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 (6)篇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

作者:吴晓波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在线阅读地址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  第(1)篇

需求度:用户需求是产品核心,产品对需求的体现程度,就是企业被生态所需要的程度。产品研发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研发者往往对自己挖空心思创造出来的产品像对孩子一样珍惜、呵护,认为这是他的心血结晶。好的产品是有灵魂的,优美的设计、技术、运营都能体现背后的理念。有时候开发者设计产品时总觉得越厉害越好,但好产品其实不需要所谓特别厉害的设计或者什么,因为觉得自己特别厉害的人就会故意搞一些体现自己厉害,但用户不需要的东西,那就是舍本逐末了。现在的互联网产品已经不是早年的单机软件,更像一种服务,所以要求设计者和开发者有很强的用户感。一定要一边做自己产品的忠实用户,一边把自己的触角伸到其他用户当中,去感受他们真实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脚踏实地,从不完美向完美一点点靠近。速度:快速实现单点突破,角度、锐度尤其是速度,是产品在生态中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几种现象:有些人一上来就把摊子铺得很大,恨不得面面俱到地布好局;有些人习惯于追求完美,总要把产品反复打磨到自认为尽善尽美才推出来;有些人心里很清楚创新的重要性,但又担心失败,或者造成资源的浪费。这些做法在实践中经常没有太好的结果,因为市场从来不是一个耐心的等待者。在市场竞争中,一个好的产品往往是从不完美开始的。同时,千万不要以为,先进入市场就可以高枕无忧。我相信,在互联网时代,谁也不比谁傻5秒钟。你的对手会很快醒过来,很快赶上来。他们甚至会比你做得更好,你的安全边界随时有可能被他们突破。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  第(2)篇

先后有几个团队都在同时研发基于手机的通信软件,每个团队的设计理念和实现方式都不一样,最后微信受到了更多用户的青睐。你能说这是资源的浪费吗?我认为不是,没有竞争就意味着创新的死亡。即使最后有的团队在竞争中失败,但它依然是激发成功者灵感的源泉,可以把它理解为“内部试错”。并非所有的系统冗余都是浪费,不尝试失败就没有成功,不创造各种可能性就难以获得现实性。开放协作度:最大限度地扩展协作,互联网很多恶性竞争都可以转向协作型创新。互联网的一个美妙之处就在于,把更多人更大范围地卷入协作。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越多人参与,网络的价值就越大,用户需求越能得到满足,每一个参与协作的组织从中获取的收益也越大。所以,适当的灰度还意味着,在聚焦于自己核心价值的同时,尽量深化和扩大社会化协作。对创业者来说,如何利用好平台开展协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以前做互联网产品,用户要一个一个地累积,程序、数据库、设计等经验技巧都要从头摸索。但平台创业的趋势出现之后,大平台承担起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创业的成本和负担随之大幅降低,大家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最核心的创新上来。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开放、协作、分享,首先因为对他人有益,所以才对自己有益。一个好的生态系统必然是不同物种有不同分工,最后形成配合,而不是所有物种都朝一个方向进化。在这种新的思路下,互联网的很多恶性竞争都可以转向协作型创新。利用平台已有的优势,广泛进行合作伙伴间横向或者纵向的合作,将是灰度创新中一个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  第(3)篇

腾讯传,两天看完,第一反应是,吴晓波文笔依旧这么好,企业史竟写出了波澜壮阔的感觉,后来再一琢磨,写的好大概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书里那些事情我都是亲历者,读的过程仿佛重新在少年时代走了一遭,QQ头像、QQ签名、QQ秀、QQ空间、QQ音速、穿越火线、微信,腾讯用它产品的时间线串起了我的整个青春。至于它的副标题-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还没来得及仔细思考,只有两点体会比较深刻,第一点,对一个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公司,最重要的考虑就是活下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你根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三年计划五年规划你怎么定?马化腾最初成立公司定位的是传呼机服务,误打误撞进入了IM领域,虽然用户飞速增长,但是一直找不到盈利模式,想卖公司都没有人要,要不上恰好赶上移动梦网业务的推出,腾讯也许已经跪了。创业者能做的,就是瞄准一个大的方向,保持开放与警觉,顺应趋势,在发展中去解决问题。第二点,就是马化腾的产品观“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不要为了面面俱到而一上来就把摊子铺得很大,也不要过于追求完美,把产品反复打磨到自认为尽善尽美才推出来。马化腾认为这些做法在实践中经常没有太好的结果,因为“市场从来不是一个耐心的等待者”。还有半点是,3Q大战后腾讯策略的转变,从垄断走向开放,从“你做我也做”变为“我们一起做”,成立了产业共赢基金,大规模的投资收购,这也间接造成了现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的企业要么姓马要么姓马的状况。别的灰度法则、腾讯云、互联网 、泛娱乐化这些就等以后再慢慢琢磨吧。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  第(4)篇

