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正文

包拯廉洁故事评语,包拯廉洁小故事

包拯廉洁故事评语,包拯廉洁小故事推荐阅读:

关于包公的廉洁故事我要优美的句子好词好句

您好。

以往在端州任职的知州,总要在上贡朝廷的端砚数目之外,再多加几倍,作为贿赂京官的本钱。

包拯上任之后,一改陋习,决不多收一块。

离任时,就连他平时在公堂上用过的端砚,也造册上交了。

后来,包拯升任,离开端州,他的船在羚羊峡口遇到一阵奇怪的大风雨,他亲自下舱检查,发现船舱里私藏了一块端砚,这是当地百姓悄悄送给他的。

包拯一言不发,将那块名贵的端砚丢入江心。

民间传说,那里有一个名叫「墨砚沙」的沙洲,就是当年包公掷端砚的遗迹。

包公的廉洁故事

包拯升任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知州。

端州出产一种名砚,是朝廷钦定的贡品,和湖笔、徽墨、宣纸一道,并称「文房四宝」中的绝品。

以往在端州任职的知州,总要在上贡朝廷的端砚数目之外,再多加几倍,作为贿赂京官的本钱。

包拯上任之后,一改陋习,决不多收一块。

离任时,就连他平时在公堂上用过的端砚,也造册上交了。

后来,包拯升任,离开端州,他的船在羚羊峡口遇到一阵奇怪的大风雨,他亲自下舱检查,发现船舱里私藏了一块端砚,这是当地百姓悄悄送给他的。

包拯一言不发,将那块名贵的端砚丢入江心。

民间传说,那里有一个名叫「墨砚沙」的沙洲,就是当年包公掷端砚的遗迹。

包拯在历史上当然不至于只断过这上个案件,可惜其他的案例在史书上没有留下记载。

包拯是人不是神,他不是时时事事都能做到“明察秋毫”的。

他也不过失误,有过被人愚弄的事情。

历史上倒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在他任开封府知府时,有个人犯了法,按法律规定,应当杖脊。

于是犯人贿赂了包拯身边的小吏。

小吏深知包拯的性格,乃对那个罪犯说:“明天你见到包大人,他必定先交给我审问,你别的话不要说,只管喊冤自辩,我自有办法。

第二天,罪犯来见包拯包拯果然吩咐上小吏审问。

罪犯按照小吏的提示,只是喊冤,自辨不已。

这个小吏故意装出盛气凌人的样子,大声呵车斥道:“少废话,给我老老实实地受杖

包拯生平最恨以强凌弱,如今看到小吏这样狐假虎威,不禁大怒,当场将小吏打了17杖,而对那罪犯却从轻发落了。

包拯这样做,其目的是想压一压小吏的气焰,殊不知却中了小吏之计,为他所卖了。

谁知道包拯清正廉洁的故事

包拯,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

在《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 戏曲里,说包拯从小受父母遗弃,由包拯大嫂带养成人,这不符合历史实际。

事实上,包拯的幼少年时代,深受父母宠爱和教养。

官场生涯包拯长大后,也极为孝顺父母。

包拯同时代的欧阳修,曾经弹 劾包拯“素少学问”。

这里的“学问”,主要不是指读书和文化水平,而是指不懂人情世故。

欧阳修其实不是贬低包拯,而是认为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应该给他以 更合适、恰当的官职。

包拯的青少年时代,也曾刻苦读书,所以在他二十九岁时,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

按照宋朝规定,考取进士之后,便可以做官。

包拯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任职。

包拯认为父母亲年事已高,应该尽孝奉养双亲,因而请求回到安徽,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

但是,父母亲希望儿子在自己身边,包拯便决定辞职回家,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满,仍不想离开故土。

当时,这种封建孝道,受到家乡人的称道。

近年,安徽合肥发现了一块包拯为父亲包令仪立的神道碑。

碑上阴刻篆书“宋故赠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十二字。

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他力尽孝道的见证。

由于家乡父老的劝告,包拯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灵地,到天长县(今安徽天长)任知县。

这时,包拯已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

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又出知端州(今广东肇庆)。

端州出产一种有名的砚台,叫端砚。

端砚每年要向朝廷进贡。

由于当地官吏和豪绅等层层加码克扣,端砚的产量虽多,却变成了百姓的沉重负担。

包拯下令豪强官吏,不得贪污,只能按规定数量,向朝廷进贡。

而他自己,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想要一方端砚。

或许由于包拯这种铁面无私的性格,被大臣们赏识,所以朝廷于庆历三年(1043年)将包拯调到首都开封。

这是自从进京考试之后,包拯第二次来到京城。

包拯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当时,监察御史虽然没有多大实权,但对包拯来讲,却十分重要。

这是因为,从此包拯可以直接参与朝政,并且可以对于朝廷各个方面,尤其是用人等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议。

实际上,包拯在任监察御史期间,确实对北宋的内政外交,提出过许多批评和改进办法,并且还曾出使契丹(辽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庆历六年(1046年)夏,包拯调任为三司户部判官。

当时的三司是中央财政机构,户部掌管全国户口、两税等,户部判官协助三司使的工作。

不久,包拯先后担任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转运使负责一路(相当于省)的财政、监察等行政事务。

在地方,包拯十分重视体察民情,要求朝廷让百姓休养生息而安居乐业.两年之后,包拯被召回开封,提升为户部副使。

在此期间,他曾前往河北解决军粮问题,又曾到陕西解决运城(今属山西)盐业问题。

在河北,他奏请用作养马的田地,还给地方和农民。

在运城,他改革盐税法令,以便利于商贩经营盐业。

出色的工作,利国利民的成效,使包拯在皇祜二年(1050年)被擢升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天章阁是存放朝廷图书文献的地方,待制之衔,有名而无权。

包拯又叫包待制,不过是对他的尊称。

然而,知谏院即兼任谏官之职,却十分重要。

谏官的任务是向皇帝进谏朝政的弊端,它可以涉及朝政的所有方面.在包拯兼任谏官期间,不但对横行不法的权臣屡次抨击,而且对时政的许多方面,提出了革新建议。

可惜的是,两年之后,包拯改命为龙图阁直学士,这也是个虚衔(从此人们又称他为包龙图),并且又一次离开京城,到河北、庐州、池州(今安徽贵池),江宁(今江苏江宁)等地任地方官。

