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读后感1000字
断断续续地看完这本书,现在想来余音袅袅,不绝于耳,特别是那句诗文:“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作者将人物置于阿富汗战争的背景之下,向我们细致讲述两个女人的故事,关于爱,关于家庭,关于信念,关于相互救赎。她们是彼此的太阳–玛丽雅姆和莱拉。
关于爱。玛丽雅姆的童年在简陋的泥屋中度过,期间有爱她而不会正确表达方式的娜娜,也有经常带上礼物来看她的扎里勒。小时候的她,把扎里勒当成依靠,怀疑娜娜说的话:“就像指南针总是指着北方一样,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娜娜的爱,既尖锐又费解,带着绝望的固执,想将玛丽雅姆困在身边。扎里勒的爱,流于表面,怯懦犹豫,无法将玛丽雅姆融入自己的家里。莱拉的童年相对幸福得多。她有青梅竹马的塔里克,有两个好朋友,有博学慈爱的爸爸,并且享受女性接受教育的权利。唯一缺乏的是母爱,心里早已装满两个儿子的母亲对莱拉视而不见。
关于家庭。玛丽雅姆的一次任性,造成娜娜的自尽,而后被扎里勒嫁给四十多岁的拉希德。本来在见识上就有差距,再经历多次流产后无法生育,让她的家庭地位更加低下。她一方面需要取悦拉希德,另一方面经常遭受拉希德无缘无故的毒打。她默默忍耐,麻木地顺着生活的轨道行进,直到莱拉的到来。莱拉十九岁那年,在火箭弹里失去了双亲,心爱的塔里克早逃离到巴基斯坦。被告知塔里克身亡的消息后,怀有身孕的莱拉不得不嫁给拉希德。这个一夫二妻的家庭里,莱拉是公主,玛丽雅姆是保姆。
关于信念。玛丽娅姆总是被拉希德暴打,但是她内心深处不甘愿屈服。一个人究竟有多大的忍耐力,足以承担生活的重压?战乱、政权更迭(、苏联入侵以及)、干旱、饥荒……莱拉和玛丽雅姆经历着与每一个阿富汗百姓相同的苦难,却有着不易被毁灭的信念。活着就是活着。
关于相互救赎。两个女人从排挤对方到接纳再到互相依靠,这是个令人惊讶的结局。在莱拉加入家庭以前,没有人为玛丽雅姆出头,制止拉希德的暴力;没有人会和她坐下来静静享受喝茶的休闲时刻;没有人能让她感受到被需要是多么幸福。后来,玛丽雅姆与莱拉一起做家务,悉心照顾阿兹莎。为了拯救莱拉,她甚至用铁锹打死拉希德,并担下罪责,成全了莱拉和塔里克。她的救赎为莱拉换来安定幸福的日子,也促使着莱拉毅然决然地回家乡贡献力量。
文章粗看时,只觉得是一个平凡的故事,然而越看越精彩,最后体味到历史的厚重感,许多事欲语还休。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