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激励性评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家长评语推荐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
(一)评价原则综合性作业的评价目的不在于学生作业的最终状况如何,而在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与应用能力的提高水平,这既体现在作业的成果上,也体现在学生作业过程之中。
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性作业评价原则为“重过程轻结果,重提高轻现状,得激励轻评定,重创新轻守成”。
“重过程轻结果”是指在评价内容上关注于作业过程对学生能力的促进。
鉴于作业环境对综合作业过程的影响很大,而且综合性作业的选题难易不同,学科间的评价标准没,因此单纯以作业的结果形式来评价学生的作业成绩将显得过于偏颇,反而不能对学一的学习过程进行正确的评价。
“重提高轻现状”是指评价目标不是以学生在综合能力与应用能力的现状如何为指标,而在于作业前后学生在两种能力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的大小。
我们认为,综合性作业的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而不是起到选拔的作用,因此目标着力于“前后差异”而不在于“能力现状”。
“重激励轻评定”指评价成绩的作用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在于对学生的作业能力进行“贴标签”;评价的意义在于对学生的作业过程给予比较有权威的反馈,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正受到别人的关注从而对自己的作业更为有兴趣。
而以往“标签式评价”旨在对学生的作业能力进行定位,从而使得学生认可并接受自己能力的现存水平,这与综合性作业的目的相违背。
“重创新轻守成”指评价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在综合性作业过程中对学科间的各种结合点的发现有多少,在作业中对这些结合点的实际应用有多大程度的创新,而简单重复学科知识对选题的应用在评价中则归于较低水平的应用。
(二)评价方法
结合综合性作业的特点的与以上确定的评价原则,我们对学生的综合性作业采用了“相关评审”与“过程评审”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相关评审”是指把学生作业交给与作业内容最不相关的学科与最相关的学科教师进行评审,如学生在做“交通”这项综合性作业时,我们将评审权分别交给了生物教师与物理教师。
最相关学科教师的评审在于对综合性作业的内容进行科学的评定,目的在于把握作业的准确率与确定作业在解决问题上的水平,这部分评价的分值占总评的25%;最不相关学科教师的评审在于对综合性作业在方法上与视角上的创新进行评价,最不相关学科 教师由于对作业内容的熟悉度较低,他们对方法与视角上的关注将比任何相关学科教师更加深入,他们在这方面的评价从逻辑上来看是最有权威的。
如生物教师不会囿于自己知识结构而限制学生在物理知识上对交通动力的大胆设想。
因为综合性作业更为关注学生在学科界线上的突破与思维上的更新,因此这部分内容也是作业评价中的重要部分,两位教师的评分值各占总评的25%。
过程评审由综合性作业指导教师小组共同进行,评价标的即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填写出的“作业过程表”。
在作业过程中,作业过程的说明是对学生作业态度、作业实践水平以及实方法的使用等方面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由于作业过程表中要求学生对此有详细的说明,因此评审小组通过对各个作业小组的记录就可进行比较评价,该组评价分值占总评的15%。
对产品结果的评价主要由“相关评审”来完成,但对产品结果的说明是对产品结果的补充,也是表现学生对自己作业在应用性、科学性方面的自评,因此评审小组也对这一方面的内容进行评价,相应的评价分值占总评的10%。
学生对作业过程的反思记录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成长极为重要。
在作业过程表中,要求学生不断地以批评家或旁观者的角度对自己的作业行为进行评价,同时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并将这些评价与反思内容记录下来,通过学生对自己作业的这种反思,可以评价出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己思维与能力提高的程度,也可以养成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
此外,通过学生对作业过程的反思,还能评定学生在作业小组中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如何,这加大了这部分内容的价值。
该部分评价分值占总评的25%。
当对所有评审成绩进行加权记分以后,我们再将学生的分值进行等级评定,分为不及格、及格、良好与优秀四个等级,其大致比例为0.5:2:6:1.5,在保证绝大多数同学对综合性作业有兴趣的基础上,对不及格作业小组要求其进行自我反思,并根据反思报告进行再次综合评审;对优秀的同学予以表彰,以起到一定的带动与激励作用。
如何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意义
1.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是调整课程设置、完善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的需要。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评价,有助于转变教育观念,从而自觉地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发展,也有助于挖掘教师的潜能,促使广大教师尽快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特点与规律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活动主体了解目标在活动过程中有多大程度的实现,从而克服目标不能在活动过程中得到验证和通过最终结果去验证活动质量周期过长的缺陷。
在此意义上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评价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是课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可以总结和吸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调整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实践依据及理论基础。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原则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在评价时,应重参与、重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和过程性,评价标准的合理性,以及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性。
总的来说,应遵循以下评价原则。
1.参与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的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自觉参与评价。
2.过程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
3.综合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本身由4个部分组成,而各部分的教学目标 又包含各自的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要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
4.自主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贯彻自主思想,要以学生自主发展为出发点,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既是实践活动的参加者,又是实践活动的设计者和创造者,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活动具有第一发言权。
因此,学生的自主评价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让学生学会积极的科学的自我评价,应当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任务之一。