直到至和三年(1056年)才回到京城,任开封府尹。

嘉祜四年(1059年),包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等官职,上升为当时重臣。

第二年升任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之职。

但是,年过六旬的包拯,这时已经夕阳西下。

嘉祜七年(1062年)五月二十五日,包拯病死在开封。

仁宗皇帝到包拯家中向包拯最后一别,追认他为礼部尚书,赐谥“孝肃”,所以包拯死后又叫包孝肃。

他晚年在家里立了一块石碑,上刻《戒廉家训》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非吾子若孙也。

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过去小说、戏曲多取为题材。

元杂剧已有《陈州粜米》等作品。

以后流传日广,形成丰富的传说。

遗著有《包孝肃奏议》。

主张改革包拯所处的仁宗时代,已经不象宋初那样生气勃勃,冗官、冗兵和冗费成为当时的三大灾害,老百姓的负担加重,各地出现了士兵暴动和农民起义。

面对这样的形势,包拯从忧国忧民出发,主张对时政进行整顿和改革。

应当说,包拯的改革主张,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但从客观效果上看,却有利于当时的下层人民.包拯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所爱戴,原因就在这里。

北宋庞大的官僚机构,冗官成灾,包拯认为必须加以整顿和革新。

他不但主张用人要用忠直的君子,不能用奸邪的小人,而且建议提拔“奋不顾身,孜孜于国”的素有才能,公直廉明之人”。

他不但七次弹劾“苛政暴敛”的转运使王逵,而且不畏风险,力主将皇帝的亲戚,“凡庸之人”张尧佐免去要职。

包拯看来,“在政府无所建明”的平庸之辈,不论其官职有多大,都必须下台。

他曾建议改革选人、用人制度。

他主张官员年到七十岁必须离职。

他揭露不愿离职的官僚,是不知廉耻,“贪冒相尚,但顾子孙之计”。

他主张不能任意封官许愿,即使是恩赐即由父亲的功劳而录用的子孙,也要通过考试。

这些,都是为了解决冗官问题。

包拯其实并不反对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

新政失败,许多官员受到处分,包拯全力为这些敢作敢为的官员鸣不平,主张起用他们。

在经济方面,包拯一方面主张压缩开支,另一方面又主张不能苛剥平民。

当时有一种政策,由政府向城镇百姓强行购买国家需要的物资,价格比市场价格低。

这就成了剥削民众的一种手段。

包拯坚决反对这种害民政策。

他列举陕西强购军用物资的危害,“前后人户破蔼家产不少”,因而要求废除这种办法。

包拯建议,国家急需物资应该“置场收买”,以公平的价格,自由收购。

这一建议,无论对减轻百姓负担,还是对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都是有利的。

前面提到的运城解盐问题,也是由于包拯极力支持改革,使解盐的生产与销售,由原来官方垄断,改革为允许商人买卖。

这一改革,不仅解除了百姓为政府搬运官盐之苦,而且同样有利于食盐的流通.沈括称赞这种“通商法”,“行之几十年,至今以为利,”此外,包拯还曾主张方田均税,即丈量地主豪强的土地,防止他们漏税逃役。

他还曾鼓励民间采矿炼铁等等。

可见,包拯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改革,目的在于“宽国利民”。

在宋朝的国防和对外政策方面,包拯同样主张民富国强,改善边防措施,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他在出使辽国时,辽国刁难他,他义正词严地据理力争,不卑不亢。

回国后,他立即将在辽国的所见所闻,报告朝廷。

他说,辽国在山西北部集结兵马,聚集粮草,其意图不可不防。

他建议,一定要加强山西宋辽边境的 代州(代县)、应州(应县)、雁门关一带的战备,以前,辽国蚕食 边境领土,是由于边防之臣胆小怕事,不敢对抗,如今应该下令边臣,让其严加防守,不能丢失一寸土地.另外,原来这里的守将,在军事上是外行,现在必须派懂得军事的人去领导指挥。

朝廷采纳了包拯的意见,加强河北,山西的防卫.更重要的是,包拯对宋代的冗兵之害,提出了裁减“老病冗弱”的主张,以利于训练及加强战斗力。

同时,他还提出加强边境民间义勇的训练。

宋朝将士经常调动,以防武将专权,但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弊病。

包拯认为要改变这种政策,使将官有职有权,不要轻易调动。

可贵的是,包拯建议加强国防与军事力量,以不增加百姓 负担为前提。

当时中原地区,尤其是河北、山西的农民,苦于运送军粮,包拯曾提出,在丰收之年,可以购买当地农民粮食,储备起来,作今后军粮,减少运输困难。

包拯之主张改革朝政以利国利民,是有其思想基础的。

他始终认为,普通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老百姓日子好过了,不受 贪官酷吏欺压了,国家才能富强和太平无事。

如果过分榨取,使天下苍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么,不但国家不能富强,而且会造成,动摇封建统治.他之所以主张改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其思想渊源就在于此.尽管包拯的出发点和动机,是为了宋朝天下的长治久安,而不是全然为了天下百姓,但比起对被剥削者尽情欺压的“贪官”来,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人民,总要好得多.那种认为清官比贪官更狡猾,对老百姓更有害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刚正不阿

一个人的功过历史,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谱写。

一旦自己的行为被实践证明对社会、对人民有功有利,那么,人民终究会给他以恰当的评价.这评价,恐怕不会以一些暂时的贬斥而消失。

名垂青史的包青天为人民所歌颂与怀念,正是由于包拯一生的实践,有利于社会与人民。

这实践,不仅是由于他为当时的人民做了好事,而且也由于他个人的道德品质,确实有不少同时代人,甚至后来人难以企及之处。

首先,他为人刚直,既不两面三刀,更不会搞阴谋.他从不趋炎附势,看颜色行事,更不说大话,假话。

即使是在皇帝面前,他也是直言不讳,不怕冒犯皇帝.为了立太子的事,包拯曾冒死 直谏,公开对皇帝说,我已经老了,而且没有儿子,如果认为我说得不对,也不要紧,反正不是为了自己想升官发财.幸而宋仁宗倒也过得去,没有处理包拯,反而说,可以慢慢商量。

