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教学反思检查评语,教师教学反思检查评语

教学反思检查评语,教师教学反思检查评语推荐阅读:

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是一样的吗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

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百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度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专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

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教学反思,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属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怎样评价语文教学反思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反思些什么

怎样反思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个人体会。

“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佐证了反思的必要性。

而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不断反思,发现问题,消去弊端,即“借石攻玉”。

新课程的实施,标志着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这个领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机遇和挑战并存。

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如何处理学科课程与教学遇到的诸多问题。

例如,究竟是“教材为本”还是“标准为本”

教材设计如何才能摆脱“新瓶装旧酒”的尴尬

嘴上讲“知识是自我建构的产物”,但实际上是“灌输”为主的课堂风景线又有多少改观呢

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尤其强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然而新课程又强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

要做好这样的角色,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总结、反思和改进,不断地创造,而教学反思正是使教师进行总结、反思、改进、创造的有效方法。

一 上课前要先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重视教学前的反思。

而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尤其重要。

而且新课程标准同样非常关注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去探求新知。

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充分了解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

这不仅仅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具体表现。

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反思后的教学设计调整,能够预设到学生在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学生,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 课堂教学中需反思

课中反思,即及时自主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

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工作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进入新课程后,教学中所出现的情况越来越有挑战性,常常出人意料,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

另外,课堂教学是在动态中生成,在动态中发展的。

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

如在《论语六则》教学中,学习“学而不思则罔,四而不学则殆”时,可结合学生的思想表现及时进行教育,效果就非常好。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课中反思表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

三 课后更要总结、反思得失

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固然重要,但是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因此,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分析、反思,写下自己执教的切身体会或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十分重要的。

经常性的课后反思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良好形式。

更重要的是,课后反思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那么课后反思思什么呢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反思。

1.反思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结果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科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件,而是以一种参考揭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

同时,教师是课程的使用者、建设者、开发者。

因此,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时候,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在课后反思中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合理的建议,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2.反思教学片段

首先,教师要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以及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导入新课的巧妙之处,留有悬念的结束语,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及激活学生思维、学生自主评价等成功之处)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教学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其次,教师要善于记录教学机智。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愈加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

这些“智慧碰撞的火化”,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

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当出现了这些意想不到的时,作为教师,就要记录下来加以研究,并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案例分析技术,开展教科研工作。

3.反思教学的“败笔”

再成功的课堂教育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

在课后,教师必须审视自己处理不当的环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同时,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要动脑筋、想办法,寻找最佳结合点,提出整改措施及教学策略,形成新的教学环节。

4.反思教学中学生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学习中总会闪烁出“创新的火花”。

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见解。

课堂下,教师们常常会交流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值得赞赏的东西,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悦,这种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

教师对这些独到的见解加以赞赏和激励,既是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感受自尊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

因此,应将它们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补充新鲜血液。

5.反思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教师要静心沉思:情境的创设是否有效果

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

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是否有价值

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是否得以萌发

等,并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著地追求。

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三 结束语

总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笔者感到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灵感,经常进行教学反思,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帮助自己不断成长。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性评价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思什么

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

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但以下几方面是反思的重点。

反思成功得意之处。

如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等;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体会;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的处理。

这些可供以后教学时参考,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的功效。

反思失误之处。

侧重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失误之处,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

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等等。

对他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的借鉴,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二度设计”的新方案。

反思学生见解。

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不仅能启发同伴,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

如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都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对世界的独特感受,是十分丰富的可贵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

反思学生的问题和建议。

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个别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些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还有一些是富有创新性的。

可能有的问题一时难以解答,教师就应及时记录下来这些问题,并及时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自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同时,还关注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和体现了教学民主意识。

还有对于学生的教学建议也应该做必要的记录和反思。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总结发扬教学的成功经验,改正弥补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一)选准反思对象“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有:回顾反思、记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理念;观摩反思同事的教学行为和理念,参与集体交流研讨,诊断自己或同事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反思公开发表的课堂实录(课例)意图、理念,对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别人成果的可资借鉴之处。

(二)熟悉反思过程 反思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也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

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三)明确反思方式 1.内省式反思,即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来进行反思,可通过反思日记、课后备课、成长自传等方式完成。

