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崇圣三塔寺优美句子

崇圣三塔寺优美句子推荐阅读:

1. 关于崇圣寺三塔的名句

关于崇圣寺三塔的名句有:

1、题崇圣寺

唐代:许浑

西林本行殿,池榭日坡阤。

雨过水初涨,云开山渐多。

晓街垂御柳,秋院闭宫莎。

借问龙归处,鼎湖空碧波。

2、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唐代:许浑

几日卧南亭,卷帘秋月清。

河关初罢梦,池阁更含情。

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

前年共游客,刀笔事戎旌。

3、崇圣寺斌公房

唐代:贾岛

近来惟一食,树下掩禅扉。

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

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

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

4、寄崇圣寺僧(一作关山寄诗赠清越)

唐代:曹松

不醉长安酒,冥心只似师。

望山吟过日,伴鹤立多时。

沟远流声细,林寒绿色迟。

庵西萝月夕,重约语空期。

5、崇圣寺斌公房

宋代:高翥

近来唯一食,树下掩禅扉。

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

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

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

2. 关于崇圣寺三塔的名句

关于崇圣寺三塔的名句有:1、题崇圣寺唐代:许浑西林本行殿,池榭日坡阤。

雨过水初涨,云开山渐多。 晓街垂御柳,秋院闭宫莎。

借问龙归处,鼎湖空碧波。2、寓崇圣寺怀李校书唐代:许浑几日卧南亭,卷帘秋月清。

河关初罢梦,池阁更含情。 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

前年共游客,刀笔事戎旌。3、崇圣寺斌公房唐代:贾岛近来惟一食,树下掩禅扉。

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 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

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4、寄崇圣寺僧(一作关山寄诗赠清越)唐代:曹松不醉长安酒,冥心只似师。

望山吟过日,伴鹤立多时。 沟远流声细,林寒绿色迟。

庵西萝月夕,重约语空期。5、崇圣寺斌公房宋代:高翥近来唯一食,树下掩禅扉。

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

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

3. 形容一下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概况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处,东临洱海,西靠苍山应乐峰。

崇圣寺建成的时间为南诏国后期,为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824—859年)所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到大理国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圣寺有“佛都”之誉。

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龙寺。崇圣寺壮观的庙宇建筑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崇圣寺中的“圣”指的是观音,大理地区观音崇拜极盛,一年一度的三月街也称观音街。《续云南通志》记载:“崇圣寺前有三塔,寺内有观音像,高二丈四尺,唐蒙时董善明铸。”

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全国AAAA级旅游区。

市内交通:大理(即大理古城)距三塔1公里,从大理古城可以步行前往,只需半个小时;在下关则需要乘坐旅游班车。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点门票: 121元/人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公交车,从下关火车站可以坐崇圣寺三塔专线抵达三塔!票价1.5元!

祝你旅途愉快!!

4. 5.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于唐宋

选择题其实还是挺讨巧的,你可以根据选项反推答案。比如说,通读1~4,就可以看出,第2句句子明显是一个总结句,所以肯定是放在最后的,由此就能选出正确答案D选项了。那么如果做题目,到这一步就结束了。但是如果这道题目是填空题,就不会这么轻松了。

再看句子,第2句是总结句放最后,第4句和第1句可以明显看出一个先后关系,从大塔到小塔,再从小塔到大塔。而第三句是总体阐述了大塔小塔的一个位置关系,个人认为其实4132和3412都可以,当然3412读上去更顺一点,额这倒是纯粹的语感了。但是既然这道是选择题,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果断选D吧~~

