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 读后感 (6)篇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

作者:龙应台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在线阅读地址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 读后感  第(1)篇

在育儿界,龙应台应该算是一位比较著名的妈妈,有大量忠实粉丝。我读了众多的书,但竟然第一次读到她的书,就像是写日记,把孩子的日常和妈妈的日常娓娓道来,都是些稀松平常的小事,却在字里行间里流露出龙应台的想法,态度和观念。这本书就像生活札记,内容平淡质朴,像是妈妈一个人自言自语的碎碎念。就单纯育儿来说,指导性谈不上,但可以从别人的所见所遇所感中窥探出带孩子的艰辛与不易。也正因为这样的平凡,普通的读者才能从这本书身上找寻到自己的琐碎,那些“一地鸡毛”与熊孩子们“斗智斗勇”的悲壮故事。当然,妈妈并没有觉得这些事是烦心事,纵使被暂时羁绊住了脚,也能从其中找到很多乐趣,而这种乐趣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就发出了如书名般的感慨:“孩子你慢慢来!”最近,因为觉得时光易逝,孩子的成长时间不可逆,便加入了好几个鸡娃群,希望寻找一些更高效的学习之路。进群之后,才发现里面的家长果真如同打了鸡血般的,每天除了刷题就是鸡娃,大家共同的终极目标就是考取国内一流大学,当然抢先一步是“幼升小”或者“小升初”,仿佛只有小学是最黄金的六年,其他“中考”、“高考”的成功都押注在这个黄金六年上,如果在这六年没有将英语、数学搞定,似乎到了中学就再也不可能翻得了身了,因为强者有强者的生存法则,只会更强;而弱者如果本身弱,并且没有笨鸟先飞的话,只会越拉越远。是啊,在这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育儿鸡娃群里,忧心重重,焦虑万分,而一直坚持让孩子享受”顺其自然“的我当然插不上嘴,更是感到羞愧和无地自容。为了保留住心中最后的一丝坚持,我还是默默地退出了那些鸡娃群……我才进了一两个这样的群,但全国这样的群千千万,那些家长们相必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必孩子在他们的悉心教育之下,不是金钢蛙,也是牛蛙。当退群之后,我默默地看了这本《孩子你慢慢来》,又跟着作者一起回忆起孩子曾经的幼儿阶段,0-6岁的育儿主流中几乎都是“爱和成长”,然后到了进入小学后,铺天盖地的传统思维,应试教育,超前学习,奥数阅读英语等等一下子冲垮了前六年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育儿观,真不知道是家长的不幸?还是孩子们的不幸?如果大家都希望能通过鸡娃跳脱固有的阶层,那么谁又只能无情地被踩在脚底下呢?平凡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写照,纵使再鸡娃,再鸡血,能出成就的总还是那些极少数的孩子,那些跟风攀比花钱学习打鸡血激娃的家长们,注定大部分依旧平庸,这个是无法跳脱的死循环。很多家长会想说:“你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和孩子行不行呢?”试,还有50%的机会;不试,那就是100%的失败了。何况每个家长都百分之一千地相信自己家的孩子不比别人家的差。是啊,作者在书中也声讨和质疑过台湾教育作业多的状况,至今,这种情况依旧未有减少,鸡娃群的家长们恨不得孩子一天24小时都在刷题中快乐度过。可残酷的现实会告诉你:成功只有少数,大部分孩子注定是炮灰,不论你甘心或者不甘心,这个现实必须得接受并且承认。而那些花了大钱收获无法成正比的家长和孩子,将来的心境又该如何调整和梳理呢?学了总比没学好,这种观念应该是很多家长的想法,比不了牛娃们,超越一些普通娃还是很轻松的嘛~对此,我不敢下结论。然而,家长的焦虑是会传染的,如果传染到孩子身上,必然得不尝失。看完《孩子你慢慢来》让我很平静,让我很宽心,细细思考着自己将来如何引领孩子?三流父母当保姆,二流父母当教练,一流父母当榜样。学习的道路有很多,有个好心态是所有一切的基础,而这种好心态更是能传染到孩子,让他在求学之路上同样坦淡,心无旁骛。鸡娃不适合我,我舍不得给孩子打鸡血。如果注定无法鲤鱼跃龙门,与其焦虑哀怨想尽办法跻身高一阶层,还不如心甘情愿当个快乐幸福的社会底层,自食其力,勤奋知足。孩子,你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 读后感  第(2)篇


作为即将成为父亲的我来说,这本书实在值得反复咀嚼,慢慢吸收这充溢其间的营养。

这本书截取了母亲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片段。之所以说具有代表性,是因为每一个片段一样的是母亲的爱,不一样的是,每个片段从不同的方面展现了母亲在塑造孩子人格时的良苦用心。

这些片段有的是关于对孩子独立的教育,有的关于对孩子原则的教育,还有关于对孩子的性教育等等。虽然我们可以笼统的称之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具体到每一个健康的观念的形成,背后都有教育者内心的反复衡量。

