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童年的消逝 读后感4500字

童年的消逝

作者:尼尔·波兹曼

《童年的消逝》初版于1982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童年”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概念,印刷术普及之前,儿童与成人之间靠口语传播,彼此分享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所以人类并没有“童年”;印刷术普及之后,文字成为主导,成人掌握着文字和知识的世界,儿童与成人之间出现了一道文化鸿沟,“童年 ” 诞生了。电视时代,一切信息都能够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共享,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几乎都被迫提早进入充满冲突、战争、、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渐消逝。波兹曼同时指出,在成人和儿童共同成为电视观众的文化里,政治、商业、教育等最终蜕变成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人类的文化精神逐渐枯萎。

童年的消逝 读后感 第(1)篇

主要内容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童年的发明和童年的消失。

Neil Postman所讲的童年,是一种文化概念。它出现在需要进行复杂的语言学习之后。

一、口语时代

在中世纪,文化传播为口语。在这样的世界内,成人个体的概念都不存在的,更不用提童年的概念了。原始资料显示,中世纪认为儿童在七岁就结束了。为什么是七岁。因为儿童在七岁时已经能够驾驭语言了。他们会说而且明白成人所说的一切,并知晓成人的一切秘密。

所以,它解释了三个问题:

一是中世纪为什么没有羞耻的概念?

因为羞耻的概念,一部分在于相信有秘密的存在。

二是为何天主教会指定七岁为理性年龄?

因为人长到七岁,便可以知晓是非了。

三是中世纪为什么没有学校?

不需要理性教育。当时只有学徒和服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职教育”。

二、印刷术时代

印刷术发明后,文化得已迅速、大量传播并促成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科的喷涌而出。与此同时,个人概念产生。在新的文化传播环境中,在有能力读书的人和没有能力读书的人之间,逐渐产生了明确的界限。

成年就变得需要努力才能挣来了。它变成了一个象征性的成就,但不是生物意义上的成就。自从有了印刷术,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成为“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教育,因此,欧洲文明重新创造了学校,从而使童年的概念也变成社会必须的了。

——Neil Postman《童年的消逝》

在新的文化传播环境中,成年的定义被改写,即成年是指拥有阅读能力的人,相应,儿童便是没有阅读能力的人。

三、教育的目的

因此,本书引出一个重要概念,即教育的目的。婴儿走向儿童只需要掌握语言技能,而儿童走向成年不仅需要学习阅读修辞与逻辑理解能力,还需要培养众多品质,才能进行良好的阅读,成为一个好的“读者”。

比如,有活跃的个性意识,有逻辑、有次序的思考能力,能使自己与符号保持距离的能力,能操控高层次的抽象概念能力和延迟满足感的能力。

其中,超凡的自我控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控制和征服人天性的能力,成为成年人的一个重要特点,因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目的。有些人甚至认为,这是教育的绝对、必要目的。

通过理性教育,头脑的可以得到控制,没有压抑和升华,文明不可能实现。

四、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时代

Neil也认为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是科技的产物,时代的趋势,但他认为人们已经无法很好的控制它了。这种最简单,最直观的图像画面,要求人们能在瞬间理解内容,因此制作者也不能把电视节目做的隐晦,艰涩。“电视”这种传播方式毫无门栏可言,儿童与成人对文化理解力的界限开始丧失。同时,Neil认为,电视更不存在文字的隐秘功能,因此,他认为区分成人与儿童中最重要的环节——羞耻感,被大大降低。没有这种界限,世界好比再次退回到中世纪,不再羞耻,不再隐蔽。

而且,电视信息支离破碎,毫无系统,没有逻辑,只是将大量不相关信息堆在一起。也因为其画面的瞬息而变,让观众更注重感受,从而没有时间思考,毁灭独立思维。于是,电视不仅决定了民众的思维,在很多事件下,它不再是单纯传播工具,开始变成制造事件的主要手段。

几点不同体会

本书的绝大部分内容,深感赞同,而且对于“童年”概念的描述颇为考究、细致、全面,对于大众传媒带来的弊端思考也是极其深刻的。不得不说,是一部极具价值的警世之言。在此基础上,个人谈论几点不同体会:

一、关于隐秘内容的公开讨论

什么不适合公众、公开探讨?以前不适合公众、公开探讨的内容,现在补适合吗,以后也会不适合吗?作者在书中阐释了诸如性、暴力、死亡、精神病,同性恋等话题公开在电视讨论,毫无隐秘与羞耻感可言。但是,精神病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同性恋得到解放,不再作为极端人群出现……也许,它在过去是病态,是不适合被公开提及的,但某种意义上说,大众传媒的关注与讨论,使边缘群体获得极大关注,让很多定义被重新定义。

二、大众传媒的威力有这么大吗?

