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四十自述(精装)》读后感_1000字

《四十自述(精装)》读后感1000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看胡适先生的成长经历,有鲜明的两个特点:

1.赢在起跑线上。

胡适先生算官二代,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学养深厚,从小就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有一位通达明理的母亲,对于其人格养成、甚至学术造诣起了重要作用。

2.读书改变命运。

不同学堂、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语言的求学经历,以及超乎寻常的广泛阅读,使得胡适先生在视野上已高出同时代人三层楼。

正是这样的胡适,才能敏锐地察觉到文化变革的趋势,才能不遗余力推动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次文化运动。

我认为是历史选择了胡适。

清末民初,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在酝酿这场变革,胡适先生不过是早早嗅到山雨欲来气息的那个人。

1.八股文的禁锢、科举制度的衰朽、对外交往频繁、商业经济发展、国人对摆脱落后状况的渴望,都在呼唤知识和教育的普及。

记得有本文献说清末的受教育率大概只有3%,除去教育本身的不平等以外,文言文这种晦涩笨重的教育工具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胡适先生从小接受古文教育,功底扎实,也深谙古文的局限性。他曾说,他的成就与母亲多付学费让先生为他讲解古文分不开。

讲解古文自然用白话文,应该说胡适先生自己就是白话文的受益者。

2.随着西方科学文化传入中国,外文书籍的翻译问题也迫切需要推广白话文。

严复、林纾等把英文翻译成文言文的做法其实相当于二次创作,费时费力,还不便于普通大众的阅读理解。

白话文与英文在结构、句法和表达方式都比较接近,用白话文翻译英文最便捷高效。

在这种情况下,推广白话文是先见之明,也是大势所趋。

我很赞成胡适先生语言文化的进化论观点。活的事物才能新陈代谢,反之亦然。

当年胡适、陈独秀等人为了强力推广白话文,对古文进行了刻薄而猛烈的批评,完全是非此即彼的立场。

这点颇让人诟病。但其实可以理解,从发动这场语言革命起,他们就已经不再是学者,而是革命者。

革命不是学术研讨,而是成王败寇的斗争,容不得半点中庸。

猛烈攻击才是正确的斗争姿势。

从古文到白话文,再到后来周有光先生推广拼音,极大地推动了国民教育程度的提升,促进了中国的对外交流。

民国期间这批知识分子当得起“”的称号,他们是现代中国文化的奠基人。

斩断文化传承的从来不是白话文运动,这个锅不该胡适先生来背。

文化并不寄生在古文里,也不在四书五经里,白话文一样可以展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风貌。

语言是进化的。也许几百年后,我写的这些文字也会成为需要被革命的“死的文字”。

谁知道呢。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2/1916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