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的优美散文名人句子推荐阅读:
1. 求写秋天的优美散文句子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
意谓雨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2. 关于 秋 的散文,语句优美点的
自古以来,秋是悲伤的象征,是没落的表现,是人生愁绪的晴雨表。
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样的诗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自然界万木萧条落叶纷飞,首先映入人的眼帘,自然界的物象使人产生了心灵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联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秋叶飘零,及物及人,悲从中来,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物之枯荣引发心之悲喜。 愁,心之秋也。
诸如李白“人烟寒桔橘,秋色老梧桐。”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柳永“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孟浩然“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元萨都刺有五绝云“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
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唐朝诗人马戴更把这种愁绪推到极致,“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羁旅他乡,忽见落叶纷披,秋气袭人,孤灯独坐,情思顿生,纵使少年也添老。空园白露,孤壁野僧,极为清寒寂寥之境,沧桑至极,欲说还休。
杜子美《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常年在外,忽逢秋叶飘零,联想身世之苦,多病的时节,失落的人生,他的满腔愁绪劈空而来,万里与百年,无涯的空间与飘渺的时间,艰难苦恨,潦倒新停,尽付昏昏浊酒滔滔江水。
他的《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旅居夔州时期,飘摇难料的身世,颠沛流离的老境,欲济无楫的失意,国难家愁与秋的荒凉冷落浑然一体,苍凉的悲壮,苍茫的愁绪,排山倒海,风云变幻,动荡不安,正如“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之际,诗人酬志无门,只能游于江渚之上,当他体验了底层的苦难,便获得了精神的回归,“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秋,却是意境的写照,清冷、萧瑟、寂寥、悲凉、质朴,是人生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是艺术家孜孜以求的凄寒之境。“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秋霄日色胜春霄,万里霜天静寂寥。”王勃的意境更为开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李白则以豪放见称,“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苏轼这个大才子,心境随世态而渐老,他的笔下既有色彩斑斓的五色之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又有往事如烟不可追忆之苦,“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还有人生如梦不堪回首的浩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宋林逋则把秋的景象意象化,“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多情善感的柳永,此刻抛开了浅盏低吟,唱起了“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豪放之歌。
对于唐人柳宗元的寒江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清人王士祯则是独钓了一江秋意,“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诗人遗世独立超然物外,其境旷世高古摄魂夺魄。世人总喜欢春天的繁华似锦,排斥秋天的无情与落寞,然而,秋天却是人们回避不了必然经历的季节,无论是时令之秋,还是人生之秋,有了阅历有了苦难有了沧桑,才有秋天的成熟与丰收,才有艺术的苍老之境。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唱响了嘹亮的秋的赞歌:刘禹锡有《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诗人杨万里则从另一个角度领略了秋天的别样美景,他的《秋凉晚步》云: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李白从秋山秋水中,感受秋天的逸兴湍飞,秋高气爽宜人秋色直入笔底: 我觉秋兴逸,谁言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秋,是走向衰老的标志,成语“老气横秋”是也。
然而它的另一面,却是成熟与老辣的象征,是清寒与寥廓的外显;是秋月朗朗,鹊桥飞渡;是枫叶萧萧,秋蝉默默。此刻,树叶完成了一个轮回,把自己交给大地,交给粗壮的根,在蜕变中孕育新一轮的成熟与丰收。
