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_3500字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3500字

这本16万字的哲学著作,其实只是叔本华老爷子哲学体系的白话版摘要。悲观主义,虚无主义和禁欲主义这是贴在叔本华身上最多的标签,书中也有许多对于自己大器晚成不满的宣泄,但是同时,叔本华书中很多文字是直指人心的,将我们心底想说却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想法用简介凝练的词语展现出来,他们让我们反省永不餍足的贪念,让我们在尘世中不被物欲操控,让我们有勇气直面人生的苦难,追寻内心的宁静,顺境莫得意,逆境不气馁,从而达到幸福的彼岸,所以这本书又名《幸福论》,所以标题中说这碗鸡汤有毒,对于叔本华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

所以读叔本华的这本书更应该从总体框架和箴言理念中去汲取营养,而忽略其中的一些对于阶层和性别的偏见以及执念,毕竟,作为当时超级富二代的叔本华有点傲娇也是正常的嘛。

以下我分章节抽取了书中的一些脉络,也是对这本书的一个总结与概括。

第一章 基本的划分

这一章作为总论,先划分出决定一个人命运也即是否幸福的三个维度:人的自身,身外的财富,声誉地位和名声,而这里特别强调人自身的健康以及修为,这也是我们常常忽略的一点。

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一个人的自身,亦即当这个人单独一人的时候陪伴自己的、别人对此不能予夺的内在素质,其重要性明显胜于任何他能够占有的财物和他在他人眼中呈现的样子。

一个善良、温和、节制的人在困境中不失其乐;但贪婪、妒忌、卑劣的人尽管坐拥万千财富都难以心满意足。

人的自身比起财产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由此可知,注重保持身体健康和发挥个人自身才能比全力投入获得财富更为明智。

“一个人所拥有的财产决定了这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话,那么,反过来,他人对自己的良好评价,能以各种形式帮助自己获取财产。

第二章 人的自身

本章开始分三个维度探求幸福本源,首先时自身,自身的健康时放在首位的,保持健康的一大要素就是限制纵欲行为。然后就是躲避痛苦和无聊,物质匮乏导致痛苦,精神虚无导致无聊,这是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所以首先要通过自身努力摆脱物质匮乏,然后在精神层面充实自己避免无聊和放纵。

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一句话,“健康的身体加上健康的心灵”(尤维纳利斯语)。所以我们应该多加注意保持和改善这一类的好处,而不是一门心思只想着占有那些身外的财产、荣誉。

保持身体健康的手段无非就是避免一切纵欲放荡的行为、令人不快和剧烈的情绪动荡,以及长时间紧张的精神劳累;每天至少在户外进行两个小时的身体快速运动;勤洗冷水浴,饮食有节。

最大的愚蠢也就是为了诸如金钱、晋职、学问、声名,甚至为了和其他片刻的欢娱而献出自己的健康。我们更应该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对生活稍作考察就可以知道: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

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出了痛苦,而丰裕和安定就产生无聊。

无论身在何处,我们只能在我们自身寻找或者获得幸福。——《旅行者》

第三章 人所拥有的财产

财富在叔本华其实更多带来的虚幻的假象,不断膨胀的物欲和自身所占有之间的不匹配会导致生活的不顺,所以,合理理性的财富观和对于财富的善加运用,也是幸福不可以缺少的一环。

当对某一样东西的要求还没有进入一个人的意识的时候,这个人完全不会感觉到对它有所欠缺。没有这样东西,他照样心安理得。

我们在失去了财富或者安逸的处境以后,当我们挺住了最初的阵痛,我们惯常的心境与当初相比较,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这是因为当命运减少了我们的财富以后,我们自己也就相应降低了我们的要求。在遭遇不幸时,上述过程的确是痛苦万分的;但这个过程完成以后,痛苦也就减少许多了,到最后甚至感觉不到了,因为伤口已经愈合了。反过来,如果交到好运,我们的期望的压缩机就会把期望膨胀起来,我们在这过程中就感受到了快乐。但是,这一欢乐并不会维持多久。当整个过程全部完成以后,那扩大了的要求范围已经被我们习以为常了;并且,与新的要求相比较,我们就会对目前的拥有已麻木了。

