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读后感_1900字

《南渡北归(增订版)(全集)》读后感1900字

《南渡北归》,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是作家岳南所著。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李济、胡适、陈寅恪、傅斯年、蒋梦麟、赵元任、梁思成、梁思永、童第周、刘文典、董作宾、李约瑟、叶企孙、陶孟和、郑天挺、吴金鼎、夏鼎、曾昭燏、曾昭抡、林徽因、华罗庚、穆旦、陈梦家、赵萝蕤、闻一多、吴晗、冯友兰、金岳霖、郭沫若、钱锺书、杨振宁、李政道等。
《南渡》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所谓“南渡”,如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所言:“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
《北归》时间跨度约为抗战中后期至1948年末,国民政府抢运国宝与“抢救学人”计划,连同选举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为止。着重描述了抗战胜利前后,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思想变化与不同的人生遭际。
《离别》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期间们的人生结局。那些学识渊博,满腹经纶的大学者、大教授们,有很多是留学海外学贯中西的博士、硕士,在国际各自的领域都很有影响力,放弃了国外优渥的待遇,一心为了建设积贫积弱的新中国,却不想一腔热血都成了空。
三百年来一陈寅恪
陈寅恪对中国历史熟稔、诗词精通,曾求学于美、德,精通八国语言,可谓中西贯通,年少成名,虽并没有学历,仍被清华聘为导师,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称清华四大国学,时年36岁。其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亦是名门之后、家学渊源。
陈寅恪从小嗜书如命,无书不观,夜以继日,读书时用细小的油灯藏于被褥之中,而且四周放下蚊帐,以免灯光外露,防家人知晓,久而久之,构成了高度近视,视网膜玻璃。后手术失败,一代史学双目失明。
哲学家金岳霖不无感慨地回忆道:“寅恪的学问我不懂,看来确实渊博得很。有一天我到他那里去,有一个学生来找他,问一个材料。他说:你到图书馆去借某一本书,翻到某一页,那一页的页底有一个注,注里把所有你需要的材料都列举出来了。你把它抄下,按照线索去找其余的材料。寅恪先生记忆力之强,确实少见。”
陈寅恪所倡导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文化情怀终其一生。
王国维
187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的王国维,身材瘦小,脸庞黑黄,八字须,头戴瓜皮帽,身后拖着一根猪尾巴状的小辫子,一副颓丧萎靡的样子,属于现代文学与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典型的清朝遗老形象。作为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帝师”,属于旧派人物。
早年立志研究哲学、美学,继而词曲,通过自己的天才加勤奋,精通英文、德文、日文等多种文字,对西方哲学、美学、文学,特别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及后世的叔本华、尼采等的思想理论,有独特的研究和深刻洞见。凭借“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求学治学精神,王氏经过多年苦心钻研,终成利用西方文学原理批评中国旧文学的第一人,对宋元戏曲史的研究更是独树一帜,达到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奇境界。1906年,王国维所著《教育之宗旨》一文,首次提出“美育”一词,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德、智、美、体四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明确提出教育之宗旨为培养“完全之人物”,为中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创建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离奇的跳湖自尽,时年51岁。面对王氏离奇的跳湖自尽,学术界产生强烈震动的同时,坊间对他的死因也产生了种种猜测议论,以至有多种说法流传于世,如“殉清”说,“自殉文化”说,“悲观哀时”说,“罗振玉逼债致死”说,王国维“妻妾出轨受辱”说等等,一时甚嚣尘上,莫衷一是。王氏之死遂成为一个人言言殊的谜团。王氏真正的死因,是殉文化而死,是不忍见到即将衰亡的中国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怆结局而死,其一死是对当时混乱无序的时局和世风日下的现实做出的近似“尸谏”的抗争。
后世评价王国维学问之博大精深,有“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陈寅恪语)的高度赞美。
后人遂有“不观王国维之学问,不知之大,高山之高”的名言警句。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6/25186.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