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读后感1700字
《底片》——人性终究还是丑恶的
文/君向何兮
01.
石舒清:作家,男,,48岁,宁夏海原县人。1989年毕业于宁夏 固原师专英语系。当过中学教师,现为宁夏文联一级作家。
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已出版小说集四部,代表短篇作品集有《清水里的刀子》《灰袍子》《底片》。其中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清洁的日子》获第七届 《十月》文学奖、第五、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骏马奖。
02.
微信读书推荐语中说:“石舒清的小说,无论短篇还是长篇,始终带着一种不自觉的底层意识,他写的几乎都是最底层的小人物,都是最朴素的贴近泥土的人物。
《底片》里的许多人物都是残缺的,要么是身体,要么是命运……透过这些人物的命运,读者会更加感慨生命,感叹生活。”
亓琰斐在《论石舒清长篇小说《底片》的两个艺术要素》说:“作家石舒清的《底片》是当代文学界一个特别的存在,它提供了长篇小说另一种写作视域。
首先用不知、好像、省略逻辑关系,用以生活逻辑为基础的想象进行情节过渡,却使作品真实可信;
其次既似短篇小说的连缀,又似记人记事散文,随时开始随时结束;
最后通过发生在一定狭小空间和块状时间中微小的故事呈现中国农村宏大久远的时空影像,尤其是对中国乡土女人的书写,她们一代代走在土地、婆家、繁衍路途中的生命剪影。
飞扬的比喻,丰盈的细节, 真实 的想象,熟悉的生命,久留的唏嘘不已。”
03.
从初次看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到后面看他的《灰袍子》,再到看他的《底片》,甚至特地找了一些人对他的作品的研究文献,不得不说,一路收获颇多,想法的改变也颇多。
刚开始,我觉得石舒清的作品很暖,虽然写的都是平民百姓,但看书时总有一股暖意在心间,这或许也与他的方言写作以及同是有关。
说实话,我是个有民族认同感的人,看到老乡,看到同胞,我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去亲近,这或许与我现在所处的环境有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西北的女孩,身处少之又少的南方,饮食习俗都不同,这使我在很大程度上有些过于亲近一些人。
在微信读书,我看到文学会莫名很兴奋,而且一定会把相关作品加入书架;看到书友,我也会很珍惜,会和他们聊很多,即使我们天南地北;甚至,我对于自己认识的每一个大学生,都很珍惜,因为我所处的环境过于特殊,我很羡慕那种学校里有很多同胞的人,因沙!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学校也有十几个人,互相照顾。
可这只是我亲近他们的一部分原因,更多的时候,我交书友,是看和他有没有共同感,有没有契合点,很幸运,我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书友,通过读书,我获取的东西太多太多,尤其是通过石舒清的作品,我认识了一位很有思想的宁夏小哥哥,在《清水里的刀子》中附加过他的精彩短评,和他聊过很多有关文学的发展问题,知感。
言归正传,继续说石舒清的作品,我曾在看完他的《清水里的刀子》时说过一段话:
“读他的短篇小说总会将他的作品与鲁迅和贾平凹的作品进行对比。
总觉得鲁迅的笔锋有太多政治立场,像一把锋利的刀,一刀见血,虽然痛快,但你内心也舒服不到哪儿去;
贾平凹的笔锋过于描写人性的丑恶,使人觉得浮世浮城,恍恍惚惚,读来曾一度让自己有点怀疑人生;
而石舒清的作品写的很中立,像一部缓缓道来的纪录片,让人读着很舒服,一个个农家故事用西北方言出现在他的笔下,不好不坏,刚刚好。”
这是我看他第一部作品时的感触,等到自己慢慢开始了解这个作家,等到自己开始看到《底片》这本书时,我开始否决自己当初的想法。
石舒清的作品确实是不温不火,意味深长,可他的作品给人的不仅仅是一股暖意,看多了,也会有一股寒意。
人性的丑恶终究在他的笔端显现,土匪的凶残、乡民的无知、大男子主义的家暴、欺骗、不堪等等再现眼前,我觉得我看到了第二个贾平凹,原来人性终究还是丑恶的。
或许读书的过程就是自己不断进取的一个过程,我不再会一味的去喜欢一个作家,我开始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也开始对比作家、对比作品,甚至去思考一些书外的,却有关人生的问题,也许这就是成长吧!
三部短篇文集,我开始走入石舒清这个作家的书中世界,我了解的还太少,但所写的都是肺腑之言,希望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乡土作家,从他的作品中更好的体味人生。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1/16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