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时间移民》读后感_2700字

《时间移民》读后感2700字

这是我看的第三本刘慈欣的作品,依然谈不上是科幻迷,也算不上是大刘粉,勉强只能算一个仰望星空的少女吧。

相对于《三体》那本大长篇,短篇的科幻具备更少的人文感,这也是刘慈欣在《谈科幻》那本书里反复提到的科幻小说到底姓“科”还是姓“文”的问题。就我个人主观感受而言,更喜欢带有人文特色的科幻,如果说认为没有人的科幻小说很难读是种庸俗的看法,那我还是承认我庸俗吧。

另外,对于科幻小说里硬伤的问题,我的态度是:原谅知识储备硬伤,不原谅疏忽硬伤。看了这么些科幻小说以后,深刻感受到写科幻小说需要多么庞大的知识系统,即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不能望其项背。

为十四篇短篇写了个不剧透的记录。

1.《坍缩》

宇宙蓝移,由膨胀变为坍缩导致时间倒流。

“小的尺度是亿亿分之一毫米,大的尺度是百亿光年。这是一个只能用想象来把握的世界;而你们的世界,有长江的洪水,有紧张的预算,有逝去的和还活着的父亲……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但可悲的是,人们总要把这两个世界分开。”

开篇是最爱之一。我特地去贴吧看百家争鸣,大家对于坍缩是否会造成时间倒流以及时间反演之后物理规律是什么样的争论不一,例如之前说过的话会不会倒着说,发音会不会逆着来,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宇宙坍缩不会导致时间倒流,只会导致一切结束。我对宇宙膨胀尚且知之甚少,对于坍缩,我仅能抱着科幻教敬畏宇宙的态度,相信在坍缩变成事实之前,刘慈欣的这一幻想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

虽然刘慈欣自己也说如果没有挑硬伤,科幻就失去了他的本质:科学,但对于我这样不会挑硬伤的读者,仅能表示膜拜之情。

个人认为写科幻小说的动机就在于把对于宇宙瑰丽的想象科学地展示给读者,读者中的一部分反过来可能又为科幻大厦添上一砖一瓦,这是科幻的良性循环。

“我们现在如同萤火虫般弱小不为人知,但正如春天的野草般蔓延”。

2.《西洋》

属于反转历史的一篇科幻,假设郑和下西洋发现了新大陆,历史会是什么样?

“想想,假如郑和当年按照最初的计划,最远只航行到索马里海岸就返回,后来会是什么样子?也许是一个欧洲人的船队后来首先绕过了好望角,更说不定,另一支欧洲人的船队还发现了美洲呢!”

3.《镜子》

计算机模拟世界运转预测未来。

“社会也是这样,它的进化和活力,是以种种偏离道德主线的冲动和欲望为基础的,清水无鱼,一个在道德上永不出错的社会,其实已经死了。”

最爱之二。情不自禁想到了DNT:Do not trace.随便哪个网页浏览一下任意内容,下次网页就会自动推送类似的内容,方便则方便,不过细思来,人仿佛光着身子走在大街上,或许不久的将来人将只有思维这一块秘密的净土,又或许慢慢的连思维也变成人人知道的秘密。

如果社会变成一个透明的社会,在刘慈欣的想象力,社会必然走向灭亡。世界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就好像世界上没有质量为零的物质,也没有绝对光滑的平面一样,世界也不能是一个没有矛盾的世界,否则,物理学就崩溃了,世界也死亡了。

4.《朝闻道》

真理祭坛前生命的朝圣。

“如果说那个原始人对宇宙的几分钟凝视是看到了一颗宝石,其后你们所谓的整个人类文明,不过是弯腰去拾它罢了。”

最爱之三。知乎和贴吧都有个“怎么看待刘慈欣笔下的人物丁仪?”的问题,我没看回答。在这篇小说里,丁仪的形象突然在我眼里就立体了,一个“把物理看做生命的第一位,其他看做第二位”的男人。