2.学习式反思,即通过理论学习或通过与理论对照进行反思。

3.交流式反思,即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进行反思,可用观察交流、学生反馈、专家会诊和微格教学等方法。

观摩交流,即教师之间相互观摩,根据交流观摩的实际情景,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生反馈,即教师通过从学生那里了解到的自己教学效果情况,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使之达到学生期望的效果。

专家会诊,即专业研究人员、学校领导、同行教师定期对教师教学行为会诊,从中发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并通过共同研究来解决问题。

微格教学,即以少数学生、教师或专家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教学过程制成录像,课后反复观看交流,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4.研究式反思,即通过教学研究来进行反思。

以研究的态度从事教学、以研究的视角反思教学、以反思的成果改进教学。

(四)掌握反思方法 1.自我提问法。

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

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

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在计划时间内回答完问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出现理解分歧等。

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怎样的策略与措施更有效”,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

什么是反思性教学评价

一是反思教学主体合理性。

本书明确指出这种合理性以主体间性为基础。

主体间性是特定主体合理表现自身的主体性与其他主体达成理解的主客观统一性。

主体间性要求特定主体有自觉反思的意识和较强的反思能力,坚持理解、宽容、平等对话的行为。

这种行为借助行动研究、叙事研究、角色扮演等再现反思教学主体合理性。

二是反思教学目的合理性。

本书指出,教学主体要明确教学目的必然受制于教育目的,反映社会成员在教育上的需要。

通常,教育目的转化为教学目的,使社会需要具体化为教学主体的需要。

教学目的在教学计划中恰当定位,与教学客体、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协调一致。

指导教学主体行动并转化为教学结果,从而实现自身的合理性。

三是反思教学的工具合理性。

本书将教学工具分为理论工具和实践工具。

怎样评价教师的教案

教案基本内容(6分)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内容正确、条理清晰;1.5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重点、难点把握准确;1.5教学方法选用适当,重视多种教学手段的设计运用;1思考、讨论、作业、复习、答疑、考核等环节的要求完整,衔接紧密;1参考书目齐备,选择内容恰当;0.5注重教学反思,注意吸收学科最新研究成果0.5教案设计与编写(4分)按照基本内容的具体要求,对课程教学的总体设计思路清晰,能体现知识、能力、创新教育等;0.8设计完整有序;0.8注重师生互动;0.8措施具体、操作性强;0.5教学要求、内容、方法和手段明确,设计科学、合理,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规律;0.5教案编写认真、清晰,编写格式规范,内容完整,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表述通畅,文本完整,打印成册0.6

如何反思体育教学评价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以下是我个人见解,希望可以帮到你:

《原地踏步》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开始发现大部分学生还学过原地踏步,而且有说有学过的学生在节奏的步伐的掌握上也都还没到位,口令与步伐不一致。

这就要求我做为体育教师要重新教授这门基础.

通过课中,我一开始发现大部分学生还学过原地踏步,而且有说有学过的学生在节奏的步伐的掌握上也都还没到位,口令与步伐不一致。

这就要求我做为体育教师要重新教授这门基础给学生了。

由于这门课是练习是很枯燥很乏味的,因此我通过形象的技术动作“踩青蛙”来教授这门课,其中课是这样安排的。

我喊口令1的时候学让就踏左脚踩地上“青蛙”,喊2的时候右脚就踩另一只青蛙,同时左脚抬起来。

这样形象的比喻,就会使死气沉沉的原地踏步教学变得活跃起来。

毕竟小学生都很好动,给他们一点形象的比喻,他们就很有积极性,然后我就通过这气氛完成了第一步是教学。

接下来我就通过“三部曲”完成教学。

第一步:建立学生“原地踏步”的技术动作正确的表象。

第二步:加强学生对“原地踏步”技术动作的结构的分析。

第三步:巩固学生对“原地踏步”技术动作的正确操练。

教学反思:体育活动《人体轱辘辘》反思

情境描述:

一: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做手臂“轱辘操”。

二:引导幼儿说一说身体上哪些部位可以转动?(能说出眼珠、手腕、头部等等)

三:请两名大班幼儿做身体滚动的示范(侧身翻,前滚翻、后滚翻)。

四:幼儿分组练习身体滚动,重点练习侧身滚动。

评价分析:

