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900字
《这么慢,那么美》,如书名所说,生活本就是平常,记录的、评述的本体就是斯堪的那威亚半岛人们的生活,有点像游记博客的感觉,有点夸耀式的、主观的生活感受,北欧就是作者生活的天堂,充分印证了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两个成语。世上哪有天堂?
不过除去制度、体制的层面,有两点深以为是,一是我们辛辛苦苦一辈子劳作工作,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在活着还是生活?虽老生常谈,却鲜有认真去思考过。二是感慨于北欧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我们总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确有其准确现实之处。但个人的特立独行和个性一定如我们所忌讳的那样游离于社会大环境,不能释然存在吗?个人感觉还是大环境缺乏宽容和接纳。每个个体都应是独特的,社会教育出来的不是机械地批量生产的杯具,而应该是手工的艺术品,是独立的个体,既有其个性雅的一面,又有其社会俗的一面。可叹中国历来的教育,从科举到高考,都有着一考定终身的意味,这样的社会生存环境,逼迫着个体不得不为之牺牲个性,而一心一意去冲击这个门槛,所谓越龙门成为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而在生活工作中,也刻意去磨平棱角,适应周围环境。不仅仅教育如此,我们乐于积蓄和存储的传统,也从侧面反映出对现在、对未来的缺乏安全感的心态。养儿防老,蓄财养终的观念,都是对未来不确定缺乏安全感的自我暗示。
还有一个就是自我存在感的描述,印象较为深刻。境界未到,一直怀疑鸡犬之声不相闻的世外桃源式独居生活,能够经受住那份寂寞吗?人们的普遍心理需求是需要被认知的,不然何来那么多如“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等追求心灵相通的经典语句,微博、微信何以如此受追捧和普及?来源于被认知的心理需求。如自己,家里有读书的空间,却仍是喜欢到咖啡馆、书店,一杯咖啡或一盅清茶,一本喜爱的书,慢慢捧读,在那种有仪式感的环境中干自己喜欢的事,不为那份热闹,就是寻得一种存在感,也是一种习惯和生活态度吧。
想象和存在本不相分离,社会和生活本就统一。放下书,立于窗前,有点怅惘。楼前有海海市蜃楼,天低压海海碧连天。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