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经典超译本)》读后感1900字
木心说,“天空出现虹,地上的花久久不谢……后来的植物学,全然无能诠释花的诡谲,每一种花都如此严酷地和谐着……”他这样用文学来阐释花都美。
而达尔文就不是了。其实,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挺有意思的……《物种起源》并不是告诉我们物种是怎么来的,而是解释生命出现后,通过在大自然的选择中杂交、迁徙、变异,最后产生了高级物种。“在自然界的战争里,从饥饿和死亡里,我们便能体会到最值得赞美的目的,即高级动物的产生随之而至。”也就是人人皆知的那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达尔文所说的变异,是大自然选择对生物群体有益的变异。“出现生物变异的主要原因是外界生活条件的改变,这些改变的进行无外乎通过两种机制:一是直接作用于生物机体;另一种是间接作用于生殖系统。”“如果一个器官长期不被使用,那么它就会退化甚至消失……”人类发生的变异看起来好像并不是那么有益,是不是说,长期不动脑子,就会变笨咯?科技带来的方便人类在某些方面的退化。现代环境的影响下,没有产生更强壮的体质,反而是削弱了。要么从母体里就已经开始先天性不足的残疾,要么就是后天成长后的体质弱化。从社会学角度,好像伪娘越来越多,而所谓的女汉子也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实际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子,整体来说好像是社会在生物性上退步了。越重视健身,正说明这种现状的严重性。
达尔文先生从生物学的角度阐释他的和平观,“人类,如果可以每天都想着所有的同类都是由一个祖先进化而来,而不是时时惦记着与这个人或那个人是多么的不同,多么的没有共同语言,多么的性格不合、世界观异样、信仰差别,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多么天下大同、和平安宁。”人类总以为“人定胜天”,人类是最伟大的。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有些稀有动物面临灭绝,大部分是人类欲望的结果。或者直接成为人类的使用需求,或者成为人类发展环境的死囚。其实,大自然中,人类是最渺小的一个物种。人类从来认不清自己的身份,不懂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自以为是,自以为主,把环境浪费和糟蹋。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是繁殖的最慢的生物之一。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在25年间增加一倍。如果以这个速度,不到一千年,我们的后代就没有立足之地了。”达尔文先生已经预见到了。人们的建筑上天入地,甚至还要探索宇宙,不断探索新环境并不断破坏新环境。等到深处的环境无法扩张,深受威胁,大部分人类不仅不能改变什么,而且还要一边做着伤害一边抱怨环境的恶化。拿雾霾没有办法却还要继续加大工厂污染,买车开车增加尾气,加深雾霾的严重度。对房子,车子的追求等欲望,伤害了人们的精神,最终还是会毁灭自己。
明知道赤条条来,又必须赤条条去,又何必过分强求终会成为累赘一样的欲望?
《物种起源》提到,“自然界自身会通过必然的生存斗争来控制生物数量。”我曾在几年前就想过这个问题,天灾,也许是一件好事。也许是大自然在起调节作用,防止地球人满为患、环境恶劣到不堪的地步,所以要发生一些地震、火灾或者别的灾难,来淘汰一些人。这些看起来是“无机”的黑天鹅事件,哪一个又不是由微弱的征兆引起的呢?
人们常常解释为,生死有命。“自然界的战争亘古就有,从未间断,我们甚至都来不及感觉恐惧,死亡就会降临。而坚强地、健康地活着是生命最大的幸运,所以千万不要挥霍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强烈建议教育部把《物种起源》列为教科书,要对学生加强生命教育才是。
生命只有一次,因为“如果一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了,没有理由让与其一模一样的物种再次出现”。也许很久很久以后,我们人类也会成为“自然”这部书的一个篇章或者那么几行。人类同其他所有生物一样,在大自然面前那么渺小,即便极力生存和发展,甚至以为人定胜天。但是在历史长河中,依然是渺小的那一个,终会成为大自然历史发展的其中一个环节,只能向未来的生物证明人类存在过并且毁灭了。
其实,不必太悲观,“一些生物种类的灭绝是必然的,有时甚至一整个目都会全部灭绝。”自然界和社会,不过都是你我更替罢了。正如《红楼梦》中所言——
陋室空堂, 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 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 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 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 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 银满箱, 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 哪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 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高粱, 谁承望, 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 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 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都是你我更替的事儿,都是会成为从前的人。过去的,就过去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5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