体育活动《人体轱辘辘》主要用侧身滚动的方法,培养幼儿节奏感和身体的协调性。

滚滚、爬爬、跑跑、跳跳等这些动作,可以说是每个幼儿都乐于参加的活动,“滚”这一动作可以说是幼儿想做却不敢做的一个动作,因为不管是在家里或是在幼儿园,都有家长或老师的制约,即使幼儿非常想试试在地上尽情的滚的感觉,但可以说是有这个心,无这个胆。

此节活动就是让幼儿在地上尽情的滚,想怎么滚就怎么滚,在翻滚的同时培养了幼儿身体的协调性,体验滚动带来的快乐。

所思所悟:

在活动开始前,我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身体有哪些部位可以转动?我先做了下提示,比如膝盖可以转圈。

然后孩子们说出了头、手臂、眼珠等等。

接着我用手臂“轱辘操”来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带领幼儿将手臂弯曲,按儿歌节奏前后环绕,做手部轱辘操:轱辘轱辘一,轱辘轱辘二,轱辘轱辘三,轱辘轱辘四,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我和你来做游戏。

这个环节,孩子们很感兴趣,一直要求再做,做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带领孩子们到了活动场地,场地上预先铺设了几块垫子,请来了两位大班的大姐姐、大哥哥,对他们提出了要求:“刚才我们用手来模仿滚动的动作,现在我们请哥哥姐姐用身体来学一学滚动的动作,好吗?提示大班幼儿用侧身滚、前滚翻、后滚翻等动作来演示给孩子们看。

“你们要不要也来试试啊?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纷纷要求滚动。

于是我采用了分组进行,一组孩子在旁边观看,另一组孩子排队轮流练习。

引导幼儿可以自由滚动,大部分幼儿对侧身滚动都很熟练,但对前滚翻、后滚翻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我在他们滚动的过程中,对于那些不会滚动或滚动有难度动作不协调的幼儿给予了及时的帮助和鼓励。

最后,我们在轱辘操中结束了此次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很活跃,就像一群小猴子似的。

活动结束后还有些不舍呢,估计是因为太久没有这样尽兴的滚动了,真的很不错,只不过还有个别幼儿的动作还不太协调,还需要继续努力!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我教的是二年级和五年级的体育,我发现小学生们有一种天性就是爱玩好动,且不太喜欢听从教师的细心讲解,不太喜欢按照老师所规定的练习方式和要求去做,他们总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来进行体育活动,尤其是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总是像小蝌蚪一样在不停的动。

其实这就是小学生这个年龄段所特有的一个特性,他们对各种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因此,作为一个有洞察力的老师应该就从这一点入手来进行教学探究与改革。

我感觉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并能在实践中很好的提升小学生的体质水平。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

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

“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望采纳,十分感谢。

教学评价中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反思

评价是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评价学生中进行自我反思。

一、在自我评价中反思

教师在自我评价中,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全面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 不足。

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优评劣,而在于由此形成改进的 计划,促进教师自身的提高。

自评是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最佳途径。

教师在自我评价中的反思可以围绕以下5个内容进行。

1.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

作为教师,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

或是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做法,或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或是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原理运用的感触,或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或是双边活动开展得很成功,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迸发出灵感和火花,等等。

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思,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它们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惨口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这样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2.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

众所周知,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备课十分细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件估计不足;对某个问题阐述有失偏颇;或者感到对某个问题的处理力不从心等。

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

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训,及时弥补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因此,思所失旣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

3.思所疑,加深研究,明白透彻

这里的“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点。

每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某些疑问,有时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细加琢磨,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

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彻,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

通过这堂课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把它记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额问题加深研究,使之明白透彻。

4.思所难,化难为易,水到渠成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难点的突破事关整个教学的成败。

所谓教材的难点,是指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知识点。

如果我们每一轮都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下来,并且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长期坚持,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难点的能力,化难为易,再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其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5.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一节课小来,教师应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改进,写出新教学设计,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特别是可以为自己下一年的同期教学提供极好的帮助,避免再走弯路,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二、在他人评价中反思

在充分发挥教师自我评价的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同事及家长评价的作用。

这些人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他们能发现教师自我评价难以认识到的问题,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他人评价中,学生和同事的评价尤为重要。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师生交往有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及时听取他们的评价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转变某些不恰当的教学行为。

