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_900字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900字

在此之前,我只看过一些先生的随笔和散文,除了《兰花草》这首小诗,对先生的生活背景了解的不多。读完自述,对先生的母亲冯顺弟女士印象非常深刻。先生的母亲是农家女子,她的父亲有一桩最大的心愿,想重建祖上传下来、被长毛烧了的老屋,因为他一家都被杀完了,只剩下他一人,他觉得中兴祖业是他活下来的天责。所以费了不少功夫,一个人把老屋的败瓦残垣清理干净,每天到村口溪头去拣选石子,早晚各来回挑三大担回祖屋,这是他的日常功课,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为了帮助自己的父亲早日完成重建祖屋的心愿,17岁的母亲毅然选择了嫁给先生的父亲,47岁的胡铁花,成为他的第三任妻子(前两任妻子先后病逝)。母亲23岁守寡、46岁病逝,与胡适先生共同生活了12年半,母亲坚忍善良的个性,以及对孩子的无私慈爱和严苛教育,对先生的一生影响深远。

这位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富有仪式感、也非常有章法,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借鉴意义。母亲每天天刚亮时,就把先生唤醒,对他说昨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求先生认错,叮嘱他用功读书。母亲从不在人前打骂批评先生,犯的事小,第二天早晨时才教训。犯的事大,等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行罚,不让外人听见。生活再艰难,也要给学堂的老师支付比别人家多好几倍的学费,使老师开小灶给先生讲书。

在家道渐渐中落、人际关系复杂的大家庭中,作为年纪比继子继女还小的寡居后母,母亲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困难的处境。母亲在处理家庭内外事务时,总能保持尊严、理性与克制。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年除夕,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惹事的大哥早早外出躲避、真正掌钱的二哥在外地。镇守家中的母亲,进进出出地料理家中过年事务,当做不曾看见这群债主。将近半夜母亲才从后门出去,央邻舍一位本家过来,做好做歹的帮忙打发债主们,这群讨债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一会儿,大哥就会敲门回来,母亲从来不骂他一句,脸上也不会露一点怒色。这样的年,先生记忆中过了六七次。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18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