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艺术》读后感3500字
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明觉厉的是艺术吗?
《人类的艺术》是美国通俗历史畅销书作家房龙的一本聊艺术的书。这本书本来就叫做《论艺术》(《The Arts》),写于1937年。我猜在向中国市场推广的时候书商为了蹭一点房龙的另一本在中国畅销的书《人类的故事》的热度,而定了这个名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这是不错的一个决定,如果有哪个读者因为房龙的名字和这本书名而翻开了这本书,从而对艺术能够多几分了解,那不挺好吗,比如我。这正如房龙本人在美国对于历史的态度一样。他本人是历史科班出身,曾经在大名校康奈尔大学任教,但由于他喜欢对于史学进行通俗和自由的诠释而大受欢迎,为刻板的史学界同僚所妒,被挤出史学界。后来干脆专门写历史畅销书,整出一本《人类的故事》,一炮打响,后来有了这本《人类的艺术》。
房龙在这本书里对于艺术史做了一番比较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从史前人类的艺术聊起,到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法国革命一直到近代,从欧洲、埃及、俄罗斯到中国、印度柬埔寨,从建筑、美术到音乐,涉及的领域很广,看得出房龙深厚的历史和艺术方面的知识积累和深入的认识。从如此之广的范围内介绍艺术,一般不免泛泛,但房龙却有不少自己独到的见解。
艺术与物质
房龙以文艺复兴为例,认为艺术的发展是伴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而推进的。
如果你们问我,文艺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我不得不回答:文艺复兴是商业(通过货币和信贷)战胜中世纪初期盛行的以物易物的贸易形式的必然结果,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但是,不论是哪种因素,如果中产阶级的财产没有迅速增长(以及政治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也不会有文艺复兴。
但不幸的是,经济上不独立的人没有爱美和尊重学术的机会。排长队等着领救济的人,在博物馆和首饰楼里是没有位置的。美的爱好者,学术的尊重者,首先要有足够的力量支使旁人,而且要随心所欲。他们在13、14世纪集聚起这种力量,在15、16世纪通过这种力量创造美,并尽情享受这种美给人生带来的乐趣。这一创造美、欣赏美的期间,就叫作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与个人修养
房龙认为有极高艺术修养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个优雅的人,这可能会让很多人失望,但其实并不难理解,比如希特勒的古典音乐的造诣是很深的。
但是,说来也怪,他们一方面有这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精神,另一方面,对一切美的东西,他们又有着深厚的、真挚的感情;如果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使人具有识别能力,凡是完美的东西就予以接受,凡是次品即作为冒牌货予以扬弃。那么,我们可以说,佛罗伦萨人(以此类推,当时大多数意大利人)是世界上少见的最有文化修养的人。这种复杂情况是怎么回事,也许比我高明的人能找到答案。
艺术阴影下
法国的凡尔赛宫极尽奢华,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富丽堂皇,有些建筑艺术表面看起光鲜亮丽,但背后是白骨累累的苦力与人性的黑暗。
美国人应该了解这些情况,因为美国革命战争期间,那些被运到美国,替英国人打仗的可怜的黑森人,是英国大约花了几百万英镑买过去的。黑森人的主子,以这笔卖身钱的绝大部分,在卡塞尔修建18世纪展品之一的王宫。此举本应得到我们的称赞,但是我们怎么能忘掉,这些华丽的大理石厅堂和游泳池,是用阵亡战士的白骨垒起来的!当年黑森人为之丧生的那场战争,与他们的利益相距之遥远,就像土星上的一次战争一样。但是,这正是对艺术不宜多加追问的方面。如要追问,难免有令人震惊的发现。
你们大概还记得,你们历史书中提到的导致宗教改革的许多怨声载道的事情吧。其中之一,是教廷强行推销大赦赎罪券引起的普遍不满。教廷发行了大量赎罪券以完成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土木工程。
现在艺术还是你眼中的样子吗?别急还有。
艺术与权力
这些,我们现在已开始懂得,不是巧合。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完全有理由的。中国和法国,都是高度发达的君权国家,两者都由君主统治,他们都想把自己的首都变为整个大陆的中心。18世纪中国洛可可风格的彻底程度,至少从精神方面而言,可从当时的绘画中以及茶具、漆器和精工细刻的牙雕玉雕中发现。这些东西制作精明老练,令人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显示豪华,一种不怕花钱,不问钱的来源,只顾花钱的豪华。
