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宋史演义(下)》读后感_900字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宋史演义(下)》读后感900字

北宋篡于小儿,南宋亡于小儿。观三百年宋朝,皇帝多为成年继位且在位都较长,但竟出不了一个武帝一统中国,可叹!

北宋助金灭辽而被金灭,南宋助元灭金而被元灭,惨痛的前车之鉴未能吸取,而徒能苟且于一隅称臣纳贡两百年,可悲!

赵匡胤黄袍加身定有预谋,赵光义弑兄篡位未必是假。赵光义一脉延至南宋高宗止,高宗无嗣传位太祖后裔孝宗,也算有始有终。

藩镇坐大一直是唐中期至五代动乱的症结,赵匡胤深知此理,杯酒释兵权终结了藩镇的隐患,同时也终结了的尚武精神,使两宋长期受辱于少数民族。

宋代军事的疾弱主要是军事制度造成:

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关,但枢密使却是文官,颇有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样子。枢密院能调兵而不能领兵,将领能领兵而不能调兵,彼此相互限制。重文抑武也导致文官和武官相互诟病,文官一般主和,武官沙场方能立功自然主战。两宋的武将仅狄青、岳飞当过枢密副使,狄青当枢密副使时更是遭到欧阳修为代表的文官地强烈反对,北宋难得的将才抑郁而死,岳飞就死得更冤了。武将在外作战时,皇帝派文官为监军牵制武将,这种低效制度看似稳固但怎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北宋后期竟由宦官领兵戍边,童贯还封相封王,奇葩啊。

“更戍法”导致军无常帅,将无常兵,定期换防,一支将不识兵、兵不知将的军队又怎能有战斗力。

优选禁军,认命资历浅的将领领军,由皇帝直接指挥,地方军都是老弱,使中央军保持对地方军的绝对优势,地方官自然不敢反。

诸多举措使皇帝牢牢掌握了军权,但极大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少数民族一旦突破边防就能兵临京师。

北宋无良将,南宋无良相。北宋的宰相大多是文豪,不是精于文字就是工于书法,王安石、欧阳修等自不必提,两大奸相蔡京、秦桧也是大书法家。过度抑武使北宋难出将才,南宋初期的乱世涌现了岳飞、韩世忠、刘锜等名将,足以扭转乾坤,但皇帝宰辅们却乐于享受安稳的小朝廷。

王安石变法脱离当时实际,最终也以失败告终,近代以前王安石算是奸臣,近代后才以改革者的形象登场,算是顺应时代吧…

宋代是个怒其不争的时代,太多惋惜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326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