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读后感_2100字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读后感2100字

罗志田先生的这本书中描述了一个传统儒家社会逐步崩溃的中国。 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西学在中国人思想中的地位步步上升。从希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实现中兴,到认为必须彻底抛弃传统,拥抱西学才能复兴民族,先贤们立场转变之快,决心之大令人瞠目。想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不禁有些不寒而栗。所谓“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原来是因为少年接受传统儒家浸淫尚浅,中毒尚轻,尚能挽救,所以中国的未来寄希望于少年,无知的一张白纸才好学习泰西之学。


常听人讲,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是开放包容的民族。我以为,这样的民族性是建立在高度的文化自信,甚至是强大的文化优越感基础之上的。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约略懂了一点新学便急着否定传统,压根没搞清楚杰斐逊们已经在考虑异端的权力和多数人暴政。因为国力衰退,竞争失败便认定文化落后,脱不开用结果倒推原因的嫌疑,传承千年的强烈文化自信,崩塌起来也格外轰然。两次战争之后,被列强从经济到文化全方位摧毁自信的国人,反求诸己希望在自身寻找到落后原因的国人,将中国变成西方各个流派思潮竞技场的国人,准备从根本放弃传统,甚至将汉字拉丁化的国人,何等悲壮。中华文脉于文革期间近乎中断,思想源流于此,令人扼腕。


罗先生认为,因为中国保持了版图的基本完整,所以导致国人对帝国主义的反抗情绪不如其他殖民地国家那么强烈。而反求诸己的文化传统,让学人习惯于从自身寻找落后的原因。而我认为,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文官政府,中国的官员非常懂得如何通权达变,实用主义非常容易达成共识,在生存成了问题的时候,放弃传统寻求崛起,是再简单不过的选择。


中国人讲时势造英雄,却也讲不以成败论英雄。当进化论走进中国,中国人开始以成败论英雄时,其实是已经深深拜倒在西方文化脚下了。中国人虽然不崇拜英雄,但长于服从领袖。大约是文明太久的缘故吧。


传统文化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基因和精神世界。读毛选一卷,主席指出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各阶级发生的变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发生的变化。抗战八年,奉行资本主义,试图主义的和实践共产主义的共产党,在生死存亡面前,选择走到一起。那些战场之上以身许国的勇士、那些汇聚西南大节不夺的学者,支撑他们的想来更多是传统价值观,而非所谓西方的某种思潮。


科举制的终结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催化了中国封建王朝终结,以往我们关注到的更多的是正面意义,在罗先生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似乎是负面的影响。由于西式学校办学费用高昂所以无法大量普及,旧式学堂大量关闭后导致全民识字率下降。科举终结之后,传统“布衣卿相”的中国梦被打碎,士农工商四民社会解体。再加上原本轻徭薄赋,小政府的传统,因为急于在东西方竞争的过程中追赶强者,于是逐步让位于大政府思路,越来越多的事情依赖政府推动,国进民退。于是乎动荡一发而不可收拾。由此可见,但凡大举措,还是应该先经试行后再总结经验,之后再逐步推开为宜,新的制度尚未建立时,旧的制度一旦废止影响便不可预知。传统应该尊重,古人的智慧不要轻视,既有格局一经打破,收拾起来就难了,大的制度建设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非得慎重不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豪杰崛起于乡里,清朝居然有了中兴气象,而清朝末期,辛亥革命轻轻一击,清王朝便轰然倒塌,民意、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


此外,罗先生还介绍了一些西式改革在中国的水土不服,比如法制建设过程当中,民众对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离不能认同,依然宁愿将希望寄托在青天大老爷身上,而不愿诉之法庭。这一点今天亦然。辛亥革命流血甚少,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奇迹般的诞生在东方,中华民族何等光荣。短短数年之后,中国就陷入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西学在中国水土不服以致如此,可想而知。中国人一直有追求“无用之用”,“君子不器”的学术思潮,而西学渐进之后,求无用之学变得那样不合时宜,很难用对或错来评价这样的转变。


中国的史学传统大大有别于西方,西方的史学长期不能摆脱神学影响,忽视历史本身的意义,而中国史学重视俗世价值,历史传承事实上成为中国文化的智慧源泉,否认史学传统,其实是放弃了我们文化中最可宝贵的部分。此外,与西方近代强调民族国家不同,中国人一直强调大同社会的梦想,孔老夫子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中国人从来把文化认同放在在种族区隔之上,在中国,种族歧视从来就不曾是主流问题。


傅斯年认为,传统是不死的,在生活方式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但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生活方式就会发生变化,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传统文化便会变化。这个观点非常精彩,但现实生活中,千年不堕的传统很常见,比如吃粽子、贴对联,无论我们住在城市还是农村,住楼房还是农家院,都不影响,想来传统文化有比傅斯年理解更强大的生命力。放弃传承,不在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谈福祉、强盛、发展,很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曾经非常叹服西方汉学研究的水平,以为国内的历史学者水平不高,今日才知道是我孤陋了。我们有罗志田这样的,更有张宏杰这样的新锐,已经不必再妄自菲薄汉学研究在西方!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2/19019.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