5.激励原则。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
案例:小明的遭遇
小明最近越来越不喜欢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了,因为他遇到了这么几件事。
事件1:
小明特别愿意做数学作业,因为每次数学作业只要全对,数学老师就会给他一个醒目的100分。
一旦达到10个1 00分,还会领到一张奖状。
而自从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以来,他付出了很多,但由于成果不明显,从来没有得到过老师的赞扬。
小明所在的研究小组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研究制订了家乡发展方案,但这个方案最终只是得到了老师的几句轻描淡写的口头表扬,小明心里有点失落。
事件2:
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汇报时间就要到了,但是小明所在的研究小组由于研究得过于深入可能要延迟一段时间,结果受到老师的批评。
老师说,任何事情都不能搞特殊,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研究任务是因为不够努力,态度不认真。
小明所在的小组希望老师能想办法让文化局的刘老师看到他们的研究成果,让他来评价,哪怕得到的是批评也不后悔。
可由谁来评价是老师决定的,从来没有学毕自己选的先例。
事件3:
老师规定每一个同学都必须加入一个合作组。
小明经过努力,终于有一个小组接受了他,但是这个小组却没有分一点任务给他,因为他们觉得小明只会“越帮越乱”,后来该小组的活动成果得了优秀,但小明心里却不是滋味。
综合实践活动之前,老师发了一张评价量表,小明觉得其中一些评价项目不是很合理,其他同学也有跟他相似的感受,但小明拿不定主意是否要跟老师谈自己的看法,因为他有些害怕。
事件4:
小明所在的小组进行了讨论、计划、参观、采访、实验、制作、展示、调查和评比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但最后的成果评比却是小刚获得了优秀。
大家都知道,小刚的成果是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以后拼接而成的,小明有些不大服气。
小明所在的合作小组实在是很不容易。
一开始小组成员之间出现了矛盾,小明想方设法解除误会,后来组员之间磨合得越来越好,配合越来越默契,讨论中,思维碰撞后经常闪现智慧的火花。
尽管老师最终肯定了他们的活动成果,但小明和他的组员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评析:
小明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所产生的困惑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这些“问题”与“困惑”直接促使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进行反思。
由事件 1中,我们可以看到因为教师没有能够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从而使得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受挫。
事件2中,教师没有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和生成性,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硬性规定在统一的范围内,不利于学生的深入研究,而且也没有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违反了过程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
事件3中,教师没有很好地遵循评价的参与性原则,并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并且也没有提供足够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之中。
事件4中,教师明显违反了评价的过程性原则,不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只关注到了活动的最终结果。
总的来说,以上案例中,教师没有能够很好地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各项原则,从而影响了学生活动的积极主动性,降低了活动的质量。
为此,教师们应该引以为戒,反思自己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是否也有着类似的错误或不足,并进一步思考,如果你是上述案例中小明的老师,你将会如何解决小明所遇到的困惑,如何通过评价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要求
1.注重收集、分析学生活动过程与结果的资料及数据
要求学生注意收集和积累研究过程动态的、真实的和完整的记录,这些记录包括研究方案、调查材料、小型设计、实验观察数据、读书笔记、学结和心得体会,等等。
这些记录是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评价不可缺少的重要素材,也是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重要依据。
2.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提出改进计戈Ⅱ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与学生的学习密切结合,与教师的指导密切结合;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与反思,成为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教师也要善于从学生自身作品的记录、自我评价中,把握每个学生学习的状况,从中发现学生需要指导的问题,改进指导方法,改善教学。
3.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过程中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视过程的课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收获是课程所追求的。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重视实践研究报告和成果的展示,而且要特别重视选题阶段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全过程每个阶段均在评价的范围之内;不仅重视课题研究的直接结果,而且要重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多种收获与体验、多种能力与品质。
(2)个人与小组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之一是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因此,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首先以小组成绩为基础,然后兼顾个人表现,通过自评和互评获得个人成绩。
(3)评价周期与时空的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提供更多的机会,保持适当的弹性,让他们充分体验研究的过程,了解研究的方法。
一方面,不能以学生一个阶段的实践为永久的评价参照;另一方面也不能仅仅以学生某一次研究的得失来给学生下定论。
(4)多元主体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广域的课程,它所涉及的主体是多元的,有校内教师、校外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有学生家长,也有其他社会主体。
多元主体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它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习反思,有助于培养其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策略(一)如何理解评价的基本理念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诸多问题日渐显现,其中评价问题逐渐成为课程实验深入的瓶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怎样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如何对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以及如何对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进行评价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实验的纵深推进进程,同时也影响着广大学生、教师素质的和谐发展。