包拯又说,宫内的亲信宦官,权力太大,待遇太多,应该精简人员和开支.这当然要得罪皇帝的亲信左右,招来不测之祸。

还好,皇帝说,“忠鲠之言,固苦口而逆耳,整有所益也,设或无益,亦无所害又何必拒而责之。

包拯总算碰上了一位比较开明的宋仁宗。

否则,早已人头落地了。

这种刚正不阿的大无畏气概,使当时的 老百姓和一些有正义感的臣僚,对包拯都很钦佩。

欧阳修就钦佩包拯“天姿峭直”。

是的,忠直的包拯,有时甚至不顾有关规定和 礼节,当面斥问宰相或其他大臣.弄得大臣们下不来台。

欧阳修不赞成包拯这种作法,认为包拯刚直有余,“思虑不熟”。

其实,因循守旧、无所视事的宋仁宗时代,倒是十分需要象包拯这样的人。

这对于纠正时弊,总有好处。

至于方式方法,是次要的了。

可惜宋仁宗终究认为包拯不够理想,没有提拔他当参知政事(即副宰相)的要职。

包拯刚直,却并不主观武断.他既善于调查研究,又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他的脸上很少有笑容,但当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时,却能虚心接受。

所以司马光称道他“刚而不愎,此人所难也”。

其次,他大公无私,不谋私利。

他一生俭朴,即使是当了官,有了地位,衣食住行及生活习惯,也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

包拯 曾经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壁上.家训的全文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也就是说,包拯严厉要求后代不贪不好,不要欺负百姓,如果有人不如此做,那么,就不是包家子孙,死了之后也不得葬在包家祖坟。

这一著名的家训,体现了包拯不谋一家一族之利的高尚情操。

这种情操,并不是包拯故意做出来,以示自己清高,而是他一生的行动准则.早在庐州家乡做官时,包拯就以无私而远近闻名.包拯作了父母官,他的亲戚乡里都很高兴,认为从此有了靠山.然而,铁面无私的包拯秉公办事,即使是自己的亲戚犯了法,他也是执法如山.这样,包青天的名声大震,包拯死后,其威名传播四方,有一个官员,是少数民族,归顾了宋朝。

这个官员对宋神宗说,他听说包拯是忠臣,我没有别的要求,请准许我改姓包.宋神宗同意了,将他改姓名为包顺,传说边境士兵抢了一位妇女。

那位妇女急了,说自己是包拯的孙女。

那妇女病了,有一个巫女听说之后,装模作样地折腾一番,便大骂是谁欺侮了我的孙女,并且要限十天之内将那妇女放了。

人们认为那巫女真的是包拯的化身,叩头跪拜之后,立即将那妇女放了。

在小说、戏曲中,黑包公是法律与正义的典型形象。

这是由历史上的包拯演化、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

不过,历史上的包拯 确实爱民如子,开封府衙铡刀不畏权贵,执法严明,因而博得当时和后代人民 的颂扬,把他作为受苦受难的救世主。

包拯严明法纪,当然是为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维持封建秩序。

他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群众的领袖,反抗封建统治的先锋。

但是,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中有远见的官僚士大夫,都能认识到,对于人民群众,应该爱护,不要对他们横征暴虐,更不能不依王法办事,对百姓任意欺压。

否则,其结果必然反过来动摇甚至摧毁封建王朝的统治,因而从根本上来说,暴政显然不如仁政.包拯就是这样的人.他 之所以为人们千古传颂,也由于他的法律思想和执法行动,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愿望.比起贪赃枉法来,两袖清风,依法办事 总要好...

有关包拯破案的故事

传说中的包公简直是个神,任何复杂的案件,经过他的审理,总能水落石出。

任何狡猾的罪犯,在他的逼问下,总是原形毕露。

他明察秋毫,摘奸发覆,洗冤雪枉,因而赢得“包青天”的称号。

一部洋洋洒洒、50余万言的《包公案》讲述了包公许多精彩的断狱故事

其实,这些断案故事绝大多数都是后人虚构添加的。

确实见于历史记载的、有关包拯的断案只有一件,就是他在天长县任知县时遇到的一件事:有一个无赖,将一个农民告到县衙,包拯对那农民说:“你回家把牛杀了,自己留一点吃,其余拿到市场上去卖。

按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要犯法的,但有县老爷的许可,那位农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杀了。

第二天,就有人向包拯控告那位杀牛的农民,反而将这告状的人扣押起来,怒问道:“你为什么把人家牛的舌头割了

那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追问弄得惊慌失措,只得如实招供。

这个无赖再也没有想到,这是包拯使了个“引蛇出洞”之计。

包拯在接到牛舌被割的报案后,马上意识到这一定是有仇家有意陷害这个农民。

如果让那个农民把牛杀了,就触犯了法律,那仇家一定会进一步告发。

所以包拯叫那农民回家把牛杀了,借以引诱割牛舌者前来告状。

此计果然很灵。

这件事反映了包拯的机智。

包拯在历史上当然不至于只断过这上个案件,可惜其他的案例在史书上没有留下记载。

包拯是人不是神,他不是时时事事都能做到“明察秋毫”的。

他也不过失误,有过被人愚弄的事情。

历史上倒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在他任开封府知府时,有个人犯了法,按法律规定,应当杖脊。