因此,秋又是落叶对根的情思,是大雁对长空的向往;秋天的奉献是无私的,秋天给人的境界是深远的。 田园诗人王维,隐逸山林之中,写诗画画参禅,每每“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对秋天的感悟刻骨铭心而又深入浅出,物态自然,意象空灵,情与景融,意与境谐,他那眼中之山水,即心中之山水,即意象之山水。
他的一组组山水诗就是一幅幅山水画,读了,心驰神往;看了,神与物游;品了,通会之境,人书俱老。《山居秋暝》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感慨于秋之空山的幽远空旷与寂静,禅意十足,归意可掬,那松间明月,石上清泉,竹喧与浣女,莲动与渔舟。是诗焉?是画焉?是禅焉?似是又不全是。
这是一幅世外桃源归隐图,沉醉于兹,心旷神怡,这种诗画禅俱佳的秋的去处,纵使贵族王孙,亦足以陶然可乐,而流连忘返。 四季有四季的特点,“。
3. 关于秋天的名家美文目录
人一生要读的60篇美文-用美文点亮人生之灯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在为生计而奔波,难以静下心来读那些长篇巨著。
《人一生要读的60篇美文》一书收集的篇幅短小、精致的美文,可以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获得美的享受。 《人一生要读的60篇美文》全书精选了60篇中外名家美文。
老舍的《又是一年芳草绿》细腻精致,给人以美的享受;李广田的《花潮》激越奔放,给人以思想的震撼;张炜的《融入野地》借景抒情,偏重对历史文化的探究和情感的表达,倾注了更多人文关怀,蕴含了很深厚的文化意味;朱自清《春》和《绿》的描写,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屠格涅夫与纪伯伦那跳跃性的语言,读来像是一首诗,攫住了我的心和灵魂;加缪《生之爱》中那感人肺腑的亲情让我怀想家人,感觉幸福无比……这样的美文贴近生活,读来韵味悠长。 此书中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林语堂在《人生自然的节奏(节选)》中,以自然的四季作比喻,道出了人生几个阶段的特点,“我爱春天,但是太年轻。我爱夏天,但是太气傲。
所以,我最爱秋天,因为秋天的叶子的颜色金黄,成熟,丰富,但是略带忧伤和死亡的预兆。”在这篇文字中,林语堂充满对人生之秋的赞美,显示出在人生哲学上的朴素、宽容、平和而理智的品格和气质。
尽管人生之秋如此幽雅迷人,但是它也是自然到来的,它不能超越春天和夏天。林语堂指出人生的秋天作为一个阶段呈现出完美的特征,同时也表明了他成熟时期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幽雅、淡泊而又充实的生活态度。
美文展现了生命中温暖的爱。冰心在《荷叶母亲》中,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地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
母亲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她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母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仿佛是脆弱的水珠。
文章的结尾处,冰心深情地呼唤:“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看来,母亲一切的辛劳与无私的付出,都是为了让子女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这就是出母爱的伟大。 美文带给我们生命的思考。
席慕容在《白色山茶花》中写道,“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的。
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一次的春天。”每当读到这里,我的心中就特别感动——她的语言是那样的质朴,却又是那样的深刻;像春日里的细流,缓缓地注入了我的心田。
我不得不惊叹于席慕容的才华,试想,花有开错的时候吗?因为一生仅有一次生命,我们才必须要尊重,才不能错过,才不能让无情的岁月悄悄地溜走。 在《人一生要读的60篇美文》中,类似这样精彩而充满智慧的文字随处可见,书中还有许多有助排解人生苦痛的小故事,它们都像是我们黑夜里看到的一扇有着亮光的小窗。
读《人一生要读的60篇美文》,感觉就是在看人生沿途的风景,看过了,不仅获得了美感享受,还净化了心灵,从而有了催人积极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4. 描写秋天的文章名人写的
[[又是一年春草绿]]------鲁迅
《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5. 关于秋天的名家散文
《故都的秋》-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
《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故都的秋》
6. 关于秋天的美文摘抄200名家
答:关于秋天的美文
美丽的秋天
秋天是一个瓜果飘香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秋天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树上的叶子飘到了树妈妈的脚下,铺成了一张五颜六色的地毯。红的、黄的、绿的、紫的、粉红的叶子随风飞舞,又像一只只蝴蝶在飞来飞去。
秋天是个瓜果飘香的季节。橘子成熟了,香蕉金黄金黄的,菠萝甜甜的,还有紫色的葡萄、黄黄绿绿的杨桃……让你偿个够。
冬天快来了,要冬眠的小动物都在准备过冬。小青蛙呱呱地唱歌,那是和稻田告别的声音。
围墙上爬满了水瓜藤。一朵朵金黄的水瓜花开得真漂亮,我正想摘一朵,却发现花蒂下已经结出了一个小小的水瓜了。水瓜有的还没结果,有的长出了一个个小水瓜,有的水瓜已经长大了,正等着 人摘呢。
秋天带给大地是一首丰收的歌,带给我们是一首欢乐的歌!