5. 以我家乡的古老建筑崇圣寺三塔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的家乡 人们常说,最美不过家乡的水.我的家乡虽然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也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但风景如画,景色迷人. 在离我家屋后不远有一条清澈的小河.碧绿的河面在金色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波光粼粼.小河两旁绿树成荫,树影婆娑,那些花花草草随风摇曳,令人赏心悦目,恋恋不舍.小河里成群的小白鹅排成一列,欢快地游来游去.岸边三三两两的人们一边洗衣服一边聊天;夏天伙伴们在水边嬉戏,打水仗.小河就是我们快乐的天堂. 近年来,我的家乡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狭窄的公路变得更宽阔了.一条条宽阔的水泥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川流不息的汽车在公路上飞快地驶过.公路两旁人来人往,一到晚上,一盏盏路灯把公路照得如同白昼.街道两旁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房,取代了以前破烂不堪的小平房.形形的商店,一个个大型的超市,象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真是应有尽有.店里的顾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我的家乡最有特色的建筑就是晏家广场.广场有一个大花园,分为里外两层,广场中央有三根大理石柱,最粗的石柱上刻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晏家广场左边石柱上顶着一个圆圆的太阳,右边石柱上有三颗亮晶晶的星星和一个弯弯的月亮,他们象征着日月同辉;中间的石柱上有一匹飞奔的骏马,高高的马头仰天长啸,目不转睛的注视着远方,你看它浑身每个部位都搭配的那么得当,每块肌肉都显得那么有力量,胖墩墩、圆滚滚的上,长长的鬃毛上往后飞扬,四只蹄子平稳的停在空中,看起来那么雄壮威武.这匹骏马象征我们晏家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繁荣苍盛!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广场成了人们聊天纳凉的好地方.晏家广场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晏家镇的中央.晏家广场是晏家人民的骄傲! 由于长寿经济大发展,我们这里的田地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接比的厂房,一座座美丽的厂房就像一座座美丽的大花园,厂房四周那一块块绿油油的草坪象一块块绿色的地毯,花坛里的花儿争奇斗艳、吐露芬芳.晏家可谓是旧貌换新颜!晏家人民真是有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呀! 听了我的一番介绍,你大概心动了吧,心动不如行动,请你快到我的家乡来吧!我的家乡比我描绘得更美丽,定会让你大饱眼福。

6.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导游词

这个问题问我就比较清楚了,我是云南省国际旅行社的,我之前就是做导游的, 欢迎大家来到素有“文献名邦”之称的大理旅游。

大 理 大理是滇西高原上的一座美丽的城市,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并且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大理古称叶榆,因五代时白蛮首领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国而得名。

唐宋时,大理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理的名胜有苍山、洱海、古城及蝴蝶泉,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崇圣寺三塔,它已成为大理旅游的标志。

崇圣寺概况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处,东临洱海,西靠苍山应乐峰。 崇圣寺建成的时间为南诏国后期,为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824—859年)所建。

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到大理国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圣寺有“佛都”之誉。

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龙寺。崇圣寺壮观的庙宇建筑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崇圣寺中的“圣”指的是观音,大理地区观音崇拜极盛,一年一度的三月街也称观音街。《续云南通志》记载:“崇圣寺前有三塔,寺内有观音像,高二丈四尺,唐蒙时董善明铸。”

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全国AAAA级旅游区。

崇圣寺到了,请随我下车。 塔的基本知识 进入大门,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位于台阶之上的三塔。

前方正中较大的称千寻塔,两侧位置靠后的塔规模较小一些。 塔起源于印度,最早用于藏佛的舍利,形状为一个半圆形坟冢。

传人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演化出丰富的形式,有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塔均为密檐式。

大理地区盛行建塔,除三塔外,还有一塔、蛇骨塔等。 千寻塔 千寻塔全名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唐代南诏劝丰佑时期,据说是唐代恭韬、徽义两位工匠用了48年时间设计建造的。

千寻塔矗立在两层高大的台基上,塔高69.13米,共有16层,是我国少有的层数较多的偶数层塔。 塔的结构为密檐式空心砖塔,塔心中空,古时有井字形楼梯供人攀登。

自下而上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龛内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两边龛为窗洞。

两层窗洞的方向交替错开,以利于塔内的采光和通风,同时交错开窗有利于塔的坚固性。 塔檐越往上间距越小,自第三、四层起逐渐向内收束,最后收束于塔顶。

使得塔身的外形轮廓不是僵硬的直线向上,而是呈上下向内收,中部微凸的曲线,其形制与西安小雁塔略同。 以前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翅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龙妖水怪。

照 壁 塔正中朝东一面有一照壁,照壁上有“永镇山川”四个楷书大字,每个字高1.7米。为明代黔国公沐世阶所书。

题这四个字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大理地区水患多,“永镇山川”意在镇服水患,塔顶的大鹏金翅鸟也是镇龙之物;另一种说法是大理被纳入明朝的版图后,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题下“永镇山川”意在誓死镇守云南山川。 。

小 塔 南北两座小塔与千寻塔在平面布局上呈一等腰三角形,距千寻塔的距离均为70米,两小塔相距97.5米。 它们的建筑年代晚于千寻塔,大约在大理国时期,相当于中原的五代时期(公元12世纪左右)。

两座小塔均为十层八角形密檐砖塔,高42.19米,每层分别雕券龛、佛像、莲花等,塔身外涂抹一层白色泥皮,塔顶有伞形铜铃和三只铜葫芦。 l 特 点 对于三塔,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三大特点: ①千寻塔为16层,小塔为lO层,均为偶数层塔,与中原盛行的奇数层塔截然不同; ②千寻塔的外形轮廓是上下向内收缩,中部凸出,呈现出柔和的曲线美; ③据说建造三塔时采取了“堆土建塔,挖土现塔”的建筑方式。