那么,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应该理解和把握哪些评价的基本理念呢
[案例呈现一]某学校按国家课程计划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虽然困难不少,但也算保证坚持按计划开课。
一天,学校教科室主任召开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会议,打算专门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
结果出乎意料,很多教师都不知道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他们觉得能够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常开起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根本没时间去顾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
其实,这所学校自每个学期开始,都制订了很多计划,想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搞好,但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比赛,把计划全打乱了。
担任这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往往既承担其他所谓主要学科的教学,又当班主任,有着较繁重的教学任务,所以该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往往成了搭车课、机动课,教学现状也常常是虎头蛇尾的。
一些教师只想着能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起来,把任务完成就可以了,没有花很多心思去考虑怎样对这门课程进行评价。
如果非得谈评价,那就是每次活动后,教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给予一些口头表扬(引自董洪亮主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诊断》,有删改)[案例呈现二]课程改革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年,回过头来看看,在这艰难的征途上,可真是酸、甜、苦、辣,说也说不完。
虽然累了些,但是看着孩子们绽放着笑脸,一天天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教师,我感到很欣慰。
开学没多久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突然听人喊道:不关我的事
那霸道又充满稚气的童声使我不禁抬头望去,只见一名学生推推搡搡地把另一名双手叉腰,嘴撅得老高的学生带到了我眼前。
这不是吴希帆吗
没等我开口,吴希帆便指着对方的鼻子边哭边大喊:不关我的事,这不是我的错
原来,吴希帆下课时使劲掐了同座的手,还把责任推到同座身上。
天啊,这简直就是歪理嘛
我好说歹说才把他劝住,但我知道,他并没有心服口服。
当学生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吴希帆也总是毫无根据地指责对方,我天天想着怎样说服他,可成效不大。
与吴希帆性格相似的孩子还真不少,这让我陷入了苦恼之中。
直到三年级,课改的春风令我豁然开朗了。
教育包含多边的联系,单纯的说教是行不通的,得调动各方,用多种形式的评价使学生在体验中全面、和谐地发展。
首先,在课堂上我力求做到与学生平等交流,做教学的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
我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及时给予鼓励,使许多原来不敢发言的学生受到激励,在师生和谐的关系中营造出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
对于好表现的学生,我不仅及时给予关注,更让大家对其进行评议,找出他的优势和不足,让他在集体的氛围中自我反省。
吴希帆同学就常得到学生们中肯的意见,渐渐地,他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了。
此外,我还注意调动家长力量进行评价,每周让家长以便条的形式反馈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得到家长好评的学生将被给予奖励。
杨嘉盛同学的母亲说:孩子很在乎我对他的评价,总希望我给他签好的评语,在家的表现也好了。
以前,我无论怎么说他,他都不当一回事。
还是老师这方法好。
是啊,师生、生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校外人士的交往互动,这新的教育理念使我尝到了甜头。
学生正在这多方的评价中、不断地反思中茁壮成长。
其次,注重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在生活体验中获得教益。
现实生活中的点滴发展变化,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所收获。
时值植树节,我号召学生开展编写护绿短语的活动,选出优秀的设计制成小牌安放在绿地中。
学生们积极参加、反复斟酌,其实他们和教师一样并不在乎这件事的结果(是否选上),而是重视在活动过程中得到的来自教师、同学及家长的肯定,可帮助他们形成环保的、健康的意识。
吴希帆同学和一些五年级学生一起参加了广西电视台的《小鬼当家》节目录制,冒着烈日在柳州市街头、在行人赞许的目光中为失学儿童义卖、筹款。
看了那认真、感人的场面,谁能想到他就是三年前那个心中只有自己的学生呀
(广西柳州市公园路小学潘柳玲)发现研讨从案例一的现象背后我们不难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问题确实非常棘手。
很多教师在课程评价的意识、观念和方法上理解不到位或是存在着一些误区,加上某些教师行动中的惰性思想,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研究相对滞后。
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当然有很多,除了学校、课程研究管理部门的教研指导力量薄弱,指导针对性不强以外,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也有着一定的主观原 因只管上课,不太关心效果如何,一味地习惯等、靠、要是一部分教师的职业通病。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指导,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这个边缘课程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颇低,教学研究乃至评价研究状况也就可想而知。
此外,就算是有些学校、有些教师想在评价方面有所尝试,但苦于缺少较为专业的技术引领,因此所做的还是表面功夫,研究终以浅尝辄止而告终。
案例二中的这位教师是既上语文课又上综合课,在课程改革的机遇中,她选择的是思考和发现。
从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在不断尝试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还研究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力图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中获得鼓励与精彩。
无疑,这样的尝试是值得肯定的。
由此,我认为,正确地引导帮助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内涵,树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基本理念,掌握一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法是教研工作的重要任务。
理论提升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评价,有助于转变教育观念,全面落实、提高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有助于挖掘教师的潜能,有助于学校的文化重建及特色发展。
因此,要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水平,建构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机制至关重要。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不同于学科课程,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有其特殊性。