例如,课后当学生说某个知识要点不理解或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时,教师就应该反思:在教授这个内容时,是否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是否将新授内容与原有知识进行了正确引导;引导的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等。

教师沿着这个思路反思,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也为以后再教学中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经验参考。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提升。

新课改中的教师要想更快地提升自己,寻求同伴的帮助必不可少。

由于同校特别是同轨教师在教学同标、方法和过程以及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相似性,因而对于教学就有更深刻的共鸣和更准确的理解。

从同伴的评价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既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又可以吸取自己的教训,对于改进教学和发展自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所以,我们只有理性地对待同伴的评价,同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才能避免“孤芳自赏”,才能实现“蒸蒸日上”的进步。

三、在评价学生中反思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学习行为的分析、学习结果的反思,也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面判断,分析自己的有时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1.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反思

(1)课堂观察反思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

教师自我评价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学,因此,在课堂上,应时时观察学生、关注学生,学生所作、所说、所思、所感受都是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我们应根据他们外在的显性言行,运用新课程理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层次的反思,为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及时的信息导向。

(2)分析学习档案袋

学习档案袋或成长记录袋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

有效记录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点滴进步,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不断提高他们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教师经常翻阅学生的学习档案袋,既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评价,形成对学生的准确预期,又有助于教师全面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自身的发展。

2.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反思

学生的学习结果通常通过练习(作业)或考试予以检查,传统的教学在设置练习或考试题时,过多地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查;在评定学习结果时,单纯采用“打分”或划分等级等量化评价方式,而忽视运用定性评价方式,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予以必要的关注;在处理评价结果时,一味强学评价的附加性功能(选拔功能),而忽视评价的本性功能,即评价为学生本人提供学习情况的信息,使其建立自我意识,形成自我概念,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为教师教学提供诊断上的反馈信息,以便于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行为。

新课程倡导的是动态的、过程的评价,关注被评价者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方法和途径,关注被评者在达到目的过程中增加了哪些经历和体验,关注被评者在获得结果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进步。

所以,新课程教学评价并不否认考试的作用,而是在于怎么考,怎样处理考试结果。

我们在练习(考试)的设置中,一定要以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中心,在处理练习(考试)结果时,注重分析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在对此进行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尽量挖掘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用定性分析的形式多进行鼓励性评价。

总之,无论哪种评价,都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反馈,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教师的反思提供较为客观的信息。

教师应正确对待各种评价,并将其作为准确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的机会。

要分析自己取得进步的多种原因,以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重新制定发展目标,针对不足深入反思,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行动,促使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并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创造力。

教学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1、激励功能通过教学评价肯定学生的达标速度,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学习的成绩,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的自信。

向左转|向右转

2、反馈调控功能新课程教学评价强调及时反馈,以利及时发现、弥补、矫正学生的知识缺陷和认知错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

反馈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和输出的动态过程。

向左转|向右转3、鉴定功能新课程教学评价从根本上促进了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促进了变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为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的转化,利于调节教师的工作和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师生改进、调节以后的教与学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向左转|向右转

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哪些

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教学前反思的内容包含反思确定内容、阶段及具体实施方法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具体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还要对对本学科、本册教材、本单元、本课时进行教学计划时列出反思的关键项目。

如:第一、需要教给学生那些关键概念、结论和事实;第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第三、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第四、所设计的活动那些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第五、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第六、那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第七、那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

教学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

不可预料情况发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不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

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计划的修改和调整要适当,不可大修大改。

教学中反思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做出调整和反应。

教学中反思教师可运用录音和录象技术,与观察手段一起为以后的教学后反思提供信息。

教学后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

具体为:

第一、教学内容方面:1.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

2.现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判断。

第二、教学过程方面:1.回忆教学是怎样进行的。

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对教学理论的反思: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

4.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各类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

5.对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改变计划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采用别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

6.对改进措施的反思:教学计划怎样修改会更有效…

第三、教学策略方面:1.感知环节:教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2.理解环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倡导的理论,行为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明确问题根源;3.重组环节:教师要重审教学思想,寻求新策略;4.验证环节:检验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形成新感知,发现新问题,开始新循环。