三塔建成1000多年以来,经历了长期的风雨剥蚀和多次地震的考验,塔基依然稳固,塔身也未见明显倾斜(据载,明正德己亥年,即公元1515年5月6日大地震,城内房屋倒塌99%,而三塔岿然不动,仅震落千寻塔塔顶宝刹,可见三塔具有很高的建筑技术水平) 路中这块石头是有名的蛙鸣石,用石头撞击它会发出青蛙的鸣叫声。 文物陈列馆 绕过三塔,路的两旁这两个陈列馆是崇圣寺三塔文物陈列馆,里面陈列着在维修三塔的过程中发掘出土的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各种文物680余件。

其中包括了《金刚般若经》图卷、《大陀罗尼经》、纯金观音像、金质释迦牟尼坐像等以及大量珍珠、玛瑙、水晶、珊瑚、绘画等珍贵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的实物资料。 正面这座楼就是南诏建极大钟的钟楼,右边有一个三塔聚影池,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六塔”。

钟 楼 南诏建极大钟钟楼,原名为胜概楼,始建于南诏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为重檐木构建筑,毁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楼重建于1997年,高19.97米。 原来的大钟称为“建极大钟”,铸于南诏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徐霞客曾在《滇游日记》中这样写道:“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

7. 为什么说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征

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二小组成。

大塔又叫千寻塔。千寻塔与南 北两个小塔的距离都是70米。

千寻塔的高度是69。 13米,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一共有16 级,属于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其修建时间是南诏国第十世王劝丰 祐时期(823〜859年)。相传千寻塔是王嵯颠主持,唐朝工匠尉迟恭 韬和徽义组织修建的。

南北两座小塔高度相同,都是42。19米,各有10级,是一对八角形密檐式砖塔,八层以上为实心,八层以下则为空心。

外观轮廓线像锥形,属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根据相关史料推断,南北小塔建造于唐末五代时期。

三塔与内地塔相比,有两个特点: 一、三塔层数均为偶数,而内地塔多为奇数。 二、中原塔由基座向上直线收缩,下大上小,呈矩梯形;而三塔上下较小,中部较大,外部轮廓呈曲线,具有曲线美,与中原塔相比,更为挺拔峻秀。

三塔所具有的风格和特点,表明了它们与中原塔既有一定承袭关系,又结合云南民族特点具有自我创新精神。三塔的特点对其后的云南古塔建筑均有影响。

在古代没有机械和起重设备的情况下,如此高大的塔如何施工?相传当时采用“堆土建塔”和“挖土现塔”的办法。就是堆垫一个斜形土坡,便于运送建筑材料。

塔高一层,土坡随之升髙延长,如此层层向上。塔建好后,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

这种办法,土堆斜坡长达十余里,土方工程之大可想而知。 当时人力不足,山羊也用来驮砖。

今天大理的银桥村,据说古代叫“塔桥村”。 三塔西靠气象万千的点苍山,东临波平如镜的洱海,远在数里之外,就能看见其高耸入云的身影。

三塔历经千年风雨剥蚀和多次大地震,至今巍然屹立,不仅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技艺,也成为大理古代文化的象征,它是1961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简解

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处,东临洱海,西靠苍山应乐峰。

崇圣寺建成的时间为南诏国后期,为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824—859年)所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到大理国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圣寺有“佛都”之誉。

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龙寺。崇圣寺壮观的庙宇建筑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崇圣寺中的“圣”指的是观音,大理地区观音崇拜极盛,一年一度的三月街也称观音街。《续云南通志》记载:“崇圣寺前有三塔,寺内有观音像,高二丈四尺,唐蒙时董善明铸。”

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全国AAAA级旅游区。

三塔三大特点:

①千寻塔为16层,小塔为lO层,均为偶数层塔,与中原盛行的奇数层塔截然不同;

②千寻塔的外形轮廓是上下向内收缩,中部凸出,呈现出柔和的曲线美;

③据说建造三塔时采取了“堆土建塔,挖土现塔”的建筑方式。

三塔建成1000多年以来,经历了长期的风雨剥蚀和多次地震的考验,塔基依然稳固,塔身也未见明显倾斜(据载,明正德己亥年,即公元1515年5月6日大地震,城内房屋倒塌99%,而三塔岿然不动,仅震落千寻塔塔顶宝刹,可见三塔具有很高的建筑技术水平)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211/87905.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