其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一)发展性评价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协商共建,充满民主与平等的过程,是最终落实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过程。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评价方式多样、评价项目多元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
正确地引导帮助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内涵,树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基本理念,掌握一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法是教研工作的重要任务。
因此,作为新设置的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也要求树立发展性的课程评价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发展性,体现在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上,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最终实现课程评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
发展性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在情感、意志、兴趣、习惯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二)整体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进行中去。
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提供对课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实践于教学。
此外,在评价方法的选择运用上我们也要把握整体观,要注意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以保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中包含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诸要素所体现的更多是一些主题探究、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操作实验等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传统的纸笔测验根本不能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只有用诸如档案袋评定、研讨式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才能对课程与教学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
(三)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包括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多元评价标准、多元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的各种活动方式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呈现自己学习结果的形式也可丰富多样。
评价者要尽量使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描述学生的表现,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
对于学生评价而言,学生自我、教师、家长、同学、校内外人士都可以成为评价者。
这些不同主体、不同角度的评价将更有利于提供丰富的评价信息,更有利于被评价者的进步和课程的有效实施。
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过程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形态。
它有别于学科课程注重知识的逻辑呈现与教学,而是不局限于课程教学,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活动,如拓展学习时空,让学生走入自然、走向社会。
在自主探究中,学生不断反思、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实践活动能力得以培养和锻炼。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地改进学生的学习,积极倡导动态的过程性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的内容应包括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
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或者没有得出所谓的科学结论,只要学生经历的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践的体验和经验,就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重视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
通过肯定其活动价值,营造成功体验的情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既是活动的相对终结,也是活动的持续起点,更是活动的循环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既有利于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助于挖掘教师潜能,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方法有哪些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意义
1.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是调整课程设置、完善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的需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评价,有助于转变教育观念,从而自觉地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落实全面进步学生素质的目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发展,也有助于挖掘教师的潜能,促使广大教师尽快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特点与规律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进步.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活动主体了解目标在活动过程中有多大程度的实现,从而克服目标不能在活动过程中得到验证和通过终极结果往验证活动质量周期过长的缺陷.在此意义上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评价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是课程治理的重要手段,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可以总结和吸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调整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实践依据及理论基础.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原则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应重参与、重过程,夸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和过程性,评价标准的公道性,以及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性.总的来说,应遵循以下评价原则.
