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三国史话》读后感_1300字

《三国史话》读后感1300字

《三国演义》作为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它构筑了我整个的三国时期的“历史”。作为小说我自然知道它所描述不是历史,但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太过成功,以至于我愿意做一只鸵鸟,对于历史的真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好在小说大体遵循了历史的发展脉络,让我对于这个时期的知识不会跟真实历史南辕北辙。

皇帝对于帝国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对官员的任命权,对军队的征兵权。黄巾军起义,皇帝把征兵权下放给地方政府,让其可以自由募兵。董卓入京后废少帝而立新帝。这种贸然废立让皇帝的合法性存有重大问题,任何人可以对于中央发出的来的命令抗而不尊。至此皇帝对于帝国控制最重要的两项工具被剥夺,给了野心家篡夺天下的机会。

《三国演义》的开篇即讲,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为何什么历史上一直跳不出这个怪圈?宦官、外戚、农民起义、诸侯割据这些在王朝更迭中频频出现的名词。在三国时期与之对应的是十常侍、何进大将军、黄巾军、地方群雄。

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皇帝一生基本是被“囚”于宫中,以至于会有“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宦官作为近臣与皇帝朝夕相处,彼此之间产生深厚的感情这个是可以预料到的。为了保障皇帝的权威,历史上宦官也一直作为约束文官的一股力量。由于宦官某些生理上的缺陷,使得他们更容易取得皇帝的信任。宦官只需对皇帝本身负责,因此报喜不报忧更符合他们切身利益。许多社会动荡的隐患就这样被掩盖在一片阿谀奉承中。

医疗条件的落后,人均寿命太短。少年天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常客。为了防止其他王族对于帝位的觊觎,外戚作为一种平衡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不过,何氏一族在我仅有的历史知识中绝对是垫底的存在。

历来农民起义往往都伴随着重大的饥荒。倘若不是生存权受到了威胁,人民是不愿意参加这种掉脑袋的起义的。为何一遇天灾就会有这如此严重的饥荒呢?那么行得通的解释就是百姓手里基本上是没有余粮。历史上中国的人口有点类似于三角函数式的增长方式。工业革命之前,社会生产力都是增长都是极度缓慢的。古代人民匮乏的娱乐方式,以及缺少安全的避孕措施,人口数量的增长往往是要快于生产力的增长。这种人口增长在和平时期会慢慢消耗掉生产力增长所带来的粮食,达到土地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在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以及我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中都有提到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天灾,饥荒必然肆虐。

如何提高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历来都是皇帝最为头疼的问题。商周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汉武帝的推恩令,以及后来的巡抚制都是为了解决所做的努力。即使在现今的民主制的框架下仍然无解。

另外就是当初年看到曹操削发代首不经惊叹孟德之奸诈,继而又读到周鲂断发赚曹休,渐渐明白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这几个字的力量。汉晋时期社会比其他的任何时期都注重于孝呢?真相在我看来只有一个,汉晋时期做官方式是举孝廉。所以今天你再看《二十四孝》你会发现绝大多数故事发生的历史时期就是汉晋两朝。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723.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