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读后感4500字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全球瞩目新作,以宏大视角审视人类未来的终极命运。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更重要的,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 “神人”。 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读后感 第(1)篇

在看起来还有些遥远的人工智能时代,真正可能摧毁人类的即不是人类被机器取代,也不是”意识‘’和“情感”这些人类自以为才有的东西被机器学会;而是机器证明意识和情感这些人类自视珍贵的东西其实没有多大用处。

很多人自信断言人工智能永远学不会人类的情感和意识,所以人类不可能被机器取代。可要是人工智能根本不打算也不必要去学人类的意识和情感呢?

我觉得这事不得不从人类缘何珍视自己的“意识”和“感受”说起吧。说来或许搞笑,但近几个世纪以来,似乎我们在思想上取得最大的成就告诉自己“我们能判断自己做的事是对还是错的”。曾经圣经告诉大家,我们做事的评判标准是早就写好在上帝那里的,上帝让你不可偷窃,要孝敬父母。直到后来宗教杀手——人文主义回归并大声疾呼:真正的评判标准难道不应该是参考我们人类自己的想法吗(黑人问号??)就拿盗窃这事为例,盗窃是错的,应该是因为它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而不应该是因为它违背了上帝的意思吧?于是乎,判断事情对错、好坏的权力重新被人类从神那里收回来。朋友圈无数次引用尼采的“上帝已死”,这句玄学一样的话按人话翻译的意思,其实就是我们智人做事不用再管宗教假借上帝之口的那些条条框框,follow your heart就行了。

但是,“跟着感觉走”,我们今天说来轻巧,其实这个观念经过了相当曲折的历程才根植在我们人类内心里——曾几何时,人类并不在乎自己感受如何或者是否有“自由意志”。话说回到人类在拥抱人文主义后迎来了一波发展的小。由于不必再理会圣经中的“商人进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困难”的警告,人类自然而然回归到想要更大更多更好的欲望中。圈地,圈人,开工厂,再发展,顺理成章。加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三步并两步地奔向了“现代化”,获取了无穷的力量。然而,看似人类终于摆脱了束缚,岂不知人在同“现代化”签订新契约的时候迎来了新问题。假如我们看一眼新的契约,就会发现内容很简单:那就是放弃意义,获取力量。在现代社会以前,多数文化都相信人类是某个伟大宇宙计划的一部分。这个计划的设计者是某些万能的神或者永恒的自然规律,人类无法改变。这个宇宙计划限制了人类的力量,但同时让人的生命有了意义。人类就像舞台上的演员,脚本让他们所讲的每个字、所掉的每滴眼泪、所做的每个手势都具有了意义;但同时也对他们的表演设下严格限制,就像哈姆雷特不能在第一幕就杀了克劳狄斯。然而自从人类撕毁了和上帝的契约后,人类生命的意义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洞。“我们现在这样无限的扩张,如果不是为了进天堂,那究竟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我们人类真的和其他动物一样,活着只为繁衍下一代?“契约撕毁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失去了一个价值评判标准。科学知识能判断事实声明,但对伦理判断无能为力。比如科学可以告诉你建三峡大坝能带数万亿兆的电力,但不能告诉你数万亿兆的电力是否比数万户被迫迁离的居民和无数将被淹没的文化遗址更重要。

当然,我们这些焦虑但灵活的人类不仅没有在失去意义的黑洞中坐以待毙,而是甚至非常大胆地给自己加戏了。曾经神的终极宇宙计划赋予了人类意义,而到了现代,人类逆转了这一角色,反过来认为宇宙本身是虚无的,是我们人类自己要给宇宙去创造意义。而创造意义的关键,就是尽可能多地去体验生而为人的感觉,然后从这些感觉中解读出意义。也是从这些时候开始,“意识”和“感受”才真正变的重要起来——有意识才能有感受,有感受才能判断价值。于是从电器到旅游到艺术,一系列现代工业的存在必要便也因为这个新神话而诞生了。也许讲到这里你能真正明白,为啥近现代艺术逐渐从写实宏大叙事,逐渐转向刻画个体以及刻画个体感受;你也明白了消费主义是怎么在这个神话土壤中滋养,为什么人类开始乐于把钱花在吃喝日用以外的第三产业;你就明白为什么商家强调旅行机票卖的不是飞行的数个小时,而是售卖体验新奇目的地的机会(陈绮贞:“旅行的意义“)。答案都是:现代社会中,人类认为要通过尽可能多的体验来寻找意义。由是,伦理判断标准也变成了“感觉对了就去做吧!”虽然后来意识形态出现了分歧,自由主义觉得每个人的感觉都很重要,社会主义认为集体认为最重要的感受才是真正重要的感受,但“有自由意志才能有真实感受,有真实感受才能有价值判断”这个逻辑链从没有断过。

