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春华秋实经典书系)》读后感2000字
对鲁迅的评价因为沾染上时代的特征,特别是被“奉为政治的教科书”:《新民主主义论》“……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鲁迅)的杂文有力量,就在于有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我(毛泽东)看鲁迅在世还会写杂文,小说恐怕写不动了,大概是文联主席,开会的时候讲一讲。这三十三个题目,他一讲或者写出杂文来,就解决问题。他一定有话讲,他一定会讲的,而且很勇敢的。”(1957年3月8日与文艺界部分代表谈话)《纪念鲁迅八十寿辰》“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一)“鉴湖越台名士多,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二)......鲁迅“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声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三闲集》之《无声的中国》),在那个年代,他深知说真话何其之难,所以主张说“真心的话”,即说“比较真的话”,钱老立志“一是必须认识说假话是错的;二是如果说假话必须是被迫的;三是绝对不能伤害他人”,我们该如何妥处?每个人有自己的认知和取舍,但愿不管什么情况真的不要违背“人之初性本善”的未泯良知吧。
闲暇时,我更加坚定读《鲁迅全集》的念头,还在《鲁迅全集》一直在书橱的一个角落里。
鲁迅在,真实在;鲁迅不在,真实还在。
读着读着,记起我们上学时,曾经学过鲁迅的很多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阿Q正传》、如《记念刘和珍君》、如《为了忘却的纪念》、如《故乡》、如《孔乙己》、如《祝福》、如《药》......时过多年,有些文章中的章节、场景特别是人物一直印在自己的脑海,如月光下持钢叉叉西瓜地里的猹而猹从胯下溜走的少年闰土、常常光临咸亨酒店的孔乙己的茴字四中写法和“多乎哉,不多也”口头禅、总想画好一个圆的阿Q却让我们在不如意时常常想起偶尔也自嘲一次,还有喋喋不休而后悔不已的祥林嫂、哀其不幸且不知愚昧的华老栓......
读着读着,记起了那张久违了的留着胡须、眼光锐利的鲁迅画像,记起了鲁迅的一生:父亲科举作弊后郁郁不得志而染病,穷尽家底也无济于事,鲁迅笔下清楚记下了小时候进出典当行时以及买药时的情景;为了母亲鲁瑞与朱安成亲,对与错外人无法评价,况且当事人皆已成为过往云烟,不要在其身上再泼脏水、再割刀子、再在伤口上撒盐;求学日本,先是学医以求救国救民,日俄一战本为无辜的中国成为最大的失败国,而国民无动于衷的看客心态,留学生油光可鉴的打扮等,让鲁迅弃医从文以图唤醒国民;中年时与二弟周作人及其妻羽太信子渐行渐远,最后弄得“老死不相往来”,让所有的人不明就里,于是众说纷纭,渐渐谣言四起,最终也就不知真假、不辨真相了;期间,与梁实秋、林语堂、胡适等人的政见不一,最初只是各抒己见,被别有用心之人挑拨后,成为“文人相轻”的证据和案例,在“纪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等文章中对所谓文人、政客开始了口诛笔伐;他对年轻作家的态度是鼓励和支持的,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等,却与左联最好闹得不愉快,甚至恶意相向......
读着读着,读到了内心挣扎的鲁迅,临终时并不是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而是对未来没有信心、对国民的觉醒没有信心,也是有些过于“放纵”牺牲自己的生命达到唤醒国民的目的。
读着读着,读到当鲁迅、当革命者在生死的一瞬间,无所谓高尚与卑劣、无所谓君子与小人,据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悔之不及或叹之不易。
读着读着,读到周作人为了自己和妻子那把美丽、心爱的“伞”不惜与革命者分手、与时代脱节,成为历史的“罪人”,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命运、这就是人的选择。
读着读着,读到鲁迅讲“可惜该被关进去的人,当了看守;该当看守的人,却被关了进去”,胡适说“在一个错的时间,错的地方,我们分别做着一件对的事”,两人已经分道扬镳,渐渐成为陌路。
读着读着,读到鲜活的人物形象还有鲁瑞、朱安、许广平、闰土等等,还是“德先生”、“赛先生”等等......
读着读着,我想到了很多;读着读着,我似乎回到了大学时代选修“鲁迅研究”时;读着读着,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为我心目的鲁迅,为不再重复的过往故事,也为今天的自己。
每个读者都有各自的“哈姆雷特”,每个中国人眼里也就有了各自的“鲁迅”。
因为我从未读懂过鲁迅。真的。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