于是犯人贿赂了包拯身边的小吏。

小吏深知包拯的性格,乃对那个罪犯说:“明天你见到包大人,他必定先交给我审问,你别的话不要说,只管喊冤自辩,我自有办法。

第二天,罪犯来见包拯包拯果然吩咐上小吏审问。

罪犯按照小吏的提示,只是喊冤,自辨不已。

这个小吏故意装出盛气凌人的样子,大声呵车斥道:“少废话,给我老老实实地受杖

包拯生平最恨以强凌弱,如今看到小吏这样狐假虎威,不禁大怒,当场将小吏打了17杖,而对那罪犯却从轻发落了。

包拯这样做,其目的是想压一压小吏的气焰,殊不知却中了小吏之计,为他所卖了。

传说中的包拯家世清贫,命运偃蹇,生下来就是个“黑漆漆、亮油油”的小儿,被父母遗弃。

幸蒙兄嫂怜爱,将其抚养成人,并聘请恩师,教悔他一举成名。

这也不符合实际。

事实上,包拯的幼年、少年时代,深受父母恩爱和教养。

包拯长大后也极为孝顺父母,所以史书上说他“少有孝行,闻于乡里。

正因为他孝顺父母,故在他29岁中进士后,竟辞官归里,颐养双亲,以终天年。

直到先后给父母送终,并且守制满期后,包拯才出去做官。

先任天长县知县,后又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

端州出产一种名砚—端砚,作为向朝廷进贡的贡品。

由于过粗官吏大量贪污,每年进贡端砚数不断增加,人民不堪负担。

包拯上任后,下令只按规定数进贡,任何官员不得加码、贪污,一扫往日贪风,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包拯自己后来在离任时,连一方端砚也没有带走。

包拯廉洁无私、受到人们的赞赏。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包拯被调往京城任监察御史,这虽没有多大实权,但包拯能够尽职尽责,对宋朝的内政外交提出许多批评和建议。

三年后,包拯调任三司户部判官,协助三司使掌管全国户口和税务。

他曾先后担任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负责一路(相当于后来的省)的财政、监察事务,工作干得很出色,故两年后又升为户部副使。

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包拯升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天章阁是存放朝廷图书文献的地方,待制之衔,有名无权。

包拯又称包待制,就是由此而来。

知谏院,即兼任谏官之职,这倒是很重要的职务,可以指出朝政的种种弊病。

在此任上,他曾多次抨击不法的权臣,而且对时政提出种种批评和建议。

然而包拯在此任上并未干多久。

两年后,包拯被改命为龙图阁学士,龙图阁是皇家“图书档案馆”,这也是包龙图这一称号的由来。

龙图阁学士是个虚衔,包拯带着这个虚衔又先后在河北、庐州、池州、江宁等地任地方官,十几年后他才回到京城,任开封府尹。

在开封府任上,他只干了三年,就升为权三司使之职。

第二年又升任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之职。

传说中说包拯是宰相,甚至是首相,人们呼之为“包相爷”,恐怕就是据此夸张而来,其实包拯从未任过宰相。

不过,此时包拯已是年过六旬的垂垂老翁了,两年后,包拯就病死在开封。

弥留之际,仁宗还亲临包拯府第看望。

包拯死后,宋朝追认他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所以人们也称包公为“包孝肃”。

包拯无论在什么任上,也确实能做到不畏权势。

他最受到百姓爱戴,还是在开封府任上。

因为在此任上,他经常直接处理百姓中的事情。

据历史记载,他在任开封府知府期间,有两件事比较突出:一是简化了民众告状的手续。

当时尽管朝廷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但一个平民百姓要想告状,还是难于上青天。

不但手续繁多,机时且根本见不到长官的面,这就为那些奸吏豪强舞弊创造了条件。

包拯到开封府上任后,作出新规定:大开官衙正门,凡是告状之人,都可以进去直接见官,当面陈述案情,任何人不得刁难。

这一改革,深受百姓欢迎。

二是疏通惠民河。

开封城内有一条惠民河,河两岸既有平民百姓的住宅,也有达官贵人的府第。

一年天下大雨,河水泛滥,淹没街道,使许多平民无家可归。

包拯经过调查,发现河水泛滥,在于河流淤塞不通。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一些达官贵人在河上筑堤修坝,将坝内之水据为己有,种花养鱼,并和自己的住宅连成一片,建成水上花园。

要疏通河流,必须拆毁堤坝,冲走水上花园。

包拯不顾达官贵人们的反对,毅然下令将所有堤坝和花园拆毁。

虽然后来权贵们告到仁宗那儿,由于包拯做得完全正确,仁宗也只得缄口不言。

正因为包拯敢于为民作主,不畏权贵,所以京城流传一句民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意思是说,尽管百姓打不通关节也不要紧,因为有包拯为我们做主。

但是,包拯毕竟权力有限,并非像传说中的那样法力无边,凭着皇帝赐给的三口“钢铡”,可以“先斩后奏”。

因为当时宋朝法律规定,该判流刑和死刑的罪犯,地方上是无权判决的,必须上报中央审批,经皇帝钦定后才能实行,任何人包括包拯在内都没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包拯也从来没有所谓权威无边的三口“钢铡”。

而且宋朝的死刑执行方式也只有斩、绞二种,尽管后来出现过“凌迟”(即千刀万剐),但也是极个别的特例罢了。

历史上的真包拯确实大公无私,做了官以后对家里人的要求也很严。

他曾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壁上:“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已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谁要是做官犯了贪赃,死后不得葬进包家祖坟。

所以包拯一直被人们视为心中的清官偶像也就不奇怪了。

有一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千古流芳。

这就是清正廉洁、万世景仰的包拯

在宋代,他因整顿吏治、惩治贪官、解除民困而被称为“包青天”,后世则敬称他为包公

包公出生于合肥,成名在端州(今肇庆),扬名于开封。

然而如今关于包公故事大都来自开封。

有几人知晓包公与广东肇庆的历史渊源—包公于公元1040年到端州任知州,即端州最高行政长官,当时他42岁,是第一次担任州级长官。

包公主政端州3年,政声斐然。

他因地制宜,开创了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式农业之雏形;他创建了端州第一个交通和邮政总站,创办了端州第一所公立学校;他设立了一座庞大的储粮备荒的谷仓—丰济仓。

这几件大事,是包公为端州成为西江中下游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而作的筹划与贡献。

包公主政端州期间,还促进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而在端州流传最广的一件事是包公“不持一砚归”。