如果祖传的家产落到一个具备高级精神禀赋的人的手里——这个人所要从事的事业跟埋头挣钱并不怎么对得上号——那么,这笔遗产就能发挥出它的最高价值,因为现在这个人受到了命运的双重馈赠,他尽可以为自己的天才而生活了。他能够从事别人无法从事的事情,创造出对大众都有益处,且又能给自己带来荣耀的东西。

第四章 人所展现的表象

到了幸福论的最外一环也即他人对于我我们的看法产生的影响,如果说内核人的自身对于幸福是正相关要素,那么作为外环的表象与幸福则是负相关的,我们越是注重他人的看法,自己离幸福也就越远,所以在他人的看法都我们产生实质影响之前,把握自身的方向可以让生活更加美好。

我们应该抑制这一人性弱点;应该细致考虑和恰如其分地评估它的真正价值,尽量减低我们对待别人意见的敏感程度,无论我们在受到别人意见的爱抚抑或伤害时都应如此,因为这两者悬挂在同一根线上。否则,人们就只能成为他人的看法和意见的奴隶:

第五章 建议和格言

这一章则是幸福论的一些箴言,也是精华所在。

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不要把目光盯在追求生活的和乐趣上面;而是尽可能地注意躲避生活中数不胜数的祸害。

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我们不应该向他询问那些令他高兴的赏心乐事,而应该了解那些让他烦恼操心的事情;因为烦扰他的事情越少、越微不足道,那么,他也就生活得越幸福,

参与修建一座建筑物的工人,并不会知道这座建筑物的总体规划;或者,他们不会在心里时刻记住这一规划。同样,一个人在度过生命中每一小时、每一天的时候,对于自己的总体生命进程及其特征也不甚了解。

无论事情多么悲痛,我们必须让过去的事情成为过去,或许我们难以做到这一点,但我们必须降伏我们的乖僻心情。——《荷马》将来的事情则在上帝的安排之中。——《伊利亚特》应该把每一天都视为一段特别的生活。——塞尼加

如果人要享受现时,乃至整个一生,精神的安宁是必不可少的。为着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今天只有一次,它永远不会再来。但是在我们的想象里,今天又将在明天重现。其实,明天已是另外的一天,它也只来一次。我们忘记了每一天的日子都是生命中的不可缺少的,因此也是无可替代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只是把一天的日子视为在生命的名目下所包括的东西,正如在一个概念下面所包含的各个单一事物。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可以忍受的现在、包括最平凡无奇的、我们无动于衷地听任其逝去,甚至迫不及待地要打发掉的日子。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此刻时光匆匆消逝化作神奇的往昔,从此以后,它就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照射出不朽之光芒。在将来,尤其到了糟糕恶劣的日子,我们的记忆就会拉起帷幕:此刻时光就会成为我们内心眷恋和思念的对象。

所有局限和节制都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

我们可以把社会人群比喻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在我们处理某一事情时,必须把一切其他别的事情置之度外,在恰当的时间里为某件事情操心、担忧或快乐,其他事情则不予考虑。打个比方说吧,我们必须拥有一个存放思想的抽屉柜,在拉出一个抽屉时,其他的抽屉却保持原位。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考虑一个沉重的问题而失去在同一时间的乐趣,我们的宁静也不会因此而被剥夺。

别人拂逆我们的心意,妨碍我们的行动,但他们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一种严格的、发自他们本性的必然性,这与物体活动所根据的必然性一般无异。所以,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一块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

显示自己的聪明智慧其实就是间接地指责别人愚蠢和无能。

礼貌的言行就像假币,在使用假币时也吝啬、小气就是不智的表现,而慷慨施予则是聪明的做法。

礼貌之于人就犹如温暖之于蜡。

我们不应该驳斥别人的看法,而应该记住,如果试图使一个人放弃他的看法中的种种荒谬之处,那么,我们就算有玛土撒拉[插图]的寿命,也不会完成任务。

知人不必言尽

谁来到这个世上,一本正经地在最重要的问题上教育人们,那么,如果他能全身而退就已经是万幸的了。

我们更应该通过不曾说出口的话语,而不是经由说过的话来显示我们的见解。选择前者是聪明的,而采用后者则是虚荣心使然。

第六章 人生的各个阶段

一个人如果没有他那种年龄的神韵,那他也就会有他那种年龄特定的种种不幸。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845.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