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谈美的优美句子,谈美朱光潜摘抄句子推荐阅读:
1. 跪求朱光潜的谈美摘录和点评
●《谈美》经典段落摘录 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
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
我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
我们这个时代是否也有类似长城和《短歌行》的纪念坊留给后人,让他们觉得我们也还是很亲切的么了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
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在崭新的环境中,我还没有认识事物的实用的意义,事物还没有变成实用的工具,一条街还只是一条街而不是到某银行或某酒店的指路标,一座房子还只是某颜色某线形的组合而不是私家住宅或是总长衙门,所以我能见出它们本身的美。
我们在时过境迁之后,不受当时的实际问题的牵绊,所以能把它们当作有趣的故事来谈。它们在当时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太近,到现在则和实际人生距离较远了,好比经过一些年代的老酒,已失去它的原来的辣性,只留下纯淡的滋味。
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人门闻号眺,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
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儿童在游戏时意造空中楼阁,大概都现出这几个特点。
他们的想象力还没有受经验和理智束缚死,还能去来无碍。只要有一点实事实物触动他们的思路,他们立刻就生出一种意境,在一弹指间就把这种意境渲染成五光十彩。
念头一动,随便什么事物都变成他们的玩具,你给他们一个世界,他们立刻就可以造出许多变化离奇的世界来交还你。他们就是艺术家。
一般艺术家都是所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有人说,风花雪月等等都已经被前人说滥了,所有的诗都被前人做尽了,诗是没有未来的了。
这般人不但不知诗为何物,也不知生命为何物。诗是生命的表现。
生命像柏格森所说的,时时在变化中即时时在创造中。说诗已经做穷了,就不膏说生命已到了末日。
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所谓“心感于物”,就是以得诸遗传的本能的倾向对付随人而异、随时而异的环境。
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家从模仿人手,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
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
我们在前面说过,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经验大半得诸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
灵感有三个特征: 一、它是突如其来的,出于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根据灵感的作品大半来得极快。
从表面看,我们寻不出预备的痕迹。作者丝毫不费心血,意象涌上心头时,他只要信笔疾书。
有时作品已经创造成功了,他自己才知道无意中又成了一件作品。哥德著《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经过,便是如此。
据他自己说,他有一天听到一位少年失恋自杀的消息,突然间仿佛见到一道光在眼前闪过,立刻就想出全书的框架。他费两个星期的工夫一口气把它写成。
在复看原稿时,他自己很惊讶,没有费力就写成一本书,告诉人说:这部小册子好像是一个患睡行症者在梦中作成的。” 二、它是不由自主的,有时苦心搜索而不能得的偶然在无意之中涌上心头。
希望它来时它偏不来,不希望它来时它却蓦然出现。法国音乐家柏辽兹有一次替一首诗作乐谱,全诗都谱成了,只有收尾一句(“可怜的兵士,我终于要再见法兰西!”)无法可谱。
他再三思索,不能想出一段乐调来传达这句诗的情思,终于把它搁起。两年之后,他到罗马去玩,失足落水,爬起来时口里所唱的乐调,恰是两年前所再三思索而不能得的。
三、它也是突如其去的,练习作诗文的人大半都知道“败兴”的味道。“兴”也就是灵感。
诗文和一切艺术一样都宜于乘兴会来时下手。兴会一来,思致自然滔滔不绝。
没有兴会时写一句极平常的话倒比写什么还难。兴会来时最忌外扰。
本来文思正在源源而来,外面狗叫一声,或是墨水猛然打倒了,便会把思路打断。断了之后就想尽方法也接不上来。
谢无逸问潘大临近来作诗没有,。
2. 《谈美书简》中的优美句子
写文章应从模仿入手,再写生,先练描写和记叙,最后练议论。
但凡大手笔,只选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意境便呈现在眼前,栩栩如生了。
绘画优于摄影。
口开则灵魂之门闭,口闭则灵魂之门开。
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
美术是帮助我们超越现实而求安慰于理想境界的。
现实中遇到挫折不能消极的让现实战胜自己,而要超越到理想界,超现实当中去积蓄力量来日再战。
美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超现实的程度大小,就看它创造的理想世界是宽阔还是狭小,美术作品借用现实越少,所创造的理想世界就越大。
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所以是完美的,因为有缺陷所以才奋斗,所以才有成功的快乐。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我自己不幸而为奴隶,所以我要努力打破这个制度,为他人争自由,即绝我而不绝世。
把自己的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来做,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而不计较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所谓有意义就是有用。
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原因是,持实用的态度看待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和障碍,都只能引起欲望和嫌恶,而当我们以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它们时,就有了超现实的意境,就只看到美了,其实就一句,距离才能产生美。
聪明的人会把美的事物同实际的人生维持一段距离。
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同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
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或神的距离缩小,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色彩,而神秘主义是在寻常事物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也是移情。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美感产生的两要素:目前意象与实际人生有一段适当的距离,在观察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无意之中以我的情移诸物,以物的形移诸我。
要区分开美感与,美感与实际活动无关而则起于实际需要的满足。
美感不是、联想、考据或批评。
说法不一致就只有都错的可能而没有都对的可能。
自然美就是正常,就是大多数,单个的部件可能是正常的,但当所有部件都组合起来后形成自然美的概率就低了,所以自然美才变得珍贵。
写实主义的问题:既然自然已经很美那为何还要模仿自然?既然自然的都是美的那就不存在丑,也就无所谓美丑了?