7. 关于秋天的名家美文目录
人一生要读的60篇美文-用美文点亮人生之灯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在为生计而奔波,难以静下心来读那些长篇巨著。
《人一生要读的60篇美文》一书收集的篇幅短小、精致的美文,可以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获得美的享受。 《人一生要读的60篇美文》全书精选了60篇中外名家美文。
老舍的《又是一年芳草绿》细腻精致,给人以美的享受;李广田的《花潮》激越奔放,给人以思想的震撼;张炜的《融入野地》借景抒情,偏重对历史文化的探究和情感的表达,倾注了更多人文关怀,蕴含了很深厚的文化意味;朱自清《春》和《绿》的描写,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屠格涅夫与纪伯伦那跳跃性的语言,读来像是一首诗,攫住了我的心和灵魂;加缪《生之爱》中那感人肺腑的亲情让我怀想家人,感觉幸福无比……这样的美文贴近生活,读来韵味悠长。 此书中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林语堂在《人生自然的节奏(节选)》中,以自然的四季作比喻,道出了人生几个阶段的特点,“我爱春天,但是太年轻。我爱夏天,但是太气傲。
所以,我最爱秋天,因为秋天的叶子的颜色金黄,成熟,丰富,但是略带忧伤和死亡的预兆。”在这篇文字中,林语堂充满对人生之秋的赞美,显示出在人生哲学上的朴素、宽容、平和而理智的品格和气质。
尽管人生之秋如此幽雅迷人,但是它也是自然到来的,它不能超越春天和夏天。林语堂指出人生的秋天作为一个阶段呈现出完美的特征,同时也表明了他成熟时期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幽雅、淡泊而又充实的生活态度。
美文展现了生命中温暖的爱。冰心在《荷叶母亲》中,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地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
母亲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她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母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仿佛是脆弱的水珠。
文章的结尾处,冰心深情地呼唤:“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看来,母亲一切的辛劳与无私的付出,都是为了让子女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这就是出母爱的伟大。 美文带给我们生命的思考。
席慕容在《白色山茶花》中写道,“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的。
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一次的春天。”每当读到这里,我的心中就特别感动——她的语言是那样的质朴,却又是那样的深刻;像春日里的细流,缓缓地注入了我的心田。
我不得不惊叹于席慕容的才华,试想,花有开错的时候吗?因为一生仅有一次生命,我们才必须要尊重,才不能错过,才不能让无情的岁月悄悄地溜走。 在《人一生要读的60篇美文》中,类似这样精彩而充满智慧的文字随处可见,书中还有许多有助排解人生苦痛的小故事,它们都像是我们黑夜里看到的一扇有着亮光的小窗。
读《人一生要读的60篇美文》,感觉就是在看人生沿途的风景,看过了,不仅获得了美感享受,还净化了心灵,从而有了催人积极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8. 描写秋天的优美散文
张晓风经典散文 秋天·秋天 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
阳光是耀眼的白,像锡,像许多发光的金属。是哪个聪明的古人想起来以木象春而 以金象秋的?我们喜欢木的青绿,但我们怎能不钦仰金属的灿白。
对了,就是这灿白,闭着眼睛也能感到的。在云里,在芦苇上,在满山的的翠竹上, 在满谷的长风里,这样乱扑扑地压了下来。
在我们的城市里,夏季上演得太长,秋色就不免出场得晚些。但秋得永远不会被混 淆的——这坚硬明朗的金属季。
让我们从微凉的松风中去认取,让我们从新刈的草香中 去认取。 已经是生命中第二十五个秋天了,却依然这样容易激动。
正如一个诗人说的。 “依然迷信着美。”
是的,到第五十个秋天来的时候,对于美,我怕是还要这样执迷的。 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 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 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
