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读后感_1000字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读后感1000字

第一次看三国是因为三国演义,印象最深刻的是关羽、张飞忠义、司马懿的隐忍、诸葛亮的悲哀、刘备的伪善、孙权的远虑、曹操的奸佞、郭嘉的智慧、贾诩的毒辣。殊不知演义始终是演义,当时只懂了情节的发展,没看清历史的发展趋势,与故事背景。这一次看三国时,易中天教授很好给我们介绍三国背景,外戚执政,黄巾起义,太后听政皇帝不得不用宦官能平衡外戚力量,这也与明朝用太监来平衡文官力量类似,平衡被破坏政权也面临灭亡,魏忠贤与东林党很好的例子。大将军何进灭蹇硕,袁绍进言诛杀所有宦官,至此董卓准备进京,最后何进被常侍张让所杀。外戚与宦官两股力量被消灭后,董卓一家做大,三国时代拉开序幕。曹操本姓夏侯,灭袁术,灭吕布,灭黄巾,降张绣,灭袁绍,唯才重任,赏罚分明。一生功绩统一北方结束了军事分割和战乱的情况,进行军事和经济改革,为西晋的统一打下基础。易中天教授用社会阶级与社会意识形态来划分魏蜀吴三个政权,曹魏企图建立寒族的法家政权,却遭到所有士族阶级的反抗,不知为了仕途还是早已名存实亡的汉朝,当设立九品中正制之后,士族阶级极力拥护曹丕为帝,形成鲜明对比。然而此时的曹魏已不是曹操所期盼的魏国,士族阶级再次被嘉冕,以司马氏为首的士族推翻非士族建立的政权,这也是被司马氏篡权的根本原因。反观蜀吴,蜀国东州集团,益州集团,荆州集团。同样吴国淮泗将领,流亡北士,东吴士族。蜀吴虽然都面临三大集团的重重矛盾,甚至吴国治理最差,甚至父子相杀,兄弟相杀,叔侄相杀,皇族相残,然而政权却存活最久公元280年,曹魏治理最好却在公元249年被司马懿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蜀国也在公元263年灭亡。东吴最高明的一处应该是将东吴士族的利益与自己政权捆绑在一起,吸取了曹魏教训积极联合士族阶级,任顾雍为相,陆逊大都督之后,东吴士族当官比比皆是,实行吴人治吴;相比蜀国,诸葛亮执政后益州士族,在经济上剥削(五伐),在政治上排挤,在法制上压制,在仕途上益州士族根本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他们应该也希望曹魏政权能统一,这应该也与谯周劝刘禅投降有莫大的关系。我想三国吸引人的也就八个字心机,算计,权术,谋略,亦与东周列国志相当,也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脍炙人口的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空城计,连环没美人计,煮酒论英雄,九伐中原,吴下阿蒙,白衣渡江等。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6/25496.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