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双城记》读后感_2000字

《双城记》读后感2000字

霍布斯鲍姆在《革命年代》中把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称为“双元革命”(dual revolution)。当法国陷入在政治的混乱无序和革命的血腥恐怖中,英国正成为经济世界的引领者,重塑着传统经济和社会结构。早就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的英国大有种“隔岸观火”的心态,一边以不流血的“光荣革命”自矜,一边又忧心忡忡地瞩目着海峡对岸。英国政治家伯克甚至预言大革命将使法国削弱,乃至灭亡。在这种优越感之下,狄更斯的《双城记》同样延续着这一基本认知——骚乱的巴黎和安定的伦敦之间的对比。

《双城记》的开篇是一段传诵甚广的名言:“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个睿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地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随后狄更斯又总结道:“那个时代和当今这个时代是如此相似”。很显然,深受《法兰西革命》作者卡莱尔影响的狄更斯已经敏锐地感受到他所处时代英国的社会弊端,希望通过积极的社会改良而非法国大革命式的阶级斗争来缓和社会矛盾,以巴黎之乱警示伦敦之治。

1775年,一辆承载着生死救援使命的邮车从地理空间和故事情节上连接起了伦敦和巴黎。彼时法国的赫赫人主乃是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他们代表的上层贵族统治阶级奢靡暴虐,昏聩无能,“大人能够毫不费劲地吞下许多吃的东西,因而有些对他不满的人尖刻地认为,他是在以相当快地速度吞食着法兰西”。广受压迫的第三等级芸芸小民们则贫穷愚昧,连基本的生存权都无法保障。狄更斯笔下的巴黎,“饥饿到处横行,饥饿被推出高楼大厦,钻进挂在竹竿和绳子上的破衣烂衫;饥饿和麦秆、破布、木片、废纸一起成了衣服鞋帽;饥饿也附在那男人锯下的小柴片上;饥饿从不冒烟的烟囱上朝下俯视着,从满是找不出半点可供充饥的肮脏街道上冒出来”。滔天的民怨正在酝酿一场可怕的革命,而到那时,人民将掀起激烈残酷的报复,巨浪拍岸,星火燎原。

夹在中间的马奈特大夫相比较劳苦大众拥有比较独立的经济地位,但在贵族的特权面前依然没有充分的政治地位,声张正义的他因一纸空白捕票就成为十八年的阶下囚。出狱后,他已经白发苍苍、形容枯槁、精神失常。邮车将大夫送往了伦敦,一家子在离索霍广场不远的一个街角找到了宁静的停泊之处。然而饱受苦难的马奈特大夫依然无法从往日的阴影中走出来。相依为命的女儿露西小姐,既有成年女儿的孝心和义务,对父亲还有孩提时的热爱和仰赖。在她的悉心照料下,马奈特大夫总算恢复了康健,过上了温馨的家庭生活。爱可以化解苦难。

另一个从法国逃往伦敦的角色查尔斯·达内秉承了母亲的遗志,抛下了法国贵族的头衔,选择在英国立业,当了一名精通法国文学的高级法文教师。这位思想进步的青年在叛国案审判中结识了露西小姐,并在随后深深地爱上了她。马奈特大夫在明知达内与自己的家仇下,依然选择为了女儿的幸福,放下仇恨,“为了她的缘故,全都可以一笔勾销。她是我的一切,比起她来,苦难算不了什么,蒙冤也算不了什么”。爱可以化解仇恨。

但被仇恨遮蔽双眼的巴黎近郊圣安东区的居民早已经失去了控制,他们化身为洪水猛兽,攻占巴士底狱,制造屠杀血案。狄更斯认为“旧制度”与“大革命”并没有太大变化,而是“用相似的大锤再一次把人性击得走样,人性肯定扭曲成同样的畸形;再一次播下一样是掠夺和压迫的种子,结出的必然是相同品种的果实”。

人性扭曲的德发日太太在最后与丈夫分道扬镳,她制定了疯狂的复仇计划,利用马奈特大夫藏在巴士底狱的控诉记录告发查尔斯·达内,又想把看不顺眼的露西小姐置于死地。德发日太太发狂似的扑向露西家里,怀着对医生一家无限的爱的普洛斯小姐抱住了她的腰,紧紧箍住不放,最后用拳结束了她的生命。“爱总是要比恨有力得多”。

然而,使尽浑身解数的马奈特大夫无法再次解救达内。《双城记》在爱与恨的交锋中,引向了更深入的主题——死亡与重生。

深深爱恋着露西小姐的西德尼·卡顿一生怀才不遇,落落寡欢,始终在阴影之中,哪怕是对露西的爱也是卑微到尘土里。但是为了所爱之人的幸福,他甘愿做出牺牲。狄更斯早已为他的死埋下伏笔。叛国案审判中,就写到他与达内在外貌上很相像,洛瑞先生也发现了卡顿颓废的神情与囚犯脸上的表情很相似。他做出顶替达内去死的决定时,并不在乎达内是否会感激怀念他,而是匆匆给露西留下一句“许久以前我们之间说过的话,那你看到这个马上就会理解的。我知道你一定还记得那些话。照你的性格,你是不会忘记的”。在最后迎向死亡时,他更是认为“我现在做的,是我一生中做过的最好、极端好的事情;我即将得到的,是我一生中得到过的最安宁、极端安宁的休息。”

这是一种类似于宗教的献祭,是狄更斯利用卡顿之死在弘扬永生的仁爱。

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9/3069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