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15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1500字

“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这本书看了好久的原因,是因为看书的同时我在补一个美剧《豪斯医生》,对医疗剧有兴趣的小伙伴推荐看。一开始是为了以娱乐一些的方式获取一些医学相关的知识(美剧大体来说是严谨的),看得多了就对美国的医疗体系有了一点概念(不过是奥巴马上台前的剧,现在多少有些不一样),也能看到不同文化下对于医疗和人生态度的不同。
回正题,之前看过一句话,说其实现代医疗手段能治愈的病数量非常少,大部分的治疗手段都只是在“延长生命”。作为一个不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就绝对不去医院的人,这个论调我觉得很陌生,通常的不舒服我都会选择不做干预,或者仅仅做一些例如“多喝热水”的举动来让自己好起来。目前为止最长一次的医院经历是上学时犯了急性支气管炎,其实是个可怕的经历,张开嘴也无法吸入够用的空气让你有种,濒临“濒死体验”的感觉。半夜起来去医院,吊水吊到凌晨回宿舍,事实上吊水吊了一会儿就已经感觉好多了,剩下的治疗我就拒绝吊瓶,改成吃药了。
近几年“医闹”之多让人觉得已经不是一个偶发现象,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医生把替人治病当成一种商业行为在先,还是病人把健康当成一种商品在先,这简直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如此不经让人疑惑,医疗到底是个什么?
在本书中提到的,“医生的工作是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这似乎与我们概念中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印象有些不太一样。我想这大抵跟社会快速发展、医疗水平的大幅度进步和人类寿命显著延长有关。在现代化之前对于生命的很多问题都依赖于“天命”,那时候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医疗手段来对一个突然出现的问题来进行干预,用于描绘生命的曲线是平缓前行而后突然到底。在医疗进步后,人们对于生命的概念趋向于损耗而亡。然而事实上,生物是顷刻死掉的观点越来越受到重视,颇有些返璞归真的味道。
一个朋友跟我说了一个故事,她家隔壁一个刚满18岁的小姑娘,在除夕夜吃完年夜饭后觉得不舒服,躺着休息时吐了一床,等家人反应过来把她抱下楼的时候人已经凉了一半。叫了救护车送去了医院,一拍片脑子里全都是血,具体病因我朋友也不知道,只知道这应该是我们俗称的“脑溢血”。于是她的父母就在大年夜失去唯一的一个孩子。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说是“天命”。
本书用故事串联了人们在对于不可治的疾病和无法阻挡的衰老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有的人在晚期也在坚持治疗,最后浑身插满管子、在冰冷的医院里在谵妄中结束了生命,甚至来不及告别。也有人选择在家中进行姑息治疗,在温暖的家中平静的走完一生。
我曾和朋友讨论过老了以后就要搬去老人院住,觉得那里既有便捷的护理服务,也有同年龄阶层的人,既能满足健康的需要又能满足社交的需要,为何一定要和儿女住在一起,去应对那些多代问题呢?在阅读本书的过程觉得自己还是太天真,大部分的疗养机构都只是一个机构,跟监狱在功能方面相似的机构,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保障你的安全,几乎是以剥夺你的生活为代价的。在人文关怀方面我是崇洋媚外的,并不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关心人,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经济发展更快,然而客观来说,他们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他们通过努力改变了疗养院的现状,让失能老人们真正感觉自己活在“家”里面。
接近死亡会让你更加珍惜当下,去关注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书中讲到在一个火山可能喷发的地区,一位多病的老人因为不愿意离开住了一辈子的家,最终死于火山喷发。没有人能长生不老,不管生病与否,吃饭喝水睡觉这些基础的必需的东西也都是在帮助大家延长生命。John Lennon说过一句我很喜欢的话“Time you enjoy wasting, was not wasted.”这也许可以用来解释那位不愿意撤离最终和他所珍视的房子一同走到最后的心境吧。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539.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