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_1700字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读后感1700字

罗胖的书对自己来说,很适合当做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事,增加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零散看完后,纪录如下(没有按照书中的顺序来,比较随性):

1.隋炀帝:不习惯于被迫式的接受

常规的电视剧,小说中对于隋炀帝总是批判,荒淫的昏君算是基本的节奏。这是否是真的,难以评价。换个角度看待一个问题,起码的大运河的修建是有功的,以这个点为切入,试想一下,为什么要去修建这条大运河?常规的思路,是说隋炀帝贪恋美色,修一条运河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书中写到的是,隋炀帝考虑到当时南北人民在精神文明没有统一,需要一条运河作为枢纽将南北连接起来,这对重组帝国的地缘格局是很有作用的,从这点来看,隋炀帝是有功。

2.拿破仑三世:妄念断送自己的前途

拿破仑三世前期利用拿破仑一世的名头,借助民意投票选取称帝。在政期间,解决人民头疼的城市规划问题,带领法国文化进入昌盛,巩固自己的政局。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太过执着去拿破仑一世的成就,皇权成了束缚的枷锁,所做的一切都必须维护自己的皇权,最后在普法战争中一切被埋葬。情绪化,格局认识不清。没把自己的虚荣,历史的仇恨,意识形态的热情和国家的战略利益分割开。

3.卢梭:不按正常的套路出牌

在市场已经稳定的情况下,寻求新的市场需求。前期抄乐谱养活自己,能把自己养活,然后在市场上摸爬寻求新的需求。《新爱洛伊斯》这本情书的出场奠定了基础,后续的育儿经《爱弥儿》更是迸发。人的情感都是饱满的,在压抑的环境中也被压抑着。就好比在传统思想已经形成封闭空间中,寻找到了一丝裂缝,并且把这个口子越撕越大,一旦爆发时,必然成名。

4.李鸿章: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一句话概括李鸿章的一生:少年科甲,中年戎马,晚年洋务。甲午战争失败,李鸿章代表晚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常人眼中的奸臣。不能用今天的是非标准去评断当年人的是非对错,应该融入到当时的情景中去,结合当时的环境中可以做一个横向的对比。

对比左宗棠:不沉浸于过去的恩怨,就事论事,不针对  人。

对比张之洞:不沉浸于过去的恩怨是非,对未来没有贪婪与恐惧。

对比翁同龢:不被周边的关系绑定,所有的注意力只针对这件事。

5.甘地:尊重道德的高尚者,不做思想的绑架者

甘地的道德力量已经跨越国界,放在当下的环境中,当时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的主张,因为面对的是英国,这种有文明底线的国家,印度这个民族本身所具有的忍耐力,但是以自己的力量是阻挡不了工业革命,道德是个人的选择,不能因此而去绑架别人。就好比是两个人的相处,并不能因为对一个人好,就要去要求对你好的人必须对你好。感情的世界里,两个人在思想上、生活上拥有各自的独立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多一些相互的理解包容,才不会因为完全的宠爱而变得失去自己。

6.曾国藩:内圣外王的人际关系

在中国的历史上,海瑞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天生骨子里有种仇富的心理,不光对自己要求严苛,对待身边的人都是苛责,这一点在《张居正传》中,也可以找到一些佐证。这样的人可以当做道德的标杆,但是却不适合一起共事。反观曾国藩,在这一点上认识得很清楚,对自己很严苛,但是对别人是另外的一种态度。举个例子,对待别人的示好,能找到一个双方的台阶下,不会引起双方的尴尬。简单概括一下,他并没有不食人间烟火,但也没变得那么世俗。

7.古罗马帝国的制度性困境:

凯撒进入元老院会,过度相信元老们对自己的忠诚,结果换来的是被人刺死的结局。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会造成如此的局面。凯撒在执政期间,遇到了两个困境,一个是疆域扩张和外族的矛盾,另外一个是疆域扩张带来的贫富差距。国家在扩张过程中,如果原来的制度一旦在规模上不适应就会出现不适应的状态,应该当成一个全新的问题来看待。

比较喜欢书中的两个故事:

1.聋子看见人们在放烟火,心中很是疑惑,想着人们为什么要把卷纸弄碎,不能理解。因为失去一个维度的信息来源,看见的东西会造成不解,或者是一个错误的判断。

2.愚人船:舵手在封闭的驾驶室中操纵着船,听不见甲板上人们说的话,人们在甲板上说前面要撞山,前面有暗礁等等的信息,完全得不到反馈,最后大家一起GG。学习到信息的传达重要性、封闭自我的盲目、宽容的心态看待问题。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499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