨作《活着》这部代表他人生高峰的小说后,他一直希望突破自己,找到另一种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而 《第七天》无疑就是一个新的尝试。它 借助《旧约·创世记》开篇的方式,讲述一个人死后七天的经历。这个人没有墓地,无法安息,在生与死的边境线上游荡,然后来到一个名叫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方,那里聚集了很多没有墓地的死者……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我的理解是人生是孤独的,死后也是孤独的,但死后当孤独与孤独相遇,大家围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而且人人平等时,那便是永生!


  《第七天》是一部充满哲理的小说,同时也是生活在此在世界芸芸众生的图像。余华以其精湛的艺术构思和驾驭陌生化语言的能力将近十年来中国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浓缩在这篇小说中,极像一个冷静而又客观的旁观者在揭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他写的故事不再是遥远的平行空间里发生的故事 ,而是直面生活,如拆迁、墓地涨价、女强人的孤独与爱情、 死婴、卖肾、iPhone4s、理发店 洗头工凄美的爱情 、 火灾、车祸 , 枉死的 袖管上戴着黑纱 的老人。仿佛我们置身于一个绝望的境地,生是无望,死后也无望,以致作者 思绪里突然出现 了这样 念头,“我怎么觉得死后反而是永生。”它超越了鲁迅在 绝望的同时 不 放弃希望,在绝望中,反抗绝望 并升华为希望的诗句 “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这种虚妄,它贯穿于小说的始终,成为小说的主线,唯有死亡才能够消解它。同时也比唐代诗人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创然而泪下”的诗句更独孤的绝唱!比莎士比亚“生存还是毁灭”更具有震撼力的表达 。也即是我读出的“ 在绝望的荒唐中反升华,在死亡的永恒中得永生”的主题!


  而这个主题,恰恰说明了余华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随着思考深度的递增,也像其他的作家一样趋向于宗教的怀抱,他的宗教就是他的作品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即它心中的天堂,那里—— 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 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它的名字却叫“死无葬身之地”!而这个地方只有死后才能抵达,多么荒诞,但荒诞的背后是血淋淋的现实。


  《第七天》的出版,让我再一次见证了余华作为一个资深作家所具有的创作潜力,他总是与底层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 ,艺术化的展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表达出他们的心声,这也许这 就是他创造力的源泉!

第七天(2018版)读后感500字 1000字  第(2)篇


两个世界,一个冷若冰霜,一个炽热如火。一个被金钱,权力,利益覆盖,一个布满欢笑,温情和爱。杨飞离开的那个世界,我不敢仔细回想,那个名字很好听的火葬场,沙发上,一个个高傲的孤魂。那则新闻,说得冠冕堂皇的播报员。那片废墟上,穿着红色羽绒服等待妈妈的小孩。那座桥下,二十七个像夜莺一样会唱歌的婴儿。那个世界让人生畏,在那里公平比空气还轻。在我的世界,我只是一个学生,社会的世态炎凉,只是像故事一样,有人说给我的耳朵听。公平,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以前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不公平,但这显然是不对的,世间没有一样的人,差距总是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贫穷,富有的出身,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是我们可以去改变。正是这些差距,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我不是一个可以靠父母的人,我只能靠自己,我相信我和大多数人是一样的。

杨飞死了。很多人都死了,他的爸爸,放弃了一切,选择了他。他经常去的那家餐馆,也是他在那个世界最后一次呼吸的地方,那一大家人辛辛苦苦的工作。很照顾他的,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妈妈。在出租屋遇见的那对穷苦潦倒,却彼此深爱的小夫妻。他们都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我觉得他们的死亡,是最大的幸运,因为他们得到了温暖,得到了永存。就像一只小小的飞蛾,即使灰飞烟灭,可终是得到了温暖的火光。

感谢余华,在最后让我看到了一个温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没有差别,大家都一无所有,只有一副骨骼,一双空洞的眼睛。或许正是这样的一无所有,才成全了这片温暖。