艺术的美和自然美是两回事,艺术的美不是从自然得来的。
艺术和游戏的原理相同,都是臆造空中楼阁来慰藉不安的心,不同点是,艺术有社会性、有作品、需要传达。
思想家往往不是艺术家就是因为他们不能把抽象的概念翻译成具体的意象。
创作的想象力分为两种:分想和联想。分想即提炼出某一意象,联想即综合各种意象。
凡是艺术家都不该仅仅在自己本行的小范围内用功,须处处留心才能有深厚的修养。
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惟大英雄能真本色,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
3.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八 “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十 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4. 关于朱光潜的《谈美》
朱光潜《谈美》 2009-12-22 13:50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谁都知道,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
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是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
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
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
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相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祗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祗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劲拔的古树。
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
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它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的观赏它的苍翠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道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晴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
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先说实用的态度。
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
我们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
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捉,他它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意义。
事物本来都是很混乱的,人为便利实用起见,才像被火烧过的小孩子根据经验把四围事物分类、立名,说天天吃的东西叫做“饭”,天天穿的东西叫做“衣”,某种人是朋友,某种人是敌人,于是才有所谓“意义”。意义大半都起于实用。
在许多人看,衣除了是穿的,饭除了是吃的、女人除了是生小孩的一类意义之外,便寻不出其它意义。所谓“知觉”,就是感官接触某种人或物时心里明了他的意义。
明了他的起初都只是明了他的实用。明了实用之后,才可以对他起反应动作,或是爱他,或是恶他,或是求他,或是拒他。
木商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
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
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科学家见到一个美人,不说“我要去向她求婚,她可以替我生儿子。”
他只说:“我看她这人很有趣味,我要来研究她的生理构造,分析她的心理组织。”科学家见一堆粪,不说“它的气味坏,我要掩鼻走开。”
他祗说:“这堆粪是一个病人排泄的,我要分析他的化学成分,看看没有病菌在里面。”科学家自然也有见到美人就求婚,见到粪就掩鼻走开的时候,但是那时候他已经由科学家还到实际人的地位了。
科学家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分出某者为因,某者为果,某者为特征,某者为偶然性。
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他们的意识都不能停止在古松本身上面。
不过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关系的种种事物上面去。所以在实用的态度中和科学的态度中,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独立的、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
比如我们的画画的朋友看古松,他们全副精神都注在松的本身上面,古松对于他便成了一个独。
5. 谈美 朱光潜
朱光潜《谈美》摘录
1、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2、毫厘之差,微妙所在。 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
把这种生命流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
把它流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3、“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在此,生活的妙处也在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的情趣,便出现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4、他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
5、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晋代清流大半只知道豁达而不知道严肃;宋朝理学又大半只知严肃而不知豁达。
6、老实说,我对许多哲学家的话都很怀疑,但是我觉得他们有趣。我以为,穷到究竟,一切哲学系统都只能当作艺术品去看。哲学与科学穷到极境都是要满足求知的欲望。 每个科学家和哲学家对于他所见到的一点真理都觉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热忱去欣赏它。
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一美感对象了。
7、科学家去寻求这一类事实,穷到究竟,也正是因为它可以摄魂震魄,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真与美也并未隔阂。
8、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9、微笑是一种不动的笑,是一种看不尽的笑;
缘分是一种不可求的联系,是一种不能断的关系;
觉悟是一种不清醒的感知,是一种不可说的透彻。
10、真正的科学家,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具有纯真的爱和天赋的善!
6. 朱光潜谈美的作品意义
一、这是一本著名的美学理论著作,简介如下: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以"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家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
二、
1、本书的思想意义:
该书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
2、文学意义:
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缓缓流淌,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而其在全书最末喊出的"慢慢走,欣赏啊",则更具振聋发聩之用,该书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3、美学意义:
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15/143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