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读后感2000字
zj 00072018050007---毛泽东传!作者从老外的角度,以主席政治生涯为主线,讲述为人的一生。总体来说,还是不错,但仍有诸多地方不敢苟同,甚至于某些地方出现常识性错误。所以,给了四分。
主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3岁上小学,在条件极为艰苦的大环境下,伟人创造条件学习,而今,我们并不知道学习的真正的意义,缺乏学习的内生驱动力;再者,主席读书并非囫囵吞枣的为了读书而读书,他有自成体系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回头看,该如何评价毛主席的一生呢?丘吉尔说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看他来的时候国家是什么样子,离开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当毛泽东出生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他离开的时候,我想一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最好的概括(十年动乱虽然让国家的发展停滞和落后了数十年,但是在毛泽东去世一个月后就被党内元老以雷霆手段结束),总体来说,“七分功三分过”的评价十分合适。
我想毛泽东是一位斗士,“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他在“十次斗争”中成为了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并不断巩固了他的核心地位,在与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并缔造了共和国,在与国外势力的斗争中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无论是美国、苏联还是印度等)。他把斗争当成解决矛盾的首选途径,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出现时,他“向地球宣战”,发动了“大跃进”;当觉察到党的干部有脱离群众、要形成特权阶级的时候,他号召群众起来“造反”,用阶级斗争的方式打破阶级的镣铐。(此举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对于文化大革命,我想毛泽东的初衷是好的,只是错判了形势和后续的发展超出了他的控制。事实上当全国范围内的群众都被狂热地发动起来时,仅靠一个人或几个人是难以阻挡的,就算是最杰出的“舵手”,也只能在这浪潮中被推着向前。这不是为毛泽东开脱,我认为毛泽东作为领袖,需要为十年浩劫负首要责任)。我想毛泽东是一位最坚定(换言之,暴力)的斗士,他不会妥协,也不愿通过温和的方式改革,他的斗争绝大多数是暴力的革命。当革命的对象是外部势力或反动势力时,他的斗争哲学让中国人团结起来站了起来;当革命的对象来自于人民的内部或执政党的内部时,他的斗争哲学却会让有序的国家濒于崩溃。毛泽东的主要错误集中于建国后的探索阶段,所以我认为,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斗士和革命家,是卓越的创业者,而不是一个优秀的建设者。
说到创业,我觉得他建立的一些制度(特别是政党的制度)非常适合中国,用高瞻远瞩可以说毫不为过。在一种完美的制度出现之前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制度——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身边总有人说我们的制度不民主,那请看看相对更“皿煮”的台湾地区又怎么样呢,区区一个小岛内分成了蓝绿两党,每个党内又有“深蓝”“浅蓝”“深绿”等派系之分,可有建设台湾的合力?再看看中华文化圈里的“民主国家”们,美国人给日本设计的制度看似民主,却埋藏了无法壮大的基因,日本再跳也无法成长为政治大国;韩国人也是多党制,每个执政党最大的政绩恐怕就是清算前任吧,朴槿惠、李明博等历任韩国总统都没有好下场恐怕不是青瓦台风水不好的原因;新加坡的李氏家族独步政坛数十年。往远处看,所谓民主标杆美国也是在和平建设期间经常出现两党“角力”,虽然“公平”却缺少“效率”——公平与效率不能兼得是基本规律。我们的政党制度(,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可以让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并在追求最大效率的同时争取更多公平(虽然如何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制度一直是有待解决的课题);我们的执政党内也不允许出现那样“深蓝”“浅蓝”的派系问题,无论是四人帮还是薄、周,一出现苗头就坚决打掉——凝聚力强的执政党才是发展国家的基石。总之,我认为且党内高度统一,这样的制度适合中华文化中“大一统”的需要。
此外作为党的创始人,毛泽东提出的“密切联系群众”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应该刻入党员骨子里的铁律。实践证明了它们的正确性,大跃进和建设初期所犯的错误都是因为没有做到“实事求是”。也许毛泽东太过于理想,忽略了党员也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忽略了干部也会为了仕途高升而罔顾实事求是的原则甚至脱离群众。现在也是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党员干部要么曲解政策要么执行起来打折扣,致使政策的执行效果不如预期,随着巡视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党内监督的逐步健全,相信这些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毛泽东的一生经历了太多事情,做出了太多决定,而领袖的地位又让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无限放大,一两个人凭有限的资料做出一个全面的评价几乎是不可能的。也许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毛泽东,有时间的话多去看看这类的书吧~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2/35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