1.参与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夸大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的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自觉参与评价.
2.过程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
3.综合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本身由4个部分组成,而各部分的教学目标 又包含各自的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要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
4.自主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贯彻自主思想,要以学生自主发展为出发点,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既是实践活动的参加者,又是实践活动的设计者和创造者,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活动具有第一发言权.因此,学生的自主评价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让学生学会积极的科学的自我评价,应当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任务之一.
5.激励原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发挥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要求
1.注重收集、分析学生活动过程与结果的资料及数据
要求学生留意收集和积累研究过程动态的、真实的和完整的记录,这些记录包括研究方案、调查材料、小型设计、实验观察数据、读书笔记、学结和心得体会,等等.这些记录是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评价不可缺少的重要素材,也是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重要依据.
2.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提出改进计戈Ⅱ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与学生的学习密切结合,与教师的指导密切结合;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与反思,成为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教师也要善于从学生自身作品的记录、自我评价中,把握每个学生学习的状况,从中发现学生需要指导的题目,改进指导方法,改善教学.
3.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过程中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视过程的课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收获是课程所追求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重视实践研究报告和成果的展示,而且要特别重视选题阶段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全过程每个阶段均在评价的范围之内;不仅重视课题研究的直接结果,而且要重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多种收获与体验、多种能力与品质.
(2)个人与小组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之一是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因此,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首先以小组成绩为基础,然后兼顾个人表现,通过自评和互评获得个人成绩.
(3)评价周期与时空的关系.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提供更多的机会,保持适当的弹性,让他们充分体验研究的过程,了解研究的方法.一方面,不能以学生一个阶段的实践为永久的评价参照;另一方面也不能仅仅以学生某一次研究的得失来给学生下定论.
(4)多元主体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广域的课程,它所涉及的主体是多元的,有校内教师、校外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有学生家长,也有其他社会主体.多元主体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它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熟悉自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有哪些
关于对本校新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及六认真调研工作的报告
根据教务处的安排,配合“新老教师结对帮扶”计划,我们在开学第7周对2007年新进学校的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调研和六认真检查。
本次调研,初步反映了新进教师在立足岗位上所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
课前都能仔细、认真地研读教材、精心备课,课堂教学常规基本得到落实,初步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和基本环节、程序及新课程教育教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方法,初步达到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后能对本节课的上课情况做出认真反思,能虚心地听取听课老师们的意见,以促进今后更有效地教学。
同时在本次调研中,也暴露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足。
主要有研读教材不足,对教材理解把握度不够,课堂上复习时间、新授时间和练习时间的安排不太合理;情感与态度目标方面,虽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但还存在差距,要让学生经历从体验知识到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师们还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另外当学生回答或解答完问题后,往往有时候没有给他们及时地鼓励性评价,评价的方式显得单调。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评价方式更要形式多样,有激励作用;新老师教师结对以来,新教师实际活动数量和质量都显得不够,应该积极行动,虚心向帮扶老师学习,多听,多看,多学,并扬长避短,改进教学实践活动。
通过对新进老师的调研,首先是增进了我们对教师的了解,也是学校对新进教师现有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一次检测。
但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所以通过调研活动,主要还是及时发现和纠正或弥补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偏差或缺憾,希望新教师们通过这个活动能够迅速成长起来。
根据学校教务处的安排,本学期还将对新进教师和其他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六认真进行一次调研,找出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发现和及时纠正,更有利于教师发展。
教育部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什么要求
要求:
1、多措并举确保开设到位。
各地和学校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所需要的教师、场地设施、网络资源、经费投入等,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为所有中小学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必要条件。
要建立健全指导教师考核激励、课程实施过程督查、师生安全保障等机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
2、不断提高研修水平。
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指导纲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深入研究具体活动内容和方式等,防止用上课方式“教”学生活动,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教师培训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教师开展全员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研讨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按照《指导纲要》精神,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管理和指导的机构及专业人员,推动建立校际间及学校与社会相关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实施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情况为重要内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各学校要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强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
