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读后感_1700字

《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读后感1700字

读《今生今世》感

近几日把胡兰成的《今生今世》看完了,也是愈看愈不喜,虽然也为胡兰成的文笔惊叹,把江南水乡,民国女子描写的细致入微,那些远去的岁月在他笔下就像胡村里的一潭水。可是他的文章读起来有一种脂粉味,让人觉得美是美,却有些不自然或者说是过度粉饰,就像是一个极讲究的民国女子。并且这本日后所作的回忆录总有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就像是改朝换代作的史传,总是避重就轻。他因没有那铮铮的骨气少了几分文人的清冷,又因没有理性思辨和良好的政治判断力少了几分革命家的气魄。他就像民国世界里一个淡漠又有情的看客,用一帧又一帧风景诠释他的一生。

他好像不曾爱人,却处处有情,他把生活把过客写的细致入微,却淡漠得像一个旁观者。他是只爱自己的,那些遇到过的经历的民国女子都只像是大观园里的姑娘,只是艳极一时。他说他于张爱玲“同缘同相,同见同知”,其实也并非真懂她,他就像一个游客,知道风景自是带不走的,但有对万物风光贪痴,他就像一个小孩,知道你待我好就安心得无所顾忌了。爱情婚姻于他都不过是花开流水。

我喜欢以前胡兰成还在胡村的日子,那段日子还是质朴的,胡兰成讲玉凤生病卧榻那块,我很是伤怀,想到林黛玉在潇湘馆咳血将死的场面,曹雪芹把黛玉写做三生石旁的一株绛珠草,只因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断之意,要用一生的眼泪,还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或许玉凤也是某位仙子,来了前世未了的情缘,报前世为报的恩,这样浪漫主义的想法好在淡化几分悲剧的凄凉。我不觉得胡兰成爱她,即便他在她临死前也扼腕痛哭,也说过“你若不好了,我是今生不再娶妻了的”这样沉甸甸的承诺,但我觉得他那时就像一个未成熟的男孩子还时刻需玉凤的庇佑,需她还操办打理家事。文中胡兰成写了这样一段话,“我听了心里竟连感激也不是,一个人曾经有过这样的知己,他的一生里就怎样的遭遇亦不会动摇对人世的大信”。也许就是玉凤对他的无条件的理解与支持让他心存感激。

之前在网上看到张学良的照片,尤其是晚年的照片,感觉有一种贵人像,此生必有贵人相助,虽说西安事变让他的后半生失去了自由,但命里总有红粉佳人帮他一道渡劫,也值得旁人羡艳了。胡兰成也是这样,母亲护儿不用说,玉凤做新妇7年也是日日操劳,生儿育女,让他可以安心在外,侄女青芸也好像是要报六叔六嫂的恩情,帮他照顾儿女而无怨言,护士小周亦直言“我娘要我报你的恩”,在空袭千钧一发之时,以身翼蔽之。还有后来落难后遇到的范秀美(文称范先生)也是说要还胡先生的恩,日本的一枝待他也是掏心掏肺的欢喜,佘爱珍对他也是万般的好,还让清冷孤傲的张爱玲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他也是生得好命,处处也有贵人相助,那些女子恐怕也是此生情劫得渡,逃脱不过的,不过想到此生把前世欠下的情了了也是好的,免得生生世世挂念不得安宁。

大家都爱谈论张爱玲和胡兰成的那段往事,那我看着只觉得张爱玲只是那些人中的一份子,分量谈不上轻,谈不上重,甚至觉得她不及小周。胡兰成觉得他是懂得她的,张爱玲也曾回过他“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但我认为他并不懂得,他以为她们都该理解他的那些花边情事,甚至无所顾忌的跟她们交流他心头爱,张爱玲说那句:“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我只是很心疼,也为她感到不值,甚至于张爱玲写信与他诀别,他都不觉惊悔,还说到“不觉得爱玲与我诀绝了有何两样,而且我亦并不一定要想再见她,我与她如花开水流两无情,我这相思只是志气不坠”。后面还补充到“对小周我亦一样。人生聚散是天意,但亲的只是亲,虽聚散亦可不介意。惟她的情形与爱玲不同,年年正月初五她生日,我总拜拜菩萨有所祈愿”。想到最初的张爱玲是从不悲天悯人的,慈悲布施她全无,看小说到动人之处也只是个旁观者不曾落泪,但也会为胡兰成伫立涕泣,泪流满面。

其实翻完这本书,他的好坏已经不重要了,那些他和那些女子的故事也不必深究,好在那些情缘今世今世都了了,也不过是书里轻描淡写的一笔一划。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8/29893.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