当时端州出产的砚十分珍贵,被作为献给皇帝的贡品,实行限额开采。

过去端州的地方官都以“进贡”名义层层加码掠夺百姓,而包公离开端州时,却“不持一砚归”,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后来更衍变为一个美丽的传说。

包公在端州不仅政绩突出,还留下了一些不可多得的文化遗迹。

其中,七星岩的题字是现在仅存的包拯手迹,弥足珍贵。

所有这一切形成了独特的“包公文化”。

包公文化”不仅是宋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宋史研究上很有价值,还在岭南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广东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虽坐拥灿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肇庆长期以来却开发利用不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曾多次指出,包拯在开封府1年零3个月名扬天下,在肇庆为官3年而世人知之甚少。

在建设文化大省的今天,肇庆市明确提出了以“包公文化”为切入点建设文化名市的战略。

肇庆正在抓紧开发与“包公文化”相关的砚洲岛以及端砚文化,恢复包公府衙,出版《包公兴端州》一书,创作拍摄电视连续剧《包公端州传奇》,与开封、合肥联合开发“包公文化”旅游线路,等等。

可以相信,擦亮“包公文化”品牌,将为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写下光辉的一页。

谁知道包拯的廉洁故事

包拯(包青天)包拯(999-1062)自希仁,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

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于乡里。

宋景佑四年(1037),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县,颇有政绩。

任满后,调任知端州(广东肇庆)。

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为「言事官」,对处事不当,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进行弹劾。

为惩治贪官,自庆历四年(1044)廿八月,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天赃则是「民贼」。

包拯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蝎」,残害百姓。

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

皇佑二年(1050)至三年间,包拯知谏院,曾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审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诈骗案,震动朝野。

包拯在历官三司户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间,先后出任京东,陕西,河北等路转运使,每至一地,都以减轻民间负担、改革弊政、发展生产为己任,提出了「宽民利国」的经济思想。

多次为了国家大事,说了皇帝不爱听的话,论斥权幸大臣,请求罢去皇帝赐给亲信官僚们的恩宠,一切改由主管机构正常渠道进行。

他将唐朝魏征给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写出来,呈给宋仁宗为座右铭,时刻警惕,以国家大事为重。

请求仁宗虚心纳谏,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为主」,偏听偏信,而要爱惜人才,除去苛刻,严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说,不随意大兴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采纳施行。

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

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

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赖刁民。

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

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

开封府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用阎罗比喻包拯的铁面无私。

宋嘉佑六年(1061),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大街小巷都可听得到。

朝廷赠官吏部上书,有「奏仪」十五卷传于世。

注:以上是摘自《北宋史》。

包拯应该怎样评价

从法律和廉洁方面

每当人们在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往往会想到历史上的包公包青天,包公以三口铡刀压邪断案的故事历代传颂,包公三口铡刀压邪断案的故事透视出一种社会现象,越是“政治清明”的朝代,歌颂清官的文艺作品就越少,而当社会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与世的时候,文艺作品中的“清官”就格外受到人们的青睐。

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在贪官污吏横行的时候,劳动人民辛苦获得财富被他们鲸吞了去,众生百姓苦不堪言。

很多民众在愤怒而又无可奈何的时候,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一些“清官”的身上,希望“清官”们及时出来惩治贪官、扬善除恶、除暴安良。

在中国广泛传颂的“清官”中,最有名的要首推包公包晴天。

在传统戏剧《铡美案》、《包公赔情》之类的作品中,包公都被塑造成刚直不阿、不徇私情的清官形象。

说到包公,不能不提到那脍炙人口、为包公赢得“青天”美名的三口铡刀。

包公的三口铡刀各有分工:狗头铡,专铡犯了死罪的普通百姓;虎头铡,则是为十恶不赦的贪官污吏预备的;龙头铡,据说只有“凤子龙孙”才有资格享用。

但要真正实行起来则是不可能的。

人们对“清官”包公的憧憬,也是对集权社会里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那些渴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一点期盼,是普通百姓要求“司法公正”的美好愿望而已。

这些美好愿望不要说在包公年代,就是在当今社会要做到真正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现“司法公正”,似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闲来你不妨到媒体上查阅,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权力左右或干扰执法的社会风气中,有些百姓真是呼唤“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现“司法公正”而不应。

有的“富人”或有权势的人及有“靠山”的人,或开着车横冲直撞、或惹出事端依仗权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讲什么“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现“司法公正”,社会公平正义。

有的因其乱停车,与发生发生争执,野性大发残害无辜。

有的在民群情激愤,各种媒体纷纷报道,要求严惩凶手的呼声中仍然逍遥法外。

从近几年爆露出的诸多案件中可见端迷,很多实例中,有前任大领导和小领导,也有在职的大领导和小领导家的“公子哥”内亲等等,例如最近宣判的原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文强涉黑案等,距“凤子龙孙”级别待遇远着呢,法纪办理都这么难。

因此说,建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现“司法公正”,社会公平正义是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长期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决不能让那口“龙头”铡刀永远都成为装点的摆设,坚持反腐倡廉,提倡社会公平正义永远都是社会的主旋律。

刚正廉洁的包公的事迹有哪些

仁宗皇佑二年(1250年),包拯向皇上上书,条陈七件事,其中四件直指 皇帝。

一应了解下情,二应区分忠奸,三是明辨是非,四是荡去疑心。

否则 君暗则臣蔽,奸小当道,国事将日坏;另外三件事则说的是臣,应重用能臣,罢斥庸才,政治运作,吏治第一。

没有好的官员,政治则不可能清明,反而 会:“若任而不择,择而不精,非止于不能治,抑所以为害矣。

针对当时冗官 冗兵的状况,他又多次建议“冗吏耗于上,冗兵耗于下,欲救其弊,当知其源,在于减冗杂而节用度。

特别是对那些尸位素餐,贪得无厌,仗势欺人,只会 逢迎的官僚,“不使贪冒非才者,得以胶固其位”。

否则“若不锐意改图,但务因循,必将贻患将来,有不可救之过矣”。

遇到这类官员,包公从来不假 辞色,他在知谏院时,便多次弹劾无所作为的宰相宋庠不称职,应当罢黜。

对于犯法纪者,无论权贵还是亲属,包公从来都是铁面无私,秉公而断。

他说:“赏者必当其功,不可以恩进;罚者必当其罪,不可以幸免。

法令即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

生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 年),死于仁宗嘉佑七年(1062年)。

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中进士,历任知 县、知州、监察御史、转运史、天章阁侍制、知谏院、开封府知府、权三司使、枢 密副使等职。

