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想事成:中国芯片产业的博弈与突围》读后感1200字
此书用“大历史观”的眼光,将围绕芯片的大国博弈和芯片60年历史剥丝抽茧、娓娓道来,非常值得一看。
在上周苹果2018发布会后一小时,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微博中说,“稳了,我们十月十六伦敦见。”而荣耀总裁赵明则惊呼:意外!包括价格,越来越平庸,产业需要大胆创新。
不仅是华为如此自信,国内的媒体在苹果发布会后,似乎达成了共识:“苹果越来越平庸!”“全球手机若要突围,或仅能依靠中国力量。”对此,我相当无语。可能,我们在手机的某些终端方面,暂时超越了。但是,作为一部手机的硬件组成:摄像头、SOC、射频、存储、触控、指纹识别、电源管理、连接芯片,这些重要部件的供应商都是高通、苹果、SKYWORKS、三星、索尼、海思、新思、博通等,没有一家中国制造。只要哪家断货,缺乏一环,你终端功能再厉害了得,天花乱坠,也是白费力气。不知他们的优越豪迈之情从何而来,就像前段时间不管大事小事,一律是“厉害了,我的国”,一飞冲天,舍我其谁,有出色的表现,固然值得开心,但只满足于局部的小打小闹,不能纵观全局,不能形成一体,有何骄傲之本。什么时候能拿面镜子,耐下兴致,沉下心来,仔细瞧瞧,反复照照,有啥值得骄傲的,尤其是在中兴事件后的今天,应该踏踏实实做些什么。
再看看美国。从194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硅,到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板问世,1964年摩尔提出摩尔定律,预测晶体管成度将会每18个月增加1倍,1966年美国RCA公司研制出CMOS集成电路,并研制出第一块门阵列,1971年英特尔推出1KB动态随机存储器和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1978年64KB动态随机存储器诞生,1988年16M问世,1993年66MHz奔腾处理器推出,采用0.6微米工艺,1999年奔腾Ⅲ问世,采用0.18微米工艺,2003年奔腾4E系列推出,采用90纳米工艺,2009年intel酷睿ⅰ系列推出,采用32纳米工艺,2015年IBM宣布实现7纳米工艺。美国用了60多年的研究开发,使集成电路发展到今天。科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事情都是量变引起质变,只有投下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长期严谨的研究实验,才会有今天的成功。
目前虽然有龙芯,华为有麒麟,但也只是凤毛麟角,无芯片生态链。国产芯片造得出来,用不起来;国内的IT人才,大都集中在 技术应用层面,研究算法、芯片等底层系统的人才少。全国高校开设了2600多个计算机专业,本质上都在教学生如何用计算机,而不是如何造计算机。芯片研发人员的收入较之IT其他专业少得多。芯片研究,实在是一个超大工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
而2018年4月16日,在中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史上,注定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日晚,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出口电信零部件产品,期限为7年,禁售范围包括零部件、软件和技术。倘若禁令生效,那么严重依赖美国芯片和基础软件的中兴公司,将彻底陷入“休克”境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关键器件和基础软件平台方面被发达国家“卡脖子”的问题暴露无遗。细究,全球化语境下的供应链安全是“中兴事件”所暴露问题的本质。
保持IT生态体系的完善已经到了生死悠关的时候。
尼采说: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
我们都是渺小的芸芸众生,只能心怀期待。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