扩展资料:
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必修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这一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个人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
而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它贯穿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如何贯彻国家课改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改理念,做好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借鉴有关学科专家理论指引,展开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具体阐述,总结一些操作实践性强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方法,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推动力。
实践证明,要想有效的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必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如何 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发展性学生评价,我总结了以下几个环节:确定学生评价主体,确立学生评价目标,科学选择学生评价内容、设计学生评价工具、灵活运用学生评价方法和呈现学生评价结果进行反馈等环节。
这些评价的环节紧密联系,相互制约。
明确的评价目标和内容是选择评价方法的基础,笼统或琐碎的评价标准将不利于数据和资料的收集,而没有准确、有效的数据,就不可能达成正确的评价结论,从而影响对学生的反馈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必须针对不同内容的主题活动目标选取恰当的评价方式方法,并利用评价反馈改进工作,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一)科学选择学生评价内容明确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内容是实施评价的开始。
评价内容是通过评价目标体系体现出来的。
从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到评价目标,再到评价指标是一个评价内容不断具体化的过程,体现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水平和把握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能力社会实践、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劳动态度与习惯设计与操作技能在确定学生评价目标,选择评价内容到指定评价计划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几个基本问题:首先,为了拓展和加深学生的实践活动和体验,教师事前要考虑评价什么,怎样评价,如何引导学生自身进行主体性活动,以及评价的具体方向和线索是什么。
而且,在教学活动的实际过程中,还要考虑怎样加深和拓展学生实践的思考和行为,考虑如何评价学生学到了什么。
其次,从重视每个人的即时评价到进一步到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兴趣、态度、行为的评价,要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并重视对学生自我评价方式的指导,努力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建立一种“交互立体”的关系。
最后,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局限在一个单位时间里或一个单元的短时间的过程评价,而是要重视对其发展过程进行长期观察的过程评价,即体现评价的动态发展的过程性。
因此,教师在指定学生评价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评价的实践,评价的情景,选择哪些活动情况进行评价,采用哪些评价信息为基础进行评价,如何灵活地运用其评价结果进行活动教学指导等等这些具体问题。
(二)设计学生评价工具评价工具是收集评价资料的直接的依据和手段,设计评价工具是保证评价工作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设置的课程,又因该课程的特殊性,所以没有现成的评价工具,需要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
就目前来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用得比较多的评价工具通常是评价表。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评价形式多样,如有的老师为了做好学期总结性评价,设计的评价工具包括:“我的自画像—亲切的足迹—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我的‘八宝袋’—我最值得自豪的事—我给自己提意见—我眼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等7个栏目,引导学生将全学期经历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反思。
同时,每个栏目中还有学生互评、教师的指导性评价,为促进学生开展下阶段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借评价工具来评价学生,评价工具既要简单易行,便于老师长期、经常坚持,又要受学生喜欢,便于激励学生。
(三)灵活运用多种学生评价方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方法是质性评价方法,它着重对学生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如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
无论选用何种方法,其运用的先决条件为观察。
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为评价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评价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
在具体操作中,“成长记录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
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无固定的实施模式,也不可能有一个十全十美的方案概括各学校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
下面是从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实施的几个步骤,提出分阶段评价的建议。
即以“实施前评价—确立指标;实施过程中评价—监控检查,交流研讨;实施总结评价—汇报展示,交流分享”三个阶段评价形式进行。
(四)呈现学生评价结果,进行反馈评价中的反馈环节对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评价反馈,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看到自己的成长、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还有可能得到教师、同学和家长对改进自己的学习所提出的建议,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并从中获得积极的亲身体验。
在学生有意义去做一项研究或在开展某项活动中,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对他们当中好的创意、好的做法要多加鼓励。
诸如“你这样做不错
“老师很欣赏你这样做”、“能向大家介绍你这个很棒的想法吗
等等这些充满磁力而鼓舞人心的语言是对学生们最好的评价。
当然,我们的评价也不能仅定位于在成功上,学生们经过积极大胆的实践,成功固然好,但失败也不是坏事。
我们的评价要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正确引导学生如何面对失败,要懂得给予每一个孩子追求体验成功或失败过程的机会。