因他曾做过龙图阁直学士,死后谥“孝肃公”,所以人们常叫他“包公”、“包龙图”。

包公从政30余年,有很多建树,是一位清官好官,其品格中最突出的便 是他的刚正和廉洁

关于包拯清廉正直的小事例

1、宋仁宗时,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送礼之风。

包拯对这股送礼收礼之风历来持反对意见,几次上疏皇帝,请求颁昭禁止官员之间的送礼收礼的现象,以开廉洁之风。

这一年正是包拯的60大寿,寿辰前几天,他就命儿子包贵及王朝、马汉等站在衙门口拒礼。

可谁知,第一个送寿礼的就是当朝皇帝,派来送礼的是六宫司礼太监。

老太监到了门外,执意要面见包拯,要他接旨受礼。

这下可难住了包贵,万岁送来的礼不收,这不是抗旨不遵吗可父亲命他又不敢违,无奈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缘由写在一张红纸上转呈父亲。

老太监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

“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

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

包贵让王朝把诗拿到内衙呈父亲展视。

不一会儿,王朝带回原红纸交付老太监。

只见原诗下边添了四句。

“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

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六宫司礼太监看罢,半晌无语,只好带着礼物和那红纸回宫交差去了。

2、生活在朝政很腐败、贿赂公行时代的包拯,却十分讲求为官清廉,即使稍不检点的行为,也不能为他所容。

包拯在做御史中丞时,曾连续弹劾了两位三司使-张方平和宋祁,他们在朝廷是很有影响的人物。

张方平在执掌三司使大权时,有一个开酒坊的富翁刘保衡,因拖欠官府小麦,折合一百多万钱,借贷无着,只有变卖家产,以偿债务。

这时,张方平便廉价收购了刘家的宅院。

这桩不名誉的事被包拯知道后,上奏仁宗,罢免了他的三司使职务,贬为滁州知州。

新任三司使宋祁,上任前在四川做知州,那时名声就不好,他终日游宴,生活异常豪奢。

他代张方平出任三司使不久,就在包拯等台谏官员的一片“交劾”声中,被贬为郑州知州。

宋仁宗在连罢两任三司使后,深感需要由一个能廉洁自律的人执掌三司。

经过一番权衡,他决定让包拯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代理三司使。

可是,“命下之日,外议喧然”,许多大臣都不理解,以为这样会有“取而代之”之嫌,就连曾经极力举荐过包拯的欧阳修,也认为包拯这种做法有“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的味道,是“罚已重矣,又贪其富”,做得太过分了。

然而,包拯并未因此退却,他毅然接受了这一新的任命。

且一改旧制,使“民得无扰”,旋被正式任命为三司使。

后官拜枢密副使,再迁礼部侍郎,但辞而不受。

包拯为人,“天姿峭直”,从不会装出一副假惺惺的面孔取悦于人。

他嫉恶如仇,执法不避亲党,所有故旧、亲朋的请托,都被他一概拒绝。

他更珍视自身的廉洁,虽贵为朝廷重臣,“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他最痛恨贪赃枉法的人,曾作遗嘱道:“后世子孙中若有做官的犯了赃罪,生前不得让其进家门,死后也不许葬入包家的坟地。

如不遵守我的遗训,就不能算我的子孙。

3、1042年,包拯在端州3年任期满,被调至中央任职。

端州的砚工心里过意不去,为了对包拯表示感谢,精制了一方端砚,嘱咐包拯的书童收好,待回到京师再送给包拯

谁知,包拯乘船出羚羊峡,突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电闪雷鸣,暴雨从天而降,乘船万分危险。

包公心想,难道船中有人做了伤天害理的事,触犯了神明

他把随行的人叫来查问,方知晓事情始末。

包拯接过端砚,深深向端州方向拜谢,随手将端砚抛到江中,并说:“包某绝不带走端州百姓的一石一物。

霎时,风停雨收、天清气朗。

不久,百姓发现,包公掷砚处隆起了一块陆洲,便起名为“砚洲”。

后来,人们在端州的城楼门口刻上“星岩朗曜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的对联,颂扬包公的清廉。

4、包拯当监察官只有5年半,却弹劾贪官污吏60余人,平均每年10多人,可谓不遗余力。

他弹劾陈州京西路转运司,揭露其歪曲中央政策“折变”盘剥灾民罪行的事迹,被后世再创作为家喻户晓的早期包公戏《陈州放粮》。

他弹劾宋仁宗最亲信的太监阎士良监守自盗;他弹劾宰相宋庠身为重臣却毫无建树;他4次弹劾皇亲郭承佑;他六弹“国丈”,硬生生把宋仁宗宠妃的伯父张尧佐给弹下马来。

宋仁宗专宠张贵妃,让她平庸的伯父一年之内晋升4次,身兼四大要职。

此举 引起群臣争议,包拯首先弹劾,随后一些谏官也争相抨击。

不料张尧佐的职位不降反升。

包拯3天之内又弹劾,甚至大呼“国丈”是“盛世垃圾,白昼魔鬼”。

见没动静,包拯再次弹劾。

但宋仁宗一意孤行,要把“国丈”提拔为宣徽使。

包拯和皇帝面对面理论。

在争执到达最时,包拯一激动,站在宋仁宗面前滔滔不绝,唾沫星子溅了皇帝一脸,皇帝拂袖而去。

回宫后张贵妃问消息,宋仁宗冲她发了一通脾气:“包拯向前说话,直吐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

汝岂不知包拯御使乎

就这样,宋仁宗总算答应了后妃之家不得任两府的建议,又批评了谏官们在殿上喧哗失礼,生怕再出现过激行为,并规定以后奏对必须先申请。

张尧佐自感犯了众怒,以退为进,主动辞去了一些职务。

5、1043年,包拯入京任殿中丞,后经御史中丞王拱辰举荐,于11月被任命为监察御史里行,改任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