艺术的强大威力
在这种环境中,他发展了他的特殊艺术。这种艺术可以唤起欧洲人的觉醒,其威力远比千百万份的书,以及各国总理府关于俄国在维斯杜拉河山畔的暴政的白皮书、绿皮书、黄皮书还要大。
我认为,在我们的文明的发展中,艺术总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我的论断也许有误,但我个人认为,我的论断并不错。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是没有前途的。适应某种需要而产生的艺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创造的艺术,是永久有生命力的。
艺术与爱国
这种过分的、强烈的情感,是一种危险的东西。这种东西容易导致极端的偏执以及不能忍让,这又直接威胁世界其他地区的和平与幸福。在这种情况下,爱国的感情不但不能使人深受鼓舞,反而成为一种使人困惑的东西。
东西方艺术的主要分别
然而,东西方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各自对什么是杰出的绘画的看法上。欧洲人(除了现代派以外)坚持精心细致地再现事物的原貌。古代的中国和日本画家的着眼点,是以少许写意的笔法显示基本事实,对于西方所重视的细节,他们根本不予理会。不是他们鄙视我们日常所谓的“细节”,因为有时他们也是最细微的观察者。
东西方的艺术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不同的时代各领,然而目前世界的主流艺术显然为西方所基本统治,这对我们这些从小在中国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对于西方历史文化缺乏了解,又没有艺术专业方面背景的“徘徊在艺术大门之外的普通人”来说,如何欣赏和进入以西方艺术为主的艺术世界,是个不大不小的挑战。
有一个搞美术的朋友的朋友圈的封面是一个骷髅的造型,看起来很特别,于是我就问这个书友这是谁的作品,她哈哈一笑,说这是一个小朋友画的,她觉得不错,就拿过来做了封面。这其实一直是我关于艺术的一个困惑,有些小朋友信手涂鸦的作品看起来也不错,有些现代派的艺术作品实在是理解不了,那么到底如何区分艺术和非艺术呢?
从房龙的这本书里,我自己总结了欣赏艺术的三个方法:
一是这种艺术创作首先要经过技法的磨炼,然后超越了技法;
二是有强烈的感情表达,或者是要传达某种信息。
三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大浪淘沙,历史沉淀下来的作品,多少可能值得一看。
我认为以上三点为基础,可以作为欣赏艺术的起点,基本上就可以排除三岁孩子及那种把身上涂上颜料在画布上随意滚一圈的作品了。即便如此,世上的艺术千千万,最重要的还是要感动自己。真正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不会考虑观众的感受,只是一心要把自己心中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那自己在欣赏艺术的时候,也要忠实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受到别人或大众评论的影响,去挑选和找寻一见之下就直抵你内心深处,受到震撼、感动或愉悦感的那一件艺术品。
就我自己而言,我发现我会欣赏和喜欢的作品通常有两个特点:一是熟悉;二是意外和有趣。对于我完全不熟悉的东西,我要么就无感,引起不了共鸣;要么就恐慌,感到自己无知,不理解作者要表达什么。而对于我过于熟悉的东西,如果没有意外和惊喜,就会觉得无聊而快速的忽略。
这种重视个人的独特感觉和自我体验,并推己及人的精神,就是所谓的人文主义精神吧。房龙在介绍艺术史乃至人类历史当中,关注比较弱势的群体和劳苦大众,有时会从人的个人命运出发来审视所处的大时代,难怪有人说房龙是“人文主义”。房龙1944年就去世了,他的人类历史,西方历史等书在美国当时估计有点像当年明月的《那些事儿》在中国。如果跟《剑桥中国史》《万历十五年》这种严肃深刻的专著相比,自然是通俗浅薄了些。但是语言幽默,情节引人入胜,受到大众的欢迎,让更多的人对明朝感兴趣,对历史感兴趣,这就是一件好事。我在读《那些事儿》的时候的确是手不释卷,然而读的痛快,忘得干脆,忘记了大多数,但至少保留了对明史的兴趣和几个熟悉的名字,比如:吴三桂与陈圆圆.... 看到有评论说这本书是写给两个看火车的乡村小孩的书,是把深奥的东西介绍给那些徘徊在艺术大门外的普通人,我笑了,好吧,小孩就小孩,普通就普通吧,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何况说是艺术的门外汉也没说错。回头再找找他的另一本关于艺术的书《西方美术简史》,希望至少能找着传说中的艺术欣赏大门的影子。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0/3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