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向左,疯子向右(上):躁郁症与伟大的艺术巨匠》读后感1000字
相见恨晚,读之恨晚啊。
这本书一年以前就开始读,那时候读书不多,整本书看了几十页就觉得很枯燥,看不下去,然后放下了。最近又把它翻出来了,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也能读得进去了。说明了一件事,过去半年多的书没有白读,阅读和吸收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回归到书本身吧。这是一本好书,可惜读的太晚了。
全书主要讲的是躁郁症,讲躁郁症和艺术的关系,从若干家庭的传承、艺术成就和疾病遗传情况、发病比例讲起,论述了躁郁症和艺术有较强的关联关系,也就是躁郁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带来灵感,进而促进艺术成就达成。
躁郁症是人性情的两极,并且会不断地反复持续,交替出现。极端狂躁和极度抑郁是可以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的,在某段时间内,他“暴躁易激惹、行为怪异、想法偏执,以及视听上出现幻觉”。当症状比较温和的时候,它“会增强个体的能量,让人自信、喜欢冒险,思维流畅,从而进入高产阶段”。而抑郁的时候,他可能“悲观绝望”、可能“犹豫优柔”、还可能行动“迟钝缓慢”,也可能出现“错乱的疯狂”。狂躁与抑郁周期替出现,不断折磨一个人,折磨的同时给他带来两种不同的体验,给他灵感,给他动力,也近似给他带来毁灭。
书中写了很多家族,包括梵高家族、爱伦坡家族、拜伦家族、丁尼生家族、舒曼家族等等。这些家族都有几代人患有躁郁症,患病的多数人都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在当地文化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这是他们的厉害之处。同时很不幸的是,多数人的结局并不好,能安享晚年,自然死去的没有几个,多数是饱受折磨后,自戕离去。艺术的成就和人生的不幸的交织,就是躁郁症带给这些家族的利与弊,爱与罚。
从书中的描述来看,躁郁症是会遗传的,这不是个好消息。
自己做过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得抑郁症的概率是常人的1.64倍,之前一直没有当真,一直到读了这本书,按照书中的介绍比对了一下诊断标准,基因检测的结果是真的。算不得真正的抑郁症,只是买入了一点点的门。情绪的稳定程度、疲惫感、价值感、类精神分裂等,都有一点点症状。还好,发现比较早,而且目前也远远称不上抑郁,即使真的到了抑郁那天,希望自己还愿意接受药物干预。
不希望抑郁的基因会遗传,一点一点都不希望。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6/2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