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读后感1500字
第一次读到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文学作品,思绪万千。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38年前的今天他们勇敢的走向那场异常惨烈的战场,38年后今天的我们决不能忘记!小故事,大长情。或许是因为作品写出了那些平凡的人有着不平凡而伟大的心灵。作品中赵蒙生和梁三喜是一正一反的双主人公,冥冥中自有天意,他们就是年幼时的大猫和小猫,是喝过梁大妈母乳长大的。这让我想起了我爸爸,当年也是喝着某位奶奶的母乳长大的。爸爸始终把这份恩情铭记于心,在这位奶奶去世时,还去挂孝,算是还了这一份哺育之情了。作品中的梁大妈的这份朴实农民所持有的这份自尊让我潸然泪下。吃饭时把随身携带的黑片片瓣碎吃了,奶奶那一辈的人真的是一点粮食都不肯浪费的。哪怕是谷糠糠馒头屑都要用筷子捻起来吃的干干净净。幸好我也保留了这一传统美德,吃饭时绝不浪费。梁大娘战争年代已经为革命献出了第一个儿子,才12岁的娃娃,二儿子和丈夫也在“文革”中死去,但她还是坚强的支撑起了这个家,把唯一的儿子交给部队。为了偿还儿子欠下的债,她拿出全部的抚恤金550元还不够。为了省下一点车票钱,竟和儿媳抱着出生3个月的盼盼翻山越岭走了4天。他们太平凡了,他们在艰难的生活中挣扎着,然而他们的心灵却是那样崇高,那样圣洁。不愧是一个优秀的合格的老党员,不愧是天下所有人的母亲。小说对读者所具有的震撼力量和净化力量,主要来源于此。从平凡中写出伟大,是小说的一大成功。又让我想到我奶奶,从小是奶奶带大的,想起来格外怀念。爷爷在爸爸12岁时就去世了,奶奶一个人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拉扯大四个姑姑和我爸,真是不容易。这些年,长大了知道了一些事情,大姑并非奶奶亲生,但是真的比亲生的还亲。奶奶88岁的高龄了,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大姑也65岁了,依旧亲力亲为,端屎端尿的伺候奶奶。可是奶奶嘴里说胡话,不认识大姑了。嘴里老是叫唤着我这个孙子。大概是奶奶真的想我了。在这个社会是摸爬打滚,已经三年多没见奶奶了。啊!奶奶,我想你了。
雷军长,这一光辉人物形象,在战争动员大会上的骂娘,甩帽,痛斥走后门的怒发冲冠,以及知道儿子小北京牺牲后的那种万分悲痛让人记忆犹新,一个标准的军礼敬个您。您不仅是一个伟大的铁血军人,更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小北京的遗言,想想,热血澎湃。年轻的生命,和我们一样。在那个年代,义无反顾的杀上战场,面对牺牲,没有皱一下眉头。是你们这千千万万的牺牲,保全了现在的和平,我们要缅怀战争,珍惜和平。致敬英烈,万古流芳。对越反击战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可我知道,真实的战况远比这惨烈万分。
男孩总是可以在战争中成长为男人,硝烟总是可以把战士打磨的更加坚强,年轻的棱角总会被炮口的暴风抹去,这同样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赵蒙生经过战争的洗礼从高干子弟蜕变成一个合格的指导员,梁三喜牺牲了,他唤醒了蒙蔽在赵蒙生心里的怯懦,罪恶,让他成长起来。造物主啊,总是这样让人琢磨不透。他们应该是很好很好的兄弟。我想起了我哥,哎!我想,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也会把我锤炼成金刚不坏之身。
作品写出了一个光荣与梦想尚存的年代。而在我看来,痛心,犹似累累坟茔,有些不知究竟殉了什么的味道!是反思,通过梁二喜、梁大爷,写出“文革”中沂蒙山乡村生活的某些侧面;通过致雷凯华于死命的两发臭弹,写出“文革”中军工厂的生产状况。我们不能遗忘文革所带来的灾难,更不能让灾难再次重演。在新一届中央领导的励精图治之下,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焕然一新。希望还是那个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