我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 这种兴奋。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
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像一只载着梦小 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期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 起一地的梧桐子。
必有一两颗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发了芽吧?二十年了,我 似乎又能听到遥远的西风,以及风里簌簌的落叶。我仍能看见那些载着梦的船,航行在 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种子的希望里。
又记得小阳台上黄昏,视线的尽处是一列古老的城墙。在暮色和秋色的双重苍凉里, 往往不知什么人加上一阵笛音的苍凉。
我喜欢这种凄清的美,莫名所以地喜欢。小舅舅 曾带着一直走到城墙的旁边,那些斑驳的石头,蔓生的乱草,使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长大了读辛稼轩的词,对于那种沉郁悲凉的意境总觉得那样熟悉,其实我何尝熟悉什么 词呢?我所熟悉的只是古老南京城的秋色罢了。 后来,到了柳州,一城都是山,都是树。
走在街上,两旁总夹着橘柚的芬芳。学校 前面就是一座山,我总觉得那就是地理课本上的十万大山。
秋天的时候,山容澄清而微 黄,蓝天显得更高了。 “媛媛,”我怀着十分的敬畏问我的同伴。
“你说教我们美术的龚老师能不能画下 这个山?” “能,他能。” “当然能,当然,”她热切在喊着,“可惜他最近打篮球把手摔坏了,要不然,全 柳州、全世界他都能画呢。”
沉默了好一会。 “是真的吗?” “真的,当然真的。”
我望着她,然后又望着那座山,那神圣的、美丽的、深沉的秋山。 “不,不可能。”
我忽然肯定地说,“他不会画,一定不会。” 那天的辩论会后来怎样结束,我已不记得了。
而那个叫媛媛的女孩和我已经阔别了 十几年。如果我能重见到,我仍会那样坚持的。
没有人会画那样的山,没有人能。 媛媛,你呢?你现在承认了吗?前年我碰到一个叫媛媛的女孩子,就地问她, 她却笑着说已经记不得住过柳州没有了。
那么,她不会是你了。没有人能忘记柳州的, 没有人能忘记那苍郁的、沉雄的、微带金色的、不可描摹的山。
而日子被西风尽子,那一串金属性、有着欢乐叮当声的日子。终于,人长大了,会 念《秋声赋》了,也会骑在自行车上,想象着陆放翁“饱将两耳听秋风”的情怀了。
秋季旅行,相片册里照例有发光的记忆。还记得那次倦游回来,坐在游览车上。
“你最喜欢哪一季呢?”我问芷。 “秋天。”
她简单地回答,眼睛里凝聚了所有美丽的秋光。 我忽然欢欣起来。
“我也是,啊,我们都是。” 她说了许多秋天的故事给我听,那些山野和乡村里的故事。
她又向我形容那个她常 在它旁边睡觉的小池塘,以及林间说不完的果实。 车子一路走着,同学沿站下车,车厢里越来越空虚了。
“芷,”我忽然垂下头来,“当我们年老的时候,我们生命的同伴一个个下车了, 座位慢慢地稀松了,你会怎样呢?” “我会很难过。”她黯然地说。
我们在做什么呢?芷,我们只不过说了些小女孩的傻话罢了,那种深沉的、无可如 何的摇落之解的。 但,不管怎样,我们一起躲在小树丛中念书,一起说梦话的那段日子是美的。
而现在,你在中部的深山里工作,像传教士一样地工作着,从心里爱那些朴实的山 地灵魂。今年初狄我们又见了一次面,兴致仍然那样好,坐在小渡船里,早晨的淡水河 还没有揭开薄薄的蓝雾,橹声琅然,你又继续你山林故事了。
“有时候,我向高山上走去,一个人,慢慢地翻越过许多山岭。”你说,“忽然, 我停住了,发现四壁都是山!都是雄伟的、插天的青色!我吃惊地站着,啊,怎么会那 样美!” 我望着你,芷,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
分别这样多年了,我们都无恙,我们的梦也 都无恙——那些高高的山!不属于地平线上的梦。 而现在,秋在我们这里的山中已经很浓很白了。
偶然落一阵秋雨,薄寒袭人,雨后 常常又现出冷冷的月光,不由人不生出一种悲秋的情怀。你那儿呢?窗外也该换上淡淡 的秋景了吧?秋天是怎样地适合故人之情,又怎样的适合银银亮亮的梦啊! 随着风,紫色的浪花翻腾,把一山的秋凉都翻到我的心上来了。
我爱这样的季候, 只是。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11/13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