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匈奴(上)》读后感2900字
这两天未能复习,却因此书而感动受益。
在其他读书软件看完此书,想着还是用电子币买了(感觉好像买了电子书籍以后,就是属于自己的秘密一样!)
以下分享读此书时候的感受。
原文:
按照一位民俗学家的考究,陕北人的一生,三次与唢呐结缘,一次是过满月,一次是结婚,一次是抬埋上山。唢呐那高亢的凄厉的辉煌的哭音,将三次在窑院里响起。三次吹奏,其实都是一个主题:我已生,我已死,我将婚将嫁,并添丁加口;我用这富有穿透力的唢呐声向这个麻木的世界宣告我的已经存在和曾经存在,张扬我的自我;我用这高亢的音律扩张我的渺小,从而不至于被这单调的背景吞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三次吹奏其实是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三次和威胁,人类在这宗教般的旋律中得到陶醉,从而继续迈着艰难的步子向前走去。
感想:读到此处我想起了与爷爷的谈话。我回到农村老家总是要给自己晒一盆水,一是为了凉快,二则是为了所谓的干净。爷爷见了也不说,可是日子长了他也不免说上几句:
你爷爷我,这辈子也就洗三次澡!出生的时候洗一次,结婚的时候洗一次,然后死之前洗一次。
我那个时候还小,很是困惑。为什么爷爷会说他这一辈子就洗三次?为什么会在死之前洗?为什么爷爷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难道刚好自己洗漱完了之后,就能感应自己大限已到?
而我尚小,吓得我都不敢洗澡了。可过些日子又开始洗了,不过是在大山里的沟沟里找条比较浅一点的小河,或者趁着下雨过后的两三天,等太阳一出来肆意妄为的炙烤着大地,我就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去玩,美其名曰:去山里砍柴,补给家里用!
东窗事发,我奶奶倒是告的一手好状。我爸从外地特地赶回来,什么都不说,先是打我大哥,边打还骂着我大哥没有管好我,不负责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我很庆幸老爸没有动我一根手指头,只是瞪着我。第二天,老爸就又急匆匆地出门赚钱去了,走之前我还模模糊糊的瞟见他往我哥枕头底下放了几块零毛毛。
就这样,我大哥又让我在外面等,他晒着一大盆水,然后数着钱。爷爷看着我光着蛋子,直笑。
那个时候小,哪懂什么礼义廉耻?能穿上一套全新的衣服算是运气了(过年例外)!
我很喜欢作者这种写作风格。一下子将你带到陕北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里去,让你了解陕北人民特有的气质,一种从未被外人特别关注的史诗。俚语的运用也可谓是接近于农村人的生活,在嬉笑怒骂中过着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陕北的那种强烈而又粗狂的精神,对未知事物的不满足和滚烫着的好奇心和对现实生活中的达观态度截然不同,而这些尽在作者笔下浸透着,一览无余,好生快意却意犹未尽。
我曾经不止一次的和好友探讨过,读小说的意义是为了什么?小说的魅力又在哪里?
是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人物的塑造?
亦或是具有十分强烈带有作者独特风格的笔法?
是小说成就了作者?还是作者造就了小说?(这是其他问题了,暂且不提也罢。)
今天我在观看《圆桌派》的时候,蒋方舟也提到有人问小说的意义在哪里?而讲演者却告诉她的是:
时间!
而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就会明白,确实如此!
时间!从过去的三皇五帝到现在都贫民百姓,再回过头来评论过去的人物或用小说的笔法描述真实的历史。不乏沧桑,更不缺题材,而重要的是如何在“时间”这个概念上尽情纵展开来?
例如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写的第一句,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很多人都说这句开头绝妙,我一开始也是不懂秒在何处?当再回过头来读的时候,才豁然开朗。是不是所有的小说家或作家都这样?余华的《兄弟》里也是这样写的:我们刘镇的超级巨富李光头异想天开,打算花上两千万美元的买路钱,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上太空去游览一番。看到这句话,你会思考,会好奇,这李光头是何许人也?为何敢如此异想天开?这开头会“引诱”着读者继续读下去,带着疑问和耐心去读,去品味和体会,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硬着头皮囫囵吞枣读。
时间真的是一个很神奇,它能见证一个人甚至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变迁。在小时候写作文的时候我们会把时间比喻为一个拄着拐杖的老爷爷(我小的的时候就写过),可朱自清的《匆匆》却是另一种写法: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当然这是散文,只是刚好想到,不做对比也罢。)
我也经常和同学抱怨,现在随着年龄的成长,读书也愈发的杂乱无章,但越发读得许多,就愈发地发现自我的浅薄与无知,就好像一有人提到一个名词或网络新词,就及不可待的打开手机想要百度,一探究竟。越无知,越焦虑;
越焦虑,越迷茫。
就像杨绛说的一般,你迷茫的原因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
可古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在高中政治卷子上不知考了多少遍,哈哈!)
所以,读书要读,实际亦行!两者若能相互补充,更为如虎添翼。
好了,让我们回到刚才提到的话题。
朋友认为读书嘛,只不过是用来打发时间的不花钱的消遣方式。而我认为读书,尤其是指读小说。其实说到底,读的还是自己。
按照特别玄的说法,读书便是从其中缅怀过去的自己,沉浸现在的自己,激励未来的自己。至少我现在是这样认为的。
而我如今的看法则是用未来的自己看当下的自己,不管发生什么,在我看来都好像是有人提前预谋的,而我却只能在接受中慢慢转变,至于变成什么样,就不得而知了!(有点不太乐观哈!嘻嘻!)
好了,再一次回到《最后一个匈奴》。
杨作新这个人物,从创作内容来看是十分完美的。对党的忠诚,对共产主义怀有无限的向往。在特殊的时期我们需要这种英雄,需要有这样为了祖国千千万的人民敢于流血牺牲,敢于向恶势力挑战的精气神!单单论杨作新,人物描写形象太过于饱满而显得“神化”不具有“人化”。人有七情六欲,命有旦夕祸福。说有赵大千金的暧昧和黑白氏的深情以及杨家三个女性深明大义(理解杨一直是有事业的,是一个要做大事的男人)的烘托。可这个男人却为了党,为了自己的信仰隐忍的太多了。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甘愿撞头自杀,他虽有能在黑大头被抓,立刻召集众兄弟的深谋远虑,也有着在领导人面前才华横溢,滔滔不绝对陕北的一切了如指掌,更是清楚自己被抓的真相,可惜的是,他最终也选择了自杀!
我们常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魔鬼,可作家笔下的杨作新,却连小鬼也没有。
只有着无法言表的荒凉!
我在前面也提到这个人物形象不够“人化”,可反过来想:假如我是作家,我该怎么写,怎样继续杨家三代后的故事?假如我是杨作新,我是不是也会选择自杀,以证清白或是选择其他?
怀疑,继续打破刚才的观点!转而一想,难道杨作新必须要死吗?
虽不认同,但心里却有另一种声音:杨作新必须要死!要死的重于泰山,要汉子般壮烈的悲剧而不是小女子般的哭泣,这不正是中华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吗?
“齐家,治国,平天下”。
“圣人有三不朽,一言立德,再次立言,再次立功”。
……
杨难道不正是如此吗?
只有这样,他的儿子杨岸乡才能继续在属于年轻人的时代里,一展抱负,才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未知性!
此处留白,无声胜有声矣!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