看到这里你就会发现,“自由意志”“意识”这些东西已经象征了人类存在意义和尊严——“这个宇宙里只有我们人类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和真实感受,这可以用来做其他事物做不到的事情。”

讲了这么久主角人类,这时另一个主角人工智能也应该登场了。正如前面提到,如果人文主义是宗教杀手,那么人工智能可能就是人文主义杀手。虽然生物学很多实验正在证明“自由意志”可能不存在,“意识”与我们做判断和行为可能无关,但今天我想说的是,即便自由意志存在,人工智能可能将会证明这些并不重要,就像三体里智子说“主不在乎”一样。

“智能”和“意识”很有可能是两码事。很多人自信断言机器永远学不会人类的意识和情感,所以人类不可能被机器替代。其实这个论断背后有一个存在多年了的隐藏假设,就是只有靠意识和情感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作出判断。这个假设是不是一定是对的?会不会只是我们人类的一厢情愿?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人工智能发现无意识的算法依旧可以非常好的理解这个世界?

对人工智能而言,智能是必要的,但意识却可有可无。我们曾经觉得智能和意识是密不可分。打个比方,我们能判断某个候选人更靠谱,不仅仅是因为客观上我们会理性分析他过往的政绩,也因为主观意识上我们可以感性地分析他这个人是否权威、是否可靠智能等等。但从表现上看,谷歌仅靠数据预测选举结果已经比传统媒体的有意识算法更加接近真相了。在强有力的数据分析下,很难说主观意识对判断真的那么不可或缺。而人工智能的基础——现代计算机,即便在智能这一性能上突飞猛进,似乎并没有比50年代的原型机多了多少意识。一个更加现实的考虑:我们现在觉得只有人类能胜任的工作里,有多少是真的需要意识的?人类觉得自己的核心工作能力就是体力+智能。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机器已经把人类在体力方面比下去了;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机器把人类的计算能力比下去了。而在现在,虽然很多工作领域人工智能还远远无法和人类匹敌,但我们只要思考一点:这些工作中,有多少人类特征是其实不需要的?一个卡车司机出了需要准确判断路况,识别红绿灯,控制车速以外,一定需要懂得感慨窗外阳光正明媚天气正晴好吗?即便是高深的音乐领域,人类觉得曲子是因为充满情感地谱写而美好,但实验证明计算机算法谱写的曲子一样能令人感动非凡,哪怕这谱写过程中恐怕没有意识的参与——机器要学会艺术并不难,唯一的区别只是这过程中没有运用到人类觉得非有不可的“情感与意识”。更不必言最近讨论很火的金融行业交易自动化,法律行业自动化等等。即便很多人类认为只有主动意识才能解决的问题,其实到底是不是依赖意识来解决的呢?比如“一个小孩冲出来,司机是选择撞上去还是撞护栏“这个问题,我们人类在做决定时可能未必是真正运用到了意识,而可能仅仅是调用了过往的记忆,也可能被动地取决于我们当时的血压心跳和肾上腺素。这些数据可以描述的东西,人工智能是真的很有可能做的来的。

以上是很多思考,是关于人工智能成熟后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这个族群可能会发生怎么样。但需要提出的是,目前来说,人工智能还在“智能”这件事情上苦苦挣扎。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希望达到的目标,还只是“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化处理所有人类需要花1秒钟思考的问题”(+1s)。人工智能正在陷入瓶颈期。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百年以内,人类有能力带领众多机器走出瓶颈期,像上帝一样赋予它们超强的智能,然后亲手将它们送上人类的对立面。

小记:这是一本非常非常难得的好书,值得写写归纳和想法来总结一下。这本书让人叹服的理由是,人人都在高喊科技发展和人工智能会毁灭人类,这个作者不紧不慢地解释这些新科学为什么能够轻而易举地抹去人类的意义。难以想象作者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掌握了多少生物学,社会学和计算机学科知识才可以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思考问题。哪怕是看过一遍而不去深思,都可以帮助读者捋清人类社会是如何发展至今的。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302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