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故乡》读后感1600字
一部写给孩子看的关于精神追求的书,不厚,读着不累,总体的讲述风格是耐心的,读完有所受益。后半部略显说教。
开篇作者对抽象的精神&灵魂的概念的解释,深入浅出。
“如果你吃了一顿美餐,你会感到快乐。是什么东西在快乐?当然是你的身体。
如果你读了一本好书,听了一支优美的乐曲看到了一片美丽的风景,你也会感快乐,是什么东西在快乐呢?显然就不是身体了,你只能说,是你的心灵、灵魂感到了快乐。”
作者用身体的快乐VS精神的快乐,身体的痛苦VS灵魂的痛苦, 用每一个孩子都有过的体会, 让孩子感同身受,解释得很贴切。
又说到:“其实小朋友对精神一点都不陌生。比方说,你在海边看日出,面对喷薄而出的旭日和绚丽变幻的霞光,你内心充满惊奇、感动和喜悦的情感,这本身便是一种精神生活。”
感觉整个前半部,节奏都是稳的,娓娓道来,理解孩子的认知和经验,通过故事或常见现象,去辅助解释阐述观点,效果很好。
到后面,感觉节奏有点变化,当然, 作者自己在开场白也提到,“与其说它是一本知识性的普及读物,毋宁说是一次谈心。谈心要是谈不好,很容易成为说教和布道,我也许很难避免这个弱点,但愿不太严重。”
我也的确能从后面的行文中,感到作者为了表达某种态度,有一种急促和压迫感。
比如这句:“ 我相信,远离土地必定要付出可怕的代价,迟早会导致精神上的萎缩。一个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人,当然读不进荷马和莎士比亚。在人造产品包围下生活的人,不懂得欣赏神和半神的创造……”
如果这是谈心,如果谈心的对象是一位小朋友,如果他耳朵不断听到的是单方面的“我相信”、“必定”、“迟早”、“当然”这样的词,孩子的感受大多会比较茫然,这样用词显得比较霸道,欠缺说服力。孩子也就难免会因为一时的不能理解而走神了。
还有一些观点,我觉得也许更应该考虑一下被谈心的对方:
比如这段:
“最可悲的是我们的孩子,他们在这样一种与大自然完全隔绝的生活模式中成长,压根儿没有过同大自然亲近的经验和对土地的记忆,因而也很难在他们身上唤起对大自然的真正兴趣。有一位作家写道,她曾带几个孩子到野外去看月亮和海,可是孩子们对月亮和海毫无兴趣,心里惦记着的是及时赶回家去,不要误了他们喜欢的一个电视节目。”
我想说,Win95的草原天空是很好看,可当你盯着它看上5个小时,一定也会审美疲劳。纯朴的大自然固然好,草原蓝天固然好,但如果它们已经不能持续唤起我们精神世界的满足,那我们和躺在草地上睡觉的大肥羊有什么区别?(书前文所言,我们和动物的区别在于我们有精神世界)
如果只是“我们”单方面觉得孩子们“可悲”,但孩子们自己并不觉得“可悲”,那这句“最可悲的是我们的孩子”也并不成立,因为“认为可悲”和“认为幸福”是一样的,都应该完全基于个体精神上的感受,任何他人无法对此妄下结论,就像一个人没有理由对另一个人说“我认为你非常幸福”一样,对另一个人说“我觉得你非常可悲”也是不太妥当的。
我只是觉得,我们自己觉得大自然好,淳朴,自然,安宁,田园牧歌……这是一种美好——但这是我们依据自己的人生经验而认为它是美好的;
我们也应该尽量去理解孩子们认为美好有意思的世界,他们喜欢的世界,新鲜纷沓至来,科技不断更新生活、 观点多元不单调……,那也是一个比起“唯有敬亭山”有更多选择、更多可能性的世界。
对我们自己未曾到达的世界,我们不妄加评说和指点。因为我们并没有到达过如今的孩子的精神世界。
我们也不必把我们这代人纯主观认为好或不好的东西(不涉及是非善恶),复刻到孩子身上。
谈心不致于说教,关键看是否会体会对方的立场。就像书的开头,用特别亲切常见的情景去解释抽象的精神世界,深入浅出,字里行间读得到作者站在小朋友立场的那种爱心和亲切,这种谈心就非常温暖动人。
而一旦试图去说服对方,谈心的双方就变得不平等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9/29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