1、与传统的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哪些新的特点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独立的课程 它与学科课程一起 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完整的课程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是某一学科的一种教学活动 而是与学科课程处于同一层面且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
从这一层面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 强调以学生的各种经验、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 以主题研究与实践的形式对各类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 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合作精与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对应于分科课程 它是一门综合课程 对应于学科课程 它是一门经验课程。
概括起来说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传统课外活动的升华与发展。
学校传统活动是以某种特长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 如体育活动、唱歌跳舞、绘画书法、科技活动等等 他注重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与兴趣 而综合实践活动则是面向全体学生 使全体参与学生都参与的活动课程 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如“奥运在我心中”这一综合实践课例 不仅可已搜集奥运会的历史、精神、奥运项目、举办城市、历史意义等知识 还可以动手制作精美的图画卡片、制作电子幻灯片 组织设计吉祥物等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与学习 进一步激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树立长远的奥运理想。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传统学校活动的单一性的特点 它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合作精与和综合实践的能力等。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的整合与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 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 对应于学科课程 它是一门经验课程 它与其他课程具有互补性。
与其他课程相比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
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
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 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
但是 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 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 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
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 新的目标不断生成 的主题不断生成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 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 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 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组织评价意见怎么写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不是简单的课程合并,需要价值观的重建,结构的重组,程序的再造,文化的重建这样一项庞大的工程。
建构教育生态化,感到自己的学识浅薄,能力不足,需要学习,需要前行。
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建构,“实践育人”新体系和新形态,“大项目,长作业”才会有深度的学习。
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呢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评价的基本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以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为依据,树立重参与、重过程和重发展的整体评价观,强调评价主体与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综合性与全面性、评价标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及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性。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重点要放在学生发展水平、发展程度和发展层次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等等。
2、多元性原则
对学生发展的评价不仅由指导教师来完成,还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评价、相互评价,有效利用学生家长的评价、社会有关人员的评价等。
3、全程性原则
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态度和体验。
4、激励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紧扣课程目标,做到因人、因题而异,多激励、少批评,注意个体的纵向发展,力求推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进展,不用同一尺度对不同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的内容主要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发展性评价的理论,对学生的评价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
具体可概括为如下三个:
学习的态度
态度主要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行为表现等方面来评价。
如学生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主题活动、主动提出设想和建议、认真观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动脑、认真查找相关资料、准时完成学习计划、不怕困难坚持完成任务。
学习的态度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的态度:求知的态度、交往的态度以及自我发展的态度。
2、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能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长期的概念,不太容易测量,但是行为目标却可以,把每一项能力转化为具体的行为目标。
通过对学生行为目标的达成情况的描述或测量来说明学生相关能力的提高程度。
3、学生获得的认识、体验及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刻意去追求知识,但也并不排斥知识,十分关
注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表现、感悟的情况,以及对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评价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全程性评价,制订相应的评价方案,这个评价方案可以包括如下项目:评价内容(或指标)、评价时间、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
1、活动准备阶段
在活动准备阶段,重点对学生选题的可行性和创新性、研究计划制订的合理性进行指导与评价,具体可采用预测、调查问卷、观察、自我评估、提问、开题报告会、评价量表等多种评价方法。
教师和学生事先共同制定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量表,要预先让学生知道如何评价。
2、活动过程阶段
学生在进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过程以后,主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困难的坚持程度、参与活动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团体合作意识与精神等予以具体而详细的记录和及时指导,真实反映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的过程,提供反馈和调节、积累学生发展和进步的信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调节。