包拯眼睛亮,明察秋毫;耳朵灵,无所不知。

上至皇帝,下至百官,谁做了危害国家黎民的事情,包拯都能访闻到,或进谏或弹劾,绝不放过。

最著名的莫过于弹劾大贪官王逵,史称“七弹王逵”。

王逵,进士出身,为官贪虐,民愤颇大,但其善于结交朝中权贵,屡贬屡任甚至不断擢升。

此人在任湖南转运使时即刻剥百姓,“酷法诛求财利”,致使“一路之民,例遭枷锢,逃移死亡者无数”。

在大臣的弹劾下,王逵被贬为池州知州。

王逵到池州不久,又先后被起用为福州知州、扬州知州,又升任江南西路转运使。

到任后,依然“不顾条制,苛政暴敛,殊无畏惮”,包拯再次上章弹劾。

宋仁宗接到弹劾后,将此事交由江南西路提刑司处理。

提刑司与转运使为并列同僚,难以办理,包拯得知后又上章弹劾王逵。

王逵兼任提刑司一职后,为打击自认为的告发者,“追捕平民数百人”。

包拯等人的坚决弹劾下,王逵未能留任,但平移为荆湖北路转运使,不久又改任河东路转运使。

在此两任上,王逵因“所为恣横,愈甚于前”,一度降任福州知州。

在此任上,王逵更是贪赃枉法。

被弹劾后,他改任光州知州,后又升为徐州知州、淮南路转运使。

包拯遂第7a64e58685e5aeb931333431343761四次上奏弹劾王逵,但未被理会。

包拯又连上三道奏折,继续弹劾,但王逵仍然顺利地升任为淮南路转运使。

王逵罪恶昭彰,残害正直人士,手段极为恶劣,朝廷居然听之任之,是可忍孰不可忍。

包拯极其愤怒,连章弹奏王逵,且双管齐下,矛头直指皇帝:“以王逵所在残暴、猥滥之状,彰灼如是,而上下蒙蔽,曲加擢用,亦何示警于后哉

朝廷见包公连续弹劾王逵且理直气壮,再包庇重用下去将会引起朝野公愤,不得不忍心割爱,终于将王逵这个十恶不赦的贪官酷吏罢官免职。

求一个关于包拯的小故事

1、一时糊涂的清官包拯是宋朝有名的清官。

他刚任开封府尹不久,遇到一件案子。

有人犯了罪被官府缉拿归案。

按刑律,要受杖刑的惩罚。

那时的杖刑很重,竹杖又大又沉,几杖下去皮开肉绽,打成重伤是常有的事。

犯人一听害怕了,赶紧托人找到包拯手下的一个小吏,花钱求他改判轻点的刑罚。

一时糊涂的清官小吏见有利可图,便答应帮忙。

他让犯人不必慌张,并约定:“两天后包拯审案时,我会来记录你的罪状,到时你就大声喊冤,我自有办法为你减轻刑罚。

犯人虽将信将疑,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包拯隔日升堂审案时,犯人就按小吏的吩咐,拼命喊屈叫冤,为自己辩解。

还不等包拯开腔,小吏就摆出一副凶神恶煞的官老爷样子,大声呵斥:“大胆刁民

快快受了杖责,滚回牢房去吧。

包拯刚正不阿,最见不得仗势欺人的做派。

这小吏竟然在他面前耍威风,必要狠狠教训一番。

于是,包拯当堂将小吏责骂一通,而那个犯人却改判了刑罚,从轻发落了。

包拯的正义责罚,却中了小吏的下怀。

优点如果被小人利用,也会成为缺点。

所以,越是平时有效的经验,越要多份小心和谨慎。

2、包公铡侄包拯的亲侄子包勉,在做了地方官之后,行为不检点,丝毫没有包拯的半点作风,他贪赃枉法,本以为能够逍遥法外,但是作恶多端,人神共愤,最终纸包不住火。

事情败露,案件的处理上几经周转,就应差阳错的到了包拯手上。

包拯看了之后,非常生气,没想到自己侄子这么不中用,但又非常为难。

嫂娘从小对包拯恩重如山,而这包勉又是嫂娘唯一的儿子,在公私两难的选择间,包拯随后选择了贯彻自己的执法风格,他选择大义灭亲,就下令斩了包勉,然后再向自己的嫂娘赔罪道歉。

3、巧答典客包拯出使辽国时,辽国命馆伴对包拯说:“你们不久前在雄州(今河北雄县)城开了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叛徒,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

包拯说:“你们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

那个人便无言以对。

4、包公陈州放粮

陈州三年大旱灾颗粒不收,国舅安乐侯庞昱抢男霸女、荼毒百姓、克扣赈粮、强征壮丁建造花园,使得陈州民不聊生,包公奉旨下陈州查赈,公孙策设计要来龙虎狗三口御铡。

庞国舅潜刺客暗杀包公,被南侠展昭所救,展昭并帮助包公保护人证、受害者,捉拿庞国舅,经包公审明案情,把安乐侯庞昱送进龙头铡,陈州百姓无不感谢为民做主的包青天。

5、杀牛破案

有一个无赖,把一个普通老百姓告到包公那里,保证知道这位老农是无辜的,就答应一定会帮老农洗刷罪名,也会让那个无赖得到应有的惩罚。

包拯告诉农民,你照我说的做,回家以后把自己家中的牛杀了,你留一部分自己吃,其他部分你拿到市场上去卖,然后换一些钱自己用。

按照当时宋朝的法律在民间私自杀耕田用的牛市犯法的,是可以被告上朝廷的,但是在包拯的许可下,那名老农就真的回家吧牛杀了。

第二天,包拯就得到有人控告农民杀了牛的消息,包拯微微一笑,王朝马汉,给我把这个举报的人抓起来,人们都蒙了,说包公你怎么不去抓那个犯法的农名啊。

包拯说农民杀牛是经过我的允许的,倒是你,为什么把农名家牛的舌头割了。

这下告状的人哑口无言,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惊慌失措,只能把想要害老农名的事件从实招来。

