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真话无价:季羡林谈处世之道》读后感_2700字

《真话无价:季羡林谈处世之道》读后感2700字

这本书里很多文章之前在季羡林的其他散文集里面读过,但这一本涉猎更广,涵盖了文革时期季遭受批判的过程,也就是他在牛棚中的经历,读来简直触目惊心,恍若隔世。难以想象这些文字竟然真实发生,当时的境况真可谓是魑魅魍魉。

我喜欢读季羡林的散文,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且大白话多,就爱看季瞎扯淡,可爱。特别是没到悲惨的时刻,他的笔触就愈发讽刺幽默,显出一股荒诞的老实劲儿,颇值得把玩。

季羡林一直都是那么认真,这一点在德国留学十年被锻炼的炉火纯青了,不管是读书,写论文还是治学,他都是严谨的:

写论文,他们强调一个“新”字,没有新见解,就不必写文章。见解不论大小,唯新是图。论文题目不怕小,就怕不新。我个人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有这样,学术才能“日日新”,才能有进步。否则满篇陈言,东抄西抄,饾饤拼凑,尽是冷饭。虽洋洋数十万甚至数百万言,除了浪费纸张、浪费读者的精力以外,还能有什么效益呢?
我拿到博士论文题目的过程,基本上也是这样。我拿到了一个有关佛教混合梵语的题目。用了三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成卡片,又到处搜寻有关图书,翻阅书籍和杂志,看了总有一百多种书刊。然后整理资料,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写出提纲,最后写成文章。
论文需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不但要核对从卡片上抄入论文的篇、章、字、句,而且要核对所有引用过的书籍、报纸和杂志。要知道,在三年以内,我从大学图书馆,甚至从柏林的普鲁士图书馆,借过大量的书籍和报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当时就感到十分烦腻。现在再在短期内,把这样多的书籍重新借上一遍,心里要多腻味就多腻味。然而老师的教导不能不遵行,只有硬着头皮,耐住性子,一本一本地借,一本一本地查,把论文中引用的大量出处重新核对一遍,不让它发生任何一点错误。
德国书中的错误之少,是举世闻名的。有的极为复杂的书竟能一个错误都没有,连标点符号都包括在里面。读过校样的人都知道,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德国人为什么能做到呢?他们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们比别人高出一头的诀窍就在于他们的“笨”。我想改几句中国古书上的话:“德国人其智可及也,其笨(愚)不可及也。”

学外语也是打了一些形象的比喻,这些说辞都颇有道理,讲起来也生动得很:

至于“捷径”问题,我想先引欧洲古代大几何学家欧几里得(也许是另一个人。年老昏聩,没有把握)对国王说的话:“几何学里面没有御道!”“御道”,就是皇帝走的道路。学外语也没有捷径,人人平等,都要付出劳动。市场卖的这种学习法、那种学习法,多不可信。什么方法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和勤奋。这些话都是老生常谈,但是,说一说绝不会有坏处。
我常有一个比喻:我们这些学习外语的人,好像是一群鲤鱼,在外语的龙门下洑游。有天资肯努力的鲤鱼,经过艰苦的努力,认真钻研,锲而不舍,一不耍花招,二不找捷径,有朝一日风雷动,一跳跳过了龙门,从此变成了一条外语的龙,他就成了外语的主人,外语就为他所用。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则在龙门下游来游去,不肯努力,不肯钻研,就是游上一百年,他仍然是一条鲤鱼。如果是一条安分守己的鲤鱼,则还不至于害人;如果不安分守己,则必然堕入假冒伪劣之列,害人又害己。
做人要老实,学外语也要老实。学外语没有什么万能的窍门。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窍门。

谈到人不能自大,必须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因此要更加自谦,努力发现不足,完善自己:

对荣誉的另一种追求,是我们对自己的长处评价过高。这是我们对自己怀有的本能的爱,这种爱使我们把自己看得和我们的实际情况完全不同。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暗示给我们,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则这一句话就用不着说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就拿现在来说,我所见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这能算得上聪明吗?——狂傲恣睢,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用一管毛锥横扫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出息。因为,又有一句中国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有一句中国老话:“学海无涯。”说的都是真理。但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已经穷了学海之源,往前再没有路了,进步是没有必要的。他们除了自我欣赏之外,还能有什么出息呢?
我自己怎样呢?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我常常讲,我是样样通,样样松。我一生勤奋不辍,天天都在读书写文章,但一遇到一个必须深入或更深入钻研的问题,就觉得自己知识不够,有时候不得不临时抱佛脚。人们都承认,自知之明极难;有时候,我却觉得,自己的“自知之明”过了头,不是虚心,而是心虚了。因此,我从来没有觉得自满过。这当然可以说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我又遇到了极大的矛盾:我觉得真正行的人也如凤毛麟角。我总觉得,好多学人不够勤奋,天天虚度光阴。我经常处在这种心理矛盾中。别人对我的赞誉,我非常感激,但是,我并没有被这些赞誉冲昏了头脑,我头脑是清楚的。我只劝大家,不要全信那一些对我赞誉的话,特别是那些顶高得惊人的帽子,我更是受之有愧。

这一段说得也很在理,运用了大量实例:

从历史上到现在,中国知识分子有一个“特色”,这在西方国家是找不到的。中国历代的诗人、文学家,不倒霉则走不了运。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算的这个总账,后来并没有改变。汉以后所有的文学大家,都是在倒霉之后,才写出了震古铄今的杰作。像韩愈、苏轼、李清照、李后主等一批人,莫不皆然。从来没有过状元宰相成为大文学家的。

关于那些难啃的大部头,晦涩的学术专著,季的话也很道理:

只给今天的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吃冰淇淋和奶油可可等甜品,决非健康长寿之道。冰淇淋和奶油可可等是可以吃的,但应该加上一些苦的、辣的、涩的、酸的、咸的食品,让他们知道,世界上的食品不都是甜的。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胃口,使其能适应世间一切味道。偏食是有害无利的。

季的书读了几本,许多部分总在重复,所以印象就更加深刻起来,虽然很多人质疑季的水平,但我依然是他的粉,不管他儿子再怎么说,我依旧觉得老子搞学问的精神和在日记里呈现的对生活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另外,这本书还有一个优点:照片挺多的。呈现了季在不同时期的面貌。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576.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