为什么需要反复衡量?譬如做菜,你不单要准备食材,还要知道什么时候放佐料,放多少。教育也是一样。每个孩子生理心理发育是不一样的,独一无二的,而父母是与孩子最亲密的人,应当去了解在什么时候对孩子开始什么样的教育,还要知道以什么方式去教育。

龙应台始终是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教育孩子,所以她的孩子会觉得妈妈更像挚友而不是母亲。如果小孩能够把母亲当做挚友,愿意于母亲去分享他的好奇,惊喜,悲伤,那么无疑这个母亲是非常出色的了。

龙应台早年受到传统的教育,后面又受到西方自由开放的思想洗礼。反映在教育上,就是既带走东方的保守,又兼具西方的自由。但是她努力的使这两者达到平衡,虽然不是非常完美,已然难能可贵。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即教育小孩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过于严苛。平等交流,耐心倾听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书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与阿德勒的教育理解有颇多相同之处。譬如性教育,譬如平等对待家中的多子女。可见,优秀的理念是有共同之处的。

努力做个好爸爸,做孩子的好朋友。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 读后感  第(3)篇

这本书是一位朋友推荐我看的,这位朋友对我来说特别重要,她的特立独行,她的大方睿智,她的随心随意,都让我从心里羡慕到喜欢,很多事情都能从独特的视角发现事件的核心。很多观点我们都能达成共识,但在本书中,两个孩子与母亲讨论妈妈换卫生巾这件事有分歧,我主张性教育,生理知识教育都是必要的,但在小孩面前换卫生巾这样私密的事情,特别是当着两个小男孩的面,我就不太认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即使是父母或者孩子都需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她的观点与文中母亲契合,但这次我打算坚持我的意见,我知道她一定会尊重我的看法的。再回头看看这本书,慈父严母模式深得我心,中国很多家庭教育是严父慈母,或者虎妈猫爸我都不认同,慈母多败儿,甜腻腻无原则的爱宠得孩子太娇纵,父爱又得不到彰显;用虎妈猫爸形容,多数是指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为了小孩学业一味功利地教育,对孩子成长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在文章后面兄弟俩写的跋中看出,他们对妈妈的教育还是特别赞同的,关爱与严厉都适度。对于慢慢来还是放手,我选择的是放手,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快放手让女儿更独立,以后的人生她能带着爱、希望、快乐前行!深得裨益,推荐!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 读后感  第(4)篇

读此书的过程中,每当有作者描述孩子的每个成长时期时,就不由得勾起我在自己孩子成长过程时自己是怎么处理的的画面,并对自己处理不足之处加以悔恨。假如能从新来过,我想自己会真正站在孩子角度去考虑问题,聆听他的声音,不会那么武断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总是认为自己觉得开心,觉得正确......也不去问问他是怎么想的,甚至不加思索命令孩子去完成。想一想一颗幼小的心灵要承受多少的无奈。似乎自己的童年也是这样过来的,没有人问你快乐不快乐,愿意不愿意。就这样一代一代打着“为了你好”的理由传承了下来。人生没有预演,教育孩子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好与坏已无法改变,只希望明天的自己对今天的自己不要有再多的惋惜与悔恨,走好每一天。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 读后感  第(5)篇


童年是和父母在一起时间最长最美好的一段时光,边看边会想起自己小时候的很多事,我的童年好像也,都在玩玩玩,无忧无虑,不引人注目,也没什么兴趣特长,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开心幸福的童年。

父母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后来发现,还蛮重要的,潜移默化。我爸和龙应台的教育方式有点小相像的地方就是,“能不能多读点书”哈哈哈,所以我很能理解安德烈说得他妈妈希望把她培养成为“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我爸也是,生活学习点点滴滴中。

未来很长一段需要自己独立前行的日子,我常感恩这样的教育。对生活人或事有一定的自我主宰、有热情,也有坚韧的毅力。

这是一本轻松欢愉的书~哈哈。带着轻松的心情去看便是。很不错的。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 读后感  第(6)篇


充满温情的一本书。

有时候妈妈和孩子之间一切很简单的小事都可能让人觉得妙不可言,关键在于,妈妈对待孩子的态度。

也许如华安所言,妈妈虽出生于台湾保守传统教育背景下,却是成长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知识分子——崇尚自由和理性。再加上父亲是德国人,于是才有了如此有趣、温馨而豪不压抑的家庭氛围。

当然,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教育也是很大的因素。我实在很欣赏遭遇小孩子偷东西后超市老板的态度――“他真怕了,不要吓到他。”这种温和与体谅正是刚刚接触世界的孩子最需要的。他们需要慢慢成长。

但我着实惊讶于母子之间没有任何隐瞒、避讳的性教育。《高玩》这一章真的是雷到我。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2299.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