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南渡(增订版)》读后感1500字
南渡北归,只名字就让人激动,不过看完首部南渡,好与不好,值得推敲。
作者岳南大概是以考古学出身(从其他作品可窥得一二),所以整本书都是以傅斯年的中央研究院和史语所为主线,大篇幅讲述傅氏及其麾下李济、梁思永、董作宾等人于上世纪前三十年在中国考古学界所做出的贡献,穿插讲解了与之产生关系的梁启超、胡适、王国维、蔡元培、陈寅恪、梁氏夫妇、钱穆、鲁迅等同时代人物的关系脉络和人事纠葛,其人其事,失之雅正而传奇色彩颇浓,可谓毁誉各半。
其一,在考古层面论述颇深,其他方面则语焉不详;书中叙述的群体,也是社会关系层面远高于学术层面。作者对街头巷尾的八卦轶闻和奇闻趣事津津乐道,对于各位的学术见解和著作思想却一笔带过,把一部文化史写成了野史小说。
其一,岳南文笔确实差劲,让人不敢以“先生”冠之。大概是看多了《水浒传》《西游记》一类的传奇志怪,行文着字,粗俗简陋,动辄喊打喊杀,江湖气息十足,一股子茶馆评书的调调,可谓是关公战秦琼,张良辩司马,文风和内容格格不入。
言归正传,回到作品本身。宽松的政治环境造就精神的独立,民国辈出,这和当时开放的社会风气和相对自由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我们所说的,是指在学术领域有突出成就,且其身修正、德高望重的人。虽然身系离乱,人不如犬,但他们依旧用自己的厚德流光,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标杆。
王国维:王国维先生是个人小辫子的丑人,但光读他的诗和词,自有一种傲然不群的气魄和风骨,高山景行令人心向往之。后世评价王国维先生学问之博大精深,有“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陈寅恪语)。可惜身逢乱世,义葬湖底,令人叹息。如岳南所言,王氏真正的死因,是殉文化而死,是不忍见到即将衰亡的中国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怆结局而死。
梁启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大道”由梁启超先生明确提出,也成为了其一生轨迹的最好注脚。从清朝末期到立宪时代,到北洋时代,梁氏一直是中国政坛民主倡议的旗手。但我们称呼其为,却不是出于其政治行为,而是他的学术文章对于同时代的青年,起到了启迪和引领的作用,是真正意义上的时代开路人
陈寅恪:“三百年来第一个人”,学术地位堪称泰斗,可媲美者唯钱钟书一人。陈寅恪先生是人品与文品皆为俱佳的一位,不但学问渊博,且深悉中西政治、社会之内幕,洞察晓微,人情练达,其借碑文而抒发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文化情怀,如天光地火,成为了中国内在的文化精髓与人性光辉的标准。可惜流离一生,著作大部分毁于战乱。
梅贻琦:与王梁陈三位不同,梅贻琦被称为,则在于他的一生只做成了一件事,那就是成功地奠定了清华的校格,并在西南联大为众多学术大鳄提供一个存身的舞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之谓也”,其光风霁月和虚怀若谷的人格,是所有人的楷模。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我们可以没有王国维梁启超,可以没有陈寅恪赵元任,却绝不能没有梅贻琦。
傅斯年:本书的绝对主角,胡适最得意的,时代的大刺头,也是最具话题的人物。作为五四爱国运动的总指挥,傅大炮打过毛泽东耳光,违抗过蒋委员长的命令,与孔祥熙宋子文势不两立,和顾颉刚、钱穆、鲁迅、叶企孙结下一生之仇,更是雷厉风行将担任过日伪职务的教授一律开除:“所有的文化汉奸,一个不留”。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国士。当然,放大炮不是学者的本行,但就凭他所创立的史料学派,已经足以让他立足于的行列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2/3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