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

也是教师直接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案反思怎么写

教案反思的内容教案反思的内容标准是关注实践性、现实性、实效性和个体体验

主要表现为:

1、反思教科处理的得失

对教科优点、缺点的教学处理,把握的适切度(包括对教科中有关内容进行微调、增加、替换、重组等处理的有效性、适切性,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实效性等等)的反思构成了反思教科处理得失的基本内容。

2、反思教学环节的实效性反思教学环节设计,既要反思原来设计的成功之处,也要反思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寻找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的差距,促使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3、反思教学细节把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反思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和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具有很多衡量指标,其中,师生的积极互动、高质量的课堂参与,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效的课堂活动时间,合理的课堂结构,是其核心要素,寻找师生互动的契合点及师生积极参与的方式方法,提高师生参与的质量与效果,强化提问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优化课堂活动时间和课堂教学结构,可以有效推动课堂教学走向高质量、高效率。

反思教学目标,可以围绕课堂提问、课堂参与、课堂活动时间、课堂结构、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

5、反思教学得失

(1)反思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接受情况

(2)反思学生在学习中的独到见解

(3)反思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反应和表现

6、反思教学机智与课堂生成的合理性和再生性

第三节怎样作教案反思教案反思的方式方法

思考题:如何开展教案反思研究

作为工作一线的教师,究竟该从哪些角度、哪些渠道入手,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教案反思

一、教案反思的基本形式(说课、评课、再备课、课堂观察分析实现的课堂调控)

1、说课:是教案反思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针对教案再研究的有效形式。

(1)含义:

是指一种教学研究、师资培训活动,这种活动以授课教师的充分备课为基础,面对同行、教研人员(甚至是自己),以口头表述为主,辅以其他教学手段,具体阐释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及其设计意图,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系统。

它主要包括五个主要要素,口头语言表达;教育科学依据;教材(含教参);每节课的具体要求。

狭义说课是指以教师口头语言表达为主,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每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所进行的教学研究系统。

广义说课是指以教师口头语言表达为主,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每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对其进行培养和培训的组织形式。

(2)如何利用说课进行教案的反思、研究

说课其实就是围绕教案的有关项目,诸如教科分析、教法设计、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展示、板书设计等,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较为全面地阐释其中的设计意图。

从这个意义上说,说课是对教案的全面复述和系统诠释,是以一个的表述为主,全体人员共同针对相应教案展开的反思活动。

说课内容:

说教科主要是说出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内容的基本定位,说出本节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及其与教科中其他内容的前后联系。

也就是说出你对课程教科内容的理解、把握,特别是有关教学侧重点的把握。

说教法主要是说出本节课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其理论依据。

说学法主要是说出本节课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如何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设计主要是说出本节课教学思路、课堂结构、师生活动安排、分层分类处理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间的关系等。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抓住重点,切忌面面俱到,宜从局部局部突出理念依据,做到详略得当。

说课的基本要求:

说课应注意的问题,要说好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要想说课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必须结合学科特点,在内容的深度上下功夫,在理清说课层次上下功夫。

说课虽以说为主,但不排斥运用其他手段,尤其是要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增强表述的生动形象程度。

说课不象讲课那样,既不需要一节课时间,也不需要学生参加,而是以15-20分钟为时间限制。

突出“说”字

说课不等于备课,不能照教案读;说课不等于讲课,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说课不等于背课,不能按教案只字不漏地背;说课不等于读课,不能拿事先写好的说课稿去读。

说课时,要抓住一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内容、说学生,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突出说课特点,完成说课进程。

把握“说”的方法

说课的方法很多,应该因人制宜,因教材施说:可以说物、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但一定要沿着教学法思路这一主线说,以防跑野马。

语气得体、内容不失真

听说课的对象是同行、是评委、是领导、都是成人,说的语气、称呼要得体。

虽然听课者是成年人,但他们会竭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听说课,去审视说课者的一字一句、一举一动,包括组织过程、参与过程、教法的采用。

因此说课时要真实体现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路、教学的过程、方法的选择,又要注意说课时的语气、称呼、表情要得体。

说出特点、说出风格

说课的重点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上。

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重感性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

