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与列强》读后感_1800字

《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与列强》读后感1800字

一八五六年八月廿五(公元1856年9月23日,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八月十七日)、廿六等日,南京城外清军发现"见有长发尸骸不可数计,由观音门口内漂流出江,内有结连捆缚及身穿黄褂者"。——兄弟阋墙之天京事变
        1856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山西蝗灾、第二次战争等,而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天京事变。先看一下当时的局势就可理解天京事变的重要性,天京事变前夕,天国东西南北翼五王已战死两个,虽只剩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但已据有南京并改为天京,而且江南江北大营都被击破,前又有元末朱元璋定都南京、驱除蒙古夺取天下之前鉴,华夏大地,谁主沉浮,犹未可知,形势可谓一片光明。而"天京事变"似乎如平地一声霹雳,响彻天空,天国为何偏偏选在此时自相残杀,引无数英雄为之叹惋。要理解内中缘由,必须理解太平天国的体制。
         洪秀全贵为天王却统而不治,下设五王以东王杨秀清为主政军师,天国一切行政大权皆在其手,天王洪秀全可谓"养在深宫人未识",所以连江南江北大营的主帅对洪秀全是否在世都搞不清楚。那洪秀全是否对大权旁落感到不安?恐怕不是, 从其前后表现和性格特点看,处理繁琐的政务并非其兴趣和能力所在,他更喜欢以教主和理论家自居,致力于在他看来更重要的"神学",并借助神的力量驾驭和控制部众,这样更轻松,在某些时候的确也更有效,从天京事变后他又相继任用石达开、洪仁玕来代替杨秀清处理政务也可说明一二。而且由于太平天国以模仿教的拜上帝会起家,教主洪秀全如果过分接触世俗事务其神秘性、权威性就会大打折扣,之所以大权落到几乎"目不识丁"且又和天王非亲非故的杨秀清手里,就要了解一下太平天国的缘起。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之初是四处碰壁、无人问津,便从老家广东来到广西传教,后经好朋友冯云山有效的市场推广,并被冯云山神化就稀里糊涂的成了教主,而由于四处传教、破坏治安,冯云山被捕,手足无措的洪秀全又回家乡了,此时轮到烧炭公杨秀清、萧朝贵登场,洪秀全自称上帝之子,杨、萧二人便自称天王洪秀全的天父天兄转世,可随时口吐白沫晕厥又突然醒来即为天父天兄附体,由于有了二人的装神弄鬼的附体表演,"证明"洪秀全确有"神性",普通百姓信以为真;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当时战争的赔款、军费转嫁给人民,五口通商又使得国外大量廉价手工品冲击市场,尤其是东南沿海小农经济濒临崩溃,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拜上帝会自然大获成功,洪秀全从老家回来后也就顺势承认了杨萧二人的地位,虽平时洪秀全为"说一不二"的教主,但杨、萧二人稍不满意就化身为天父天兄斥责天王,洪秀全只能"知错悔改",此便埋下天京事变的祸根。
        天京事变以杨秀清,韦昌辉先后被杀,石达开率10万精锐出走而结束,杨韦不仅仅是简单被杀而是连带株连万人以上,天京城内血流成河,杨秀清手下几乎全是天国行政事务的实际负责人,杨作为天国实际统治者多年在争斗中之所以如此不堪一击,是因为在统治时自恃"天父"树敌太多,举足轻重的北王韦昌辉便是其中之一。经此变故,天国高层、精英损失大半,更为重要的是太平天国失去了统治根基——人心。百姓加入天国多信仰拜上帝会,相信天王可以救于水火,因为这个理想自然舍生忘死,而作为天父之一的天王竟然杀了天父,同时也杀了千万的信仰和理想,拜上帝会教义岂不是不攻自破?由于有共同的信仰,所以天国早期所向披靡,叛乱几乎没有,而在天京事变后当年就出现"袁州哗变",不仅投敌而且献城,这在天国历史上可是第一次,而天国后期叛变更是数见不鲜。
         以宗教立国确实能以迅雷之势实现星火燎原,可是宗教的局限也决定了国家的命运。宗教是精神意义上的存在,用来处理世俗生活事务必然是格格不入,当宗教信仰与世俗统治相冲突时该如何抉择?若放弃宗教信仰那宗教存在的根基就是空中楼阁,若放弃世俗统治那宗教立国便无从谈起,洪秀全致力于宗教思想建设,杨秀清负责世俗行政管理,长此以往,虽看似各司其职,二人却必然矛盾重重,不管洪秀全有没有感觉到杨秀清威胁自己的地位,仅从宗教与世俗的关系看,二人也无法长期和平相处,友谊的小船迟早要翻。宗教要想实现万古长青,必须实现世俗化的过程,只是不知固守宗教理想的教主是否愿意革新教义以满足的世俗需求?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宗教的兴衰,佛教中国化的最大成果——禅宗——对国人影响深入骨髓,就是宗教世俗化才能兴盛的最好证明。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4/397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