电视、手机、网络电视等确实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在我看来,作者对大众传媒的态度过于悲观消极,尤其最后几章,面对混乱无序,铺天盖地的各种信息,作者无力招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不得摧毁电视行业一般。但我认为,这与他在美国的环境密切相关。美国电视行业基本处于“无政府”管理,恶性竞争大肆其道,才导致了一系列传媒副作用几何式出现。

1.文字的重要性

我认为当今社会,文字仍然是最重要的记录与传播形式,且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海量的文献,就算是放进了磁盘,也只是变更了记载介质,这一点,与延续至今印刷术无异。电视等大众传媒只能是传播信息的窗口,甚至可以说是“泛娱乐”化的,与系统的教育学习相比,相差甚远,不可同日而语。

2.磨灭思考能力

面对电视的众多节目,确实会暂时性丧失思考,但非永久性丧失。没营养的口水节目自然抛弃不谈,但其余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对于社会现象或学科知识深究的热情。而且在了解了大众传媒的本质后,你更不愿被愚弄,不想被牵着鼻子走。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反而会被再次受到重视。

3.播放内容管控

书中大量篇幅表达了Neil对于成人内容展现给孩子的焦虑。他在书中写道:

喷洗衣液的广告;谈论男性脱衣舞者;不断展示胸部和臀部的节目;交换配偶的纪录片……

显而易见,这样的内容在中国,是无法在电视播放的。而且我们的网络环境也处于强力整治把关中,如果你想获得色情暴力恐怖等极端信息,你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学习如何搜索,成本较高。

当然,中国也因为节目内容的严格管控,使得一些文化在内容上难以突破限制,诸如国产动漫与电影。但是,我只是觉得如果作者生在中国,他不会对大众传媒那么惊慌失措,闻风丧胆。

后记:关于阅读这件事

书中提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

阅读其实是一件反社会行为。

当然,这要从阅读产生的必要基础——印刷术发明后开始。印刷使版权观念形成,一个人的思想得以不加篡改地流传百世。如果说,抄写文化的状态压制了人的自恋情结,而印刷,却使它获得解放。印刷激发起作家与读者日益强烈且无需掩饰的自我意识。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一切人际交流都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甚至连阅读所采用的也是口语模式,一个读者大声朗读,其他人随后跟上。

但自从有了印刷的书籍之后,另一种传统便开始了:孤立的读者和他自己的眼睛。口腔无需再发生声音,读者及其反应跟社会环境脱离开来。 读者退回到自己的心灵世界。

从16世纪至今,大多数读者只有一个要求:不希望他人在旁边;若不行,则请他们保持安静。 整个的阅读过程,作者和读者仿佛达成共谋,对抗社会参与和社会意识。简而言之, 阅读成为反社会的行为。

——Neil Postman《童年的消逝》

Leo Lowenthal说道:

“自文艺复兴以来,关于人类本性的普遍哲学是建立在这样的构想之上的:每个个体都是离经叛道者。在很大程度上个体的存在,就在于坚持个性,反对社会的限制和规范要求。”

怪不得中世纪和中国历史上都有过“焚书坑儒”的愚民政策,阅读经这样解释后,就变成离经叛道的表现了。我知道读书人思想相比更难以控制,但就此提出“阅读成为反社会的行为”还是头一次听到,瞬间觉得爱读书的我简直太酷了。

而且,我一直很抵触现在的“听书”的形式,我认为语音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书本的内容开始受限于“第三者”,阅读的语音语调,让听众对于书本的理解开始出现偏差,而且无法随时思考。现在,我也终于看到有人描述清楚这种“第三者入侵感”了。与作者最直接的对话,就是阅读中国人写的中文著作了吧,这是最没有“第三者入侵感”的直接阅读了吧。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294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