有人曾说幸福不过是追求值得的东西是附带的产物,对那些闻道而去的人们,真理就是生命唯一的意义,我仿佛在丁仪这里看到了一颗星星。

霍金问,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刘慈欣说,我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呢。

5.《命运》

虫洞穿越改变了历史。

“宇宙并没有选择人类,在我们的时间里人类文明在地球上达到巅峰,不过是一次偶然的机遇,而我们以人类的自负把偶然当成了必然。现在,大自然掷出的进化硬币翻到了另一面。”

6.《山》

地核文明不懈的远航,登山。

“你在山脚下,我们都在山脚下。光速是一个山脚,空间的三维是一个山脚,我们都被禁锢在光速和三维这狭窄的时空深谷中。”

“如果现在真有什么可背叛的东西来拯救自己的生命,他会背叛的。r他必须活下去,因为山无处不在。”

最爱之四。关于冯帆的人文故事很有意思;关于地核文明的故事脑洞很大,很立体;地核文明遇水的反应,特别有趣。

不过刘慈欣笔下的人物还是一如既往的冷酷,在感情和生存,人性和面前,总是狠心做出绝对理智的选择。

7.《时间移民》

冷冻人类,并在时间维度上移民到一万年之后。

“在对存在思考到终极时,他们认为不存在是最合理的并选择了它。”

8.《思想者》

脑科医生和天文学家的爱情故事。

“那是三十四年前,在这个山峰上的一个宁静的月夜,一个月光中羽毛般轻盈的身影,一双仰望星空的少女的眼睛……他的大脑中发生了一次闪烁,并很快传遍了他的整个心灵宇宙,在以后的岁月中,这闪烁一直没有消失。这个过程更加宏伟壮丽,大脑中所包含的那个宇宙,要比这个星光灿烂的已膨胀了150亿年的外部宇宙更为宏大,外部宇宙虽然广阔,毕竟已被证明是有限的,而思想无限。”

最爱之五。我前几天和朋友说,一个人真的不是最孤独的,最孤独的是“为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可以波涛汹涌,可世上永远不会有另一个人懂,假如人的思维像“三体人”一样透明,人就不再孤独了,但那时,人和人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人和动物也没什么区别了。

9.《吞食者》

恐龙灭绝人类,地球文明进入蚂蚁的时代。

“在银河系,一个文明成为更强大文明的家禽是很正常的,你们会发现被饲养是一种多么美妙的生活,衣食无忧,快乐终生,有些文明还求之不得呢,你们感到不舒服,完全是陈腐的人类中心论在作怪。”

10.《微纪元》

人类通过基因工程和纳米技术缩小到10微米的大小,进入微纪元。

“生命进化的趋势是向小的方向,大不等于伟大,微小的生命更能同大自然保持和谐。巨大的恐龙灭绝了,同时代的蚂蚁却生存下来。”

11.《天使时代》

基因工程造翅膀。

“人要是饿得厉害,就顾不得什么廉耻了。”

12.《梦之海》

低温艺术家将海洋变成环绕地球的冰环。

“所谓温暖,不过是宇宙诞生后一阵短暂的痉挛所产生的同样短暂的效应,它将像日落后的暮光一样转瞬即逝,能量将消失,只有寒冷永存,寒冷之美才是永恒的美。”

13.《微观尽头》

夸客撞击反转宇宙。

“我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我知道,你们这些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人,在找世界上最小的沙粒。”

14.《欢乐颂》

人类对宇宙唱响一曲欢乐颂。

“5小时后,歌声将飞出太阳系;4年后,歌声将到达人马座;10万年后,歌声将传遍银河系;20万年后,歌声将到达最近的恒星系大麦哲伦星云;600万年后,歌声将传遍本星系团的40多个恒星系;1亿年之后,歌声将传遍本超星系团的50多个星系群;150亿年后,歌声将传遍目前已知的宇宙,并向继续膨胀的宇宙传出去,如果那时宇宙还膨胀的话。”

c  2017-10-09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829.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