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

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

最主要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灵活选取择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其次是发挥个人的特长,说出个人的风格,这就把握了说课的度。

说课的作用:

说课不仅要说出“教什么”,和“怎样教”,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些该详说,哪些该略说,能集中反映出执教者的执教思路及其综合素质水平。

作为一促教学活动的说课,其目的在于深化备课工作,评判说课者对说课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综合水平,实现说者、听者的共同发展。

作为一促师资培训活动的说课,其目的在于训练说者的课堂教学技能,重点训练和提高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评价设计、语言表达、演示技能等有关技能。

作为说给自己听的说课,类似于个人的试讲,其目的在于反思教案的设计,检查有关教学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试验教案设计部分内容。

说课的目的在于:对教师进行全面了解,并进行综合评价;在于提高教研效果;在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给合,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说课时,教师不但要说清“教”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教,既新课程理念、标准有什么要求、有关的教育理论是怎样阐述的等理论依据。

为了说清这一类问题,说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有关的理论和资料。

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觉研究教育理论,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或课程目标,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越;达到由理性认识向创造性认识升华的境界,从而提高提高教师素质,最终实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②.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与实践的结合

备课、讲课是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过程,而说课侧重于理论,运用教学理论分析、阐述备课、讲课的目的要求和程序。

要说好课,就必须以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说课全过程。

这就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③.有利于营造教研气氛

说课活动往往和评课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

通过说,发挥了说课教师的作用。

通过评,又使教师集体的智慧得以充分发挥。

说课者要努力寻求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评课者也要努力寻求说课教师的特色与成功经验的理论依据,说评双方围绕着共同的课题形成共识,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效果,营造了较好的教研氛围。

其次,说课是一位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说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3)说课的基本特征

独立性

说课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教学组织形式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步骤,具有不可替代性。

独立性是说课只所以成立的最基本的特性。

整体性

说课是由口头语言表达、教育科学依据、教材、课的要求、教师这五个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成的一个整体。

层次性

由于学科、教师素质、教材内容等不同,说课可分为多种层次。

多样性

由于各种原因,说课可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模式,从而指导各地的说课工作。

广泛性

广泛性,亦即群众性。

凡从事教学的人员都可以参与说课活动,而且参与的人越多越好,只要组织得好,都会发挥更大的教育效益。

(4)说课的类型

说课可以说未上过的课,这类课主要从教学设想入手,侧重于说设想、分析学情。

也可以说已上过的课,这类课主要侧重于反思,总结得与失、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或教训。

说课有两种组织形式:一是说—上—评;二是上—说—评。

一般情况下,应该是说课与上课紧密结合比较好。

但,有时从教研课题、教研目的出发,也可单独进行。

如说课比好、研究性专题说课等。

从说的形式讲,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训练性说课

初学者都要经历这一过程。

②研究性说课

有明确的研究课题,但没有说课者与听课者的区别,可以是讨论式、答辩式,也可以是对话式。

这是教研活动常用的形式。

③示范性说课

经教研组集体研究后,选一代表向更多的听众说课;说课技巧掌握比较好的教师,为带动教师所作的说课演示,可示为示范性说课,这种说课具有启发辅导作用。

④评比性说课

参加说课的教师从事先确定好的课题中抽签,确定自己说课的课题,在规定的时间内钻研教材,写出说课提纲,然后登台说课,评委要对说课作出评判。

⑤汇报性说课

教师通过说课,向教学管理人员、领导汇报自己的教学(教科研)工作,让教学管理人员从中了解教师掌握业务水平情况。

2、评课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

评课还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能促进整个教学改革向前发展。

日常评课时应该把握以下三点:

明确评课目的。

进行评课,应该根据教研活动的目的或听课者听课目的确定评课的目的。

评课时一定要围绕已确定的目的进行,做到既有理论阐发,又有具体的教学建议,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评课过程中,要根据上课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实例,交流教育与教学思想,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帮助、指导上课教师和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通过评课,使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从一个课堂教学实例中吸取教益,学习教学方法,改进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同时引导教师们善于把公开课教学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性研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提高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水平,让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做第一,鼓励每个教师都能抓住机会获得成功。

因此,评课必须围绕这些已确定了的目的进行,以便使评课活动具有针对性,收到应有的效果。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23/5432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