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以随机评价和档案袋评价为主,具体可采用同伴评估、观察、
讨论、提问、卡片、访谈记录、日记等方式。
3、活动总结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评价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分享学生的情感体验,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团体的合作精神。
具体可采用实物展示、情景表演、报告会、答辩会、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等,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结果的科学性、实效性,参与过程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参与活动的态度、活动中获得的收获和体验、实践能力的发展等多方面进行展示和综合评价。
四、收集评价信息
通过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评价主体搜集评价信息,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是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关键环节,也是容易存在问题与困惑的地方。
指导教师平时要注意对评价信息的收集,积累评价的材料,才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参与活动与发展的状况。
常用的收集信息的方法如下:1、观察记录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运用的先决条件为观察。
观察结果的记录,可以按学生活动的顺序做实录,形成完整的原始资料;也可以事先把想要观察的事项列表,将观察到的有关事项做出标记;还可以将学生的行为事先制订一定的标准,直接将观察到的学生行为表现进行归类。
比如,对各个小组“合作交流”情况的观察,可以事先设计如下的记录表,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
小组“合作交流”观察表
2、问卷调查
问卷是一种应用很广的调查工具,它通过被调查者对问卷问题的回答来反映出被调查者的某些特征。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活动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依此来设计活动方案,活动后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学生的收获和感受。
老师可根据这一检测的结果,发现问题,了解学生,总结经验,调整自己的教学指导。
可以有学生问卷调查,和家长问卷调查。
3、访谈记录(谈话法)
通过与被访者的口头交流,访问者把被访者谈话中流露出的各种有用信息记录下来,作为评价被访问者某方面特质的依据。
在评价中应用的谈话法,往往表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一种对话。
首先,学生对于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自己的作品或成果以及自己对班级和小组活动的贡献有解释权、表达权。
4、建立过程档案袋
从活动主题确立、形成活动方案、实施方案到活动结果展示,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中的真实表现及所形成的成果都蕴涵着丰富的评价信息,档案袋就是一种很好的积累这些评价信息的方式。
它是让每位学生或者活动小组把活动过程中的计划、任务、日程、日记、资料、图片、感受、建议表现、体会等随时放入活动记录袋。
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
5、学生自我展示
(1)随机展示
如将学生活动中的照片贴出来,办一个摄影作品展,学生所写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所收集的资料也可展示出来„„
(2)开展成果展示交流活动
学生成果展示交流形式多样,可展示调查报告、可展示反思日记、可展示手抄报、可展示手工制作,通过展示,充分表现学生的活动成果和过程体验。
五、评价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伴随着评价信息收集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共同协商实施评价的过程。
(一)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师生共同形成活动方案以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去实施方案,形成活动成果。
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可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责任感
②团结协作精神、人际关系的协调性
③查阅资料的数量,以及个人承担任务的记录情况
④活动中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⑤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⑥活动的收获与成果质量的情况等
(二)引导学生进行互评
同学互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单个同学的评价,可以是同桌之间,或者一个小组内的成员相互之间一对一地或者一对多地进行评价;另一种是对小组进行评价,可以是本组成员对组内整体的活动情况或者个别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其他小组和小组成员进行评价。
教师在引导学生互评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
1、要和学生一起协商讨论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可将评价项目和标准等制成表格形式,由学生互相评价后填写;或由组长主持互评活动,并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提出各自的观点或意见,完成评价。
2、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认识上的引导,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学会接纳自我,也学会欣赏别人,对他人的评价要客观、具体,既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又能坦诚地提出改进建议,真正地学会帮助他人取得进步。
3、要处理好小组与个人的关系。
尤其是对于活动成果的评价,更应以小组成绩为基础,兼顾个人表现。
要通过小组成就的总结和评价,进一步树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对小组活动的评价可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①活动分工与计划落实的情况
②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活动的进展情况和讨论情况 ③成果的汇报和展示情况等。
主题活动评价表
班级:组别:姓名:日期:
活动主题:组别:日期:
(三)请校外有关人士参与评价(四)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理念下,教师仍然是评价学生的主体之一,其评价方式有:
1、随机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对学生的言行做出及时的评价。
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如:一个满意的微笑、投以信任的目光、亲切的手势、幽默的回答,都可以,是一种面对个体和具体事件的评价。
2、档案袋评价
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的记录档案袋,记录学生活动过程中的点滴收获和串串足迹。
这些档案袋是学生活动过程的见证,它的评价的方法是合作评价,包括学生互评与集体评价。
3、具体操作是:
①定期进行组内展评,展一展每个人的活动成果,评一评每一个人的活动参与度,议一议哪位学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等。
②每学期班内组织一至两次成长记录袋展评,在每个小组汇报成果,表扬典型的基础上,集体议一议哪个小组的探究活动充实而有意义,哪个小组的活动成果突出而有特色,哪个小组的合作最愉快,最有效等等。
4、描述性评价,教师对学生活动过程的态度、能力、方法以及最终的成果进行描述性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感想怎么写?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
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
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
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7a64e4b893e5b19e31333332623334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
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319/150109.html