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读后感1400字
本书从宏观与微观两角度讨论经济学。落实到个人方面,微观经济学有助于个人思考利益取舍。所谓机会成本,即是真正的成本并非你已经花费的钱,而是你放弃的东西。用机会成本来思考有助于在一个大的维度上思考个人取舍利弊,而不是专注于眼前的数额变动。从宏观经济上考虑有问题,便于我们理清经济增长与贸易、货币、就业率等的关系。
关于商品经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区别了“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由于钻石具有极高的交换价值,它当然可以换到足够多的钱,但他基本无任何使用价值(虚荣价值不讨论),基本上是一个无聊的奢侈品。相反水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但在正常情况下,他的交换价值相对较低。本书在此处点到为止,但个人觉得此处加上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更加严谨。即它本身具不具备价值还要取决于是否内含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比如:你在大河大海中游泳是不需付费的,但你在游泳馆在戏耍是要付费的,差别在于有没有人在水这个主体中倾注了劳动。也可以较为严谨的说明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空气(极高的使用价值)未曾被收取任何费用。
本书对美国的房租管制理论和制定有非常完整的论述,美国的房租管制法是价格上限的一个例子,房租管制的政治理论在于栖身之所是一种需要(need)而非一种需要(want)而没有管制的住房均衡点会太高。这无疑可以解释当前部分人追逐高房价以抛售牟利的心态。
宏观经济着重于以下概念:
1.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讨论宏观经济政策的架构称作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组主要工具。前者是政府税收和支出的政策,包括政府预算和预算赤字;后者是指中央银行的政策,它会影响利率、借款与放款。
3.出口大于进口,该国就有贸易顺差;进口大于出口,该国则有贸易逆差。顺差与逆差探讨的是金钱的流向,以及向哪边的流动比较大。
4. 凯恩斯法则(需求创造其自身的供给)注重短期几年内的经济周期,萨伊定律(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倾向于更注重长期。
5.使社会的总需求增加或购买力提高的政策,称作扩张性或宽松的财政政策,包括减税与增加支出;反之则为收缩性或紧缩的财政政策,包括增税或减少支出
那人的一生积累财富的关键是什么?(1).个人的薪水最终是由产出决定的。欧美国家的整体工资节节攀升离不开产业升级与生产工具的进化,而这都是基于其本就较为发达的教育体系。而非洲人的工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依然停滞不前,恰恰不是其受到欧美产品的打击,这是因为:1.本身的交通建设过于落后以至于无法输出自己在全球市场上有利可图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切入点是基建,故非洲国家乐见其成。2.不发达国家总有一个执念:先搞教育再搞经济,将本就不多的收入持之以恒的投入缓慢建设的教育体系中,从经济加速度的角度考虑有合理性。但之前看过经济学人的研究:一个欠发达地区且教育水平不高的劳动力可以在完整劳动培训中大幅提升生产力,大概能达到全球最高教育水平的日本生产者的95%。也就是在不需庞大的教育投资下,引进先进的劳动生产培训流程就能提升民富,况且教育系统建设绝非是一个数额问题,是没有这么一道准确公式的。以上2个原因都集中表现为产出低下。(2).理财水平,强调了股市复利的力量。但中国股市是一个玄学,无法预测,不存在理性投资股市赚钱的底气,从中国股市赚钱靠的不是信息而是消息。唯一能做的是多样化投资,不将鸡蛋放一个篮子。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31/15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