在场的人没有不佩服包公断案的,原来包拯用了一招引蛇出洞的妙计,他假装不知道有人要害农民,故意卖个破绽,让这人一位自己的计谋得逞。

包拯干脆将计就计,来个欲擒故纵,最后再来个瓮中捉鳖,杀他个措手不及,还农民一个公道,给不法分子应有的惩罚。

其实包拯在就到牛舌头被割的报案后,就有了一些眉目,可以说策划的着一些,就是等着被法分子自投罗网的,这一前一后的妙计足以见得包公断案手段的高超。

谁知道包拯清正廉洁的故事

传说包公小时候,他二嫂怕他长大分家产,便哄他到井边玩耍,冷不防把他推到井里。

幸好这里口枯井,包公落到井底竟未摔伤。

忽然眼前一团光亮,他拾起来仔细观看,原来是面月牙形古镜。

这时光滑明亮的镜面映现出二哥二嫂屡次密谋害他的情景,现在两人正得意忘形地在房中饮酒庆贺哩。

包公知道这是面奇异的宝镜,珍贵地贴在额头上,说来奇怪,宝镜再也取不下来,竟长在他的脑门上了。

以后,包公当了开封知府,就凭这块宝境,夜断阴,日断阳,明察秋毫,查清了无数疑案,为老百姓伸张正义。

包公临死时,怕后任贪赃卖法、残害良民,就从脑门上摘下宝镜,命人悄悄悬挂在开封府的正堂之上,才放心地闭上眼睛。

百姓中流传一首民谣:包青天,坐南街,铁面无私执王法。

龙虎狗,三口铡,百姓高兴奸人怕。

不知过了多少朝代,有个叫钱如命的家伙,花了五千两银子活动了个开封知府,打算干个三年两载,发一笔横财。

他一上任,就遇上开封庄的弟兄俩为争家产打官司,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即升堂问案。

钱如命深知“财神爷”也是铁公鸡、琉璃猫,不敲是不肯出血的。

他不问青红皂白,一拍惊堂木,怒喝道:“为了蝇头小利,忘却手足之情,来人呀,各打四十大板

弟兄俩苦苦求饶。

钱如命沉吟着说:“看你们怪可怜的,四十大板权且寄下,给你们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就看你们两个谁通情达理了

说罢吩咐退堂。

哥哥回家一想,钱知府话中有话。

他悟出其中奥秒,连夜从后门溜进府衙拜见钱如命,递上一张帖子说:“小人的冤枉全部写在状纸上,请大人过目

钱如命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张三百两银子的银票,不由捋着胡须笑了。

第二天一升堂,钱如命就对弟弟怒喝道:“嘟,你目无兄长,贪婪成性,是个不打不开窍的东西

他抽出竹签扬了扬,可又不往下扔。

弟弟吓得仰面朝天,一跌坐在地上,忽然看见大堂之上悬挂着一面明镜,上面映出哥哥给知府送银票的情景。

他恍然大悟,连忙叫道:“大人,请再给我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

钱如命一听有门,说:“你要及早醒悟,免得受皮肉苦

便指袖退堂。

当晚,弟弟也以申诉为名,送去五百两银子。

再升堂时,钱如命又对着哥哥瞪起眼睛,声色俱厉地说:“你身为兄长带头惹事,看来这顿板子是非打不可了

哥哥心想,怎么一夜之间知府就变了腔调,他无意间抬头一看,宝镜里弟弟送钱给知府的事映的一清二楚。

他连忙俯首叩头:“小人一时糊涂,也请给我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

就这样,你今天八百,我明天一千,弟兄两个展开了拉锯战。

钱如命看看油水榨得差不多了,便决定结案。

为了显示他的公正廉明,招来“财神爷”上门,特地告示老百姓可以到衙内观看审案。

这天府衙内外,人头攒动。

大堂之上,钱如命板着一本正经的面孔,缓缓说道:“兄弟之间要以情义为重啊

房产一人一半,安居乐业,勿再滋事。

本府宽厚为怀,不再追究,下堂去吧

弟兄俩闹得倾家荡产,才明白上了当,齐声喊道:“大人,这官司俺不打了,快把银子退给我们吧

钱如命想不到他们竟然当场揭底,脸上顿时变了颜色:“胡说八道,血口喷人。

本府洁身自好,一尘不染,谁收过你们的银子

兄弟俩往上一指说:“明镜高悬,铁证如山

众人都把目光集中到大堂上面,只见宝镜又把弟兄俩送银子,钱如命贪污受贿之事重演了一遍,顿时大堂内外炸了锅。

钱如命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也离座抬头观看,当他看到宝镜揭穿了他的鬼把戏,自己原形毕露时,不由胆战心惊,浑身发软,“扑通”一声栽倒在地,不醒人事人。

这件丑闻像长了翅膀传遍了全城,无人不痛骂钱如命。

钱如命又惊又怕,从此卧床不起。

那面宝境时刻在他眼前晃动,把他在开封府的丑行和劣迹一幕幕地重演出来。

他闭上眼,就看见包黑子怒视着他,王朝、马汉抬着虎头铡要来铡他。

他惊恐万状,不管见了什么人,就从床上爬起来,跪地求饶:“包大人,饶了我吧…”一天早上,百姓们在衙前发现钱如命披头散发,赤身露体,已经断了气。

“死包公铡了活知府”,全城百姓人心大快,到处传唱一首歌谣:开封府,宝镜照,是人是鬼见分晓。

阎罗殿,黑老包,贪官污吏不轻饶。

后来黄河决口,开封府南衙成了一坑湖水,宝镜也沉到湖底,因此湖水清澈见底,光洁如镜。

据说那些做了亏心事的人从来不敢从湖边经过,生怕宝镜照出他们的隐私,会遭到包公的严厉惩罚。

老百姓为了纪念包公,就把这个湖叫做包公湖。

近年来经过疏浚、修缮、美化、已建成了周围大厦林立、风景宜人的游览区。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25/58429.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