第七天(2018版)读后感500字 1000字  第(3)篇

“生活或许还有很多不如意,但也有很多美好,一个优秀的作家他除了揭开这丑给我们看,他也在文中燃着希望的。我相信余华是这样的心怀悲悯的作家。每一个良善人心中都是有光的,哪怕只是萤火之光,也是希望!”
看这本书的过程,我一直在想死亡之后到底会怎么样。东野圭吾的《人鱼之家》就对死亡提出过疑问:脑死亡或者心脏停止跳动。现在的临床死亡好像是已心脏停止跳动为判定死亡的标准。现在想想,那些过世的人,在世的亲人会为他们守灵7天或几天,可能是在等待他们脑死亡,等所有生命体征包括脑电波都停止等等,这样火化或者其他的处理,过世的人会没那么多痛苦。其实这些也只是我随意瞎想的。因为我在想等以后我离世了,将好的器官捐赠,可是我怕会很痛,其实死都不怕了,害怕什么痛?因为我是天秤座,喜欢没事儿乱想。哈哈。之后我选择火化,不要墓地,骨灰撒向大海或者种于树下…虽然我知道这是伟人才能有的待遇,我可能资格不够[偷笑]说不定沙漠就是那样形成的呢

第七天(2018版)读后感500字 1000字  第(4)篇

我从地狱来,要到天堂去,正路过人间。。。本书用一个亡魂对生前的回顾和死后身边鬼魂的故事来讲述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的悲凉无助的悲惨命运,针砭时弊揭露政府黑暗,极具讽刺性,令人愤懑压抑又泪目感动。。。书中的人物都是善良的,然而贫穷人的善良只是善良,生要面对三六九等的划分,死亦有贫贱富贵权势的区别,阶级社会生死无别,所不同的是生前无助又无力的困窘,死后在死无葬身之地却可以过得安宁。。。死后真的如此吗?在圣经中上帝启示我们:马太福音 13:37-43他回答说:“那撒好种的就是人子;田地就是世界;好种就是天国之子;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将稗子薅出来用火焚烧,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他国里挑出来,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那时,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哈利路亚!

第七天(2018版)读后感500字 1000字  第(5)篇


故事情节紧凑完整,将现实中的很多阴暗面裸的摆在大家面前,讽刺之余又不乏有温情之处。死是生的对立面,现实社会里的不顺与多舛使得人们寄希望于另一个世界——死亡的那一头。然而,真的有死后世界吗?就算有,会像大家所期许那么美好吗?人生在世百十年,总会有不顺与各种磨难,关键是以什么样心态与方式去应对~社会本就是混杂的,人类社会也好,动物社会也罢,只要有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个体关联,就脱离不了复杂;等级森严也好,众生平等也罢,一个复杂的社会团体,总会有它固有的层级分类,我们避免不了也克服不了,适者生存~但是无论如何,阳光总是在的,温暖也随之而来,温情是可以传染的,在阳光找不到的角落里,温情是可以带来温暖的。给三星是因为读完本书,感觉很压抑很负能量,社会中是有很多阴暗面,而剥开它去警醒众人但同时却又给人的内心再增加几分阴冷~个人还是更加喜欢正能量的文章~

第七天(2018版)读后感500字 1000字  第(6)篇


书中的故事反映了很多现实中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腐败:例如政府强迫拆迁、警察的暴力破案、市长的滥用职权、医院的堕胎婴儿、恶毒的贩肾分子、大型超市的火灾、频繁的交通事故、天价的墓地……

另一方面,又写出了主人公父亲的淳朴善良,还有自己的奶妈一家人的温情,鼠妹(刘梅)和她男朋友相亲相爱不离不弃的爱情……

社会底层的人展现了人性的,社会上层的人却表现了人性的假恶丑。

现实的社会太多太多的不平等,太多太多的冤假命案,太多太多不能言说的实情……

作者运用死亡之人的口吻再现社会矛盾,还原事物真相。最后的对话中说的那个地方叫“死无葬身之地”既是说书中那些可怜的人儿的归宿,也将会是那些罪恶之人的归宿吧。


2017.1.12

墨~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149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