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传》读后感1700字
雨夜,最适合读书。微信读书,我读完胡适《四十自述》、白吉庵《胡适传》。我沉浸其中,分不清书内、书外哪一个是真实的世界,颇有庄周梦为蝴蝶,蝴蝶梦为庄周的虚幻之感;胡适,朋友般的面容,出现在脑海中不能拂去。以致我搭乘公交车,差点错过下车站点。
感念胡适的一生,正如蒋介石的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民族的衰微、时局的动荡,胡适在新旧文化的碰撞、冲突中成为一代文化宗师。追忆远去的胡适,我所读所思,不能忘却有三。
一、传统的熏陶。胡适,安徽徽州绩溪人,其父亲参加过台湾刘永福反割台斗争,因脚气病死在厦门,留下了他父亲的第三任妻子——胡适的母亲,23岁的她独自抚养三岁零八个月的胡适。父亲死后,母亲谨遵父亲的遗嘱“望糜好好读书”; 母亲把希望寄托在他渺茫不可知的未来,他亦成为母亲全部的人生希望。胡适三岁进学堂读书,母亲为了他好好读书,多给学堂先生两枚银元,这样,学堂先生会详细讲解古书之意。童年的胡适,熟读四书五经,又喜看书,被孩童们称为“糜先生”。
后来,胡适十二岁时到上海求学,十九岁赴美留学,但幼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已经融入到他的血液中。仅从胡适的婚姻,就说明这一点。他在美留学虽遇到自己倾心之人韦莲司小姐,认为她“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但最终还是遵母命,坚守与邻村江冬秀的婚约。留学归国后,立即与江冬秀完婚,终生不弃;就这样,风流倜傥的洋博士与没文化的村姑相守一生。
二、年少的荒唐。十七岁的胡适在上海求学,诸多不顺,先后换了三个学堂,却未求得一张毕业证书;家道中落,寡母还需要他寄钱赡养,已无力求学。迷茫无助的胡适,寄居在上海,拿着当临时教师得到的两三百元,与一些革命起义未成的留学生混在一起度日。“从打牌到喝酒,从喝酒又到叫局,从叫局到吃花酒”;“昏天黑地里胡混,整夜打牌,连日大醉”。胡适的自述是如此的真切,仿佛看到一个前途无望的青年人在混日子,没有明天,没有希望。可见,谁都有年少的轻狂、青春的纠结!
那一晚,胡适大醉,遇车夫抢劫,又打伤了巡捕,惊醒后他心中懊悔,对不起家乡的母亲。痛定思痛,闭门读书两个月,准备赴美官费留学生的考试。胡适担心自己考不上遭人耻笑,考试时收到严复天演论“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影响,将自己的名字由胡洪骅改用胡适。胡适在1910年考取第二批清华学堂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录取70人中,他名列第55名。留美考试中,胡适并非是考试中的学霸,但就是这个机会,使得胡适摆脱了上海的颓废生活,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三、自由的坚守。胡适一生未参加任何政党,他坚持“在野”的政治立场,但抗日战争中,他受命于民族危难中,担任民国驻美大使,为国争取抗日援助,与罗斯福有深交。他对政治有“恒久的兴趣”,他认定积极参政是“知识分子对社会应有的责任”。五四运动,学生以为武器对抗北洋政府,胡适对在校学生这种以牺牲自己学业来进行政治运动的行为极为痛心。
他曾疾呼:“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胡适看到了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是健全国家的前提,个人高于国家。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胡适时任北大文学院的院长,针对学生运动,他虽说:“12月9日北平各校的学生大,是多年来沉寂的北方青年界的一件可喜的事,我们中年人尚且忍不住了,何况这些血气方刚的男女青年”;却又坚持自己的一贯立场“是最无益的举动”。学生坚持,胡适坚持复课,出现了以下的颇有戏剧般的场景:“我们这就是爱国!”“你们胡闹”“你才胡闹”“胡先生,你对当前问题是怎样看法?”“我不愿对牛弹琴”“你才是牛,胡适是牛!胡适是牛!哄!哄!”
可叹,“自由主义之父”的胡适遭遇到中国现实的生活是如此的不堪!当时激变的中国,是无法践行胡适钟情的民主、法制、自由、平等这些普世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在百年后今日的中国依旧有存在与实施的意义。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2/3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