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乌合之众》读后感_2600字

《乌合之众》读后感2600字

不愧是经典的研究群体心理学的必读书籍。我觉得读者还是不要过分苛责作者的种族主义以及他对女性的偏见,毕竟读一本书要站在作者的时代背景下来思考,这本书是在19世纪中叶到末期时出版的,作者的国家还在法国大革命的余波中,而且法国和他的邻国德国也正受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作者身在这种大环境下很难不受影响,而且那个时代的女性必然没有当代女性的地位,所以作者的言论中处处体现出自己的民族主义思想和对女性的偏见。
回到本书,作者从这几个方面对群体的心理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1. 群体的心理,感情与道德
2. 群体的推理和想象力
3. 群体的主张与信念
4. 群体领袖
5. 不同群体的分类及特点(主要是异质性群体)

1. 群体的心理,感情与道德
群体不擅长讲理,却很善于行动。个人在群体中的思想与独处时完全不同,因为身处一个巨大的群体中,会让他感觉自己力量无穷,而且不管做什么都能推给群体而不是自己被惩罚,所以个人在群体中很容易做出自己一个人时绝对不会做出的疯狂事情。在一个群体中,个人智力差异被削弱了,个性消失了,无意识的特点占了上风。正因为如此,群体无法做出对知识和理性要求较高的事情。群体是只受感情,而且越是极端和强烈的感情越容易引起群体的共鸣,而理性却对群体无法产生任何效果,在一个群体面前试图用理性来说服是几乎不可能的。
群体的观察和确认往往被人认为是可靠的证据,但是作者发现事实往往与之相反。群体的观察往往会被最初的误导给传染,然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那种错误的观察结果就是对的,这种思想会随着认可的人数增多而变得越来越强,直到最后甚至明显的不符合事实的事情也会被这个群体坚定不移的认为是真的。(这也让人不得不怀疑有考古发现之前的那些只有史书记载甚至只有口口相传的历史的可信性)
群体只有简单而极端的感情,他们没有中间的余地,也不给智慧留下任何空间,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全盘否定。而且群体只屈服于绝对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否合理,甚至不管它是否残暴。
能让群体接受的观念还必须要简单直接,因为群体的存在是无脑的,没有理性的,只有这种简单直接而且容易跟感情连在一起的观念才能最容易被群众所接受,并且迅速传播。
2. 群体的推理和想象力
群体完全不具有推理能力和批判精神,他们的思想和观念只能被灌输,而且根本分不清这种观念的是非对错,只要能激起感情的共鸣,群体就会接受。如果非要说群体有一定的思考能力的话,那就是“通过形象来思考”了,越是容易引起人们想象和越是形象化的印象,越是突出和清晰的形象,越是容易被群体接受。人们不一定喜欢一个真正的英雄,因为往往真实的英雄和他的事迹其实并没有那么精彩,而经过渲染和神话之后的英雄才是人们喜欢的,才能群体中广为流传,因为这种形象更简单,更具体,更符合群体的想象和认知。但是那个真正的英雄肯定不会完全是这样的正面伟岸的形象,一定是一个复杂的个人,但是只要涉及到复杂就绝对无法在群体中产生共鸣。
3. 群体的主张与信念
群体的笃信具有宗教感情具有的特点:盲目服从,极其偏狭,和渴望传播。
直接影响群体信念的因素:形象、词语、和套话,幻觉,和经验。
间接影响群体信念的因素:种族,传统,时间,政治与社会制度,和德育教育。其中时间的影响是最大最深远的。
词语的影响不在于词语本身的意思,而在于词语引起的想象。
4. 群体领袖
不论是普通动物还是人,都有一种拥护一个绝对领袖的本能。这种领袖往往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持续时间很短的派领袖,但是往往持续时间较短;另一种很少见,一般是意志力极其坚定,持续时间又很久远的领袖。(这种领袖以宗教创始人居多,比如耶稣,,圣保罗等)
领袖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断言,重复和传染!!
断言要简单明了,完全不用说理和证明,而且要极其干脆,显的具有权威性。断言要真正发挥作用,又需要不断的重复,以达到类似的效果。群体中一旦出现了一些强烈的信仰者,这种信念就会很快的开始传染,而且传染性随着人数的增多会越来越强。
领袖具有的声望,是随着断言的加速传染而急剧膨胀的,在声望越来越高的条件下,人们就更容易被声望所蒙蔽,更容易丧失自己的判断力,而加入到信徒群体之中,进而继续促进领袖的声望。而对声望的影响最大的永远是成功,被失败剥夺的声望会很快失去。
5. 不同群体的分类及特点
作者把群体分成了同质性群体和异质性群体。
同质性群体:一般是指派别(政治派别,宗教派别等),身份团体(军人,工人,农民等),和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
异质性群体:无名称群体(街头人群等),有名称群体(陪审团,议会等)
作者在最后重点说了一下陪审团群体和议会群体。这两个群体有着一般群体所拥有的一切特征,所以作者提出了对其存在的公正性以及优劣的质疑,陪审团制度只是为了防止法官的先入为主的错误,但是陪审团却极容易收到被告以及被告律师言辞以及感情上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要远远大于逻辑和理性上的影响,所以作者认为陪审团几乎就是作为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器而存在的。议会制度则有待商议,因为往往他们审核的制度和草案都是由专家单独做出来的,议会在一起往往并无法更好的理性的做到更高级别的审核,反而会因为群体的特性,而让议会这个群体的智商几乎为0。(难怪总是能看见欧洲的各种议会开会时出现打架的场景,这些文明人单独座谈的话几乎肯定不会发生打架的事件)。议会团体在面对代表自己选民的利益的问题上是有坚定立场的,但是面对一般的大众问题,他们很有可能10分钟前投赞成票,而10分钟后又因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物的观点而统统投出反对票。

随着信息和思想的传播越来越便捷,越来越迅速,群众的思想形成的力量也越来越大,以前由贵族,王室和教皇控制的群众现在越来越难以被控制,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容易形成不同的群体,思想极其容易被同化,极端感情极其容易被煽动起来,个人思考的声音很难在群众的思想中发出声来,群众中的个人思想正在逐渐被互联网制造的群体思想淹没,人们越来越疏于思考和辩证。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人们在便利的互联中获取信息的同时,也淹没在了无穷无尽的娱乐之中,自己的思考也被网络的言论所替代,这点何其可悲!
如果最后要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本书的核心思想的话:人类一旦形成群体,思想就会同化,没有理性,只有极端的感情,而且这种感情在群体中的传染性极强!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639.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