我的建议就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也许每一次产品的更新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如果坚持每天发现、修正一两个小问题,不到一年基本就把作品打磨出来了,自己也就很有产品的感觉了。所以,创新的灰度,首先就是要为了实现单点突破允许不完美,但要快速向完近。灵活度:做敏捷企业、快速迭代产品的关键是主动变化,主动变化比应变能力更重要。互联网生态瞬息万变。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应变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实际上主动变化能力更重要。管理者、产品技术人员而不仅仅是市场人员,如果能够更早地预见问题、主动变化,就不会在市场中陷入被动。在维护根基、保持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企业本身各个方面的灵活性非常关键,主动变化在一个生态型企业里应该成为常态。这方面不仅仅是通常所讲的实时企业、2.0企业、社会化企业那么简单。互联网企业及其产品服务,如果不保持敏感的触角、灵活的身段,一样会得大企业病。腾讯在2011年之前,其实已经开始有这方面的问题。此前我们事业部BU(Business Units,业务系统)制的做法,通过形成一个个业务纵队的做法使得不同的业务单元保持了自身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但是现在看来还远远不够。冗余度: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鼓励内部竞争、内部试错,不尝试失败就没有成功。在面对创新的问题上,要允许适度的浪费。怎么理解?就是在资源许可的前提下,即使有一两个团队同时研发一款产品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你认为这个项目是你在战略上必须做的。很多人都看到了微信的成功,但大家不知道,其实在腾讯内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  第(5)篇

重要的方向。进化度:构建生物型组织,让企业组织本身在无控过程中拥有自进化、自组织的能力。进化度,实质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组织方式是否具有自主进化、自主生长、自我修复、自我净化的能力。在传统机械型组织里,一个“异端”的创新,很难获得足够的资源和支持,甚至会因为与组织过去的战略、优势相冲突而被排斥,因为企业追求精准、控制和可预期,很多创新难以找到生存空间。这种状况,很像生物学所讲的“绿色沙漠”——在同一时期大面积种植同一种树木,这片树林十分密集而且高矮一致,结果遮挡住所有阳光,不仅使其他下层植被无法生长,本身对灾害的抵抗力也很差。要想改变它,唯有构建一个新的组织形态,所以我倾向于生物型组织。那些真正有活力的生态系统,外界看起来似乎是混乱和失控的,其实是组织在自然生长进化,在寻找创新。那些所谓的失败和浪费,也是复杂系统进化过程中必需的生物多样性。创新度:创新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充满可能性、多样性的生物型组织的必然产物。创意、研发其实不是创新的源头。如果一个企业已经成为生态型企业,开放协作度、进化度、冗余度、速度、需求度都比较高,创新就会从灰度空间源源不断涌出。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创新不是源头,而是产物。企业要做的,是创造生物型组织,拓展自己的灰度空间,让现实和未来的土壤、生态充满可能性、多样性。这就是灰度的生存空间。互联网越来越像大自然,追求的不是简单的增长,而是跃迁和进化。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  第(6)篇

感谢晓波老师为广大读者带来一次丰厚的精神食粮,对于腾讯,每个互联网用户都不陌生,从经典的企鹅形象到颠覆电信行业的微信,从浏览器到网络游戏,几乎在每个互联网能够触及到的地方,都有腾讯公司的身影。作为BAT三巨头之一,谈及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总不会避开腾讯。研究腾讯的发展历程,就是研究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历程,更是探索移动互联发展未来的重要样本,对于开创“互联网 ”的未来,意义重大。著名的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获得腾讯公司授权之后,为其撰写了《腾讯传1998-2016》。吴晓波的功力深厚,思维独到,文字犀利又不乏忠实记录,记录真实却又不乏规律的把握。吴晓波的描述帮助我们拨开腾讯公司繁花似锦的表面浮云,让我们看到腾讯公司所秉承的互联网精神:“互、联、网”,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腾讯公司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中的幸存者、挑战者和领跑者。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3/2649.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